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藤野先生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藤野先生教案【优秀8篇】
  • 藤野先生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藤野先生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贴心为您整理了8篇藤野先生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简介作者 篇一

    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藤野先生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一、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领会各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启发兴趣,引入课文。

    今天学习鲁迅先生散文《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试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儿童时期的生活。这一篇回忆青年时候东渡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于1926年。写的是青年时候的事(1904年)。出示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和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的照片,使学生加深对“朝花夕拾”的理解。

    这篇文章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质疑。

    2.这篇散文以什么为顺序来记叙的?以什么为中心来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以时间为顺序,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放在20世纪初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写人、叙事,把对藤野先生的深沉怀念跟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写作手法很出色。

    3.以藤野先生为记叙中心,全文可划分为几大部分?

    按地点来说,第一部分写哪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1)东京所见所感;(2)仙台学医生活;(3)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三、讲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

    既然文章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为什么要写东京“留学生”的情况?“清国留学生”是怎样的情况呢?作者对此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1.朗读。

    2.清国留学生腐败堕落,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置若罔闻。白天迷恋于观景看花,精心摆弄象征民族压迫与封建统治的辫子;晚上醉心于学跳舞。

    3.语言的感情色彩。

    “无非”:作者满怀寻找救国救民道理的希望,离开自己的国土,但东京所见与国内一样,他感到失望、愤懑、厌恶。“油光可鉴”、“实在标致极了”:鉴,镜子、照、借鉴。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求学生找出“标致”的同义词、反义词,体会“实在”、“极”的作用。

    4.对东京的失望,对新鲜环境的追求。

    文章从清国留学生的情况入笔,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四、讲读第二部分(第4至35自然段)。

    1.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着重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可是又未立刻下笔,而是先写赴仙台途中见闻和初至仙台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1)朗读第二部分中第4、5自然段。

    (2)“水户”的牢记表明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日暮里”照“本证”来说,原因不知。无可靠的旁证,不能臆断。做学问要严谨。考证事物首先求“本证”,本证最说明问题。凭空推断与寄寓的含义是两码事。

    (3)从仙台的受优待表现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友谊与关心。(与下文“爱国青年”对照。)

    (4)与主题不游离。由食宿下劣引出仙台医专教职员对他的关注,为藤野的出场作铺垫。在层层铺垫之中表露出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2.在关心“我”的教职员中,最难忘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经过铺垫终于出现在读者眼前。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阅读第6节至第23节。

    (2)先看他的外貌,再说明抓住哪几件事来刻画他的思想性格。

    (3)外形,用白描手法,鲁迅惯用的手法,几笔勾勒,显现特征。

    (4)事:回忆的几件事。第一节课;看“我”的`讲义;指导画图;询问裹脚事。

    (5)思想,性格,作风。正直的学者:纯朴,生活节俭;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对鲁迅热情关怀,不倦教诲,待人诚恳,无民族偏见。在日本帝国主义恶浊空气泛滥的情况下,更突出藤野先生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

    (6)重点朗读15自然段,“添改”讲义的情节饱含着一位日本学者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平凡中见深情,不是字面,句子,不是一般的知识。一个“添改”两颗“心”,心心相通。对这样的老师,鲁迅怎不尊敬和感激呢?

    3.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赤诚以待,可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如何呢?作者满怀愤慨和内心的痛楚写下了这些片断。

    第一件受侮辱(翻检、讽刺、流言)。

    第二件受刺激(包围)。

    (1)作者对受侮辱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表露了怎样的感情?(不是低能儿,关键在“弱”)

    反语、讽刺、揭露,一个热血沸腾很有抱负的青年怎不愤慨?怎么承受得了这种耻辱?然而更使作者内心痛楚的事接连发生。

    这是一个怎样令人窒息、令人愤怒、难以言表的场面,影片里,中国人麻木落后,讲堂上受歧视、包围。民族自尊心受到践踏,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如火山一样要喷射,而这种自尊心,这种热情化作深思,化作对生活道路的抉择,弃医从文了。这是生活道路上的转折点。(读注释③)“刺耳”,不是对声音的反映,而是心灵的痛楚。实际上是“刺心”。

    (2)作者怎样写告别藤野先生的情景的呢?着重写脸色,进一步表现他对中国学生的深切关怀。这一部分写在仙台医专学医的经过,忆藤野对他的关怀、教育、帮助和师生间的情谊,以及作者思想的重大变化。

    五、讲读第三部分(第36至38自然段)。

    这一部分叙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有两点值得注意:

    1.作者怀念、敬爱先生,不仅因为先生尽心尽力教,更由于有一颗为中国为学术的伟大之心,故“时时”记起。说明师生友谊很不寻常。

    2.叙述先生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巧妙地再现先生音容笑貌,把旧事与时事结合起来,表示继续战斗的决心,使这篇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六、本文的写作特色:

    1.选择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从外貌、语言、动作到精神品质,无不刻画入微,形神毕肖。从侧面烘托、映衬,形象突出。

    2.各组材料(生活事件、世态人情、历史材料、科学知识及现实斗争)如此丰富,如此胶漆一般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由于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放得开,收得拢,形散而神不散。

    3.语言富有感情色彩。

    七、作业:

    1.朗读全文。读顺口,读正确。

    2.在书上依次划出表现作者爱国感情的句子与段落,并分析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的。

    《藤野先生》教案 篇三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

    1、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

    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悬挂照片;相别神情 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他把老师忘了吗?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藤野先生教案 篇四

    教师寄语:“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雷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发髻() 抑扬顿挫()驿站()

    2、读后随笔。(读完文章后的感受、问题或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35):

    第三部分(36-38):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目标二:

    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2.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目标三:

    1、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2.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目标四:

    品味下面的句子。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注意划横线词语的感情色彩)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伟大”与“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矛不矛盾?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教学要求: 篇五

    1、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藤野先生》教案 篇六

    [教学要点]

    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记叙顺序,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了解全文记叙的几件主要事情,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指导预习。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在阅读时:

    1 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 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自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与速度。)

    三、阅读完毕,根据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

    1、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提问,补充书中没有的注释。

    (1)绯(fēi)红:鲜红。 (2)宛如:好像。

    (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4)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8)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12)瞥(piē)见: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声叫好。

    (15)决意:拿定主意,。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2、(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认真负责、正直热情、严谨求实的精神。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5)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研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请一学生朗读,同学们看书并考虑: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这儿不是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栖身之所,因此决心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而“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也就是作者要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第3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记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转到记叙在仙台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板书段意:写“我”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这一部分课文,复习研习的内容。(郎读要求流畅而有感情)

    2、 完成“理解分析”题一、二。

    《藤野先生》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人生轨迹”为内容,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始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

    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

    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xx人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5、学习小结。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

    布置作业: 篇八

    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fēi宛如wǎn驿站y解剖pōu油光可鉴jin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n匿名n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诘责ji凄然qī教诲hu瞥见piē抑扬顿挫cu 深恶痛疾w

    2.完成课后练习一


    藤野先生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藤野先生教案【优秀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13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大学生入党志愿2023年范文_大学生入党申请范文(最新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