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思政进课堂
  • 思政进课堂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思政进课堂
  • 篇一:“四步法”实现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化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海燕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师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可采取“教材—教案—课件—讲课”的“四步法”: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声情并茂的讲述,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关键词】四步法 思政课 教材 内容 教学内容 转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2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渠道。为此,我们党对高校思政课非常重视,把其定为公共必修课,并要求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修订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思政课的教材经过党中央审定,因此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实现中央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则要做好把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这一工作,用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通俗性、互动性去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笔者提出了“教材—教案—课件—讲课”的“四步法”。

    一、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吃透教材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思政课由于其特殊性,教材由党中央审定,它体现着党中央的精神,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的心血,指引着人才培养的方向。思政课教师能不能深刻理解教材,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学生,决定着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思政课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

    近年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越来越紧密,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教材几乎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修订,体现了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质。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思政“概论”课)以来就已经多次更新教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材再一次修订。从2014年春季开学起,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的2013年版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除了在结构上重新进行了整合外,更值得思政课老师注意的是,有些观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新观点。所以哪怕是老教师,都要不断仔细、认真地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深刻理解观点变化的原因和新观点提出的背景,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真懂真信,把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内化于心,上课时才能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胸有成竹地去引导学生。如果教师还是拿着老观点去教育学生,则可能完全违背了党中央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二、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

    文书。它包括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课后练习设计等。它是教师上课的整体思路,要上好一节课,必须编好内容详尽的教案。

    高校思政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等。以思政“概论”课为例,宏观上来说涉及马克思主义两大成果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具体来说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祖国统一、外交、国防、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教材由于受篇幅限制,注重的是理论的来源、理论形成的过程、理论的基本含义、理论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等,从理论到理论,没有提供丰富的论据来进行论证,因此也使教材显得单调和枯燥,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弥补教材的不足。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求教师重点章节重点讲,不重点章节讲重点,为此编写的教案必须重难点突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逻辑性强,论据充分,论证过程思路要清晰。教师要编写好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教案,在课外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思政“概论”课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观点,也是第一次进入思政“概论”课教材。突破这一重难点的思路是:首先解释什么是文化及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党中央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再次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最后是作为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教学思路清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对党中央精神的解读及贯彻落实。要使这一教学思路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素材,例如,用以色列的复国奇迹来论证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对西方文化崇拜的表现有哪些、中国当前为了促使民众文化觉醒和树立文化自信所采取哪些措施??这些素材使教案内容饱满,为上好课打下了基础。可见一个好的教案可以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三、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式教学已被多媒体教学取代。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而课件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是对教案核心部分的集中展示。它集图、文、声、影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课件直接面向学生,它的充分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由古板变生动、抽象变形象、深奥变浅显、沉闷变愉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学生理解其意义。

    当前高校已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已普遍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制作素材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在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多,如何从庞大的网络信息库里选择自己所需的素材,体现了思政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感。思政课课件的素材绝不能信手拈来,特别是一些吸引眼球的网络新闻,必须验证其真实性,如2013年12月2日外国小伙撞倒中年女子遭索赔的网络新闻在网上疯传,这正值“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热议话题讨论中,社会上对被扶老人的批评声浪很高,再有这么一个网络新闻推波助澜,那真是彻底寒了那些助人为乐做好事的人的心。面对这样的网络新闻教师必须了解它是否是权威网站发布,核实新闻的真实性,不经核实的新闻不能用到教学中,后来证实这是一则虚假网络新闻。课件素材还要注重其时效性,如近两年中国为了唤醒民众文化觉醒和树立文化自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许多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这些电视节目时效性强,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把这些电视节目的图片、视频插入课件中,甚至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成语大会和听写大会来活跃课堂气氛。课件的直观性还有利于教师把核心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

    生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同时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课件不断更新,课件做好后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用最新的素材去丰富它。

    四、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课,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讲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材内容能否真正转化成教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吃透教材、编写教案、做好课件都是为最后的讲课做准备。讲课过程中教师直接面对学生,通过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把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表达情感、吸引学生注意的最重要的媒介,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思政课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因为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讲课必须抑扬顿挫、饱含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师精彩的讲课当中,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引导。

    综上所述,要把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经过四个步骤,可以概括为:教材—教案—课件—讲课“四步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是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再次是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最后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师精彩的讲课当中,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课题(2013SZ043)

    【作者简介】王海燕(1974-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篇二:让创新教育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龙源期刊网 .cn

    让创新教育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作者:曾琼

    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4期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本文从改变教育理念、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方法和注重生活实践四个方面浅谈了几点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创新教育 思想政治 政治教学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教育是新课标的核心要求和最高目标,它把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笔者就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运用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育理念决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着重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整节课填鸭式地“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这种陈旧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大大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构筑新的教育理念,顺应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心脏”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工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心脏”。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和探究,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运用思想政治课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诸多烦恼。还可以让学生担任“小先生”,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观点。比如学习法律知识,“小先生“提出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诸如消费纠纷、维权方式等问题,然后同学们一起思考、回答和解决。“小先生”上课,由于大家彼此平等,相互理解,同学们敢于向“小先生”发难,同时又有同学出来为“小先生”解围,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小先生”本人也受益匪浅。实践证明,只要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催化剂”

    篇三:让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完美“逆袭”

    龙源期刊网 .cn

    让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完美“逆袭”

    作者:周文英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7期

    摘 要:在如今充满“功利”气息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渐淡漠,人的道德水平日渐滑坡,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高中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国家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因此,不仅要关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应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真正做到课堂育人,德育化人。

    关键词:传统美德;思想政治课堂;美德渗透

    一、传统美德都去哪儿了

    俄国教育家、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发挥。道德教育在青少年的成才路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今社会的很多负面因素却影响了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

    近来“让座门”事件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对这类问题的出现,我们既要看到有些老人的蛮横无理,也要看到有些青年人的冷漠无情。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文化遗产,自古就有“仁、义、礼、智、信”的基本道德规范。早在战国时期,礼就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礼:“序上下、正人道也”。就是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概括,礼,就是大家要做合乎身份的事。“让座门”中的老人就是做出了“非礼”事,而年轻人也没有做到“礼让”的行为。此类事件的频频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传统美德去哪儿了?

    二、传统美德有哪些

    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就是知识或智慧。人只做自己认为善的事情,不会故意作恶,而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以德性作为根本,体现在新生道德和追求道德价值上。也有学者认为,道德感是人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全体。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体系庞大的美德思想和美德标准。那我们认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呢?


    思政进课堂》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22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异地购房公积金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