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 篇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全面系统的,总的来说,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二、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

    科学发展观绝非一种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论点,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命题,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一

    种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以理性思维对待科学发展观。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性

    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世界范围讲讲,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比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问题突出,城乡、

    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稳定,共同富裕目标也将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正是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基础性和关键性。

    科学发展观论文:浅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一个发展。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以来,我们党先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充分体现了全党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写进新的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都明确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摘 要】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一个发展。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以来,我们党先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充分体现了全党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写进新的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都明确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里的“指导方针”“战略思想”是目前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最高定位。本论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贯彻 落实 科学发展重大意义

    【正 文】【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全面系统的,总的来说,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

    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二、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

    科学发展观绝非一种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论点,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命题,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以理性思维对待科学发展观。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性

    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世界范围讲讲,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比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稳定,共同富裕目标也将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正是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基础性和关键性。

    浅谈如何在基层国库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新“三定”方案的确定,为中央银行更好地履行经理国库职能,促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基层国库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正确处理国库与当地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关系,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基层国库工作的指导作用,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库工作也随之不断改革和迅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央行副行长苏宁同志在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工作会议上提出:“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一流国库”。可以看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是

    基层国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层国库工作中永恒的主题。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着眼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基层国库工作应一切着眼于发展、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基层国库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好经理国库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国库与当地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关系,监督管理好国家预算收支,实现国库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注重研究基层国库发展的方向,提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实现基层国库发展的新突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实现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一个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会计核算体系完善、业务处理手段先进、职能发挥充分的现代化新型国库,进一步提高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基层国库在当地政府和财税部门中的

    影响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基层国库工作中的重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国库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基层国库工作是依靠人来推动的。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国库部门服务的对象和领域越来越广,当地政府以及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对基层国库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国库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基层国库工作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强国库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加快预算资金汇划,确保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的顺利执行,促进当地社会经

    济建设,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实现国库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是基层国库工作中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兼顾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因此,基层国库工作应统筹兼顾国库各项业务、国库管理和改革、现有业务的巩固与新业务的创新、国库与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要有战略性的策略和全局性的眼光,克服片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倾向,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基层国库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层国库工作应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基层国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机制,创新求实,在国库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和业务发展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基层国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不断加强国库机构建设是基层国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基层国库应不断健全机制,加快国库机构建设步伐,要统筹考虑当地经济、政治、金融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国库机构布局,切实按照《国家金库条例》及《预算法》的要求,与各级财政相对应,加强完善基层国库机构,增强国库

    篇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做新时代文明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

    就,从生产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依据。

    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能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党中央正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二、怎样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是从以下四方面理解: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的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地方和中央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更

    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对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把握越准,对科学发展关的精神实质理解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就越自觉越坚定。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着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四、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离开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发展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时,同样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由此,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与机制保证

    “发展是为了物还是为了人”这个问题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他针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实现的重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这一科学论断。同一时期的马克斯·韦伯也对人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他认为,物质和制度的力量把人变成了

    “囚徒”。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葛兰西认为社会发展的不正常化、不健康化导致了物对人的统治,这一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同时,这样的思想还表现为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一个是反现代化的思潮,一个是后现代主义,都是针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提出的。新的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就真正地从制度层面和机制层面找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最根本和最基础的保证。

    大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因果和辩证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青年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两种辩证。其一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以“青年化”表现出来的,如当年的“人生观大讨论”,这是“社会问题的青年化”,是文化性问题。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大学生在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无能为力,产生了结构性问题,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是“青年问题的社会化”。随着我们进入现代化进一步的起飞阶段和深化阶段,大学生问题很可能是文化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的并列状态和并行状态。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它为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它不仅增加了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为社会福祉在青年群体中分派的普遍化和公平化提供了条件,同时为减少青年大学生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全球化和多元时空的时代,在当今青年大学生面临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双重困境的形势下,强调协调发展,就为减少青年的结构性问题和文化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契机。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经过建国50多年、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以至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都反映了中国正在发展这个客观现实。快速发展不可避免也会带来了一些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出现不平衡。虽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会阻碍更好地发展。我们党正是在这样一个客观的现实面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认识上的新飞跃。

    然而,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际工作中,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践科学发展观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处在两难境地。表现在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优先的政策,始终保持发展的态势,不遗余力地加快发展,努力保持较快的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综合协调地发展,防止用一个片面性去解决另一个片面性,努力把矛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2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就是更注重经济发展,注重可见的经济建设成果,而要从主观上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很多人虽然口头上讲科学发展观,但头脑里还是片面的发展观。由此,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远而伟大的任务,它最终要取决于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今天的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由此,高校的人才教育应该以长远的目光,踏踏实实地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专业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五、为什么我们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观察国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干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正是由于从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两个没有变”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传略思想。我们只有记牢“两个没有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有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才是越走越宽广。

    六、我国发展面临那些新课题新矛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主要有八个方面:1.经济势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3.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性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制国基本方针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七、怎样认识“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首先,从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式看,我国已经站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起点上。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度时期的结束,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次,从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看,我国已经站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的新起点上。最后,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看,我国已经已经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上。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期待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深刻认识新的历史起点的时代特征,对于大学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历史的新起点与发展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课程的考试

    历史的新起点与发展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关于发展,邓小平时期强调的是()

    A.发展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又好又快地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主要回答的问题是

    A.发展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又好又快地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D.科学发展观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执政为民

    C.以民为本

    D.与时俱进

    5.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综合平衡

    B.一分为二

    C.注重效率

    D.统筹兼顾

    6.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效率

    C.效益

    D.公平

    7.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以人为本

    D.与时俱进

    8. 科学发展观把()看作是最高的目标,最高的价值。

    A.经济发展

    B.社会发展

    C.物的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党的状况可以从()方面体现。

    A.党的执政能力

    B.党的作风

    C.党领导发展的观念

    D.党领导发展的信心

    2.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通过科学发展观得以具体化

    B.科学发展观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具体体现和实现

    C.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

    D.坚持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 从1978年到十七大的召开,我们的发展积累的经验有()

    A.发展的速度与效益方面的经验

    B.发展的目的和发展手段方面的经验

    C.发展活力和和谐方面的经验

    D.关于发展的问题和发展的方面经验

    4. 在传统社会,我们权力的方式是

    A.权力至上

    B.自上而下

    C.逐级管制

    D.缺乏制衡

    三、判断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发展活力和和谐方面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正确

    错误

    2. 一个社会发展有两种机制,一个是动力机制,一个是制约机制。

    正确

    错误

    3.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正确

    错误

    4. 唯物史观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怎样的社会存在必然有怎样的社会意识。

    正确

    错误

    5.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科学发展观讲了七个统筹。

    正确

    错误

    6. 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正确

    错误

    7. 和谐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

    错误

    8. 所谓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指的是消费的产品不能是污染环境的,我们生产的产品要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资源、结合资源为前提。

    正确

    错误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76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那些年,什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