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 篇一:小学素质教育心得体会(梁亮)

    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梁亮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就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素质教育 特长 实践 因材施教

    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在各个方面能充分发挥出自己最大潜能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有意于全人类整个发展的人才。大到有知识无健康或者只懂专业知识的书呆子,不可成为有用人才,小到不懂文明礼貌和礼节,出去国外给国人丢脸等等,都是具备了学历和知识,却缺乏一些必要的基本素质的例证。这些问题凸显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素质是指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学生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赋条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的潜能训练和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它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核心,以社会文化传播和创造为手段,是实施德、智、体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主要具备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开放性及非功利性五个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而素质教育的从

    整个国家战略、全民族的未来发展乃至全人类未来的发展都是具有毋庸置疑的深远意义。

    本文拟就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说明,以期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祈祷增砖添瓦的作用。

    一、善于发现挖掘并引导指导学生的潜在智慧和长项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众多的家长和学生都只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可能学生最具天赋的能力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流逝中被泯灭了,到了中学或者大学的时期已经荡然无存了。因之,小学乃至幼儿园老师需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观察、发现引导和鼓励支持。

    1.创造让学生表露出擅长和智慧的良好环境——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的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小学生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就是老师最喜欢和重视的学生,反之则反。长期以来,学生如果学习成绩欠佳,在班集体里面则自然而然的具有了自卑感。学习不好,一切免谈,导致他们羞于、或者没有勇气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而其他同学也对这些同学的长项不屑一顾。这种环境或者说价值观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确实是有害且要命的。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许许多多成才的事例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成绩或者说上大学、上博士研究生只是成才途径中的一条,不是全部。同时,更重要的,要让学生认识到,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健康的人,才是最终的教育目标,不一定都是要成为重要人才才是成材了。音乐家是人才,街头弹奏者同样也是成材了。各行各业,行出状元。社会间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都是平等的人,都应受到同样的尊重和重视。

    2.培养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

    我国教育的传统(包括家庭教育)长期造成的现状,就是学生缺

    乏自我主体意识,对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而将自己从属于家长和老师,被动地接受教育和灌输。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听话的孩子”广泛为人所推崇。这种情况下,孩子内心的冲动和愿望就缺乏了说出来并坚持进行的勇气和自信。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独立性、以及拥有的对自己的决定性自信而坚定,只有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智慧和潜能才有可能勇于时间和提高,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3.提高教师知识、技能的全面性

    孩子的聪慧和技能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千变万化的。作为教师来讲,如果,具备了充分的知识,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和认识到某个学生的的特点类别以及适合发展的方向,对孩子的成长来讲,尤为重要。当我们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爱心,却因为不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因而错过了发现、引导、指导学生发展成长的机会,那将同样是非常遗憾,对学生和社会而言,损失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4.创造条件,给孩子们展示自己、提高自信的机会

    孩子的自信离不开实践。当他经历了一次成功的、获得掌声的表演,那么毫无疑问,他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信心会大幅度的提高。而当我们日复一日只是上课、做作业、考试,这样的获得鼓励、获得自信的机会对学生而言,就是不存在的了。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乃至家长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成长。

    二、教学必须和实践相联系

    应试教育体系下,高分低能的情况,比比皆是。学到了知识,却无法应用于社会现实,这真是学习的最大悲哀。克服这种情况,也是我们素质教育非常重的一环。

    当你拿着课本枯燥地告诉学生,雷,这就是电,学生不可能有只觉得感受和亲身的体验;当你给学生说,这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不可能感受到它有什么用处的。

    而事实呢?只是都是人类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又怎么可能和实践联系不起来呢?

    有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他上初中的时候,一个比他大几岁的木工学徒,照着一折木制折叠椅做同样的椅子,可是当他钉两侧的金属连接片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正确的钉的位置,这个朋友当时数学正在学着几何,拿起样板椅子看了半天,明白了是椅子坐板和两条支撑框以及金属片组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因而能够叠在一起。他于是用铅笔画出了位置,小木工钉上了金属片,果真成功,惊奇不已。

    可以这样讲,我们任何课程的任何内容,都完全有实践中的事件可以对应起来的。作为知识传授者,我们能够及时地把知识和时间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并且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知识的存在,这样无疑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使学生个体发展获得最大值

    无论在书本学习还是课外时间还是特殊长项上,每个学生的差别都是非常大的。千篇一律的教育无疑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要花费教师更多、更大的精力,但却是非常的必要和有效地。

    单就课堂书本教学而言,学生的层次都是千差万别的,比如语文写作文,有的学生可能更擅长于写人物故事,有的学生则更善于写内心感受,有的学生则更善于描写景色,但不能说他们谁优谁劣,我们只能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们长项更长,短项能够弥补。

    组织各项兴趣小组对于因材施教有一定的帮助。兴趣共同的学生在一起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是每个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者事物有充分的存在环境。

    个别学生指定特殊学习内容和要求,也是因材视角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要求不一定和成才目标诸如考试、考级等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一定是有益于学生成就自我、完善自我的。做个极端的假设,有个

    很不擅长理科却非常长于写作的学生,他可能注定必然考不上大学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提高其写作教学要求,也许没上大学却很早便成了知名作家。学生毕竟是学生,知识面和阅历使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多一份付出,对于学生来说,就将会多出十倍的收获。

    四、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而不是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几个学生。因此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正确的引导方法,指导学生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课堂书本学习优等生,教师要竭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课堂和书本学习的差等生更要多关心,多引导,多指导,多给他们发言、展示、参与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袁毅《中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读书:独立·协作》,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29日第一版

    2、袁毅《中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读书:善良·勇敢》,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1日第一版

    3、袁毅《中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读书:感恩·爱心》,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1日第一版

    4、袁毅《中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读书:礼仪·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1日第一版

    篇二:2015小学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2015度阳坝小学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以人为本,稳定发展”的办学理念,发扬“自主 文明博学 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管理

    (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人格发展、认识发展和身体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各科教学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坚持开辟课内外两个课堂,实践“减负增效”,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其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办学,按制度办事。学校以《教育法》、《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文件为依据,规范教育行为。

    (二)健全制度,完善体系。

    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下的德育、教学一体化的层级管理网络,明确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建立和健全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构建以学校章程为主线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两条线、三途径”的层级管理网络系统。“两条线”:一条线为“教务处——教研组—

    —备课组——教师”,其核心一环为教研组。各学科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通过传帮与相互交流引领教师提高课堂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另一条线为“少先大队——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班主任居于重要地位,并更多地从学习的目的、意义、方式、习惯、个体差异等方面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三途径”:一是学校领导与骨干老师组成“督导团”进行的随堂听课。二是多渠道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三是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一是行政例会制,每周一第一节课进行一次行政例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汇报各块情况、安排后期工作、商讨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政治、业务学习例会制,每周一放学后为政治学习时间;三是教研组例会制,六大教研组长每周定时召集该组成员针对本组内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研讨本组的教研课题,月末教师集中学习制,针对一个月的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及时通报、整改,突出实效。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内容利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以“师德高,师风正,师纪严,师表端”作为师训,来鞭策全体教师。广大教职工能以师德规范为准则,无违法违纪行为。全体教师坚守岗位,以校为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教风。

    其次,加强教师业务培养。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了

    “136910”工程,即一年入门,三年达标,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为一方名师。第一,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组织部分教师去参加培训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学科教学观摩课、听课,积极开展组织校本培训等等。第二,每学期初都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以学校为培训点的全员培训,以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主,以上课,听课、议课、观看教学录象、写心得体会等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水平。第三,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教师资源,通过撰写符合当地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趋灵活多样。每节课教学后,全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都能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办法,并在学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上交流研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狠抓常规

    教学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实施途径,如果离开或忽视教学这个主渠道,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把改革的触角延伸到教学领域,打一场教学内部的“攻坚战”。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整合教育资源,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一)、抓好一个网络建设,确立教改特色

    学校领导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线,积极参与和指导教改实验,校长及中层干部都承担和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形成由校长领导——教务处、教科室管理——教研组、课题组落实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把创新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提出以激

    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过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同时将其作为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初步形成主体性教学特色。

    (二)、做到两个落实,完善制度。

    一是校本教研活动落实。为了使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制定了《教研活动制度》,每周一次教研例会,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两有”(有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三学”(学先进教育理论,学先进教学方法,学各地先进经验),“四定”(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五研究”(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考试质量分析)从而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二是个人措施落实。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做好“三个一”工程,即:备好一节优秀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上好一节素质教育示范课(公开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论文,每学期进行一次展评。

    (三)、采取三项措施,深化教学改革

    一是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我们积极落实教育教学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落实“三讲、三不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学不会的不讲。探讨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突出方法、联系、思路的研究,构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间设计上,坚持“三

    压一挤”的做法,即压缩讲课时间、压缩作业量、压试题难度,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阅读、朗诵、作文,开展学习常规大比武活动。

    二是严格教学管理。我们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程课时,规范“两课两操”,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建立了后进生教育帮扶制度,并设置了教育帮扶卡,将每个后进生承包给教师个人(此为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内容之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时间和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订购教材、教辅用书、学具等,教师不得擅自为学生订购其它教学资料;节假日、双休日不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

    三是开展实践活动。广泛成立兴趣小组,有鼓号队、文艺、体育、绘画、英语、信息、手工等多项兴趣小组,星期二、四第七节课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课内外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拓宽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通过活动激发了兴趣,培养了个性,发展了特长,在广大群众中得到好评。每年“六一”节,学校表彰品德优秀、学业优良的学生,实行德育“百人奖”,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弘扬爱国主义旋律;突出班队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打造书香校园,利用好图书,组织学生借阅,利用电脑建成校园铃声系统;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在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形势教育;通过

    篇三:2015年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在过去的工作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思想先行;学校管理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的办学特色,在原有办学经验逐步科学化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和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提炼,深入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管理风范,我们将“和谐发展”作为一种学校文化加以研究和实践,从文化与教育的高度促进师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实现“和谐发展”作为最终的办学道路。

    一、推进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注重人本化管理。

    1、学校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规划学校文化设施建设,创设的优美、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推动了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为使师生时时处处受到艺术熏陶,以校园的整体设计来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在绿色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的整体化设计中,充满艺术化、童趣化的校园使身在其中的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切实抓好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做到每年一次学校艺术环境建设大展示评比(班级文化、文化长廊、走廊文化布局)。学校举办结合性、多校性的文体活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净化小学生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管理中重视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将管理中心下移,减少学校管理环节。校长直接面对各个年级开展工作,组成学校干部和年级教导的两个层次的管理层面,提高信息往返的速度。首先,在过程中非常突出四个层面中的整合作用,尤其是德育与教学有关教育活动的整合,如德育与教学中各有科研含量;后勤与德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的功能;校务办有关执行上级文件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整合;这样切合实际地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与组织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其次,实行年级教导制,放大了中

    间管理层的功能,使学校的执行层面力度得以加强,教导就是作为一个年级的核心,对各个年级有着组织、领导的作用,来自学生的信息更为迅速、集中,及时地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有力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措施与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管理成本。

    3、注重团体氛围的建设学校在强调了各类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同时,强调情感交流和民主的沟通,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形式在管理中、在课堂上处处体现。首先,强调管理过程的民主化问题。第二,强调管理过程的自主性。第三,强调管理过程中的合作性。学校注重人本化情感激励,建立校长谈话制,力求与教师多沟通,了解青年教师需要,旨在激励、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健全人格心理氛围的激励,旨在充分调动教师内因,树立“我行”,“我会比现在的我更行” “要我做→我要做”的信念;注重教师学习、创新教育境界的激励,积极为第一线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和成为名师名家的机会。团体氛围的成功建设同时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实验研究氛围,教师、学生参与面很广。

    二、以学校文化来引领教职员工的行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靠学校精神,即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用文化来影响和引领教职员工的行为,这样比单纯的制度建设、人格魅力又上一层楼。让学校在教职员工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同时,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是学校文化引领的魅力所在。为此我们提出在文化建设管理中要努力体现人文思想、注重办学理念积累和文化精神的积淀,在实践操作中注重人的情感和意态的引导,注重文化内涵的充实,把师生行为文化的改造作为文化重塑的重要内容,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环境和氛围,以文化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1、形成和谐协作的教师群体,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实现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如何更大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以德治校”的原则下培育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上下功夫,让教师们静下心来自我发展。我校将传统的“勤、敬、慎”校训师风进行新的解读,充实新的内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43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