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设...
  • 【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贴心为您精心收集了7篇《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通过根据信息扩段训练,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培养整理、运用信息的语文能力。

    3.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 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1.图片欣赏,了解西藏风情。(定格布达拉宫画面,引出古文)

    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听到这首歌会让你联想到什么?(生说。)

    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每一个人。(放图片。)

    (定格布达拉宫)1300多年前,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文成公主,为了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了两年多,来到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给西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2.古文欣赏,了解历史。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课件出示:“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 《新唐书。吐蕃传》

    从这段古文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史书真实、简洁地记录了这段历史。那么在藏族百姓心中,文成公主又是如何进藏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

    3.揭题并板书:文成公主进藏

    二、初读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知道什么叫民间传说吗?(语言浅显、通俗,是民间传说。老百姓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

    2、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预设一、词语积累

    吐蕃拉萨路纳乃巴山达尤龙真

    使臣 求婚 绢花青稞沼泽地

    豌豆 首领松赞干布吉祥如意

    读词。哪些词让你联想到西藏?

    预设二、课文第5~13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

    顺势理出课文思路:求婚—— 进藏——贡献

    预设三、进藏途中,文成公主又遇到了哪些事?

    指名板书(搭桥过桥 过沼泽 遇到恶乌鸦遇见神鸟背走乃巴山)

    小结过渡:藏族的孩子们就是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等他们长大后又讲给他们的孩子听,就这样,这故事在藏族百姓口中传了一代又一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今天,让我们也来说一说这些故事吧。

    3.复述故事。

    1)同桌合作简单讲故事。(每人讲一件)

    2)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适时评价)

    4.交流:同学们,听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你们觉得她进藏容易吗?

    预设一、容易:文成公主能用树枝搭桥、撒羊毛过沼泽、背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就像神话故事中的谁一样?板:神

    预设二、不容易:你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

    出示倒数第2自然段:“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三、创编故事,体会进藏的艰辛。

    (一)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这么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但我们知道,她不是神,而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么作为一个人,真实的进藏情形又是怎样的不容易呢?(看路线图、介绍地名)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历史学家提供的信息吧。

    1.出示文字: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辞别了家乡亲人,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气候恶劣,道路艰险,高原上空气稀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文成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终于来到了吐蕃首府——拉萨。

    2.同学们,你们听了刚才的故事,了解到文成公主在进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生交流。)为了帮助大家想象,老师给大家提供几条信息。

    (二)展开想象,根据提示扩段训练。

    1.让我们尽情地发挥我们的想象,选择其中一条信息扩写成一段话好吗?

    出示:文成公主进藏多么艰辛啊!

    2.学生扩段。交流。

    3.回读课文“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4.小结:正如你们描绘的那样,文成公主就这样顶着高原恶劣的气候;忍着背井离乡的痛苦;怀着建设西藏和让藏汉人民永远团结的美好心愿,在这条崎岖的唐番古道上跋涉了两年多,在艰辛跋涉的过程中,留下了这个大唐女儿多少思乡的泪啊。这就是真实的文成公主,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又脆弱又坚强的真实的文成公主,她,是一个“人”。板:人

    三、再读故事,体会文成公主作出的贡献。

    一)读懂文成公主对西藏的贡献。

    既然文成公主是个人,为什么在老百姓口中却成了神了呢?

    1.课文最后一段。“往来更密切了”有多密切?(师补充:在文成公主和亲后200多年间,藏汉两族人民没有发生战争,为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他技术”还有哪些技术?(师补充:她在雪域高原传播汉族文明,使藏族人民学会了医药、历法、种植、纺织等技术,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所不能的神圣的观音菩萨,被称为“绿度母”。所以,在人民的心中,她可不是个普通的人,而是个神。(板:神)

    二)读懂人民对公主的情感。

    1.你们能从文中哪些字里行间读懂人民对她有着深厚的情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

    (“内地桥”、“牛羊肥壮”、树木稀疏、公主脚印)

    师解说:藏族人民把身边的一切都与公主联系起来,还有这公主柳、公主庙、各种寺庙、唐卡上的公主塑像等等,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她。有关公主的传说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开遍了整个雪域高原。(配以图片、青藏高原音乐)。

    小结:人们就把这种对公主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化成这朴素的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也是民间故事的特点。

    2.播放录像,升华情感。

    文成公主入藏,虽然在史书中只留下了34个字,但却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里。

    再读:“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新唐书。吐蕃传》

    板书设计:文成公主进藏

    神——人——神

    《文成公主进藏》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这次团体赛,我们学校上的是《文成公主进藏》。首先选课也是好事多磨,因为选择范围太广,竟让大家没了意见,结果我们就去征求学校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盛新凤老师,她刚在我们学校上了一堂《青海高原一株柳》,那份高原情结打动着每个人,她建议我们不妨上上《文成公主进藏》,这是她一直想上而未上成的课。于是,我们也藉着这份情缘开始了对《文成公主进藏》的磨课。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个民间故事,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文成公主经历千难万险到达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加强了藏族和内地的交流。文章重点描写了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赞扬了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

    《文成公主进藏》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故事长廊”为主题进行编排的,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并激发学生讲故事的欲望。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有它自身的文体特点:语言直白,通俗易懂,情节虚构。课文所选的这个民间故事以真实历史为依托,以“求婚—进藏—贡献”的顺序,以进藏的过程为重点。有意思的是,在文中,“求婚”安排的是史料,而进藏的过程赋予了神奇的色彩。如何读懂作者寄寓文成公主身上的神性?首先要读懂老百姓对她的情,民间故事是流传在民间的,所以,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信息值得我们去关注,老百姓把身边的一切都跟文成公主联系了起来,达尤龙真的树木北稀南密,路纳这个地方牛羊长得肥壮,还有乃巴山的脚印——这些无不折射出藏族人民对公主的情。公主为何会充满神性?这归功于在四十多年间,对西藏做出的贡献,这是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做出的贡献。这恰恰是文本的空白处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所以整堂课我们以“神性”——“人性”——“神性”的探究过程展开。

    根据对教材的反复琢磨,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激发对文成公主的崇敬之情,初步了解民间故事。

    2、通过根据信息扩段训练,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培养整理、运用信息的语文能力。

    3、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说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板块:

    一、古文导入,了解历史。

    一、读讲故事,初悟神性。

    二、创编故事,回归人性。

    三、再读故事,升华神性。

    下面说说具体的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通过一组富有西藏风情的图片欣赏,帮助学生拉进与西藏的距离。从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作为背景,出示古文“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夸后世。”这里出示古文,只要学生能猜到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为文成公主所建即可,让学生了解史书中的真实信息,初步渗透史实与民间故事在文体上的不同点。

    第二个环节:初读故事,感受文成公主的“神”。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四上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预习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前安排了学生预习,在检查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安排三个环节:第一: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通过用设计“哪些词让你联想到西藏?”和“哪些词让你联想到古代”这两个问题,把词语教学和检查自学课文内容相结合。第二:运用课题“文成公主进藏”, 理清课文思路,直奔重点。课文分三部分:求婚—进藏—贡献。尽管历史上有五难或六难婚使之说,我们虽觉不舍,但还是把重点放在了主要内容——“进藏”上面。第三:梳理进藏过程中的事件,运用几个词来概括一段话,同时安排学生板书,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

    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安排了简要复述故事,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通过组内说一说,个别说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从学生的声音、表情、语言是否流畅等角度,在评价中指导,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增强转换语言的本领。学生在讲“找树干搭桥”“撒羊毛过沼泽”“背乃巴山”时,轻轻点拨三个字“找、撒、背”,一来把握复述故事的基调——“神奇”,二来引出:你认为文成公主进藏是“容易”还是“不容易”的思维碰撞,进藏容易是因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个无所不能的神,而一个不容易则留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

    第三个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尝试。填补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动手写一写的过程中,让文成公主回归人性。课文中所描述的是文成公主传说中的进藏过程,其实文成公主真实的进藏过程是充满艰辛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们制造了这样一个悬念后,我们预设了四个小环节:1、回归文本,从课文重点句、重点词(跨过、翻过、终于等词)体会艰辛。

    2、出示进藏路线图,让学生从蜿蜒曲折的行进路线中感受唐蕃古道的崎岖不平,快速出示经过的地名,再次感受进藏的艰辛。

    3、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让学生想象路途中遇到的困难,感受道路的艰辛。

    3、出示历史学家提供的一段文字信息,再加上课前我们布置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以上三个环节主要是为学生的想象写话做铺垫。

    4、展开想象,把遇到的困难写具体,让学生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

    第四个环节主要是对文本的升华,对文本作适度的拓展,体会老百姓对文成公主深深的情。首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从民间故事的字里行间找到已浸润到百姓生活中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如“乃巴山的脚印”“内地桥”等,再一次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其二,补充相应图片资料,如“公主柳、公主柳、公主塑像”等进一步感受藏族百姓对文成公主的深厚感情。

    文成公主入藏,虽然在史书中只留下了34个字,但却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里。本节课的设计就围绕着进藏展开,一条线索是想象中文成公主进藏的情景,一条是真实的进藏情景,想象与真实两者交融,给学生留下一个既神奇又真实的人物印象。

    文成公主进藏的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简单讲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课前,我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下面谁来谈谈对文成公主的了解?

    2、教师简介故事背景: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取和亲的政策。为了促进唐、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1、根据“阅读提示”,通过“阅读提示”,明确课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学习。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第5—13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生字。

    豌豆、吉祥如意、大臣、仰慕、绢花、西藏、耕种、技艺(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沼泽地(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可恶

    4、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第5—13自然段)(相机板书:公主进藏)

    5、快速浏览这一部分,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发生了哪儿件事?

    (5件,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2、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3、遇见可恶的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子纪念他;4、遇见神鸟天鹅;5、把乃巴山背走。)

    6、自由读读第五至第十三自然段,简要概括。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松赞干布迎接了公主,并和她结成了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可恶的乌鸦和神鸟天鹅,背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

    7、读了这一部分课文,有句话特别奇怪。

    (1)出示句子: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PPT出示)

    (2)有河水那么宽的树干吗?一段树干搭在河上怎能走马行车?

    这是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描写

    (3)课文中这类带传奇色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划出来,交流。

    比如:往沼泽地上撒羊毛,因公主无心梳妆树木也有的稀、有的密,背走乃巴山等。

    8、课文1到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考验智慧或“两个难题”,最后求婚成功,教师相机板书“求婚成功”)

    9、出示句子: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1)吐蕃使臣凭什么就断定戴鲜花的是文成公主?

    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①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因为从蜜蜂追花的情景来分析,只有一个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认识本课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简单的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这一历史事件。

    2、导入。

    刚才老师提到的公主大家知道是谁吗?对,是文成公主。她知书达理,她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的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读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自读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再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别听。

    (2)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呢?

    2、自学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思考:课文讲了有关文成公主的几个小故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

    四、小组讨论。

    五、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故事,读出自己的理解。

    2、理请课文的叙述顺序:

    求婚(试使臣智慧)——进藏(出发——搭桥——撒羊毛——住石屋——神鸟抱吉祥——背乃巴山——进藏)——贡献(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

    3、提出疑问;

    (1)唐朝皇帝为什么要试吐蕃使臣呢?又是怎样试的呢?(①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②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

    (2)为什么“她断定这个带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因为从蜜蜂追花的情景来分析,只有一人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从“鲜花”中,他看到的是尊贵和高雅,戴鲜花对公主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当之无愧的;另外,恐怕“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也暗示了真假公主之意吧。)

    (3)文成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人们喜爱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故事中的文成公主被神化了,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展示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及丰富的想象力。文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快来找找。(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的变化。)

    4、结合课文内容,按故事发展顺序练习讲述课文。

    (注意思路要清晰,重点要讲清进藏途中的几个小故事。)

    5、指名评价。

    6、谈体会。

    (为汉藏两族团结而不为艰险,精神可敬;为唐蕃的经济交流作出的贡献另人佩服,值得学习。)

    六、拓展延伸。

    1、请同学讲述其他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2、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四

    【一、预设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松赞干布”等词语。

    2、初步了解民间传说的一些特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3、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体会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感情。

    【二、预设过程:】

    一、图片导入,提出问题。

    (一)

    1、欣赏一段西藏的风光。〈课件〉

    2、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3、西藏的确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许多地方都供奉着神的塑像。(板书:神)但是,在那里还供奉着两尊人的塑像(板书:人):〈课件〉一位是吐蕃的首领(男生读)松赞干布,另一位是唐朝的(女生读)文成公主。

    (二)

    1、听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人→神)

    2、答案就藏在流传在西藏的一个民间传说(贴纸:民间传说)里,齐读课题。

    3、手指贴纸,课文哪里恰给了我们这条信息?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一)〈课件〉读书要求:

    1、请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可分成哪几个部分?

    (二)交流:

    1、〈课件〉词语组块

    青藏高原  吐蕃  达尤龙真

    绢花  沼泽地  可恶  血书

    2、既然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那么课文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肯定是写进藏,哪些自然段写进藏?(板书: 5-13)那前面部分写什么? 在哪些段落?(板书:求婚1-4)后面部分呢?就在第几段?(板书:贡献14)

    三、略读“求婚”,了解起因。

    1、手指板书:求婚,话说当年松赞干部派使臣前去唐朝求婚的时候,大唐皇帝出了两个考题:第一个考题是什么?使臣是怎样解决的呢?

    2、第二个考题又是什么?使臣是怎样来判断的?

    四、研读“进藏”,讲述故事。

    (一)一读“进藏”部分,正字音,说感受。

    1、我们开火车读5至12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齐读)

    (二)再读“进藏”部分,完成填空。

    师过渡:这一路,文成公主主要经历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1、〈课件〉填空

    请先默读5—12自然段,再把填空说完整。

    大唐皇帝答应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求婚后,文成公主带着谷物的种子和随从启程了。一路上,她遇到了许多困难,都被她克服了:

    当她被一条河挡住去路时,她                       ;

    当她遇到一片沼泽地时,她                       ;

    当她听到松赞干布已经死了的消息时,她                      ;

    当她再次动身前往拉萨却被乃巴山挡住去路时,她                       。

    就这样,文成公主历尽万难到达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交流:

    (1)生读所填的内容,师适当进行修改。

    (2)师指填空,我们不难发现,公主主要经历了几件事?概括地讲,第一件是,师说搭木桥,那么第二件呢?生说。第三件?第四件?〈课件〉依次点击出现:搭木桥、撒羊毛、修石屋写血书、背乃巴山。

    (三)悟得构段顺序,练习讲述故事。

    1、〈课件〉填空: “搭木桥”(变红)

    〈课件〉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

    请一生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板书:困难  做法  结果)

    2、师小结:〈课件〉填空:其实另外三个故事:“撒羊毛、“修石屋写血书”、“背乃巴山” (变红)也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是民间传说常用的叙述方法。

    3、练习讲述故事:

    把握结构可以更好地说故事:

    (1)请同学们在这四个故事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借助板书与课件,按照叙述的顺序有条理地来说一说。

    (2)创设情境:师:民间传说故事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常常用口口相授的方式一代传一代,今天这个故事的传承也落在了我们小朋友的肩上,《文成公主进藏》故事会现在开始了。

    (3)〈课件〉填空:师生同讲故事,老师讲述故事的开头与结尾,另外四名学生分别讲述四个故事。

    下面,故事会由同学们全权负责了:

    (4)四人小组练习讲述。

    〈课件〉

    四人小组练讲故事要求:

    1、每人讲一个和刚才不同的故事,你们当中有个人还要讲开头与结尾哦。

    2、轮到讲故事的同学要起立,有条理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讲完以后请坐下。

    3、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

    〈课件〉

    大唐皇帝答应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求婚后,文成公主带着谷物的种子和随从启程了。一路上,她遇到了许多困难,都被她克服了:

    搭木桥  撒羊毛  修石屋写血书  背乃巴山

    就这样,文成公主历尽万难到达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5)指名四人小组讲故事。

    五、拓展补充,情感升华。

    请快速浏览:

    (一)〈课件〉 资料链接:这一路,全长3000多公里,道路艰险,其中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容易迷路,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条件下,文成公主整整走了两年多才到达雪域高原——西藏。

    (二)这样一个伟大的奇女子!她进藏后,〈课件〉齐读最后一段。

    (三)

    1、手指板书?,为什么?你明白了吗?

    2、师小结。

    3、同学们,让我们也来记住这位公主,记住她的不朽功绩吧!

    〈课件〉文成公主进藏是汉藏合璧的千古绝唱!

    六、作业布置,“传说”延续。

    1、把《文成公主进藏》有条理地讲给家人或伙伴听。

    2、读读民间故事《一幅壮锦》和《猎人海力布》。

    求婚1-4

    文成公主进藏5-13    民间传说

    贡献14         ?

    人→神

    困难  做法  结果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其中学习重点是:读懂诗意,熟读成诵;学习难点是: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3.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标记,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写在有关句子或段落旁。

    三、按类落实字词

    1.字音

    多音字:西藏  耕种  可恶  绢花

    难读字音:栓在  青稞  豌豆  荞麦  沼泽

    2.字形:唐朝  大臣  求婚  断定  吉祥如意

    3.完成《特训》一、二并订正。

    三、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求婚──进藏──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四、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交流,但不一定按此顺序):

    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

    (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

    (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

    3.受爱戴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坚强、坚持的公主:

    (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4.对爱情忠贞的公主:

    (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5.……还有很多潜藏在文中,等下我们再去发现。

    五、感受你最喜欢的性格

    师:好,让我们再次读课文,用“       ”划出最吸引你的性格,说说为什么?

    生按要求自由再读课文,找出句子,并体会。(引导到第三种性格)

    (一)文臣公主的奉献

    (ppt出示: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臣公主一起进藏了。)

    1.为什么这句话吸引了你?

    预设:生1:一般的公主出嫁带的是金银财宝,她却带着……/生2:文成公主带着这些东西,为的是西藏的发展和建设。)

    2.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生1:臣公主带的东西都是促进西藏发展的,为西藏传播文明。/生2:为了西藏的进步,民族的团结,不怕辛苦,带了那么多的…… 又走了那么久。她一心为了百姓,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公主。)

    (二)文臣公主的不怕艰难

    1.那文臣公主都遇到哪些困难了?都是怎么克服的?

    预设:路纳遇到了一条河——沼泽地——乌鸦传话说松赞干布死了——乃巴山挡路——一条条河,一座座山……

    2.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不怕困难,聪明机智地解决困难

    (三)对爱情的坚贞

    1.大家对文臣公主这一系列行为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一:为什么松赞干布死了她不回到富裕的唐朝,却呆在石屋子里?问题二:为什么乌鸦要说谎,神鸟要帮忙?问题三:为什么嫁到西藏?……

    2.问题一:为什么松赞干布死了她不回到富裕的唐朝,却呆在石屋子里?

    1)除了留在石屋子,还做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写血书,不梳妆。说明她对爱情很坚贞。

    2)朗读

    3.问题二:什么乌鸦要说谎,神鸟要帮忙?

    明确:乌鸦在神话中的邪恶的化身,因此邪恶要迫害的就是真善美,神鸟帮忙的也就是真善美,真善美就是文臣公主。

    4.问题三:为什么嫁到西藏?为什么选择远离亲人和国土?

    1)预设: 生1:她愿意远嫁他乡,建设西藏。/生2:她为了民族的团结,忍痛离开家乡和亲人。/生3:为了民族的团结,忍痛远离开家乡和亲人,到遥远、陌生的西藏去。

    2)西藏是什么样的地方?

    明确:空气稀薄……平均海拔近4000米。干季雨季分明,……: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藏距长安有3000多公里,一路上……

    师:是啊,到这么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去,……可她当时只有16岁,这么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如此沉的重任,多么的不容易啊!文中说,这么远……,可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3)提问:当时,她的心里会作怎样的心理斗争呢?

    预设:生1:为了民族团结,……/生2:要顾大局,就要离开亲人和家乡……

    4)朗读13段

    六、评价文臣公主进藏的意义

    师:文臣公主进藏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对一个女子来说值得吗?

    预设:生1:我认为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工具,是唐太宗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生2:我不这么认为!文成公主愿意远嫁吐蕃,可能是因为她爱唐朝,爱西藏,更爱松赞干布!

    生3:我同意生1的意见,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但是一词可以看出文成公主的不情愿,甚至是无奈。

    七、板书设计

    文臣公主进藏

    聪明、漂亮、疼爱

    坚强、坚持

    对爱情忠贞

    奉献

    八、布置作业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简单讲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课前,我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下面谁来谈谈对文成公主的了解?

    2、教师简介故事背景: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取和亲的政策。为了促进唐、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1、根据“阅读提示”,通过“阅读提示”,明确课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学习。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第5—13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生字。

    豌豆、吉祥如意、大臣、仰慕、绢花、西藏、耕种、技艺(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沼泽地(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可恶

    4、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第5—13自然段)(相机板书:公主进藏)

    5、快速浏览这一部分,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发生了哪儿件事?

    (5件,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2、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3、遇见可恶的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子纪念他;4、遇见神鸟天鹅;5、把乃巴山背走。)

    6、自由读读第五至第十三自然段,简要概括。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松赞干布迎接了公主,并和她结成了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可恶的乌鸦和神鸟天鹅,背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

    7、读了这一部分课文,有句话特别奇怪

    (1)出示句子: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ppt出示)

    (2)有河水那么宽的树干吗?一段树干搭在河上怎能走马行车?

    这是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描写

    (3)课文中这类带传奇色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划出来,交流。

    比如:往沼泽地上撒羊毛,因公主无心梳妆树木也有的稀、有的密,背走乃巴山等。

    8、课文1到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考验智慧或“两个难题”,最后求婚成功,教师相机板书“求婚成功”)

    9、出示句子: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1)吐蕃使臣凭什么就断定戴鲜花的是文成公主?

    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①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因为从蜜蜂追花的情景来分析,只有一个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

    ②从“鲜花”中,能体现尊贵和高雅,戴鲜花对公主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当之无愧的;

    ③另外,恐怕“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也暗示了真假公主之意吧。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了什么?

    使臣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超人的智慧。

    10、读读课文最后一段,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文成公主的不朽功绩。(ppt出示)(教师相机板书:不朽功绩)

    读一读这句话

    11、总结: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公主迸藏,第三部分是不朽功绩。)

    12、把故事按“求婚成功一公主进藏一不朽功绩”简要讲述(注意是讲述,不是读课文,也不是概括,更不是复述,要有讲故事的语调语气,要有自己的感情)(同桌互讲)。

    提示:因为是民间故事,所以应注意讲故事的语气;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因此在讲述过程中要突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三)再读课文,人物分析。

    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到理由。

    (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从第l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从第2-4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从第5-13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4)非常重感情。(从第10、11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5)给西藏带来了许多好处。(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四)总结全文,歌颂文成公主。

    1、让我们再一次以高声朗读来歌颂文成公主的不朽功绩!(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外延伸,传诵文成公主。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注意语言要流畅,做到生动、有感情。

    2、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

    五、板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

    答应求婚         公主进藏         不朽功绩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设计 篇七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复述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教学目标中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洁的讲述课文,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难,难就难在“简洁”二字上,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想用几句话简单的讲述存在一定的难度。初读课文之后,我请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表现很积极,可第一个学生基本是在复述课文,讲得非常细。听了他的回答,我并不觉得意外,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求婚——接见使臣考验智慧——允婚——进藏——带去生产技艺。并板书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接着分两部分来复述:考验智慧和进藏。第一部分先让学生说怎么考验的?学生回答:出了两个题目,一个是辨认马母子,第二个是识别真假公主。而后,分三大组比赛复述,一组一个题目,第三组复述两个,学生热情高涨,复述的很好,还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复述进藏的过程,还是分三大组,一组说两个故事,因为进藏的过程曲折,但每个故事内容也不多,所以分开复述,效果还行。分组复述完,接着由学生自己复述全文,这样比之前进步了许多。

    通过这节课,我得出几点体会:1、让学生复述故事时先帮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这样便于学生能够清晰地复述课文。2、复述时,采用比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分部分复述时要掌握好时间,我这节课第一部分用时稍长。4、板书要利于学生复述,把整个课文的框架列出来。


    【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设计(优秀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97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疫情防控宣传知识教育主题班会图片]疫情防控宣传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9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