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4篇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4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8-23 19:18:06
  • 移动端: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4篇
  •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一:角的度量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P83-8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标:

    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学重点:

    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我们先来聊聊两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就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来说,我们也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工具——量角器。

    说明:通过成语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

    (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

    (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

    (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

    (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

    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

    三、自学课本,尝试操作

    1、请先独自思考,再看书自学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1)自学

    (2)汇报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

    2、完成书上第84页的量角,并总结出量角三要点。

    3、请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的角,并记录下来。

    4、交流评议。

    说明:通过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口述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确过程,最后请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总结出量角的三要点,这样学生对使用权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经历了自主尝试,亲历学习过程,老师又能够及时巡视,点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少走弯路。

    四、分层练习,及时巩固

    1、填空

    量角器是一个,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各有一条。

    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角的大小是,记作。

    2、独立完成书p71的第1、2、3、4、5题。

    (1)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结。

    说明: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更明确量角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收获评价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篇二: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课前活动:

    游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

    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

    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

    (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交流反馈:

    重点:

    (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2)小角比的优点。

    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

    6.初步量角:

    (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

    (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

    三、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 认识1的角。

    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认识几度的角。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 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

    重点:

    (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

    (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

    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篇三:角的度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构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好处。

    3.透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明白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明白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必须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潜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透过观察决定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明白哪个角大,还想明白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样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想明白∠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馈:度量的方法。

    师:我们一齐交流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

    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能明白∠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仅能够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能够明白∠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你能想个办法改善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这个办法能够吗?是个会创造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齐就会构成这样的量角工具。(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10个。

    [设计意图: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改善工具。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好处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这种简易量角器的构成是学生探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里有(4)个小角,∠2里有(12)个小角。

    师: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课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生活中经常需要明白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善,你有办法改善吗?

    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能够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十分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善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工具。

    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个。

    (2)认识1度的角

    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忙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度

    (3)认识几度的角。(

    师:观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22度的角。

    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

    生:130度。

    师: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改善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明白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这个办法好(课件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师: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齐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就应是多少度?

    生:50度。

    师: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这个缺陷能不能改善改善。

    生: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课件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认识量角器。

    (1)课件上认识量角器

    师:透过努力我们创造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齐来认识认识。(结合课件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称的。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

    (2)认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

    (3)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务必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构成。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为使用量角器准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

    (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就应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1)学生独立量角。

    (2)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构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从开始探究到创造出量角器,学生经历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潜力。]

    3.学生独立量角(

    (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同样大小的角,怎样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出现了“误差)”。

    师: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但有些时候务必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课件演示“神七”发射成功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在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师:看到那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的应对学生的误差。借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一资料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名称,然后量角。引导学生总结“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超多的技能训练。虽然花时多,但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对量角器的本质认识不到位。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但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难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线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圆周上留下一些刻度。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透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教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能够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由单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至此,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探索,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 niubb.net 牛牛范文…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潜力。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篇四:角的度量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角,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三多:1、数学概念多(如:1度角的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2、知识盲点多(几乎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数学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关于手和脑是否协调的挑战)针对教材的这些情况,我尝试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概念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决操作问题。

    二、目标预设

    1、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教具、学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仪、课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创造氛围,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六、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为:引入课题

    ------认识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应用等几个环节。

    (一)、猜测导入新课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学每人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3、课件出示3个角,让学生猜谁最小,并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纷纷猜测,引起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主动、快速地进入到教学中。

    师问:你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角的概念引入,使学生感到过渡自然,通过猜一猜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

    (2)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用你的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1:上面有一个中心点。

    学生2:有许多刻度线。

    学生3:有两圈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用课件显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课件显示,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量角器上的内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把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零刻度线。看一看内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计量线段的长短的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计量角的大小用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板书:单位

    符号“°”

    (2)教师: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叫做1度角。

    课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实践活动要求。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显示1度角,并用颜色鲜艳的线条显示出来,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配以动听的音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锻炼了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

    (3)实践:

    从内刻度找:55°

    70°

    130°

    180°

    从外刻度找:80°

    15°

    180°

    (4)质疑

    师: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思考、交流。

    教师: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处,今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3、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师:你们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2)各小组尝试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组选代表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4)归纳方法

    课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忆,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性,演示量角的过程,使量角的方法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个量角过程,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60度的角,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可以很快地发现规律。

    提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学生: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射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本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猜一猜

    课件出示:让学生猜测角的度数。

    利用课件中色彩鲜亮的图形吸引学生,后用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造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课堂小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178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入党申请书范文_入党申请书1500字【优秀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