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免费论文 > 社会调查研究论文
  • 社会调查研究论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社会调查研究论文
  • 篇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浅析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和对策

    公共管理李依键

    内容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问题等,本文对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土地改革 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对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新事物,近几年各地在土地流转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其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目前很多地方土地流转大多是农户间自发进行的,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采取口头协议进行土地流转的仍然占很大比例,如在河南省济源市被调查的117个农户中,没有签订土地流转书面协议的占78.4%,其中,既无书面协议又无口头约定的占10.8%;而经过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登记、备案或签证及公证机关公证后流转的土地更少。在一些地方即便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但也存在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等问题,“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纠纷无法追究责任且大多数流转地没有登记并进行公证,也缺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机构,而且对于农村流转地价的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导致农地转让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刘启营,2009)。

    (二)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缺乏保障

    一是强制流转现象违背了农民意愿。个别地区没有认识到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在工作中还存在“错位、越位”的现象,在土地流转问题上,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化操作方式,出现强制性流转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土地流转

    缺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在土地流转前,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农业经营能力的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在笔者调研的市县中,无论是政府推动进行的还是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对承租方农业经营能力的资格没有进行严格审查,更没有让承租方交纳经营风险保证金,在土地流转后,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常常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损失后,又没有有效的补偿办法,风险由农民和政府承担。三是农民的流转收益缺乏增长机制。在流转合同的约定上,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一般是一定不变,流转期间不再调整租金,流转收益没有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得到相应增长。此外,某些地区还存在着土地“二次流转”现象,致使农地资源长期闲置和原出租方利益受损。

    (三)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更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严重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流转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土地供需失衡,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限制了土地流转区域范围。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地方在土地流转方面还没有完善的资产评估机构、委托代理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投资机构、土地保险机构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不能健康有序的进行,从而严重制约了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需求的规范化与土地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突出,土地很难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中流转。

    (四)土地流转管理不健全

    目前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从上到下的农业行政部门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定,有些地方土地流转主管部门虽然制定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土地流转合同文书格式,但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缺乏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在个别地方土地流转仍然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纠纷隐患较多。一些地方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机构,乡镇农经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流转行为无人监管,流转纠纷无人受理,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管理的无序或缺位导致有些地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的现象,这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也造成隐患。

    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角色定位不明晰

    政府的指导是帮助集体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保障。在一些地方,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角色定位不准,认识错位,普遍把经营权流转当成流转主体的经济行为,没有认识到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对有利的流转模式不加以鼓励和推广,不利的模式不加以批判和限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同时没有科学制

    定流转后农民出路的规划,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做好应急处理预案,提供服务,化解矛盾。集体土地流转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基层行政组织,违背农民的意愿而强行流转,这将为社会埋下许多隐患,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政府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搞好规划、提高服务,在集体土地流转中做好服务员、裁判员的角色(叶桂英,2009)。

    (二)农民流转意愿不强烈

    分析当前的土地流转现状,存在农民流转意愿不强烈的现象。究其原因如下:首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缺乏生存保障。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安身立命之本,农民主要还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有些农民即使转移到了二、三产业,由于失业的风险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他们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宁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抛荒弃耕,也不愿意转移出让,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因而严重受阻”(郭江平,2004)。其次,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土地流转的速度应该与工业、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增加的速度与城市基础设施容纳的程度相适应”(夏先鹏,2009)。所以,农村土地流转还取决于城镇经济实力能为减少农民和释放农村空间剩余劳动力开拓多大空间,只有有效的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他们合理有序进入城镇,才能改善农村人地资源矛盾。第三,部分土地转出收益吸引力不大,对一些转出土地的农户来说,所得到的收益与自己耕种的收益基本相当,差别不大,尤其是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提高了农民对土地价值的预期,流转意愿不强烈。

    (三) 土地流转后资金与技术支持不足

    土地流转后,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必须进行资金投入。经营者开发资金匮乏,是制约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大面积承包土地,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见效慢,而经营者一般没有贷款担保单位,又不能将土地经营权作为贷款抵押,因此很难从金融机构贷款,加之一些地方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自然基础条件较差,更难筹集资金或引进资金,致使部分经营者在土地开发上存在严重的资金困难,规模难以扩大,效益难以提高。从科技层面讲,土地流转的意义在于土地流转以后,发展高效农业,精耕细作,达到高产高效。如果没有科技的投入,只搞粗放的规模化,就失去了规模经营的意义。而一些承包大户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对于未来能否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收益也很茫然。所有这些不仅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使一部分有承包能力和意向的经营主体不断观望、徘徊,或者承包土地后另做他用,失去了土地流转的本来意义。

    (四)土地分户经营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矛盾

    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效益,而第二轮土地延包实行的是“耕者皆有田”政策,不仅土地分户经营,而且农户在这种严重分散的土地上还要种植从粮食到饲料、蔬菜等几乎家庭所需的全部作物,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土地的分散程度,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难以实

    现土地成片集中流转。而且业主在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没有谈妥,而使土地规模化流转难产,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尤其是丘陵山区,地块小且不平整,水、电、路建设滞后,集中连片流转难度大,不利于规模经营和大型机械作业,阻碍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项城乡互动的巨大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建设,又涉及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实施,规范运行,保证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一)逐步建立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因地制宜,切实把握“适度”两个字。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不能盲目跟风推进,以行政手段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政府和村级组织来说,只能是进行政策导向,创造发展环境,加强服务管理。其次,要把握规模的“适度”。适度规模经营就是生产规模要与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不能一味追求流转规模,生产能力却达不到,反而导致粗放经营,甚至抛荒,浪费了土地资源,违背了中央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初衷。第三,要根据各地具体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农业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土地流转制度。经济发展较为薄弱或非农产业不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农民对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的要求也不高,而在非农产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日益减弱,充分利用土地使之增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对土地流转方式的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切实制定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村、社及农民群众在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工作,认真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大力培植发展农村专业大户,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二) 积极培育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市场

    推进土地流转,就要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严格而规范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一是健全农地流转服务平台,要建立和完善县一级农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一级农地流转服务站、村级农地流转服务组的三级中介服务网络,建立农地流转信息库,开展信息咨询、评估、协办手续等服务。二是建立农地流转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取可靠信息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切实解决农地流转信息不畅、配置不佳的问题。三是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和指导机制。“因地制宜地建立多元化的流转价格体系,通过土地流转价格来调节土地的利用结构。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土地受让方的投资变化,在研究受让方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适时进行流转价格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反映土地的动态价值变化”(王春超,李兆能,2008),从而建立健全农民流转收益增长机制,保障农民收益能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得到相应增长。

    (三) 深入强化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

    各级基层党委、政府要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特别要处理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与保护基本农田的关系,处理好土地开发与保护群众权益的关系。把各种流转方式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交易双方权利和义务明晰。要切实做好农地确

    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农户在农地转让中的主体地位,禁止村级组织代替农户或超越农户对外签订流转合同,依法保障农户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同时,要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提供格式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实行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这不仅增强了农民群众进行农地流转的安全感,保障了流转农户的利益,而且也可以使政府掌握农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制订正确的政策措施。另外,还要加强宣传和监督,杜绝土地流转过程中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现象。

    (四)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

    要有效地加快土地流转,关键是要多元化和多形式地创新能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和提高的规模经营主体。首先,设立土地流转专项扶持资金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资金。奖励、补贴、扶持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规模经营主体,努力形成“规模化家庭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其次,加快构建服务“三农”的金融平台,积极探索信贷支农的重点,适度降低支农信贷利率。加快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并建议财政按实际担保额给予一定的担保风险补助。第三,加大技术支持,帮助规模经营主体真正实现规模经营与集约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发展现代农业,达到高产高效。

    (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配套保障机制

    土地流转的健康进行还有赖于农村配套保障机制的完善。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和多层次的农村社保机制,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农业生产不仅要受自然生物因素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此外,当前农村中,土地作为农民就业、生存和社会福利的重要载体显得至关重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业对自然灾害等风险的缓冲能力,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险功能,同时使广大农民医疗有保障,失业有保险,以解除农民对土地转让后的后顾之忧。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应制定统一的、非歧视的劳动就业制度,把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术培训,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市场要素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启营.新形势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2009(4)

    2.叶桂英.浅谈集体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角色[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12-11

    3.郭江平.农村土地市场发育障碍及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

    4.夏先鹏.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发展机遇与风险[J].中国新农村法制建设研究,2009(9)

    5.王春超,李兆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6.麻昌华,汪安亚.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

    篇二:社会调查报告类论文

    附件1:社会调查报告格式(封面)

    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分 校

    专 业

    年 级年 季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20 年 月 日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0.5cm)关于通州区中仓街道社区校外教育工作调查报告(标题:3号

    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也提出了“学校教育和

    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方针。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积极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大格局下,如何更好的深入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已成为摆在所有校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制约当前校外教育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校外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前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进程。(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本人于2007年1月22日至2月12日对中仓街道的16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

    本情况,以问卷形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四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通州区中仓街道地处通州城中心,街道共划分为16个社区,总面积4.7平

    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户,7.8万人。街道内共有小学5所,中学3所。根据2006年9月在街道范围内进行的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调查(以下简称为“调查”)显示:街道内共有6-18周岁青少年6518名,约占街道总人口9%;街道内平均每年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83场次,参与青少年总人数约1900余人次,街道内每名青少年年平均参与校外教育活动0.3次。

    二、制约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者队伍结构与活动组织形式不合理(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小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在此次调查中,我重点对街道内的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

    查:街道内16个社区居委会8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共有专(兼)职校外教育工作人员18名,平均年龄37.2岁,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人员14名;16个社区中共有13个社区建立了关协组织,协会会员人员共计60名,平均年龄53.7岁;16个社区中共有经常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志愿者204名,平均年龄56.2岁。

    (三级标题:序号为“1.”,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1.建立社区校外教育共建协调机制 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各种自治组织、行

    政企事业单位建立协调共建关系,调动全体社区成员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附件2:论文格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小四、加粗)

    (空一行)

    (四号、加粗)×××专业毕业论文(四、加粗) (论文题目,小二、加粗) 姓 名:学 校:

    学 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

    毕业论文结构及打印格式07.3

    发布人:河南电大教学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07-6-26 10:27:38 点击数:447

    一、装订顺序

    1、封面

    2、内容提要(中文)

    3、内容提要(英文)(备选,申请学位者必选)

    4、目录

    5、正文

    6、参考文献

    7、封底

    二、各项目含义

    1、封面:封面见样页

    2、中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提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words)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4、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参考文献等的对应页码

    5、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6、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

    [1] 陈素雅.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应注重调整培养目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2:26-28(五号宋体)

    [2] 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11:137-141.篇二:社会调查报告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论文

    一、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文体和语言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

    四、如何提高调查报告的写作水平 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是在对某个单位、某个问题或某一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之后,根据调查研究过程和成果写成的书面材料。

    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

    (2)针对性。

    (3)典型性。

    (4)系统性

    调查报告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

    2.综合型调查报告。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文体

    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是三种基本文体,调查报告不是一种纯粹的文体,它既不是纯粹的议论文,也不是纯粹的记叙文。调查报告中的情况和事实部分,以叙述为主,兼有说 明,有时还运用描写手法。调查报告对问题的分析和对结论的阐述,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调查报告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调查得来的确凿无误的具体事实的叙述和议论,概括出明确的结论。议论和叙述是调查报告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调查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是夹叙夹议,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中的“叙”,旨在把事物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调查报告中的“议”,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评论,表明调查者的态度和观点。 调查报告的语言是由其文体决定的。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无疑应遵循公文语言的所有共性要求,但调查报告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了它在遵循这些共性要求时应有所侧重。以下三点是撰写调查报告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1、表述准确

    2、概括简明

    3、鲜明生动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

    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

    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情况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

    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

    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或前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一般是概括地介绍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对

    象、调查方法、简要经过、基本结论,为整个调查报告的写作打下基础。前言的语言要精炼、简短、逻辑性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说明调查的缘由

    2、介绍有关情况

    3、从情况叙述中引出问题

    4、从议论入手提出问题

    5、设疑问悬,提出问题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

    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又叫递进式结构,横式结构又叫并列式结构,纵横式结构又叫综合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递进式结构(纵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即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调查的前后程序安排结构层次。

    递进式结构常见的形式是三大块,按照“情况或问题——原因分析或利弊分析——对策、意见和建

    议”的结构展开。

    两大块结构通常是把前两块合起来,先介绍和分析情况,然后提出对策和建议等。有的把这种结构简称“先后式”。

    (二)并列式结构(横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即在主题形成之后,把调查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其性质和内在逻辑关系,分成几个并列的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方面共同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

    (三)综合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综合式结构就是把上述两种结构结合起来:叙事用递进式结构,剖析原因、阐述经验、提对策建议用并列式结构;或者第一层次用递进式结构,第二层次用并列式结构;或者反过来.第一层次用并列式结构.第二层次用递进式结构。介绍经验做法、反映事故案件、推介新事物新做法的调查报告常采用综合式结构。

    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事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调查报告的结尾和落款

    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其作用,一是概括要点,深化主题;二是补充正文,升华主题。写法有总结式、结论式、建议式、展望式等。

    (一)总结式结尾

    (二)结论式结尾

    (三)建议式结尾

    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四如何提高调查报告的写作水平

    调查报告写作的准备

    1、对调查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2、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思想,要从调查的事实、材料出发提炼主题,提炼主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提炼主题要突指导性和针对性。

    调查报告的主题应该做到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3、理清基本思路,形成基本框架

    主题确定之后,接着就要精心安排调查报告的整体布局,精选能够体现主题的观点和素材,使文章形成严密的合乎逻辑的整体。

    专题调查报告大都遵循“提出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这四个步骤进行。

    框架确定后,紧接着就是拟制提纲。拟制提纲,要贯彻既定的指导思想,把原先的构思变成文字,落到纸上

    4、形成明确的观点

    (1)注意研究问题的深度,防止停留在事物的表

    层,深不下去。调查研究重在认识事物的规律。

    (2)注意研究问题的高度,防止罗列事实,就事论

    事。

    (3)注意研究问题的广度,防止主现片面,见木不

    见林。

    5、合理地选择和分配材料

    确定和提炼观点后,接下来就是围绕观点选择材

    料。观点和材料是紧密相关的。观点是主题的支

    撑,主题决定调查报告的思想深度,是选择和分

    配材料的依据。

    调查报告的材料与观点

    在调查报告写作中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观点从材料中来。

    二是保证材料的真实性。

    三是材料要能支撑观点。

    各部分观点和材料的安排,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先提出观点,后叙述材料,用材料说明和印证观点

    (二)先叙述材料,后阐述观点,从感性材料中得出理拄认识

    (三)夹叙夹议,边叙述边说理,在叙述中说理

    调查报告的结论

    调查报告的论证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以具体典型的事实证明论点。充当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具体事例,也可以是概括的事实或统计数字。

    (二)引证法

    篇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内容摘要: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际检验调查结论等。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它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理论;它是一种哲学观点,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了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巧。

    关键词:调查;问卷;文献;访谈

    1.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是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寻找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观点。

    坚持对立统一观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统一。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以及得出结论都不掺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 科学性原则。指调查研究必须借助各门科学研究的有关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自我规律的体系。

    系统性原则。即要求调查研究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适应对象的特点。

    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3.1问卷调查法

    3.11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3.12问卷调查法的种类

    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3.13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一般由卷首语、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四个部分组成。

    3.14问题的种类设计及表述原则

    一、问题的种类

    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背景性的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

    (2)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3)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

    (4)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

    二、设计问题的原则

    要提高问卷回复率、有效率和回答质量,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必要性原则,即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最必要的问题。

    (3)可能性原则,即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凡是超越被调查者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回答能力的问题,都不应该提出。

    (4)自愿性原则,即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凡被调查者不可能自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应该正面提出。

    三、表述问题的原则

    (1)具体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2)单一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3)通俗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通俗,不要使用被调查者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4)准确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使用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或概念。

    (5)简明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应该尽可能简单明确,不要冗长和啰嗦。

    (6)客观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态度要客观,不要有诱导性或倾向性语言。

    3.15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

    (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1.问卷调查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

    2.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

    3.匿名性。

    4.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

    (2)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1.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

    2.缺乏弹性,很难作深入的定性调查。

    3.问卷调查、特别是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者难以了解被调查者是认真填写还是随便敷衍,是自己填答还是请我代劳;被调查者对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无法得到指导和说明。

    4.填答问卷比较容易,有的被调查者或者是任意打勾、画圈,或者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这都使得调查失去了真实性。

    5.回复率和有效率低,对无回答者的研究比较困难。

    3.2访谈法.

    3.21什么是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访问调查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3.22访问调查的特点是:

    (1)它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面对面的直接调查。它与实地观察等直接调查方法一样,能够比各种间接调查方法了解到更多、更具体、更生动的社会情况。

    (2)它是通过交谈方式进行的口头调查。因而它能通过口头交谈方式反复询问某些社会情况,并深入探讨有关的社会问题。

    (3)它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双向传导的互动式调查。 它是需要一定访谈技巧的有控制的调查。

    3.23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常用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是以访问调查内容为标准,划分为标准化访问和非标准化访问;二是以访问调查方式为标准,划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标准化访问,也称结构性访问,就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问。

    这种访问的特点是:选择访问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统一设计的,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力求保持基本一致。

    标准化访谈的最大好处是,便于对访问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便于对不同被访问者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但是,这种访问方法缺乏弹性,难以灵活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难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非标准化访问,也称非结构性访问,就是按照一定调查目的和一个粗线条调查提纲进行的访问。这种访问方法,对访问对象的选择和访谈中所要询问的问题有一个基本要求,但可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作必要调整。

    非标准化访问,有利于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有利于调查原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这种方法对访问者的要求较高,对访问调查的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这种访问方法,又可分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具体方式。“走出去”就是访问者走到被访问者中间去,就地进行访问:“请进来”就是将访问者请到访问者安排的地方来,然后再进行访问。

    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通过电话、电脑、书面问卷等中介工具对被访问者进行访问。

    3.24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

    (1)访问调查法的优点

    1.它能广泛了解各种社会现象。

    2.它能深入探讨各类社会问题。

    3.它能灵活处理访谈过程中的问题。

    4.它能提高访谈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5.它能适用于各种调查对象。

    6.它还有利于被褥访问者交朋友。

    (2)访问调查法的缺点

    1.一定的主观性。

    2.不能匿名,有些问题不能或不宜当面询问。

    3.访问调查获得的材料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查证、核实。

    4.访问调查费人力、费材力、费时间。

    3.3实地观察法.

    3.31什么是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3.32实地观察法有几个显著特点:

    1.它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

    2.它是运用两类观察工具进行的观察活动

    3.它的观察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4.它的观察对象应该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3.33实地观察法的种类

    (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实地观察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人群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按照参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参与到被观察的人群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进行活动,并在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中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以半“客”半“主”身份参与到被观察人群之中,并通过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的群体,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一般地说,参与观察比较全面、深入,能获得大量真实的感性认识,但观察结果往往带有一定主观感情色彩;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能增加许多感性知识,但往往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

    (2)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实地观察可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也称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它要求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项目和要求,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观察记录。无结构观察也称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它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然后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观察。有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翔实的材料,并可对观察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它缺乏弹性,比较费时;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简单易行,适应性较强,但观察所得的材料比较零散,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3)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实地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观察。间接观察,就是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对过去社会情况的观察。所谓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一般地说,直接观察简便易行、真实可靠。间接观察比较复杂、曲折,它需要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有时还需要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可能发生种种误差。但是,它可祢补直接观察的不足,更是对过去社会现象进行观察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3.34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要使实地观察的结果具有典型意义,就应该选择那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作为观察的重点。

    (2)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一定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的。因


    社会调查研究论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89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学生学习倦怠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