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免费论文 > 中国经济的发展论文
  • 中国经济的发展论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经济的发展论文
  • 篇一:我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论文

    我看中国的经济发展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申奥成功、香港及澳门的回归、中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这些不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例子吗?

    我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发展,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基本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着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且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具有它独有的优越性,是其他社会性质不能比拟的。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政党,是人民的政党,代表着人民的意愿,正确领导人民走富裕之路。

    六: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科学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引进包括科技成果、技术专利、关键设备和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

    发展科学技术,基础在教育,中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的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中国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八: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是和平的世界,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所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得迎接挑战。

    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不足之处,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所以,中国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理解决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更好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做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将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伟大贡献。

    篇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_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 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另外,住宅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居民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

    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闲暇时间大幅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等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国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模式、改革战略和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明确肯定,中国循序渐进的改革道路和自主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国际社会也高度肯定中国政府驾御国内外宏观经济局势的能力。2002年,中方与世界银行磋商2003~2005年对华“国别援助战略”,世行管理当局和各国执董对世行与中国的合作战略、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战略和成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一致态度,一致肯定中国的经验丰富了国际发展理论和实践,应将中国的经验在世界范围内分享。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认同度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观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政策和发展方向。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发展道路和宝贵实践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华盛顿共识”的深刻反省,对“后华盛顿共识”的形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

    1.2、 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产品产量、受高等教育人口总数、进出口额、消费额等均居世界前列。

    概括以上所述,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是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体制、政策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197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1984年4月—198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从1999年至今,提出了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等,同时又对多项法律作出修改与修订。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

    (一)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三)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五)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六)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八)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九)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十)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在东方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持续稳定高速成长的沧桑巨变,显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2]温家宝 .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 [ J ]. 求是 , 2008 ( 21 ) : 1 - 6.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4]人民网,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2008年12月

    篇三: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 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2

    二 经济“新常态”的起源??????????????????????2

    (一)国外的起源????????????????????????2

    (二)国内的基本脉络??????????????????????3

    三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3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3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4

    四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 ??????????????? 5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5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6

    五 结论 ????????????????????????????? 7 参考文献????????????????????????????? 9

    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要: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稳定崛起。 从2002年起,“新常态”一词在欧美国家出现,主要形容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2014年11月北京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广泛关注的热词。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首先介绍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的背景、起源、定义以及五大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建议,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国该如何在增长中促发展,发展中促增长。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机遇;挑战

    一、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142倍,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占世界份额11.5%,年增速9.8%,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8%。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特征,持续的高速增速并不能说明掩盖经济发展瓶颈。面对潜在危机,中国在2008年的40000亿计划在短期内使经济有所好转,同时外媒称“中国拯救了世界”。但使中国避开了最佳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附加带来的各种负面特征如地方债务、通货膨胀、市场要素价格扭曲、生产率水平降低、整体竞争力减弱。[1]产能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的最大问题,40000亿计划使得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政府花钱,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好转,但不具备不可持续性。必须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计划,单纯的刺激政策亦不能振兴当前的经济状况,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亟待进行,必须渐进地消化“40000亿”这一应急政策带来的后续,这成为接下来的改革目标。[2]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5月10日的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7月29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第二次提到经济新常态。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提“新常态”,人民日报三天发文阐释,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一文指出:“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表明我国未来经济预计进入发展换挡期,将出现常态化的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相继进入拐点时期,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的趋势。[3]

    二、经济“新常态”的起源

    2014年11月在北京闭幕的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闭幕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影响全球的热词。201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首次全面阐释“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一)国外的起源

    新常态(new normal),顾名思义,就是指“反常的现实正逐步变为常态”。11页据统计,2002年,新常态一词在国际主流媒体中每个月出现50次,关注度有限。当时,美国所说的“新常态”主要含义为:

    ①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

    ②恐怖主义距离日常生活更近。[4]

    不同领域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二)国内的基本脉络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把发展速度适当调整以后务实迈向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的一种运行状态,与“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完全不同。[5]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经济的“常态”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的简称。显然,这里隐含了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概念,即所谓经济的“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内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的简称。依此定义,经济的“新常态”,由于有一个“新”字,那就一定是相对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在维度上难以穷尽,而且在内涵或形式上也无法完全控制或重复,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可能简单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别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的经济运行状态,一旦趋于稳定,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那就是经济运行的“新常态”。[6]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

    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国经济新常态应包含以下五点内涵和特征。

    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从1978-2011年,长达32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87%的高速增长。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2012-2013年增长7.7%,2014年前3季度增长7.4%。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

    [7]

    二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经济结构包含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范畴,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应当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

    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三大要素均面临着诸多瓶颈约束,已难以支持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

    四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过去,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显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权限。

    五是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此外,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也在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中国经济的发展论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15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化工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