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角和角的度量教案】角的度量教案(优秀9篇)
  • 【角和角的度量教案】角的度量教案(优秀9篇)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量角器、课件

    课前活动:打炮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找1~2名同学介绍

    (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在后来人们为了使它简洁和美观,又进行改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课件出示量角器图)。

    (6)、加深认识。拿着量角器和你同桌说说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尝试量角

    师小结:在角的大小比较接近时,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演示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个角的测量方式,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测量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说明:测量时角的一边,如果和内圈0刻度重合,我们读刻度时就要从内圈数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们就要从外圈0刻度数起。

    3、总结方法

    同学们真的会量角了吗?

    课件出示: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看谁量的又准又快!

    (1)、独立测量。

    (2)、集体订正

    2、坡度练习

    课件出示:例1的两个角。

    (1)、请你估计一下,这两个角一样吗?

    (2)、量一量。请你量一下38页上面的两个角。

    结论:角的大小和这两条边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组成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设计意图:训练设计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复、机械的量角活动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注意误差知识的介绍)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学习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度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

    课下延伸:这是一副三角板,请课后量出每块三角板的每个角的读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 篇二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

    五、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

    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六、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木工师傅、建筑工程师、缝纫工人、我们的课间游戏活动跳皮筋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见到过线。现在就请孩子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板书:线)

    生:操作。(期望:学生能够画出:直线、曲线、线段)

    (补救方案一:如果学生都画出直线,教师出示曲线凸现直线的直)

    师:你两(生1画的是直线,生2画的是曲线)画的线有什么区别吗?

    生:(一直,一曲。)(板书:直)

    师:我们把这种线叫做什么?(直线)

    师问生1:你画的这条直线还可以像这样一直画下去吗?(可以)

    师:那么,我们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尽头,无法量)

    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长、没有端点。完成板书)

    师讲述:我们在画直线时,只画出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板画: )

    过渡: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很少用无限长的直线,只用其中的一段。展示生3所画的线段(有明显的两个端点)。

    (补救方案二:如果没有学生画出线段,由教师画线段)

    师:这条线与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师讲述:实际上这种线是直线的一段,我们以前把它叫做什么?(线段)在数学中科学的说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板书: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射线

    引言: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教师版画: )

    大家看,这条线有什么特点?(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无限长,引导学生可否把无端点的一边无限延长?)

    师讲述: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称为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电灯射出来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射线。

    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线段?

    引导学生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做铺垫。

    师: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投影)我从这个点引出了一条射线,从这一点能不能再引出一条射线?还可以吗?

    让学生想一想:从这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无数条)

    (师演示后只留下两条射线。)

    2、认识角

    师:孩子们,这个图形,我们以前好象见过,叫什么?(角)(板书:角)

    (补救方案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指一指三角板的三个角在哪儿,形状是什么样)

    师:请孩子们试着画一个角。再画几个。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是怎样画的?

    学生操作后讨论。

    (学生可能说:画两条线。进一步引导:是两条什么线?教师补充是共同用一个端点的两条射线)

    那么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一点 两条射线)。师生同时画一个角。

    师:根据你们画角的方法,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完成板书)

    师:根据你们总结的角的概念,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该怎样判断?(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在定义中的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下面加着重号)

    师讲解: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

    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并请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过渡:在以后我们研究的图形中往往是很多个角,例如:以前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就有四个角,那么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出示小黑板。

    师讲解: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板书)读作角。(生读)角的符号和以前学过的小于符号 < 有一点像,但不完全一样,角的符号第二笔是平的,以后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练习)角多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号,在角的符号内写1、2、3、4,分别记作23 4

    3、角的大小比较

    师:出示活动角

    我这里有两根硬纸条,现在并拢在一起,大家看,我把两根硬纸条怎样了?

    师把=根硬纸条叉开。(生可能说分开、张开、叉开、撑开等)

    师:看起来,同学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们就说成这两根硬纸条是叉开了。

    师讲述:现在把两根硬纸条看作是角的两条边, 1两条边是这样叉开的, 3两条边呢?(叉开的比 1大) , 2两条边呢?(叉开的比 3小)

    教师利用活动角的投影片演示,使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叉开得小,角就小。出现在投影片上。

    师问:看起来,角的大小跟角的什么有关系?(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师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角谁比谁大?(属于直观的判断)

    在投影片上比较,着重比较的过程。

    (三)巩固扩展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随意的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比较的是哪两个角?结果是怎样的?是怎样比较的?

    生操作后回报。

    师引导:两重合一观察。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研讨了些什么问题呢?(完成板书课题:直线 射线 线段和角)你能用吗?试试看。

    (五)布置作业

    书上第126页练习二十八第1、2、3题。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角的正确度量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量角器等,人手一个量角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角。(生画角)

    师:好,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较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发现有些学生比较犹豫)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有学生会说量角器,教师直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 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半圆)

    师:在量角器上面,你还观察到了一些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这2个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都是50°,不同点是它们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2:它们边对应的内外刻度不同。

    师:其实啊,我们主要看的是0刻度线,0刻度在内圈,我们就读内圈刻度,0刻度在外圈,我们就读外圈刻度。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角的度数。

    3、 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量一量题纸上题二的角1吧。(生尝试量角,师巡视)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角1的度数,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量角的吧!

    生:……(生边说量角方法,师利用投影仪展示量法,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量角)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了一首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让学生解释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学生量题纸上的角2,深化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下大屏幕上的两个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边的长短不一样。但是他们大小相等。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

    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量一量上课开始我们自己画的角,同桌之间再比较下,到底谁画的角大,大多少?

    2、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谁来估计一下,角1大概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交流)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延伸: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角的度量教案 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谈话: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生: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

    生: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

    (2)介绍1°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设计意图】度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借助课件认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做准备。

    2、认识量角器

    (1)谈话:了解了1°角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讨论一下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点?

    汇报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配合课件演示)

    学生: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

    (3)操作活动: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

    ①摆一个直角。

    学生试摆后交流方法。(摆角时,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另一条边对准90°刻度线,顶点与中心点重合。)

    ②摆一个60°的角

    学生试摆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60份所对的角就是60度。

    ③摆一个120°的角

    呈现错例,比较辨析。

    【设计意图】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通过动手摆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

    (4)尝试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反馈:照样子,量出∠2的度数。

    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6、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倾听的习惯。

    三、巩固深化

    四、总结延伸

    (1)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角的度量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构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好处。

    3.透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明白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明白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必须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潜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透过观察决定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明白哪个角大,还想明白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样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想明白∠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馈:度量的方法。

    师:我们一齐交流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

    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能明白∠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仅能够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能够明白∠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你能想个办法改善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这个办法能够吗?是个会创造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齐就会构成这样的量角工具。(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10个。

    [设计意图: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改善工具。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好处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这种简易量角器的构成是学生探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里有(4)个小角,∠2里有(12)个小角。

    师: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课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生活中经常需要明白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善,你有办法改善吗?

    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能够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十分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善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工具。

    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个。

    (2)认识1度的角

    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忙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度

    (3)认识几度的角。(

    师:观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22度的角。

    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

    生:130度。

    师: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改善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明白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这个办法好(课件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师: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齐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就应是多少度?

    生:50度。

    师: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这个缺陷能不能改善改善。

    生: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课件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认识量角器。

    (1)课件上认识量角器

    师:透过努力我们创造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齐来认识认识。(结合课件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称的。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

    (2)认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

    (3)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务必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构成。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为使用量角器准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

    (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就应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1)学生独立量角。

    (2)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构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从开始探究到创造出量角器,学生经历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潜力。]

    3.学生独立量角(

    (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同样大小的角,怎样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出现了“误差)”。

    师: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但有些时候务必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课件演示“神七”发射成功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在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师:看到那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的应对学生的误差。借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一资料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名称,然后量角。引导学生总结“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超多的技能训练。虽然花时多,但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对量角器的本质认识不到位。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但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难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线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圆周上留下一些刻度。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透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教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能够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由单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至此,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探索,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潜力。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角的度量教案 篇六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

    二.数学目标:

    1、知道计量角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度”,认识表示度的符号“ 0”

    2、在观察和阅读中,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3、在合作操作实践中,了解和归纳测量角的正确方法,并会正确使用量

    角器测量角,且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4、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5、会测量实际生活中一些角的测量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⑴ 媒体出现三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

    ⑵ 针对第三组角大小比较结果的不同意见,分小组讨论,交流比较的

    不同方法。如:用重叠的方法,用两小木片做的活动角作工具等,

    隐约出现测量角的“尺”的雏形的概念)

    ⑶ 多媒体出示射线OA,围绕O点旋转,留下一组若干个角。

    想象一下,测量角的大小的“尺”将会是怎么样的。

    ⑷ 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二)新授

    1.现在让知识老爷爷介绍一下角的度量单位。(听录音,略)

    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角度计量单位。

    认识10的角

    出示一个圆,分成两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弧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1度用10 表示。

    板书:10 =1度

    2.认识量角器

    (课件) 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量角的尺竟然是半圆形的,你想到了吗?

    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文具盒里的这把尺。它叫量角器。

    (1)请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量角器像一个大迷宫,有4座大“城堡”: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找到几座“城堡”。

    (媒体出示)总结: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内圆称为内刻度线, 外

    圆称为外刻度线,左边和右边各有一条相对于内外刻度线的00 刻度线。

    ⑶ 操练:把“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指

    到相应的部位。

    3.学习量角

    ⑴ 师: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师出示90度的角,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测量一下,并说说量角方法,如不清楚可请书本帮忙P86例1。

    操作并归纳:

    A. 点对点

    B. 线对边

    ⑵ 出示400、1400的角,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测量角的第三步:

    C. 0在外数外,0在内数。

    ⑶ 想一想,角的一条边指着内外刻度线,度数是400、1400,怎么读正确呢。(用零刻度线在内圈的看内圈,在外的看外圈,或者用它们与900比较确定锐角或钝角)

    (三)巩固

    1.测量(边说方法边量角)

    先猜测,再测量量角注。(量角的时候如果边画得不够长,可以延长需读刻度的那条边)

    师: (1)这里有二个角。同学们先不量。先猜一下角的度数

    (2)量一量看看你们有没有猜对

    2、应用

    ⑴有一个角,一部分被东西遮住了,想一想这个角多少度。

    ⑵这是浦东的金海路和杨高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的示意图。现请同学测量两条相邻分隔线夹角的度数。

    3、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标出这个角的度数。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你感到那些地方要值得注意的。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讲师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讲师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叫经?由此,你想到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观察: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让学生说,教师作总结。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

    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师或学生示范找与学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说刻度,一位找后由对方说找的对不对。

    三、主动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量角时的正确做法。

    3、巩固操作。

    (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指名汇报。

    (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

    提问:谁能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量角后填空。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布置作业。

    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角的度量教案 篇八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第2课时角的度量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课前活动:

    游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

    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

    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

    (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交流反馈:

    重点:

    (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2)小角比的优点。

    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

    6.初步量角:

    (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

    (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

    三、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 认识1的角。

    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认识几度的角。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 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

    重点:

    (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

    (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

    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角和角的度量教案】角的度量教案(优秀9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57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数学教研工作计划小学|教学数学工作计划优秀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