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 篇一:马克思与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工具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增强研究者的方法论自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

    (3)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的是现代甚至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但是当代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灵魂,必须自觉加以坚持。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为此我们必须积极自觉地走入当代中国,走入当代实践。原理与方法密不可分,原理是方法的基础,原理一窍不通,方法不可能是科学的。但是,原理并不等于或者并不直接等于方法,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以,科学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问题特别重要。学好哲学是学好方法论的前提。

    2、如何正确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正确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是对以下五点的正确认识。

    (1)理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区别,从对象上来看,首先是如何看待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相似。他们之间无疑有相似性,但是又有根本的差异性。科学主义忽略其差异性,关注其共同性,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样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科学。而人本主义忽略共同性,强调差异性,而且把差异性加以放大,否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关性,因此他们强调个性,强调情感,强调意志,强调欲望等,主张运用那些仅仅适用于人文社会现象的独特方法。

    (2)理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决定整体,只有从个体出发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历史运动。整体主义认为整体决定个体,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有效地解释社会历史运动。

    (3)理解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借鉴现代科学中的结构功能方法而形成的学术思潮和方法论流派。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考察一个社会,一项社会政策,一项社会行动,到底好与不好,合理不合理,关键看它的社会效果,尤其是最终效果如何,这就是它的功能。功能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现代系统科学有很多新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作为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而产生的,最初在当时的德法兴起,现在在美国比较盛行。后现代主义有解构性的和建设性的两大基本价值取向。当我们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努力克服它们所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

    (5)认识关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评价。总体上来看,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与西

    方社会进步和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相关联的。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社会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社会科学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应当承认他们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具有合理性。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

    (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知道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尊重实践也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认识和学习符合科学的客观规律。

    ①认识运动的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是人类是人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运动,是循环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在研究社会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再以认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社会科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创新。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我们对于研究社会科学,应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各部分的普遍联系,才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学习它,不致于犯“片面主义”的错误。

    (3)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和例外发生的原因,把已有的规律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研究。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社会科学的实践研究方法的含义(意义)具体来说是什么?

    (1)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方面的意义:

    理论研究并非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社会生活是理论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深入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

    ①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必须不断总结经验。要善于总结多方面的经验。我们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也要总结现在的经验;既要重视总结别人的经验,更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经验(它们都是宝贵财富)。

    ②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而不能从原则出发。“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的本质区别。

    ③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才有可能概括和总结。人的正确思想,从根本上说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考察理解。当代社会,调查研究仍然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然是认识和研究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2)对“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方面的意义:

    科学的理论成果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循环往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理论要发展,必须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①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实践是理论的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不仅源于实践,而且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理论是为了解决实践的问题而产生,因此,理论必须回归于实践。

    理论必须接受实践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思维和存在能否统一,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要把思想变成实现,必须诉诸于实践主体。

    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即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只有牢固地树立批判精神,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的发展。

    ③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要做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实现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5.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内涵及其自然环境方面的意义(与自然环境方面的关系)?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内涵:

    ①系统: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

    ②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所以系统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可以把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人口、自然地理环境五个子系统。

    ③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内涵:将社会大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体现了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经典表达,更能体现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的思想。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作有机整体。社会有机体思想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体现。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自然环境方面的意义:

    人类—环境系统是指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作为人类—环境系统的全部要素构成,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系统发生相应的反应。人类—环境系统是人类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规律性,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二者的发展、演化始终密切联系在一起,表现为两个系统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而不停地进行作用与反作用。环境给人类以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使其得以充分发展,人类则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对环境施加影响,即表现为对环境进行培育和破坏两个方面的作用。人类社会在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人类—环境系统概念的提出,其意义在于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作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来对待,强调社会发展同环境发展的一致性,强调人类必须从社会发展、社会过程、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认识环境、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既不应该把自身看成是环境的奴隶而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制约,也不应该片面夸大自身的能动作用而违背自然规律,去“征服”环境、去统治自然。作为自然界中有意识的自然物,人类要正确认识人类—环境系统的内在规律性,通过自身自觉的、能动的作用不断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人类—环境系统不断地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6、你怎么看待社会系统问题?

    (1)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人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的系统;要素是个人、人群和组织,联系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它是目的系统,主要特点是系统向目的点进发。社会系统能否向目的点发展,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都取决于该社会系统领导核心的方针路线的正确与否及其协调控制能力。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

    7、如何理解科学预见的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1)科学预见: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过程的预测。它主要研究与社会发展有关的未来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确立和设计社会发展目标,寻找和选择实现理想目标的有效手段和路径。

    科学预见之所以可能,首先在于事物过程的规律性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在于“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其次,科学预见之所以可能,还在于现实决定着未来,现实的实践、现实的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科学预见之所以必要,一方面是因为对未来的预见会影响和冲击着现实,另一方面科学预见可以通过对自然和社会过程认识和把握,增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做到在某一事件和过程发生之前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掌握主动。

    (2)科学预见的作用:科学预见具有超前性,是未来的现实和现实的未来的超前反映。科学预见这种超前认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功能,是实践活动的前导,能够指导未来实践的结构格局,调节、控制未来实践的运动过程,对实践主体有巨大的动员、感召、鼓舞和向导作用,是实践主体制订趋利避害性的对策依据。因此,正确的、科学的预见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正确实践的先导,对主体实践活动具有支配作用,能够指导实践有效地、有目的地进行。预见只有进入新的实践领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检验,才能现实地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实际统一,从而真正体现预见的科学性。

    8.如何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利益分析(方法)、阶层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1)利益分析与社会研究方法的关系:物质利益是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础和前提,物质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利益关系变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利益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意识形态,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一切争取解放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利益矛盾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表现,其核心是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阶级分析与社会研究方法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

    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经济利益。剥削阶级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并对他们实行政治上的压迫,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剥削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获得自己的物质利益,就要起来反抗剥削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于是就产生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根源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经济利益而引起、围绕着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正如恩格斯所说: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之所以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因为阶级斗争既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作用,不仅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也表现在阶级社会本身的量变过程中。

    篇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教案

    无锡市辅仁高中 陈伟新

    1、 少年时代立下宏志:

    良好的早期教育 + 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 “为人类工作”

    “为人类工作”成为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指导思想。

    2、 青年时代转变思想:

    1)第一次思想转变

    黑格尔辩证法

    唯心————唯物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第一次伟大飞跃。

    后来,马克思将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相结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随后,马克思又发现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意识是世界本质”的错误说法,他通过研究揭示人的意识取决于其生产方式,不同意识产生取决于不同生产方式的存在,由此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2)第二次思想转变

    与德法工人运动领导人密切联系唯心————唯物 主编《德法年鉴》 资革命民主主义————无共产主义 从事理论研究(马义来源)

    马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辨费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第二次伟大飞跃。

    后来,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的两次思想转变说明:马克思具有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

    1、马恩友谊的开始: 1844年

    2、合作创立革命理论

    1)《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学派唯心主义,肯定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

    2)《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黑格尔辨证法

    (克服费的机械唯物论),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3、 合作建立革命组织

    1)1846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2)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欧洲国家建立支部;1848

    年,拟订并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详见必修一P122)

    4、共同参加斗争

    1)经济支援(支援法国等国家工人购买武器);

    2)投身革命

    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有无产阶级参加)

    创办机关报《新莱茵报》,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1、政治上遭迫害和驱逐——生活十分窘困;

    2、对革命抱必胜信心——始终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

    1、 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

    1) 背景:

    A、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

    B、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深入研究,作了大量准备

    2)活动:

    A、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

    《临时章程》等指导工人运动;

    B、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C、1876年,由于各国资产阶级迫害而解散。

    3)意义: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工人运动联合的产物,载入史册。马克思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在第一国际中发挥领导作用。

    2、 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运动

    关于巴黎公社运动,详见必修一P124)

    1) 革命期间,马克思给予支持和帮助;

    2)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推动巴黎公社的斗争。

    A、 内容:揭露资产阶级反革命本质;

    赞扬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总结公社的经验教训

    B、 意义:有力回击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毁谤;

    是马克思最辉煌的文件之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 关注东方民族革命

    主要揭露欧洲列强侵略行经,赞扬亚洲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1、 写作概述

    1842年,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问题;1861年,开始《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出版第一卷,第二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2、 内容:略

    3、 意义:

    1) 划时代意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是马克思的又一伟大发现。

    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

    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

    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

    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2) 为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学说提供依据,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有力武器。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恩格斯悲称“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1、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A、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B、第一国际的灵魂

    C、支持巴黎公社运动

    D、关注亚洲民族革命

    3、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教学补充与反思:

    篇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研究对象:含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包括三方面含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他们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00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