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免费论文 > 申论应试中的“八要”(上编)
  • 申论应试中的“八要”(上编)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申论应试中的“八要”(上编)
  •   申论应试中的“八要”(上编)

      申论考试是国家选拔公务员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进行的一种考试科目。因为申论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形式,它需要应试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就难以答好申论试卷。为使应试者能够较理想地答好申论试卷,总结几年来申论考试的实践,本文拟从应试者“要懂”、“要会”,即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来谈一点浅显的看法,以供应试者参考。

      一、要懂得什么是申论

      必须懂得什么是申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考生离开考场还在问什么是申论,这不能不叫人啼笑皆非。参加申论考试,连考什么都一无所知,怎么能考出好的成绩来呢?

      所谓申论,取自孔子“申而论之”之意。申,就是申述、延伸、申辩等等;论,就是议论、论述、论证等等。申论是一种全新的考试形式,一般由阅读材料、概括问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环节组成。申论的这四个答题环节前后联系紧密,环环紧扣,不可分割。阅读材料是最基础的环节,它将为下面三个环节奠定基础;概括问题(或要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提出对策的针对性和后面的立论;提出对策则是针对概括的问题(或要点)所提出的方案,它又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论证;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的核心,前三个环节都起着铺垫作用,而这一环节则是考生综合能力体现的最好载体。笔者认为,这一以贯之的环环紧扣,就是申论“申而论之”的完美的表现形式。我们必须看到,申论这种考试形式,完全突破了旧有的传统的写作模式。它既不同于古时的策论,也不同于现代的一般的议论性的文章。正是这种申论,能够考察出应试者的真实的水平和才能,为国家选拔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也正是这种申论,已经成为国家选拔公务员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进行的一种考试科目。申论既能反映出应试者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反映出其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公务员素质要求的提高,申论考试也作了一些改革,如给定的资料字数增加,论文写作题目给定副标题,正标题由考生根据副标题所限定的内容自拟,写作字数要求有所减少等等。可申论试题的整体结构没有改变。但从变化中可以看出,试题更接近生活,更接近社会,更接近国家公务员的实际。应试者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申论,把握了它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很好地进行应试。

      二、要会阅读申论材料

      一般来说,申论的试题给考生提供1500~50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阅读完毕,为概括问题、提出对策、展开论述做好准备。提起阅读,有人根本不放在心上,认为自己大厚本的中外名著都读过,几千字的材料算什么。请注意,笔者这里讲的是“会阅读”,而不是说读过多少东西。如果不得要领,即使读得再多也无济于事。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不仅要把材料阅读完,而且还要把握材料的全部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申论的阅读方法。首先,要明确申论试题的要求,要舍得花时间,把40分钟充分利用好;要搞清楚要求的具体涵义,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把握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其次,要把握阅读技巧,进行实际阅读。先通读全篇,对资料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回头复读重点段和重点句。一定要反复阅读重点段,边读边思索,边读边分析,边读边理解,通过阅读抓住每段资料的重点内容,抓住重点段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只有把资料的内容真正“读懂弄通”,才能为概括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知道,在阅读中,没有捷径可走,决不可青蜓点水,不求甚解。而要煞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下去。事实告诉我们,阅读能力特别是默读能力不是靠灵感和发挥能解决的,而要靠实实在在的平时日常的实践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申论考试的成绩,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可见,往往引不起人们注意和重视的阅读能力绝非可有可无,必须学会,而且要从基础上得到加强。

      三、要会归纳概括问题

      针对试题给定的资料进行概括,是申论考试的又一考点。很明显,这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一测试目的非常鲜明。毫无疑问,这种能力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工作实践。申论资料的概括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概括资料的主要内容,二是概括资料中的各种观点,三是概括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申论的概括,主要是指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对给定资料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在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把握住资料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资料的主要观点,总结出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可见,应试者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料的“无序排列”,必须冷静地思考,对其进行“重新组合”,然后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里就要求考生要会概括并掌握概括方法。可采用理清层次概括法,即在掌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分层次进行概括,不断进行去粗取精,一次比一次精练,最后达到试题要求。也可采用资料分类概括法,即采取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概括出不同的观点,使之符合试题要求。申论概括还有很多方法,都可以采用。特别是应试者在生活工作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也不妨一试,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概括中,要注意抓住给定资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了,再概括资料的主要问题也就容易多了。另外,要注意挖掘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深层含义,使概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四、要会提出方案对策

      申论试题中要求提出方案对策主要是测试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在这里,既能反映出应试者是否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又能反映出其是否具有决策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要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应试者针对申论资料所概括出的主要问题,拿出相应的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就是一次最实际的考核。那么,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把握提出方案的要领。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主要应把握两个步骤:第一,准确定位,搞清楚自己的“虚拟身份”,然后进行答题。第二,针对归纳出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出方案要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去思考,既要有政策依据,又要有法律保障。不必要求其尽善尽美,可以是一个方案,也可以是几个方案同时提出,之后再针对主要问题选定最佳方案。既然是“选定”,就有一个比较、筛选的过程。哪些方案应该保留,哪些方案应该删除,哪些方案应该合并,哪些方案针对解决主要问题更合适,哪些方案还需要补充,等等,都需要应试者认真进行思考,最后确定符合试题要求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注意,提出的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即一是解决的问题要明确归口,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办法;三是要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必备条件。应当看到,测试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其自身所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实际的能力,这其中不能说不包括其为人民执政、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其实,这里正体现了申论这种考试形式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申论应试中的“八要”(上编)》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59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