•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固然有文明和文化的一般共性,但由于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的,因而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而人本主义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方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民族和国家的义务,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重视道德伦理,角色扮演,履行一定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这与专制主义有一定的联系,是它的消极因素。

    (二)强大的延续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族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但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的相继南下,乃至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个少数民族新鲜的血液,反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等。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万里长江,是由无数高山上的涓涓细流,汇合成奔腾的大河,一直向前发展,从不中断,直到汇入大海。

    (三)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和”、“和谐”,崇尚“人和”,主张“和为贵”。“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作是与人类相辅相成,即所谓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谐”思想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注重和睦相处,人们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和谐”思想体现在民族或国家关系上,主张天下一家,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

    (四)重道德。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的差异之一,是没有彻底斩断血缘的纽带,儒家则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艺于一体的宗法礼教,而道德在其中居支配地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中心的倾向。这种道德中心的传统,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减弱了人欲横流造成的社会动荡。但这种道德中心的倾向又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戴上了温柔的面纱,

    使封建的宗法礼教成了统治者维护残暴统治的合理的思想工具。

    (五)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实、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由来久远,而以理论形态去呈现在先秦儒、道、法、墨诸主要学派中,尤其是深受儒家人本主义精神以及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经世思潮的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历史经验,重视直觉顿悟和整体思维,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实践理性注重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行动哲学,尤重道德功利主义。它与美国的实验主义精神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混同。深得人心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实践理性学术传统在实行中的积极交流。它所奉行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信条对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人生价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总结并例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大地,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动力与精神动力,更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启示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思想的渠道。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并且世代相传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这是四个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然而,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却渐渐地退出了文化历史的舞台。然而,唯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长河,依然为当代的中国人所传承,甚至已经远洋海外。 在这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2.博大精深并且具有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人皆知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内容广泛,而且颇有深度。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广泛,遍及政治思想,文学艺术,饮食起居,建筑音乐,江河湖海,名川大山。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淡然的心态,也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格。这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3.文化传播海外

    孔子的思想文化流转至今,他的思想中有着很多的启示,深受启示的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连海外国家的人民也深受启发,日本近代的“实业之父”涩泽荣一从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商人明晓“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又要让其他人知道“求利”其实并不违背“至圣先师”的古训,尽可以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而不必以为与道德有亏。由此观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海外也深受其他国家人民的追捧,这是一种优势。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型与特点的诸种意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型与特点的诸种意见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类型】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

    Type:1.person,thing, event, ect considered as an example of a class or group; 2.class or group considered to hav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梁启超对旧史学进行了激烈批判,其理论基石是国民意识和进化观念。《新史学》开宗明义标明史学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史学应是“学问最博大而切要”的一门,是“国民制明镜”,“爱国心之源泉”。

    一、关于传统文化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就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古代人已将中原地区的华夏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

    近代以降如严复、李大钊1893-1988,广西桂林人,中国现代思想家和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坚持讲真话,以1953年与毛泽东公开“争”而为人所知,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也不完全赞同,1970

    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衍变、丰富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和独特的经济社会土壤里完成的,因而大致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而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属于河谷型的。

    第二种意见按照观念文化与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等,认为中国文化属于农业文化的类型。

    第三种意见,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走过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其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在其发展期,是儒、道、法、佛并行,虽然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但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制文化。名田制是秦汉时期以军功爵制为基础的,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制定的有关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制度。

    1 梁先生认为,“文化亦可以说是一民族生活的样法”,亦即“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这三个路径样法”:其一,“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其二,“遇到问题并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的调和罢了”;其三,“遇到问题,他就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时他既不像第一条路向的改造局面,也不像第二条路向的变更自己的意思,只想根本上将此问题取消”,并认定西方人“所走的是第一条路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是走第二条路向”,“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是走第三条路向”。

    唐龙朔元年(661),惠能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

    二、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即已形成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性、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入世的功能。而道德总是与政治问题密不可分,总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所以通过伦理的方式达到政治的目的伦理政治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这在儒家的“德治”主张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犹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认为道德人格力量是一种比法律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统治手段,是一种无形然而强大的力量2,所以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功夫,不但提出了“内省”、“慎独”等方法,而且还指出通过此方法而进行修养的全过程3,其中“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其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目的,是个以内圣求外王、通过立德而立功、立言的过程。

    “君子之事亲孝,故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可移于君。”(《孝经·广扬名》)“以孝事君则忠”(《孝经·开宗明义》)发。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诸种意见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是世界三大思想传统之一。它既不同于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向的是知识论的古希腊思想传统;也不同于注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向的是宗教彼岸世界的古印度思想传统;中国的思想传统所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向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做人之道”。中国思想传统中不是没有追求“自然之道”、“致知之道”、“终极关怀”等内容,只是由于她突出了“人间性”这个基本的特征,重视人间秩序的安排问题,而宇宙观和宗教观等则相对就次要一点。

    中国清末外交官,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物之一,中国第一个驻英国也是第一个驻欧洲国家的大使――郭嵩焘考察了英国的议会民主和自由选举制度,他认识到民主政治是西方富强的基石,比较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郭嵩焘看到了明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耕者,馁在其中矣;学者,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法和君子的关系)。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孟子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历来重视民众的力量,主张“爱民”“、重民”、“以德治天下”,它不仅要求君主要勤政爱民,力行仁政,而且要求臣子要敢于以圣君的德行为标准来为君主绳过纠错。孟子说:“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

    显的差距。他把中、西政治制度进行了有意义的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是一个人治社会,它的最大忧患是缺乏稳定性,一旦没有“明君贤相”,国家就会动荡不安。但是西方却和东方中国不同,它是一个法制社会,实行的是自由选举和民主政治,这种政治制度富有活力,能够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在维新变法之时,严复已开始翻译西方学术著作进行“启蒙”,破除因长期封建专制统治所造成的闭塞和愚昧,“但令在野之人,与夫后生英俊,洞悉中西实情者日多一日,则炎黄种类未必遂至论胥”。他把希望寄托于不当权的知识分子和平民,特别寄托于青年人,深刻地说明他满怀救国激情。为了找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严复打开人们的眼界,从宏观上进行中西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比较,认为:中国“好古忽今”,西方“力今胜古”,“中国最重纲常,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并进而总结西方各国强盛的根源,“于学术则黜伪而存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中国旧学的致命弱点,在于“无用”、“无实”,“师心自用,不实验于事物,抑笃信古人之说者”。他还猛烈抨击封建君主是“最能欺夺者”,是从民众手里窃取权柄的大盗贼!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半封闭的北温带板块状大陆上滋生发展,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社会组织以宗法和专制政体为基本形态,周边为后进民族所环绕,这样一种特定生态环境,使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性格:1、以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2、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3、尊君重民;4、崇尚中庸和谐;5、具有极强的内聚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伦理政治型所决定,中国文化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观照人生和人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人本主义,强烈的政治意识,重道轻器,崇尚传统,重视群体关系的和谐调适等不同方面。 还有一种观点,把西方作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较为全面彻底的探讨,把其特点归结如下:1、统一性的特点;2、连续性的特征;3、非宗教性或人文性;4、泛道德性,即道德对政治、法制、文学、艺术、哲学各领域的影响或指导意义;5、内倾性;6、深厚的乡土性。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礼”或“礼治”,近来又有一种代表性意见认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是“和合文化”,贯彻到社会领域,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崇尚团结的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统一性与延续性

    作为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虽然在产生年代上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略晚,但是不管是楔形文字还是圣书字,都已经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只有汉字在经历了四千年的漫长历史以后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依然为我们所沿用,而且还将长期地使用下去。

    以前的研究者大多把汉字和古埃及圣书字以及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一起视为表意文字。但是表意文字并不能完全概括汉字的全部性质。这是因为,占汉字80% 以上的形声字,是表意表音的文字。例如“婚”、“姻”二字,左边的“女”是表意的部分,右边的“昏”、“因”是表意的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汉语中还有一部分词,本来没有专门记录它们的符号,而是借了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充当。例如用本义是胡须的“而”字,记录汉语中与之读音相同的连词“而”。在这种情况下,汉字已经完全是表音文字了。所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

    半期,国内便有学者提出,汉字的性质应该是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

    东汉学者许慎提出的“六书”说,是最早从科学角度对汉字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系统地阐述了“六书”的条例,指出“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采用许慎的“六书”名称。 形声字是最具造字能力的一种造字法。在《说文解字》所收的近万字中,80% 以上。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已超过90%。

    我国文字源远流长。所谓远古时代伏羲和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出我国文字产生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资料,一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良渚、马家窑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刻画记号;一是原始社会晚期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象形符号。古文字学家以前以为大汶口遗址(约在公元前

    3000年-前2500年之间)出土陶器的刻画图像该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刻辞。甲骨文是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殷墟甲骨文字。它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曾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首先发现并收集的,经当时的学者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研究,确定这是殷代的一种文书,记录着殷王朝的许多事迹,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有二十多万片。

    对过去的“中国”拿破仑曾说:“不要唤醒酣睡的巨人”。英国人打败了拿破仑,马上就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苏醒了。

    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部毫无逊色。??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

    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英)阿诺德.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第1版,第291—295。)

    “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是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同上书,第289页)

    这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阿诺尔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在探讨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时讲的几段话。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一元的连续性特征。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聚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能够不受外部的影响,独立地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的统一

    广川儒生董仲舒以深厚的儒学修养起而应对,献“天人三策”,系统阐述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的天人感应理论,他在《举贤良对策三》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治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段话迎合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直接促成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从而实现了儒学从诸子向经学的飞跃。 从政治方面看,中国文化经历了持久的统一过程。夏朝建立之前,虽然也存在着许多各自独立的部落古国(传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但经尧、舜、禹三代的经营,以黄河为中心的中原一带已趋于统一。而殷周时期,统一的势力不断扩大,特别是西周王朝通过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已完成了地区性的统一,国家领土不断扩展,国家权力也不断集中,为秦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作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正是以“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而功垂千古的。之后,虽也屡有分裂局面出现,但都是短暂,也是不得人心的,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在这一点是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分的。

    (2)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就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之说,各民族在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中,其凝聚力不断加强,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的发展即境内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结果。历史上的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各族文化经过唐、虞、夏、商、周2000多年的融合,逐渐华夏化,秦文化吸收与融合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的因素,才形成了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拥有二三千万人口的稳定共同体,到了汉代,中华民族的建构最终完成。十六国北朝时,早期内迁的北方各少数民族,到北魏后期,其民族特征已逐渐消失。隋唐的统一,又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融合,之后,这种趋势就一起没有停止过。所以中国境内各民族都以其聪明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古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魏太武帝的目标为“扫六合,定宇内,第一个混一中华的始皇帝”。而身为契丹族人的耶律楚材的治国理论:行“汉法”用“儒臣”“以儒治国”

    (3)文化传统的承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自宋以降,其质的规定性已基本形成,之后虽几经跌宕,面临多次挑战,但始终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成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从未中绝过的古老文化。

    2、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

    古语道:“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功夫”。

    《水浒传》中描写了梁山英雄群体和个人大量的劫富济贫、扶弱锄强的行动,就是这方面的表现:政治上,人人平等,不论身份地位,三教九流“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经济上平均,“皆一样的筵笼欢乐,无问亲疏”;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各安所业,“真是随才器使”。用阮小五的话说,他所羡慕的生活是:“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第十五回)这是建立在小农业生产基础上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代表了农民和下层社会人们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的愿望。所以,起义队伍生死同心,忠信无差,共同用“替天行道”的办法,打土豪,攻州府,铲不平,济饥寒,来解决现实社会上的贫富悬殊、贵贱对立问题。

    中国文化既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僧侣主义的,而是真正人文主义的。这种人文精神理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基本的内容是“天人合一”,特征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

    (1)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54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职业目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