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
  • 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1-08 19:15:22
  • 移动端: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
  •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3篇一年级数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篇一: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数一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重点:

    了解学校生活

    难点:

    数数活动

    教学准备:

    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你们会从1数到10吗?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看图数数。

    二、激发兴趣。

    1、出示教科书2-3页彩图。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用数字几表示。

    (2)生答有一面国旗,一位老师可以用数字“1”表示。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

    4、数教室里的实物。这幅图上有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红旗呀,花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四、请用火柴棒从1摆到10。

    五、作业:开心数数

    六、板书:数一数

    篇二:数一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 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 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五、 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篇三: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它从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的技能)出发,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有4个数数的问题,其中熊猫、圆片和方格都是方阵排列的;苹果是分堆摆放的。应注意到“数熊猫”和“数圆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数的方法,后者先数一排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先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数方格”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的机会。“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冗长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重点:

    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难点:

    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前往后数一数我们班的课桌,一共有几排?每一排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这些熊

    猫摆成了几排,几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你有什么好办法?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师:把你想的好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好办法。

    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一个地数,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跳着数。

    (2)请两位能跳着数的学生(一个是一排一排地数的,另一个是一列一列地数的)到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一边指一边数。

    (3)师:一排一排地数,是5个5个地数,大家再数数看共有几个5?一共是多少?

    (生:1个5,2个5,3个5,一共是15。)

    (4)师:刚才这样数数计算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达:5+5+5=15(板书)。

    (5)师:那么,一列一列地数的计算过程,你们能写出一个算式来表达吗?大家再数一数,然后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写算式。

    (6)可能有孩子别出心裁地提出:还可以2个2个地数,一共有7个2,最后再加上1也是15个。老师要肯定这种数法也是对的,特别是数一堆无序排列的东西的时候,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人们还是习惯于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

    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1.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2页)第2个情境图,应用从“活动一”学到的方法数一数圆片有多少个,并在草稿本上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怎样列出算式。

    3.再请学生认真地看一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数的,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4.教师板书,表示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区别:

    6+6+6+6(有4排,每排6个)=24(个)

    4+4+4+4+4+4(有6列,每列4个)=24(个)

    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认真观察我们列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活动四:数一数苹果有多少个

    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3页第4题。

    2.把问题引申,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6盘、10盘、15盘苹果的连加算式并算出结果。

    3.就怎么计算15盘苹果有多少个,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3+3+3+3+3+3+3+3+3+3+3+3+3+3+3=?

    算法1:从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

    算法2:从第一个3开始,3,6,9…3个3个地跳着数,数到最后一个3,得到45。

    算法3:3个3是9,15个3就是5个9,9+9+9+9+9=45。

    算法4:5个3是15,15个3就是3个15,15+15+15=45。

    (如果学生没想到算法3与算法4,教师可以介绍,它们的特点是简化了原来的连加算式。)

    4.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表示原来的算式有没有比算法4更简捷的方法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智慧老人说的一句话:“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制造了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三、总结:

    1.根据教室里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计算全班人数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做个象征胜利的手势,鼓励一下自己。

    2.让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新课导入时,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让孩子通过数一数体会列和排的区别,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数熊猫和圆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地数和交流各自不同的数法,再次深入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教师适当地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数熊猫时,教师先逐步引导学生列出横着数的加法算式:5+5+5=15,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竖着数的连加算式。

    在数圆片的活动中又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数学课本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使得很多孩子都能从跳着数进一步发展为只数一排有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只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在最后的数苹果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构思发生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算法1和算法2,当老师想介绍算法3,算法4的时候,有部分超前学习的孩子叫嚷着用乘法来计算。本来设想用智慧老人的话设置一个悬念,可针对当时的情况教师只能改变设想,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下一节课的引导和铺垫。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案例点评:

    1、学生数数的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是抽象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基础。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到教材中在处理4个数数活动时的区别:数熊猫时是跳着数的,数圆片时方法有所不同(数一排几个,有几排;或者数一列几个,有几排);通过这两个活动,体会不同的数法都有相应的算式表示。数方格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交流。

    2、数苹果的活动设计有新意。让学生探索计算15个3相加的算法,发现实施分组计算的策略,可以减少连加算式中加数的个数,使算式简化,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算式是否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下一节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22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