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成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 成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优秀3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贴心为您带来了3篇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引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妙处。

    2、积累古诗名句。

    3、了解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表达方式。

    4、欣赏肖邦小屋四季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美好景物的向往。

    5、运用口头或书面语交流旅游见闻,抒写独特的感受。

    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

    1、读两个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再交流感受。句中引号中的内容,就是使用了引用的手法。提醒学生使用引用的方法,应该注意:必要之处才引用,不要滥用;不要改变引用的内容。

    2、请学生说几个用了引用手法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自读诗词,说说其大意。然后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三、互动平台

    自读材料,结合课文,体会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作用。

    四、自主学习园地

    1、看到题目会想到些什么?为什么说这美丽的花园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2、交流感受,体会肖邦小屋的宁静与优美。

    五、口语交际

    1、阅读材料,明确要求。

    2、选择自己的旅游经历谈体会。

    六、习作百花园

    1、回想旅游经历,交流自己快乐的感受。

    2、确定习作范围,确定题目;交流习作题目、内容、提纲。

    3、动笔,写作,讲评。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感悟拟人句,试着运用拟人句。

    2、积累歇后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3、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假如我来当老师”的设想;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简要转述别人发言的主要内容;能接纳

    别人的不同意见,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4、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自由读前三句,小组讨论,找出共同点。

    2、全班交流,前三个句子的共同点是:把事物当人来写。

    3、在这几个句子中,把事物当人来写有什么好处呢?(尊重学生的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

    4、你能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吗?完成书上第四句的练习。

    5、你还能写出其他这样的句子吗?鼓励学生多写。全班评议。

    二、语海拾贝

    1、自读歇后语,读得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体会歇后语的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歇后语。

    4、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歇后语?

    5、歇后语有些什么用处?

    6、试着说一段话,用上今天积累的某条歇后语。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一读这则笑话。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笑话。

    3、笑话不仅能让我们开怀一笑,好的笑话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你从这则笑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有不同,我们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你们还记得我们班曾开展过哪

    些有趣的活动吗?

    2、同学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浇灌,在过去几年的学校生活中,老师们在学习上是怎样帮助你们的?在生活上又是怎样关心

    你们的呢?

    3、如果你来当老师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以“假如我来当老师”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4、自主选择,小组交流。

    (1)教师出示本次交流的两个小话题,学生自由选择。

    话题一:假如你是老师,你怎样让班上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话题二:假如你是老师,你在学习上怎样帮助学生,在生活上怎样关心学生?

    (2)根据所选话题,自由组成小组。先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老师会怎么办,然后讲给小组的同学听。要求:说的同学要用普通话清

    楚、明白地介绍。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

    (3)小组商议,找出几条最佳方法。要求:在商议时能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

    (2)全班评议。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相互交流,畅谈了“假如我来当老师”的设想,这也给老师很多的启示。在交流中我们还懂得了与

    人交流时要大胆说,有条有理地说,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练习,成为

    能说会道的人。

    二、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和方法阅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说说自己得到别人送来的掌声后的心情。

    4、勾画并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最后一段,试着背一背。

    第三课时

    习作百花园

    1、同学们,最近经常有同学找我谈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与同学相处遇到了麻烦,很不开心;有的说班上应该多

    组织参加一些活动,以锻炼同学们的能力;还有的说……非常感谢这些同学,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平时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得还不

    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如果有什么

    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如果有什么困难,就让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2、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

    3、你有些什么心里话想告诉老师吗?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选取典型习作材料。

    4、写作文的“说”不同于一般的告诉。在写作之前,还要考虑清楚“对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如果让你把

    说的话写成文章,你准备怎样表达?(学生口述作文,教师指导。)

    5、创设安静环境,学生习作。

    6、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谁能说说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增加、删除、调整、改错等。)

    7、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8、师生合作,当面评改,着重指导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9、小组内互评互改。引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在评别人作文时自己要学会思考。

    10、全班欣赏,取长补短。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积累词语。

    2、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家指的是什么?

    3、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4、观察景物,写出你的感受。

    课前准备:

    拍摄有关学校和早晨景色的图片;布置学生观察早晨的景色,早晨发生的事。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时数: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词义,学习运用。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旭日东升:旭日,早晨的太阳。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形容充满青春活力、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夕阳西下: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从西边落下。

    (3)晚风习习: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

    (4)霞光万道:阳光穿透云雾射出的彩色光芒。

    3、自读词语,并背下来。

    二、阅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读诗歌,看看有几小节,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五小节,讲社会主义建设者以苦为乐,艰苦创业。)

    2、理解意思。

    (1)读第一小节,说说意思?(帐篷是建设者流动的家。)

    (2)建设者为什么要住进流动的家?(哪儿需要我们,就在哪儿住下。)

    (3)读第二小节,说说意思?

    (这个特殊的家所处的环境)

    (4)这个家安在哪里?哪个词用了两遍?说明什么?(在荒原,在野地。最早用了两遍,说明在这以前这些地方荒无人烟的。)

    (5)喧哗的本义指什么?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6)读第三小节,说说我们指的是哪些人?

    (7)读第四小节,说说家指的是什么?

    (8)读第五小节,说说讲了什么?

    (9)怎样理解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里的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1、同学们,我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已有三年了,你一定很熟悉校园的环境吧!谁来介绍,这是什么地方?

    2、今天有一批客人来到学校参观,如果请你来当导游,你能做好这项工作吗?

    二、明确导游工作要求

    1、作为导游向客人介绍,仪态要大方,要讲普通话。

    2、按照参观的顺序讲清楚,可以先介绍学校的概况,选择一两个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

    3、要带着热爱和自豪的感情来讲。

    三、合作讨论,丰富话题

    1、提出讨论交流注意的问题

    (1)你打算怎样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校呢?

    (2)你怎样确定校园导游的路线?这条路线最好既便于介绍又方便参观。

    2、讨论交流

    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根据课前观察及搜集到的有关学校历史、学校概况、办学特色等图片、文字材料,展开讨论,自主确定选择哪些内容介绍,并画出导游路线。

    四、自由组合导游团进行交流

    1、一人担任导游,其他学生充当客人。

    2、导游介绍时,注意回答其他客人的提问。

    3、客人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没讲清楚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要提出来或作出补充。

    五、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1、请2~3个导游团在全班介绍。

    2、看看哪个导游团介绍得好。评选校园最佳导游。

    第三、四、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早晨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归类:事情、晨景、场景、感受。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选择早晨的景色和发生在早晨的事情或某个场景来写。

    2、写出自己对早晨的感受。

    3、题目自拟。

    三、按选材内容分组讨论如何写(记事、写景、写场景三大组)

    四、学生习作

    1、根据小组讨论自定表达顺序。

    2、师生交流评议要写的内容及表达顺序。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评改

    1、提出修改要求

    (1)有没有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

    (2)句子是否完整、通顺。

    (3)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自念自改。要求自己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改正。

    3、互念互改。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推荐给大家。

    4、指导评改。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提出评价意见和修改方法,集体评改。


    成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90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