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汉语危机论
  • 汉语危机论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汉语危机论
  • 篇一:浅谈汉语危机

    浅谈汉语危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当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不仅对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巨大作用,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字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可看似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汉语危机。

    如今科技迅速发展,网络日益普及,我们离“纸墨笔砚”越来越远,往往敲敲键盘就能搞定一切,有时会纠结平射翘舌或是前鼻音后鼻音,却发现贴心的输入发帮我们解决了大多数困扰,提笔忘字现象也因此迅速膨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想要比别人更优秀,就必需要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比别人多的知识,就要比别人更能有效地处理好事情.如此必然加快了生活节奏,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停留在让对方听懂自己的意思,没有什么“美感” 可言。而且聊天工具的普及也让我们更习惯用表情或是网络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情。

    与此同时,汉语应用危机还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 “英语比汉语更受重视。”这似乎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再加上现在语文教育的死板让很多人失去了对语文的热爱,对汉语的热爱,更多的人愿意出国深造,而且经济全球化也让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也更看重英语水平,这让很多大学生对英语等级证书趋之若鹜。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保护她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从国家层面,立法保护;其次,媒体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论,规范语言表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汉语教育,改变语文课堂,对文学的教育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整,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模式化,应该给学生留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发散性思维,注重的是表达能力而非做题能力。

    保卫汉语势在必行。”朱竞认为,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汉语表达的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与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困难,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所以保护汉语,就是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有着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作为华夏子孙,即将承担起祖国未来的我们,不仅有着传承中华文化之根的责任与义务,也必将是这条荣耀之路上的主力军。

    篇二:汉语危机

    西安翻译学院

    XI’ANFANYIUNIVERSITY

    调查报告

    题目: 浅谈西安翻译学院外语专业学生

    汉语危机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宋英

    专 业: 商务英语

    指导教师:王建娜

    2016年5月

    浅谈西安翻译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汉语危机的

    调查报告

    前言

    伯尔说过“在一个适于居住的国家里,追求一种属于居住的语

    言。”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

    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然而它正面临着

    危机。我校是以外语教育为主的高校,所以全球化导致的西方文化侵

    袭对于我校外语专业学生来说影响是相当大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经过风雨的洗涤,岁月的流逝而流传至今。中国文化不仅是被炎黄子

    孙继承,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你世界文化。可

    看似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汉语危机。为此,我展开了问卷调查,

    并将对此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切实的建议与对策。

    一、西安翻译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汉语危机的现象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通过自己所处的环境来确定调查对象范

    围。因此,我将西安翻译学院外语专业学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调研

    对象。在设计并制定调查问卷时,我在调查问卷中包含了学生对汉语

    学习的态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汉语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对待

    汉语危机学生的建议与对策等内容。然后,我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

    此进行了调查:随机选取我校外语专业的三十名同学作为此次问卷调

    查的具体调研对象,以此来保证调查报告的客观真实性。最后我对调

    查结果进行了分类汇总,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总结,我整理出了我

    校外语专业学生汉语危机的现象、产生原因,以及大家对解决这一问

    题所提出的对策。

    1 提笔忘字:经过问卷调查,我发现有12%的人经常“提笔忘字”,而

    有80%的人有过偶尔“提笔忘字”的经历。由此可见,只有8%的人没

    有受到“提笔忘字”的影响。所以说,“提笔忘字”是外语专业学生不容

    忽视的一大问题。

    2 错别字: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的人从不写错别字,其结果可见

    一斑。错别字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当它发展

    为一种常态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去正视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影响。

    3 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使用:在调查问卷中,93%的人会在

    平时的书写或者口语中使用网络用语。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用语成

    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嘴里都在说着一些老年人

    不懂得话语,难道说跟不上网络语言的发展,就只能被时代淘汰吗?

    4 不认识、不理解成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交流中,难免会用到老祖

    宗的精神成果——成语。可是许多成语我们不是错用就是不理解其内

    在的含义。本次调查问卷中,我选了“沆瀣一气”这个成语,有82%的

    人表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成语。我不知道是应该感叹如今的我们知

    识底蕴如此浅薄,还是应该庆幸还有18%人认识它。

    5 对外来文化的盲从:近年来,外来品牌对我们的生活冲击很大,肯

    德基、麦当劳、卡布奇诺……是大家追求的时尚。可是我们的传统却

    被抛之脑后。在调查中,有58%的人表示不会写毛笔字,那么也就更

    谈不上对握笔姿势的正确掌握了。

    6 中英文夹杂使用:中英文夹杂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这样

    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是我明白,外来文化需要与本土文化结合使用,

    而不是生硬的揉在一起使用。这样只会失去它们的本质。调查显示,

    75%的人认为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冲击。当然,也有19%的

    人表示这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母语。

    二、 西安翻译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汉语危机出现的原因

    通过对外语专业学生汉语危机现象问卷调查的仔细分析,我总结

    出以下几大原因。正是因此,才导致了汉语危机的出现。

    1 信息时代网络化的泛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键盘的出现对汉语的冲击力度是非常大

    的。因为这一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笔忘字”就成了一种常态。

    在本次调查中我选了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答案如我所料。只有82%

    的人表示听说过这个成语。我并不是想批判什么,只是想用我的调查

    数据来向大家说明一个严峻的问题。 2 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

    仓颉造字,文人造词,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在全球信息相互

    交缠的网络之中,尤其是在英语国家从硬件到软件的控制之下,我们

    的汉语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我们的母语产生了一种游离于汉

    语规范之外的“网络语言”,诸如“重要的事说三遍、有木有、卖萌、

    逆生长、你懂得……”。对于习惯于汉语表达的人来说,永远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天晓得。如今,网络语言不断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成为不少“新新人类”的交际语言,甚至大量进入一些时尚化的传媒载体中,我们的人文教育对此却很不在意,致使此风愈演愈烈。有25%的人认为汉语出现草率化,60%的人认为汉语出现了朦胧化,15%的人认为汉语出现了粗鄙化和游戏化。之所以大家会有这种共识,和网络语言的出现有着一定的联系。

    3 广告宣传篡改成语

    广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甚至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商家随意地蹂躏汉语的语法规范,篡改我们的成语,颠覆我们的语言思维,并通过这些载体让人们游离于汉语习惯之外。广告宣传对成语的篡改正在伤害我们的母语。试看:刻不容缓,因为药品广告的需要被改成了“咳不容缓”;其乐无穷,因为自行车的特性被改成了“骑乐无穷”;默默无闻,因为蚊香广告的需要被改成了“默默无蚊”……诸如此类的改变比比皆是。也许这种篡改对于那些企业来说确实带来了间接的利益,可是广告对民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致命的。

    4 商业促销中外来产品标志背后的内涵

    随着广告而来的还有商业促销行为,它们使我们的生活拥裹在异域文化的氛围中,母语成为一种空洞的符号。“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卡布奇诺……”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可是这些品牌背后的寓意内涵却都不为我们所知。对于外来产品我们失去了对产品应有

    篇三:汉语的危机

    汉语的危机

    曾经,微博上一条关于“火”字该怎么写的广播,火了!网友们在纠结的同时,也引发了一次关于“有多少字我们没写对”的热烈讨论。时间再往前追述,官方版的汉语四六级考试,更是考“傻”了一大群人。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2.9%的人表示电脑时代导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67.0%的人表示网络语言活跃,汉语出现碎片化与不规范化;67.7%的人认为,人们不重视汉语,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现象;57.1%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裂,汉语表达日益粗鄙化。57.7%的人认为汉语教育应试色彩明显,无法彰显汉语的美感。60.9%的人认为当下中国存在“汉语危机”。

    何为汉语危机?汉语危机一方面是指人们运用汉语的能力下降,出现交流障碍;另一方面是指汉语作为母语,其本身的结构变得混乱,功能发生萎缩,进而遭遇被其他语言代替的的危险。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汉语文化危机呢?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化变革电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键盘上“敲字如飞”代替一笔一划的汉字书写。长期以往,我们愈来愈依赖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的部首和结构。人们习惯了用电脑打字,一旦拿起笔来的时候常常有很多字会写不出来;很多人习惯了电脑的拼音打字,只要输入拼音就自动会出现很多词语,打字几乎只要知道读音就可以了;甚至拼音打得不正确的话还会有纠错的功能;于是长期不考虑字的结构而一旦要用笔写字时却只知道读音,写错别字甚至不会写字。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具有一定的冲击。从“打酱油”、“躲猫猫”、“杯具”到现在正火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严格上说都不是汉语的正确使用。在网络世界网民为了创新,调侃,创造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求新求异有点过头。网络语言语体中规范的汉语成了另类的表达,病句、数字、符号、拼音缩写、谐音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成了网民的“正宗语言”。词语表意模糊,语言形式错综复杂,语法上随意性很强,影响了交际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了交际的效果。本来只在网络中使用的这类语言也被有意无意的带进了学生们的作文,作业错别字增多,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果对这样的现象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影响到标准规范的汉语使用。

    社会的开放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汉语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汉语和别的语言杂交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导致了非精英化趋势。

    当今教育制度缺陷,大众对汉语教育忽视。

    如今英语比汉语更受重视。在学校里,英语是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只是选修课。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外语的学习上了。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本应是中小学教育解决的问题,但现在汉语在应用上遭遇危机,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汉语教育。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问题,教学方式太过生硬死板。语文课上,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总结每段话的中心思想,并一再强调“标准答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应付考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念ABC,而不知道之乎者也,中国目前轻视母语的现象已经很严重,已经影响到汉语的学习,损害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更担负着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重任。汉语教育不应仅仅存在于语文课上,更应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北京大学谢冕教授或许能很好地表达我们对于汉语危机难以名状的心情:“当前汉语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简化汉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混乱,已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它已‘培养’出至少不止一代人不认识繁体字、不会使用毛笔,更不会阅读古代典籍的中国人。这些人是‘新文盲’。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社会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着,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地走出中国古典文明的灿烂。更多的中国人正在远离那种由辉煌的古典文学作品培养的优美的文笔、高雅的谈吐以及端庄的举止。我常想,不会读古书和使用文房四宝的中国人是可悲的。”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东方文明精华的体现,古典的汉语无不充满诗意,语言的简洁明快、意蕴悠长,思想的辨证圆融、朴实无华,这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我们现代化建设、全球化的进程中,汉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今天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价值内涵与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稀薄,也使汉语与传统文化的血肉之亲越走越远。

    汉语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汉语表达的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和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的困难,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汉语,作为深深扎根在我们脑海中的语言,自炎黄以来,我们依靠他来传达倾诉,表达感情。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充斥这汉语的环境中中国人,当汉语遭遇危机,拯救汉语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母语,拯救我们的母语!

    汉语的危机

    --------------邹园园工程管理2 20150655250编号:60


    汉语危机论》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54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生化危机6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