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教师队伍问题
  • 教师队伍问题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教师队伍问题
  • 篇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

    目前,就我们农村基础教育来说,教师队伍建设急待加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编制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学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就我工作的地区而言农村教师编比适当。但教师队伍由五六十年代的民转公教师、六七十年代的中专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八九十年代的新生力量三部分组成。其中80后、90后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只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而75%的教师虽然对农村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这些教师接近50岁,这些教师中的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跟不上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接受新理念的能力也日渐下降,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学质量低下。

    2、专业人才奇缺。

    农村学校的教师年纪都较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文凭也多是通过函授学习取得的,没有对专业知识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几乎无法胜任。但是这些科目都要开设,既然开设了这些科目,就得有教师去上,结果,只能是应付教学。因此,农村小学没有什么专业教师,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师什么课都得上,往往一个教师要拿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德等五至六个科目,教学的压力可想而知。

    3、外出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

    农村学校由于人手少,每个教师承担的课时多,加在外出的条件相当不便,因此,能到外地学习、取经的机会相当少。对新课改应接受的知识了解得不多,无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

    1、加强师德教育,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其实现在农村教师的思想还是很单纯的,只不过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着一件事情,生活圈子又小,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因此产生了职业倦怠,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做到以人为本,相信通过努力,还是能帮助教师端正思想,让他们甘于在农村奉献自己的力量。

    2、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校本培训。农村地区学校分散,集中培训困难,培训经费紧张,任务繁重,而校本培训立足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是较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而且校本培训实效性强,能有针对性

    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农村学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使农村教师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应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4、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既可进行学历教育,又可进行非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快捷、高效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大容量、广覆盖、跨越式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总之,培训学习提高能力在自己,但新鲜血液的充实在于政府部门的决策。

    篇二: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提要:

    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反复强调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同时也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本文以《邓小平文选》中一系列对教育的精辟论述作为立论基础和理论依据,联系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从五个方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概述,并初步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与手段,既为正视问题,引起反思和警省,又欲开启话题,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和思考。本文的主体结构为:认识模糊,领导缺位;多因诱导,师资流失;评价单一,急功近利;知足即乐,不思进取;行为逾规,师德堪忧。

    关健词:

    认识模糊 师资流失 急功近利不思进取 行为越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教师在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重大作用。他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勿庸置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也是传授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也是适应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审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令人警省,本文拟从五个方面予以粗浅综述。

    一、认识模糊,领导缺位。

    邓小平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从一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邓小平不但非常重视教育事业,而且十分强调教师的队伍建设。可现实状况却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一手硬,一手软,只抓经济的突飞猛进,不管教育的持续发展,更不用说奢谈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也漠视甚至无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只重日常监管和督查,忽视对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只向结果要效益、要成绩,或者仅看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学校的升学和排名,不重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没有从制度上、经费上和评价上给广大教师提供一条生血造血的自我修炼与完善的绿色通道。

    教师乃教育之魂,教学之本,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水

    平的改善,教师首当其责。因此,只有各级领导重新定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在舆论上广泛宣传引导,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精心组织实施,体制和经费方面充分保障,方能真正使教师队伍建设融于师心,深入官心,并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外因诱导,师资流失。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工作坏境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着难以抹杀的明显差异,这种事实上的差异客观上导致或加速了农村学校的老师趋之若鹜地涌向城镇,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义无反顾冲向发达地区,甚至同地同类学校之间也有不少教师因为物质待遇的厚薄而蠢蠢欲动,见异思迁。教师如此肆意无序流动,不但造成个别学校庙在僧去,有岗无人的尴尬境况,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也使一些学校的学科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使某些学科后继乏人,势单刀薄。更为严重的是,由教师迁移而导致的人才资源的分布不均,势必由此而产生教育资源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关键作用的教师资源的分布失衡,从而影响教育的均衡发展,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目前越刮越猛的择校风便是教育发展失衡的典型表现。不仅如此,教师的无节制、无指导的随意流动,也造成了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因为一些满怀期待的教师流动后并

    非个个都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有的甚至大材小用或所学非所用。与此同时,一些部门和行业的公招考试也使得相当数量的优秀教师脱离了教师岗位而另起炉灶,这无疑又加剧了优秀人才的流失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

    以上事实表明,老师的物质条件和自我认同感还有待改善和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和事业归属感还不够强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只有各级政府和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保证绩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健全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同时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均衡和优化教育资源;只有社会各届都来积极关心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工作环境,广大教师才会始终不渝地爱教乐教,人才无序流动的现象才会得到根本改观。

    三、评价单一,急功近利。

    教育教学评价既是教育管理者了解、掌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教师主动汇报业务水平、展示为师风采的极佳时机和舞台。毫无疑问,积极有效的评

    价能充分发挥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功能和作用。可目前对教师评价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者多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相关科室,没有广泛引入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以及社会的评价,信息来源狭隘,内容残缺不全;评价方式简单,多以僵死的数据或模糊的等级来折算灵活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语言评价、媒体评价和网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评价内容功利倾向严重,多以分数成绩、中高考情况等为主要指标和参照,来进行评优晋级、奖惩褒贬,无视教师的育人水平、科研创新和师德师风的表现和考评。在如此偏废而畸形的评价制度下,教师唯教是重,视分为命,重复劳动有余,研究创新不足,心理倦怠弥重,职业幸福愈弱,为考试而教书,为职称而奋斗已成为当下不少教师的职业终极目标和教育的全部意义。

    邓小平早在1983年就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确定了根本的指导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以想像在“面向应试、面向自己、面向功利”的教育口号的感召下,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方,迷失于何处。只有增加评价主体,保证信息来源的宽广性,丰富评价手段,实现评价方法的科学化,拓展评价空间,引入具有先进教育

    篇三:中等职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梧州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献媛

    【摘 要】分析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五个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 教师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21-02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办学实力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舍不断地得到扩建,其他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不断地增加,但师资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并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已成为职教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谨就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

    教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每天站在三尺讲台,重复着单一的教学工作,相当部分教师熟悉了业务后,提高速度减缓,产生业务平台期,业务水平停滞不前,致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再主动与学生交流,甚至产生厌学厌课的不良情绪,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部分教师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把进入学校教学当作一种过度,目的是想以教师行业为跳板,寻机进入政府部门或其他发展途径。特别是高学历者,往往会因为考上研究生或有更高薪的职业而从教师队伍中流失。

    (三)教师数量不足

    职业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它直接与一线生产相联系,向一线生产提供劳动者。在教学上,除了理论教学,还需要进行实训,特别是车间的实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更多,所需的教师也相应较多。按相关要求比较合理的师资比例为1∶8,但大部分职校的师资比例在1∶15~1∶20之间。

    (四)缺乏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科研水平不高

    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企业实际的专业课题进行研发,但是这些项目进展都比较困难,首先是没有形成小组合作体系,没有权威的学科骨干,带领整体攻关,各个教师在承接项目时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搞科研,成果不突出。

    (五)师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职校教师人数、素质和学历都在逐年提高,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原来的中学教师转变而成,去除文化课教师,专业教师、实训师比较少,加之政策和经费等原因无法外聘到更多的教师和兼职教师,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强调必须重视开发人的智力,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有效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教师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学校成败的关键,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明确的以人为本的政策,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效益,才能不断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才能留得住人才,不断地壮大教师队伍。

    (二)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工资、奖金、福利、报酬、生活压力等可以调动职工工作潜力的60%。由此可见,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才能使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党和政府在制定有关教师待遇问题的政策时,应该把这纳入发展规划中。解决好职业教育教师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生活待遇,比如培训进修、职称评定、选拔任

    用、住房安排、子女就业等,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环境,增强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多渠道解决职教师资不足问题

    一是要发挥普通高校培养师资的主渠道作用,与普通高校签订职教师资定向培养合作协议,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师资实训基地,建立起牢固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根据对职教师资队伍培养的总要求,深化基地教学改革,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规律。二是要拓宽职教师资队伍的引入渠道,引进有丰富的企、事业工作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职业中学任教,弥补专业课、实训课教师的不足。

    (四)优化成才环境,培育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各职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在本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利用本校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教研体系,制订出切实可行教师培训计划和教研计划,让教师在校本培训和教研中不断地提高其理论与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种培训,鼓励教师与外校的专家和教师骨干联合展开教研活动。比如,要求四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参加教育理论培训等。

    (五)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与准入制度

    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较全面,专业化、技术性较强,因此,建议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职教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岗前培训,保证职教人员具备职业教育所需的基本素质。对不合格教师要给予调整或期限深造,达到要求方可留任,若不达标,则按规定予以调任岗位或清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中职教育发展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问题》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59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学生课余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