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 篇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

    龙源期刊网 .cn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

    作者:刘本贵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0期

    摘 要: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漫长过程,最终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以其科学性、时代性推动了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促成了科学发展观地提出,而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88-02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

    1、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最早起源于16世纪。1516年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正式产生。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演变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6 -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这个时期是立足于个体手工业时期, 主张个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代表作为《乌托邦》。 第二个阶段是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提出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在表述他们的理想状况时直面现实,对法律提出自己的主张;再有就是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思想家摩莱里。他的代表作有《自然法典》。第三个阶段是19 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并开始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尝试。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主要著作有: 圣西门的《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制度》等;傅立叶的《关于四种运动和普遍运动的理论》、《工业和协作的新世界》等; 欧文的《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社会历史和社会矛盾,提出了丰富而精辟的见解,为社会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马克思把他们称之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以系统的理论论证的形式来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并且使社会主义理论摆脱了小生产主义、复古主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水平最高的社会主义学说。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和实践条件

    篇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

    探析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摘要]: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地球的和谐----生态问题,它考察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论断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问题,它的研究目的是力图从制度层面探索生态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今对于我国实现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制度层面去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环境,资源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建立和发展,力图通过制度转变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其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本·阿格尔和法国的安德烈·高兹等,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对生态危机的性质、根源、克服生态危机的手段、策略以及未来前景等根本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主义者的意见大体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首先,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是追求经济合理性的社会,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和市场、消费不断扩张的“唯生产力论”是同生态合理性要求不相容的。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虽然延缓了经济危机,但是却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有可能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而且这种社会制度倡导的是以消费为荣的消费文化,诱使人们为了享受消费而拚命工作,势必一方面加剧了人的异化,另一方面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污染了环境,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起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种“唯生产力论”和生态危机同样也产生在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严重,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是避免了上述弊病的、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制度。 其次,生态马克思主义否定生态殖民主义,批判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是造成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不仅把生态危机转嫁给不发达国家,残酷掠夺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垃圾场,倾倒存放各种有毒的垃圾。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也许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全部生态危机问题。第三,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稳态”,主要是指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改进上来,具体说就是破除跨国公司和垄断企业的集中化、官僚化生产体系,发展小规模、无污染的“软技术”和小企业,“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决策的领域,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发展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让人们到生产活动而不是到消费活动中去寻求满足。这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既要能“逐步拆散庞大规模的工业经济体系,尽可能减少个人对这一体系的依赖性”,又能“向人们提供非异化的,创造性的劳动,使人们从不必要的、

    有害于生态系统的消费心理中摆脱出来”,从而使人们的消费“真正植根于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一致之中”。具体来说,这一模式应具备以下要求:把资源消耗限制在可维持的限度之内;做到平等分配,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别,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使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必要时提倡一种新的“朴素生活作风”;节制人口增长;注重环境道德,强调产品的耐用、简便和易于回收,使废物尽可能减少;提供创造性的、自主的、非异化的劳动,使人们在劳动中感到富有意义,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谋生,真正把劳动与闲暇统一起来,为了实现这种生产结构,就要改组资本主义的权力关系,使工人能够参与生产管理。

    第四、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手段和方式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同生态主义的观点相同,也提倡非暴力和基层民主的原则。此外,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生态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的力量,同时也要与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亦即把“绿色”与“红色”结合起来,如拉比卡所说,这种结合是“工人运动的文化革命阶段”。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剖析

    第一,生态马克思主义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生产方式与制度。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力图评价现代的统治形式——人类在这种统治形式中从感情上依附于商品的异化消费,力图摆脱独裁主义的协调和异化劳动的负担。所谓“异化消费”,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延缓经济危机而力图歪曲满足需要的本质,诱使人们在市场机制下把追求消费作为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过度的消费。它表现为人们往往根据消费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幸福程度,其结果造成这种需求超出自然界所能承担的程度。实际上,一部分人的高消费(奢侈性过度消费或异化消费)是建立在多数人贫困甚至难以维持生计的低消费基础上的,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危机问题。生态危机背后的根本是一个生产方式和制度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沿着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道路去改造资本主义的设想。

    生态危机将迫使资本家削减商品生产;将促使人们通过我们称之为破碎了的期望的辩证法去调整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并向人们提供创造性劳动的前景,从而使人们从不必要的(且有害于生态的)消费中摆脱出来。这里,生态马克思主义把解决生态危机具体化为消除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而消除它的关键是实施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沿着这个方向去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其结果不仅可以解决

    生态危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改变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从生产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确切含义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或社会制度层面,分析人地关系紧张的根源,是独树一帜的。

    第二,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重心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目标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目标定位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实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走社会主义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和领域中焕发出生命力。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是高兹理想的社会主义的模式。高兹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不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将终止奢侈品生产,而转到主要生产那些人们确实需要的耐用、易修理、易生产并且无污染的东西,即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对资源、能源作精心安排,尽量缩减消费规模。

    其结果是,劳动将被限制在生产所需产品上,人们的工作时间得到缩减,自

    由时间增多,大大扩展了自由选择行为,个人和公众将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显现自己并使他们的生存方式多样化;人们在改变相互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改变了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再对立而是和谐相处,人们重新恢复了与自然界的活生生的内在联系。这两大结果都同人的真正幸福的新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因而“更少的生产”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同时它有利于实现公平,既不给任何人以特权,也不缩小任何人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平等实现的开始。高兹也强调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中进行,实际上应该是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生态学的重建,它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和对社会主义的开拓。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性质将发生转变,不仅仅使产业工人而且使所有的人都获得自我实现,不仅仅使劳动者的劳动,而且使劳动者的非劳动性的活动都成为一种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劳动者将获得更多的自主和自我实现,从而实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资本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必要性。由于资本主义以利润为生产动机的“经济理性”的生产方式,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的问题,只能寻求按照民主的、能体现公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去解决。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论,指出:“今天的危机理论既强调资本主义内在结构矛盾(导致马克思称之为利润率趋于下降的矛盾),又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加深异化、分裂人的存在、污染环境以及掠夺自然资源的趋势。”安德列·高兹认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理性导引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劳动、日常生活结构、消费模式和发展模式等,都具有最大可能地获取利润这一标记。在这一目标和主题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不可能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而今天的危机理论既强调资本主义内在结构矛盾,又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加深异化、分裂人的存在、污染环境以及掠夺自然资源的趋势。高兹认为在生产动机上有两种理性:一是经济理性, 即资本主义的以利润为生产动机的理性。它不惜对资源的肆意开发,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追求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消费;二是生态理性,即社会主义的以生态保护为宗旨的理性,它力图用尽量少的劳动、资本和资源,努力生产耐用的、具有高使用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在资本主义利润动机支配下实施生态理性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实施生态保护的要旨是控制消费,而控制消费的一个前提是公平、合理的分配产品,而现存社会的框架和消费模式是建立在贫富不均、特权和追求利润的基础之上的—— 零增长和负增长就意味着停滞、失业和贫富间差距的扩大,它必然会堵塞增长之源。要实施生态理性,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立一种真正能体现公平分配原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在高兹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否定,根源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歧义性和不完整性之中,根源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极端的效应之中。这是两者的联系所在,但如果把社会主义理解成只为了增加物质财富,把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加诸于社会主义,那这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便没有什么两样。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继承而是抛弃经济理性,限制经济理性的作用,代之以生态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宗旨。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

    第一,要积极制定与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目标及政策措施:(1)产业、

    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循环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这些年我们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从生产力层面的人地矛盾、差距拉大(尤其是工农业)、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问重复建设等,到生产关系层面的产权关系不顺、劳动的异化、劳资矛盾尖锐化、地区行业城乡及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再到上层建筑层面政府职能转换滞后、政府寻租设租与民争利行为、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不公平、社会道德和诚信的大面积失落,久治不愈的深度腐败等,都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远离生态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轨道,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从上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们开始日益关注这些问题,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力图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日益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区域协调,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力图解决人与人在发展中的矛盾对立。实现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以生态的方式去发展产业、以生态的目标去规范产业,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过去的产业生态化只强调了某一个产业自身的生态化生产和运行,产业内的生态化循环,如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工艺水平、改善工艺流程(从资源采购到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各个环节把关)、排泄物的净化处置等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物;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这只是产业生态化的微观层面、基础层面和最低层次;产业生态化的中观层面或中间层次是通过协调关联产业之间的关系,强化分工协作和产业关联,衔接投入产出各环节上的相关产业环节,使上游产业的所有产出物都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材料,变废为宝,实现关联产业的循环化。

    (2)建立生态化发展中不同产业和行为的鼓励惩戒机制。国家已经制定了符合生态化要求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符合生态化要求的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对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要改造、压缩和逐步淘汰,但在实施中陷于体制造成的地方保护陷阱,实施难度很大。最突出的是“十五小”企业的关闭、污染事故和煤矿等的整治,各方面的阻力非常大,就在于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利益参与其中,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做出政绩、为了自身的权力和利益,往往与不法资本家,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站在同一战线上,充当保护伞。完全不顾人民的生命和血汗,不顾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导致事故惩治不力处罚不严,投机和污染成本大大低于其收益,使这种反生态化、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甚至成为一种“潜规则”准合法化。要有效遏制这种破坏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实现生态化发展就必须通过政府的法规和行政行为去弥补这个不足,建立对生态化发展中不同产业和行为的鼓励和惩戒机制

    第二,要注重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与产品:(1)重构资源所有制。我国规定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导致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所有物权缺乏,致使掠夺性的资源开采和利益分配的极度不公等现象大量出现。在现有体制格局下,只是一部分垄断资本集团获得了大量的超额垄断利润,而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普通劳动人民都获益极少,甚至成为直接和间接的受害者。如果不能构建切实的资源物权制度以及资源、环境和利益补偿制度,就不能切实保证当地环境的维持和恢复,不能保证当地人民和政府的长远持续利益,就谈不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社

    会建设,就有由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的隐患,就有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通过资源所有权分成等方式对地方政府和老百姓进行补偿,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公平分配社会产品和财富。目前我国的社会分配制度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但由于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严重。目前,社会分配不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解决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人手,如个人所得税调 节、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失业救助、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如果没有制度保

    第三,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产品:(1)建立公平的社会福利。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长期证其公平合理的实现,发展也不会是可持续的。以来使用强制手段(如户籍制度、行政管制等)将城乡、工农严格区分与割裂开来,干部、工人、农民之间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在资源享有上、利益分配上、社会福利保证上有巨大的差别,我们的社会福利覆盖面不足30%,一部分人可以大量享受公共福利、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而大部分人被排除在外。这种不公平必然隐藏着潜在的矛盾。我们应该建立一种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公平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公平提供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应该是全体人民的,虽然不可能是每个人去分割一个均等的部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公平(不是平等更不是平均),但总体上应该努力实践和体现公平原则。我国的公共产品如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网络以及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等实施建设和运营,在城市是国家投资,在农村是大家集资国家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许多地方由于农民太穷,集资困难,享受不到国家补助,长期不能改变公共设施落后的状况。例如义务教育这一最大、最根本、最基础、最关系民族发展前途的长远的公共产品,却导致大量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从2006年开始国家免去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学费)。但乡镇政府的巨大债务(乡镇财政的相当部分支出是教师工资)、县级政府的财力不足,也导致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实施困难。因而,必须从制度层面解决公共资源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开发权、利益分配权问题,解决乡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性质、功能问题,从财政税收体制上解决再分配(转移支付等)与投资机制问题,公平地提供面向全民的尤其是面向农村和弱势群体的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 总之,我们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努力避免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更早更快地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1]孙力,朱舒坤.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包毅.简述生态社会主义.中国发展,2007年6月第2期.

    [3]唐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资本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5月第3期.

    [4]吴海金,张慧.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篇三: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摘要: 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战略实践,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新体现。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本质 内在统一中国化

    一、 社会主改革开放就只能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着摸索着进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

    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唯物史观诸范畴的统一,全面破解社会主义本质。即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目标与根本任务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途径与价值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的统一等诸方面,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其主要着眼点是着重从生产力角度,从目的论、功能论的高度,突破原有的思维路径和框架,重新思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突破和深化,并由此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变革和全面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全国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革开放就只能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着摸索着进行。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求共同富裕,既包含经济发展提高效率,又包含社会发展保障公平,它包含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处于自觉辩证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所有阶段的共同本质是人民民主科学政治,社会主义社会各结构层次要素处于相互转化与相互作用之中,这是客观事物在现实运动中所表现的辩证运动规律。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启迪了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温家宝也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 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使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新局面,开创一个新阶段“, 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4 ]这些事实说明,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实践根基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求真,这一求真的创新成果又紧紧围绕当前和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具有深刻的务实精神,并且成为在新的历史阶段务发展之实的伟大开端。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和发展,都是中共依据历史条件变化、抓住时代主题、在发展中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真,务社会主义发展之实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过程,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主线。科学发展观沿着这一思想路线,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方法,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并在发展问题上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发展到新的高度。曾庆红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思想,使发展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必须坚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辩证统一,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展开、深化和战略实践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实践,又指导和引领着这一伟大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律,创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思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四、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完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想精髓的展开和深化。如上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根本上都体现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并把满足人民的各项需求、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了目标与过程、科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理论、价值与建设实际的紧密结合,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胡锦涛指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 373.

    [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 .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17.

    [3 ]温家宝.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 . 人民日报. 2004 - 3 - 1

    [4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00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