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八卦掌
  • 八卦掌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八卦掌
  • 篇一:八卦掌基本知识

    八卦掌基本知识

    1.对八卦掌认识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八卦掌转掌是把敌人假想在圆心内不动,而我围着敌人绕转而达到以动制静攻击敌人之目的。

    许多初见八卦掌,初学八卦掌者,甚至有极少数练了一辈子八卦掌的人,都有这种错误的认识。这是完全不懂八卦掌转掌功的缘故,这样的人,练了一辈子八卦掌,也练不出功夫来。

    误区之二:俗话说,“太极腰,八卦腿”,所以八卦掌转掌主要练腿上的功夫。

    这仍然是不懂转掌功的缘故,所谓“八卦腿”其实是说“八卦走”,是指八掌在实战中讲究双腿不地走动以达到“走化沾打”的目的。

    误区之三:八卦掌是以八数为母数奏数成拳,其实跟《易经》的“八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更无法纳卦。

    这是由于八卦掌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只重拳不重理,拳理流传中“八卦掌原理”的精髓逐步被忽略,后人不懂八卦掌原理,不知纳卦主要是在内功修练上用,所以有此大误。

    2.什么是八卦掌

    八卦掌是以《易经》的阴阳、五形、八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先天八卦图指导内功的修练,以后天八卦图指导功法技法的修练,技击中以掌为主,辅以腿、肘、拳、爪、指、头等击打敌人的内外兼修的拳法。

    3.八卦掌为三大内家拳之一

    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是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内家拳是区别于少林拳、查拳、等外家拳法的拳种,内家拳是以用内劲为主的拳法。

    4.八卦掌的全称

    八卦掌全称“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简称八卦掌。

    无极拳是指八卦掌的转掌功,以转掌为基础而练成无极先天之体。游身即不停地走转。八卦就是一切遵循阴阳五行八卦之理〈八卦本身含有阴阳五行〉。连环就是在动的前提下变化不断,掌即指该拳以掌为主要击打手段。故名。

    5.八卦掌的最大特点

    八卦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圈,于圆上行拳练功。

    6.八卦掌的内函

    八卦掌的内函就是以五行生克之理,合阴阳八卦之道,寓九宫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

    7.八卦掌的运作原则

    八卦掌运作原则为出入莫测,见机而作,随时而动,行则动,动则变,变则化,遵循八卦变化无穷之理。

    8.八卦掌的祖师爷

    八卦掌的祖师爷是董海川,但董海川不一定是八卦掌的创始人,象八卦掌这样一个系统化的,由易经推衍幻化而来的巨系统,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创造出来的,其必有一个形成的条件及创作集体,然后由一主要人物归纳总结,而后流传后世,董海川也许就是这个主要人物,或这一创作集体的主要传人,总之,八卦掌是由董海川老先师传世并发扬光大的,因此,八卦掌门内人皆尊董老先师为祖师爷。

    9.董海川的生卒逝日及墓地

    关于董海川生逝日,众说不一,有说生于 1804 年 10 月,卒于 1881 年 1 月(见任寿彤《八卦掌内功养生法》);有说生于 1797 年 10 月 13 日,卒于 1882 年 10 月 25 日见刘兴汉《游身八卦连环掌》;有人说董海川生于 1813 年,卒于 1882 年冬(见吴文翰《董海川的墓志及部分传人简介》)。另有本人得传东城派资料董海川寿辰为旧历十月十三。卒于清光绪六年冬月,时年八十有四(即生于 1796 。)

    由上可见董海川卒于 1882 年是可信的,而生年则众说不一,难以认定。

    董海川墓地第一碑文(光绪9年2月立)曰:“因营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今北京东郊中房村旁),董公先逝后门人将其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红桥之南。 1981 年 7 月 7 日,北京市八卦研究会将董墓迁于今北京市万安公墓。

    10 .八卦掌八大门人和四大门派

    八卦掌之八大门人:有三种说法,其一,尹福、程庭华、史纪栋、马维祺、梁振蒲、刘凤春、宋长荣、宋永祥、;其二,程庭华、史纪栋、马维祺、梁振蒲、张占魁、刘凤春、刘德宽;其三,尹福、马维祺、史纪栋、程庭华、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蒲。

    至于以哪种说法为准,可见仁见智,本来就没有一个规定,不过是八卦门人对第二代传人中有见树者的尊崇。

    11 .关于旁支八卦掌

    现今流传的八卦掌均传于董海川,后来有人称有传于董海川之师叔或师伯等的旁支八卦,经康弋武先生考察,最终都是源于董海川。某些人为提高身份而自创一说的,为八卦掌门内所不承认的,据康弋武考察:肖海波八卦掌学于其表兄董海川门徒刘宝珍;所谓之“阴阳八盘掌”也是由任致诚学于刘宝珍;田回曾从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

    12 .八卦掌传统门人字辈之字

    八卦掌传统门人皆以下列二十字顺排字辈

    海福寿山永、强毅定国基、

    昌明光大陆、道德建无极。

    13 .什么是八卦

    八卦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周易》中代表八个物象的符号,它们分别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据说八卦由中国远古帝王伏羲所作。

    14 .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亦称伏羲八卦图,相传为伏羲所作,图形如图 1 ,其顺序为乾天,坤地,兑左肩,巽右肩,震左足,艮右足。

    15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相传为文王所作,图形如图 2 ,其顺序为由乾起于西北(左肩),顺时针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16 .八卦卦象歌:

    八卦卦象有歌诀为记:

    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17 .什么是五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描述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五种元素,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可以找出其五行属性。

    18 .五行生克

    五行生克即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环相生。五行相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循环相克。五行生克图如图3。

    19 .八卦掌之八形常势

    八卦掌之八形常势即以八种动物之形势演练成的掌势。各式八卦取象的动物并不相同,对应于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尹派、程派取狮、蛇、熊、龙、凤、鸡、麟、猴。史派取狮、蛇、熊、龙、凤、鹞、麟、猴。20 .八卦掌之五形五势

    八卦掌之五形五势以史派、梁派等为用。其取五形—龙、虎、猴、蛇、燕成势贯穿于整个拳路中总领拳势及身法,在拳势中,其身法讲究“龙形猴相,虎坐燕翻,蟒缠蛇穿”。

    21 .八卦掌之四德八能

    八卦掌之四德即顺、逆、和、气,是指拳术中用力之时要身体顺其自然—顺;力无外放,尽力回缩—逆;力无所求,心平气和—和;练先天之精化后天之气归于丹田—气。

    八卦掌之八能即推、托、带、领、搬、拦、扣、截八种对敌的技法。

    22 .八卦掌之八反

    八卦掌之八反是指八卦掌的八种与外家拳完全相反的八种用法即。

    一反: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

    二反: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

    三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静逸待劳。

    四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则穿掌掩肘。

    五反:人则使稍节,我则使稍先使根,梢是手,根是肩。

    六反:人则用拳变拳,我则用直伸掌。

    七反:人则回身才能对后,我则动步即按八方,外家拳只打六路,八卦掌打十方。十方为四正四隅和左顾右盼。

    八反:人则挺身直进,我则掌到步随。八卦掌步法是制人的战术,八卦的腰是全身的主宰,功则先用肩,跟则先用步,动则先用腰。八卦掌之手法,根本源于腿而后连于手,主要在于腰。故八卦掌理论有“百练不如一走”之说。

    23 .八卦掌之八要则

    八卦掌之八要则即撑、扣、提、顶、裹、松、垂、缩。

    撑:是指腰要向后撑,使脊柱尽力拉直而使督脉畅通。

    扣:是指两肩向前扣,使胸内含而使任脉畅通。

    提:是指提肛缩肾,使任督二脉由下部接通而使真气由任脉下行入督脉。

    顶:是指舌顶上腭,使任督二脉由上部接通而使真气由督脉下行入任脉。

    裹:是指肘臂内裹,背部拔紧,裆胯内裹,臀部绷紧而使劲不外泄。

    松:是指全身关节放松,尽量不着力而自然舒展。

    垂:是指肩往下垂,肘往下垂而接通上肢之气,气往下垂沉入丹田。

    缩:是指全身虽然放松,但全身之劲力要尽力含缩而使全身成一个整体。

    24 .七拳三节

    所谓七拳是指身体上七个用来作为击打的部位。它们是头为一拳,手为一拳,肘为一拳,肩为一拳,胯为一拳,膝为一拳,足为一拳,八卦掌多以此七个部位作为击打敌人部位,故称为八卦掌的七拳。

    所谓三节是指人体之上中下三节;上三节为: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中节为:肛为根节,丹田为中节,头为梢节。下节为: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

    篇二:八卦掌为什么要走趟泥步

    八卦掌为什么要走趟泥步?关朝

    最近看了几个八卦掌视频,发现表演者都是使用自然步而不是趟泥步,一方面感叹八卦掌后继无人,另一方面也感觉很多八卦掌习练者不清楚为什么走转要使用趟泥步,所以才这样随意。因此想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董海川先师在教授八大弟子八卦掌时,由于多数弟子是带艺投师,董师采用因材施教,因此致使八卦掌没有形成统一的练拳理论和内功练法,各门派所练八卦掌在掌形、拳架差别很大,但在基本功要通过走转练习是基本统一的。且多数门派也赞同转圈要使用平起平落的趟泥步。但为什么要使用趟泥步就不一定都能说清楚。

    我们一门是程有龙、蒋馨山所传的程派八卦掌,我们一门在走转中使用的平起平落的趟泥步在步型上有两种,即里直外扣和里摆外扣两种,当时我学拳时我的师傅马家龙在开始时让我练习里直外扣转法,在对平起平落比较熟悉后,开始练习里摆外扣的转法。但没讲这两种练法在使用上有何区别。当时理解是里直外扣可能和平时走路多走直线接近,所以先练,里摆外扣是较高级的练法,较难练所以放在后边学习。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恩师,两年多后马老师去世了,我也失去了进一步向老师学习的机会。习练八卦掌多年以后,逐渐体悟两种趟泥步在进攻、防守方法、发力类型及重心变换上都有很大区别,都使用趟泥步但原因却不尽相同,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也请各位武友指教。

    一、趟泥步可以使气灌脚底、下盘稳固:

    八卦掌以走为本,在技击中以步法灵活著称。步法灵活身体重心变换就较频繁,此时必须保持下盘稳定,不能像风摆杨柳。通俗说就是在走转中人的身体要像不倒翁一样。不倒翁之所以放到哪都能屹立不倒,就是他的底部有压铁,重心很低。人在快速的走转中要保持稳定,必须气沉丹田,进而气灌脚底,同时保持较低拳架,才能使下盘稳固。但里直外扣和里摆外扣两种趟泥步在如何实施气灌脚底的具体方法上是不同的。

    里直外扣趟泥步是多数八卦掌门派采用的步法。我个人体会,使用该种步法时,要求后脚蹬,前脚趟地前行,意灌前脚脚尖。前脚如在水中逆水前行的船头,又如破土前行的犁铧,因此膝盖要前顶。前脚前趟时要和后脚踝磨胫,要剪子腿。这种步法是根劲发力的基础,拳诀讲:“脚打七,手打三,手脚齐进莫迟缓。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挤靠暗顶膝。”特别要指出的是前腿前趟时身体重心要随前脚同步前移。这和形意拳要求手脚齐到的道理是一样的,手脚齐到实际就是身体整体移动,打人时不是仅靠手去打人,而是用身体整个把人“撞”出去,是以势打人。大成拳把这种发力叫做整体发力。这种步法意念集中在前脚尖,前脚落地时要有踩意、趟意。一位梁派武友把这种步法的劲力总结为(后脚)蹬、磨(磨胫)、(前脚)踢、探、踩五劲,比较好的体现了这种步法的内涵。由于本门技击以贴身近打为主,因此步伐不大,前脚趟出去落地后带动后脚平起,做到平起平落。如果步法比较大,在使用时前脚趟出去同时重心要大幅同步前移,后脚必须要跟,因此形意拳才有半步跟的说法。

    里摆外扣平起平落的步法和上边的走转方法有很大区别。该练法是通过胯的掰、裹带动腿进而带动前脚摆、扣。该练法的重心不是随前脚移动而前移,而是身体坐在后腿上(在初、中级阶段),直到前脚落地重心才前移。此种练法也强调气灌脚底,但不是前脚而是后脚,要气灌支撑脚脚底。形成后脚涌泉--胯之会阴--头顶百会这一稳定旋转轴,全身支撑腿半侧身体就是支撑轴,好像农村带门轴的大门的轴,而非支撑腿半侧身体就像那半扇门板,不是整体前移而是整体旋转,以头为旗、三盘合一。正如拳诀所说:“拧旋走转,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足心含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这种练法前脚可以紧贴地面趟行,也可以悬空,因为前腿是“悬”于胯上的,因此也叫做“悬吸步”。本门的鹤形步就是前腿高抬,但由于重心坐于后腿而不上提,因此仍然是气沉脚底。

    二、趟泥步是八卦掌练习整体发力和旋转发力的主要手段:

    内劲发力是内家拳的基本功夫,但很多人是通过练习形意拳等去练习发力。而我们是把内劲发力揉在转圈里练习,练习了转掌,就练习了基本发力架构,当然在训练方法和思路上要有些变化。

    对于里直外扣的练法,我在带徒弟进行转圈练习时,开始要求使用上述步法尽可能匀速转圈,熟练掌握平起平落、扣步、重心移动等技术要领。同时通过气灌脚底,逐渐把力换到脚上,做到下实上虚。待基本功具备后,转掌就不是匀速的,而是要求每一步有快慢、松紧变化,起步时要慢,前脚落地时要有爆发力,前脚骤然向前踩趟,全身同时一紧,逐渐练出松紧发力。拳诀要求:“脚踏中门夺地位,掌行

    直穿上下忙。”先从下沉桩练起,待发力拳架形成后,进而练习双抱掌、三穿掌、双撞掌等掌形,这样通过走转逐渐练出抱掌发力、穿掌发力、撞掌发力等,怎么练就怎么用。

    而里摆外扣这种练法更强调身体的撑裹拧钻,发力不是直线的,而是用腰胯带动旋转发力,技击时更多采用斜出正入。发力可以力从根发,力由后脚的蹬地螺旋上行到手。由于外在是用腰胯带动全身走转,实质是用丹田带动全身,走转时多采用抱元守一,即意守丹田一窍。因此发力时更多采用丹田是力源,用丹田的松紧带动全身的收放、旋转,练到高层次时身体就不是坐在后腿上,此时头虚灵顶劲,会阴上提,百会--会阴形成的轴(实为中脉)使身体悬提,而身体骨肉却节节放松下沉,特别是腰胯要松下来,进入“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意境。这种练法更注重身体的虚实变化。此时发力时手、脚在蓄劲时缩向丹田,发力时是以丹田为中心向相反方向爆发伸展,前手用掌发力,前脚向前、向下踩趟,因此此时的“趟”的内涵和里直外扣练法有所不同。另外在走转中前手、后手要分出阴阳,是后手推着走转,因此八卦掌有“前手打人,后手发力”一说。

    三、趟泥步可以使身体松沉、下实上虚:

    八卦掌强调走转用趟泥步气灌脚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腹实胸空、松腰坐胯从而使上虚下实。这是练习八卦掌会不会出偏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八卦掌强调撑裹拧钻,走转时各条大筋都处于旋拧拉伸状态,极易使全身紧张松不下来,出现胸口憋闷、肩膀紧张、胳膊酸疼等现象。越酸疼意念越容易往手臂集中,形成恶

    性循环,这叫“逆劲”。此时只有把意念转移到脚上,用趟泥步引导气血向下肢集中,上边手臂、肩部、胸口自然就会松下来,这叫意念转移法。此外还要注意撑裹拧钻的程度要一点点加量,不要一步到位。任何内家拳都要符合“黄帝内经”所要求的下实上虚、阴阳平衡才能武技、健康同步提升。而趟泥步是达到这个要求的捷径。

    篇三:八卦掌之桩功

    八卦掌之桩功 –

    初习八卦掌。为以后的练功,实战,必须苦练桩功,桩功是每一个武术门派中必不可少的入门基本功。

    八卦掌经过桩功的修练,可达到血液流畅,呼吸自然,筋骨舒活,培养劲力,使浑身上下内外都得到充实锻炼,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卦掌桩功分静桩(浑元桩,扣步桩,摆步桩),动桩(单重力,双重力)等,动静兼修,刚柔并练.

    在未介绍各项桩功的练法之前,在此着重地阐述桩功最紧要的要义,即站桩的放松法和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

    初习站桩,无论是静桩,动桩,。必须先从“松”字着手。所谓松,并不是松懈无力,乃是周身内外放松,不能有丝毫的僵滞之力。站桩锻炼一个人从精神到身躯的松与紧,它是肌肉的松紧,而肌肉的活动又是靠神经来支配的,所以肌肉的松紧是由精神的松紧所决定的。精神有效地支配肌肉的收缩运动,达到松紧协调,才能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协调,在实战应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练习站桩,必须精神高度集中,浑身上下内外相应的放松,呼吸要求口微张,尽量用鼻呼吸,一改平常的本体呼吸为自然腹式呼吸,经过长期的锻炼逐步达到深、长、细、匀、慢等要求。但绝不能故意延长呼吸或憋气,更不可下意识地气入丹田,要日久从自然而然中所得。将自身从精神上放大,有顶天立地之慨,设想身体周围有强敌进攻,而我周身则有云彩飞绕,使敌无隙可入,头正身直,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谷道缩提。尾闾中正,裹裆抿胯,屈膝扣趾,虚领顶劲,气定神闲。这便是桩功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习之日久,八卦掌法中的自然整体力会不求自至。

    一、静桩(浑元桩,扣步桩,摆步桩)

    练法:

    浑元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跟照齐,全身先舒展挺拔一下。身体的重心放在两腿的脚前掌和脚后根,脚心涵空,两腿略微弯曲,腹部松圆,腋下半虚,若能容球,头直目正,松肩沉肘,头部意被绳子系着,下颌微后收,同时将两手抬起至胸前、高与肩平,两手与自身之距离约为三拳许,十指分开,虎口稍撑成龙扑爪掌,两手掌心内吸如抱一大汽球,两掌心相距基本与肩同宽。撑抱互相作用,比例为撑三抱七,浑身上

    下大小关节无处不曲。目似垂帘,有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之意,要求全身筋肉放松,要似松非松,头似顶非顶,背似靠非靠,胯似坐非坐,面目表情似笑非笑,由寂静调息而扫除万念;身心应有舒适无比之意,(以下两桩均与此段要求一致)。以上意念均要求用意不用力,功成自会意力成为一体,日久功深可通过意念活动加强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联系,使之互相建立争力,练成“浑元力”。

    扣步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两脚分开脚尖里扣,脚后跟外摆,两脚尖并齐相距一横脚。身体的重心入在两腿的脚前掌和脚后跟。脚心涵空,两腿略为弯曲,膝盖似挨非挨,腹部松圆,腋下若能容球,头直目正,松肩沉肘,头部意被绳子系着,似顶非顶,下颌微后收,同时将两手抬起高不过肩,低不过腹,左掌心向下,左手臂上撑下按,有滚钻之力。右掌心向上,与左掌心相对,指穿掌托。有争裹之力,虎口撑圆,两手向外不过尺,向内须有二三拳之距,而两腿扣步外缘,似有力微向内滚裹,而两膝似有力向外翻张,同时两脚有如大树向下生根,其余要领均与浑元桩相同,此桩可左右手上下互换练习。

    摆步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左腿向前迈出一步,脚尖微向外摆成摆步,膝部略曲而前顶,步子之大小,以前脚提起身体不前俯后仰最为合适,(左脚用力以脚前掌七分,脚后跟三分为准)。右腿略微弯曲,劲坐右腿(即两脚前三后七),右胯向后稍靠,与左膝关节前顶方向互为争力,同时左手上抬向左外侧摆出,高不过肩,低不过脐,掌背向上,掌心向下,右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距腹部一拳许,两手掌心涵空,虎口撑圆,腹部松圆,腋下涵虚若能容球,头顶项竖,松肩横肘,前手有抓、捋、领、带之意,后手似待发之箭,与前手互为呼应,其余要领均与浑元桩相同,此桩可左右式互换练习。

    二、动桩(单重力,双重力)

    八卦掌是以走桩转掌为主的拳种,转走时间越长,步法稳重方为初步功夫,单重力和双重力桩功是锻炼人体单脚支撑重心稳固和双脚支撑重心稳固的动桩步法,经过此二桩的锻炼,不致因为操练时出现身体前俯后仰精神紧张的现象及各种发力的要领。动桩与静桩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基本相同。

    练法:

    ①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下垂于大腿两侧,两手食指与裤线并齐,须松肩畅胸,头直项竖,浑身内外上下自然放松,精神贯注,排除杂念,呼吸均匀,守静待动,静松稳匀。如此站立约一分钟。

    ②接上式,左脚不动,两腿弯曲,大腿蹲平,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指地成丁字步,同时右掌由下向上向外拧旋伸直,左掌旋转掌心向外,指尖指地,右手向上托,左手向下按,气贯指尖,目视前方约三分钟。

    ③接上式,右脚丁字步脚后跟落地站实,同时左脚向前一步,脚跟点地,脚尖上抬,两脚均伸直,左手向后,掌心向上,背于腰部,右手抓住左脚尖,伸头欲吻,目视左脚尖约三分 ④接上式,左脚收回站实,同时右脚提膝抬起,两臂伸直,两掌心向上平托,高不过肩,两掌心有向上托千斤重物之意,只能用意不可用力,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⑤接上式,两脚动作不变,同时左手向前下方下插,掌心朝外指尖向下,而右手向上穿,掌心向左,两手上下互为争力,目视前方约三分钟。

    ⑥接上式,两手收回叉腰,左脚站立不动,右脚向前平伸蹬出,,脚尖向上,高与胯平,须头正身直,尾闾中正,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⑦接上式,上身略往前俯,两手下按于左脚背,同时右脚向后伸直,脚尖向下蹬出,此时头须向上抬起,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⑧接上式,左腿下蹲,大腿蹲平,同时右脚脚背朝下搭在左膝盖上面,两手由下向上托起至胸前如抱球状,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⑨接上式,左脚不变,右脚落下经左腿后向左下插,如同倒插步,唯右脚不可站地也,同时两手成五雷诀上抱与两耳齐,目视右脚约三分钟。

    ⑩接上式,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落地,同时两手变掌,掌心向上,向左右平伸继续向上经面前向下按,至两臂伸直,此时身体并步自然而立,目视前方。

    练法:

    ①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下垂于大腿两侧,两手食指与裤线并齐,须松肩畅胸,头直项竖,浑身内外上下自然放松,精神贯注,排除杂念,呼吸均匀,守静待动,静松稳匀,如此站立约一分钟。

    ②接上式右脚向前一步,身体下蹲成虚步,同时两手掌心向上成仰掌,由下向前上方托起,右掌在前与鼻齐,左掌在下护住右肘,目视右掌约三分钟。

    3接上式右脚不动,左脚向前一步往左迈,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手收至胸前翻转掌心向外向前撑推,掌指相对,目视两掌约三分钟。

    ④接上式左脚不动,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丁字步,两腿弯曲,大腿蹲平,同时两手收至胸前右掌向上向外拧旋伸直,左掌旋转掌心向外指尖指地,右手向上托,左手向下按,气贯指尖,目视前方约三分钟。

    ⑤接上式,右脚后跟落地,左脚向左迈一步成马步,同时右手经左肩外侧向下划弧下按于右腿膝盖上方,掌心向下,左手掌心向下按于左膝外侧,两虎口相对,要求内动不见形,争力贯掌根,外撑内裹,目视左掌约三分钟。

    ⑥接上式,左脚跟外展,身体向左转,右膝盖顶住左腿弯,同时左手上托收至左腮外侧,掌心向上,右手由下向前穿掌,掌心向上高不过肩,须漏口撑圆,溜臀收肛,目视右手约三分钟。

    ⑦接上式,左脚向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收至胸前各向左右两侧推掌,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视前方约三分钟。

    ⑧接上式,身体重心向后移,左腿伸直,右腿下蹲成仆步,同时左掌收至肋间沿左眼向前下方穿掌,翻转手腕掌心向上,右手随之翻转手腕掌心向上往后撑,目视左掌约三分钟。 ⑨接上式,身体向上起,左脚略往前迈,右脚跟进半步成半马步,同时两手收至左肋间两腕相对向左侧推出,虎口撑圆,掌心涵空,目视两掌约三分钟。

    ⑩接上式,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落地,身体直立,同时两手收至胸前,掌心向上向左右平伸继续向上经面前向下按,至两臂自然伸直,目视前方。

    单重力,双重力桩功均要左右式互换练习。在练毕各种桩法收式之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要心定神闲地漫步三五分钟再休息。


    八卦掌》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07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企业宣传片分镜头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