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人物形象特点
  • 人物形象特点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人物形象特点
  • 篇一: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一、鉴赏人物的切入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是一个( )形象。

    (2)通过( )手法(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 ,表现出了人物( )特点。

    (3)表达了作者( )情感。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析】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

    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8.游子、思妇的形象。

    远思乡诗往往传达出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

    如《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练习:

    1、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析】(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

    (3)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析】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3、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析】(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

    4、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会昌二年,四十岁的杜牧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欢”,“欢伯”的简称,即酒。

    问:诗中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述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析】第二句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霜” 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

    最后一句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一、景物形象鉴赏常见题型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答案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 一)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二)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练习:

    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通过描写初春时的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绘制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 (04年高考)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出身仕宦之家,曾随夫游宦吴越荆楚之间,相传她婚姻不遂,抑郁而终 。

    答: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西 楼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2、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3、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篇二:人物性格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归类复习 【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对友人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人。

    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 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

    《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

    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

    篇三: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摘要:【林黛玉】 林妹妹的性格完全印证了宝哥哥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她冰雪聪明,诗词妙语信手拈来;她敏感多疑,曾因为宝玉的丫头误了为她开门而悲吟《葬花词》;她为了爱情柔肠寸断,泪终不干。

    【薛宝钗】 宝姑娘稳重大方,八面玲珑。她对不同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社交”方式:对贾母、王夫人这样的“权威人物”,她尊重顺从;对大观园的其他姐妹,她表现出的是“宝姐姐”的稳重和宽容;对下人,她又显得平易近人,不端架子。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性格 特点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即,

    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外在之凄美

    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

    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是“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

    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

    三、贾母

    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

    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从前80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支持宝黛爱情的,但高鹗续本中却说贾母并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宝玉和黛玉的影响,有了一些前卫的思想。总之贾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说明她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她的能耐也是有的,要不能在封建社会保持长久的地位么?

    四、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


    人物形象特点》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51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三严三实专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