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汉语应用危机
  • 汉语应用危机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汉语应用危机
  • 篇一:浅谈汉语危机

    浅谈汉语危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当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不仅对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巨大作用,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字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可看似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汉语危机。

    如今科技迅速发展,网络日益普及,我们离“纸墨笔砚”越来越远,往往敲敲键盘就能搞定一切,有时会纠结平射翘舌或是前鼻音后鼻音,却发现贴心的输入发帮我们解决了大多数困扰,提笔忘字现象也因此迅速膨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想要比别人更优秀,就必需要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比别人多的知识,就要比别人更能有效地处理好事情.如此必然加快了生活节奏,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停留在让对方听懂自己的意思,没有什么“美感” 可言。而且聊天工具的普及也让我们更习惯用表情或是网络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情。

    与此同时,汉语应用危机还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 “英语比汉语更受重视。”这似乎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再加上现在语文教育的死板让很多人失去了对语文的热爱,对汉语的热爱,更多的人愿意出国深造,而且经济全球化也让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也更看重英语水平,这让很多大学生对英语等级证书趋之若鹜。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保护她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从国家层面,立法保护;其次,媒体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论,规范语言表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汉语教育,改变语文课堂,对文学的教育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整,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模式化,应该给学生留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发散性思维,注重的是表达能力而非做题能力。

    保卫汉语势在必行。”朱竞认为,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汉语表达的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与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困难,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所以保护汉语,就是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有着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作为华夏子孙,即将承担起祖国未来的我们,不仅有着传承中华文化之根的责任与义务,也必将是这条荣耀之路上的主力军。

    篇二:汉语的危机

    《一、》汉语写给英语的一份投降书

    2006年07月20日09:27国际在

    我决定投降了。因为在我们的较量中我已经没有资本了。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以其丰富的智慧创造了我——汉语。我有优美的体形,因此有众多的书法家;我有深刻的寓意,因此有众多的诗人、文豪;我有深厚的历史,因此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所有的这些,都是我的儿女为之自豪的资本。

    曾经我以为,像你这种豆芽一样的所谓文字,唧唧喳喳的鸟语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甚至不屑和你较量。但是我没有想到,仅在弹指一挥间,我就被你击得连连后退几乎没有还手余地了。我在获胜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做了你的仆人。甚至将准备着退出语言行列。

    我很失败,可是失败来自什么时候,什么事件,什么原因?请允许我反省一下我的失败。没有别的意思,好汉不提当年勇,我就是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连连败退的。

    我们最初的亲密接触开始于清朝,一个中国逐渐衰落的时代。但是很长的时间之内你并没有取代我的地位,更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认同。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的地位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你开始在各种各样的“政策”引导下,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我的软肋。让我伤痕累累!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中国的任何一种晋级考试(考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领导升迁、进职、评职称、进大城市找工作??)都需要深刻地体会你的伟大的权力。也就是说,只要是希望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生存地位的中国人,都必须臣服于你,否则就没有机会。

    有人说托福美国的收割机,我眼看着一个个辛苦榨尽心血培养的优秀儿女,就在你的诱惑下离开了我。雅思西方的移民证,我的儿女又携带着巨资为了自由的环境投奔于你。

    你知道我有多心疼吗?可现实权力者就是这么喜欢你。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英语没有达到分数线而被拒绝了其一生的追求。这就是你的权力所在,我真的不知道,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关你什么事?

    中国的大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学习2-4年的英语,并且要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才能安全毕业,可是《大学语文》只需要进行象征性的学习就可以了。于是一直以我为骄傲的民族象征就在自己的高等教育领域里将我冷落着(还有可能被抛弃的危险)。

    你知道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多么神气吗?我的孩子的四年将近有三分之一时间被用来被你焦头烂额的挥霍,而专业课和汉语却可以如此如此、一般一般。而在此时,我知道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都禁止用外国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少移民正在争夺自己母语的教育权。而在中国,我却逐渐在失去自己某日辉煌的地位。

    俄罗斯的上流社会曾以学习法语为时髦,可是当拿破仑的士兵即将攻入莫斯科时,拿破仑发现了一个事实,俄罗斯的人民还有自己永不屈服的语言的。

    历史是真实的,这样的故事还在中国愈演愈烈。我没有能力阻止你的大肆扩张,因为我没有能力阻止人们通过你实现更高物质生活的欲望,

    我们当然不能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且中国在向国际化迈进,需要更多无障碍的对话。但至少在本土,在同胞之间,对汉语应有更多的自尊与自爱。

    中国人是听汉语舒服,在中国土地上面向亿万的中国听众演讲还需要让人人培翻译吗?我们是将给自己听,我们在逐渐强大,为了迎接四海友人,为了奥运梦,就必须在自己的家里与别人英语对话么?我们从小还受教育说,与外国人交往要有民族气节,交往要入乡随俗。难道在了我们的土地上还要入人家的俗??

    鸦片战争后,国人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汉语文字上。瞿秋白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鲁迅先生也愤慨地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一代教育大师蔡元培感叹到:“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发出号召:“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

    现在中国的教育让学生学习英语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绝对超过任何一门课程!从幼儿园一路学到博士都是主课。英语过不了级就别拿学位证,真是咄咄怪事!考职称也要考英语,可他们的工作也许一辈子都用不到一个英语词!

    有人说她在大学里要加入共产党,结果辅导员告诉她不过英语四级不考虑。真是无奇不有,连入党也要过四级!

    我们中国的英语教育浪费了国家大量资源,如果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搞专业研究,肯定会出不少国际级的成果。

    人类历史的发展给我们的经验是,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输出自己的语言。 英国曾是世界强国,把英语带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日本称霸东南亚时,也把日语带到了我国台湾和东北等大半个中国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现在倒好,洋人的“坚船利炮”还没来,倒是我们自己先缴械投降了,把人家的语言奉为神灵一样去恭敬、去崇拜、去鹦鹉学舌,把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自贬为洋人的“文化殖民地”。

    那些喊汉语不科学的人是一种文化愚昧,他们要么不懂外语,要么不通汉语。事实证明,汉语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因为汉语的构词非常科学,构词能力也非常强。如:“松树”和“杨树”等词,即使你第一次见到这个词,也知道是一种树。而英文的“pine”和“poplar”,你不认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再如“汽车”和“火车”等词,一看就知道是一种交通工具,英文的“car”和“train”你不认识,也不知道这是何物。也许有人说,外语专业词汇不好翻译成汉语。其实不是不好翻译成汉语,而是你的汉语太糟糕了。任何复杂的英语词汇,都可以用简单的汉语翻译出来。

    汉字是象形文字,看汉语文件的时候时候你不需要在大脑里把看到的语言符号翻译成语音流就能直接理解。再有,汉字占的篇幅小,联合国的各种文件文本,汉语文本的页码最少,这样你就可以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比拼音文字更多的信息。从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到现在近半个世纪,也没有推广起来,因为那个方案不科学,特别没有考虑到汉语的发音特点。汉语普通话标记上声调也就只有1300多个音节,怎么能区分六万多个常用的词义呢?汉语拼音化根本无法实现,除了汉语字典、街道牌子还有一些“假洋鬼子”使用汉语拼音外,人们很难看到汉语拼音的痕迹。

    汉语,谁将给我们上"最后一课"?

    汉语,什么时候会遭遇“最后一课”?也许很多人会笑我是杞人忧天。我们上过小学的,只怕都记得“最后一课”的准确含义。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大炮,威逼法国沦陷区的小弗朗士们放弃了法语,改学德语。

    那么,谁会威逼我们?通过战争强权改变我们的文化,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汉语是否就高枕无忧了呢?显然,在经济话语霸权下,我们的文化重心已经摇荡漂浮了,汉语的自信力,已经被消解许多。并且,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能捍卫汉语的巨大影响力人物的出现。

    但捍卫自己的母语榜样的重量级人物,却再次在都德的国家出现。报纸上一则消息说,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日前在出席欧盟首脑会议第一次工作会议期间“捍卫法语”。报道有这么一个细节,当听到身为法国人的塞埃用英语演讲时,希拉克打断其讲话,并询问他为什么用英语发言。“我用英语发言,因为这是商务语言,”塞埃回答道。听到这句话,希拉克带领身边的法国外长菲利普·杜斯特布拉齐、财政部长蒂埃里·布雷东齐身离席,以示抗议,直到塞埃发言完毕后才重新返回会议现场。结果,使得“各国首脑目瞪口呆”。

    我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联系起都德先生的名篇《最后一课》。现在的学生是否还读这课文,我不得而知。但我们这一代,是被它深深地感动过的,虽然,我们曾被“意识形态化了”——可能这在某些具有开放意识的人看来是没有境界的,但我,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理解语言的,民族的尊严。在老是逃课的小弗朗士眼里,给他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是平时总

    是很严厉的韩麦尔先生,在我看来,给他们上最后一课的,是占领者普鲁士军队,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的一课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在中国人心里,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吗?

    汉语已经被故作高深的教授老师们搞得难以亲近,大家几乎失去了热爱下去的兴趣。而外语,又被政府一些部门无端地给予无以复加的重视。在中国,外语已经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工具了,而是职称、职务、学历的一个部分,一个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

    千篇一律地强调外语,已经被无数人诟病。但这样的事情,就是改变不了。说白了,这是某些团体、部门利益在作怪,一场职称考试下来,全国接近天文数字的银钱收入难道是进了国库?而这样的部门,打着培养管理人才的幌子,找着改革开放的借口,不肯放掉嘴边的肥肉而已。我想,这些理由,比系拉克质问的这个叫“塞埃”的法国人所回答的理由充分不到什么地方去。因为英语考试的滥用,而造成的人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在今天,军事的霸权,不能给我们“最后一课”,而某些经济的霸权,并非不能。我们已经在经济霸权面前不能自己了,我们的文化开始大失水准,以语言为例,某高校汉语考试,居然让洋学生拔了头筹——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反衬我们自己对母语开始不友好。我们全民学习、钻研、考试外国语言的劲头,只怕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了。这让人惊悸和汗颜。只怕长此以往,就有那么一天,我们自己要给自己上“最后的一课”了。

    知荣辱,看来并不那么简单啊。

    计算机的发明与普及,许多文学界的宗师们甚至提出“电子计算机汉字的掘墓人”。可一百多年过去了,汉字不但没灭,反而走出了国门,这个“中世纪的茅坑”在世界倒香了起来。这一西方世界的优秀产物,在今天我们仍面临着受制于人的危险,起于别人的碗中的花儿,会永久的服务于我们自己吗?失去自己的核心必然难于雄踞世界之峰。我们在开发计算机系统中遇到制造自己芯的瓶颈,以前就宣扬汉字无法输入电脑,可五笔输入的应用用现实驳倒了世人,使汉字在计算机上才占得一角。但只是大树上的一叶,需要别人别人的根基补养。将我们的思想转化为英语,再输于计算机,再转化为我们的文字。这是我们的浪费资源和时间的关键,也使得其研究不能大众化,之子之路我们还要走多久???

    当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进入美、英、法、日、韩等国的中小学课堂,法国教育部还专门设立了汉语总监一职。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不热爱自己母语!

    2006年07月06日17:0光明网刘植荣

    2006年7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学术会议按惯例使用英语,汉语将沦为科学看客》的文章。说的是在中国召开国际会议,工作语言一律用英语,汉语靠边站,让好多参加会议的中国人听不懂,没有到达学术交流的目的。文章举例说,两年前,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从印发的论文到演讲全是英语,部分海外华裔学者提出采用中英文双语,竟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

    那次会上,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坚持用汉语作报告,倒成了一个百分百的华人。而那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到个个是“假洋鬼子”。

    一个使用中国纳税人的钱财并在中国召开的会议,却要一律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中国听众连翻译服务都无法享有,岂非咄咄怪事?

    有人可能会大言不惭的认为我在“愤英”在排外??我的感觉是,世界上再没有比汉语更科学、有严谨、更高效的语言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在全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热切关注并出现了世界汉语热的今天,把汉语当作母语的人却在丑化汉语、排挤汉语,这难道不是忘祖么?

    永立于世界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不热爱自己母语的,任何优秀强大的民族都认为自己的母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可一些中国人就觉得汉语丑陋,见不得世面。

    法国人热爱自己的语言胜过爱自己的生命。都德的《最后一课》,有民族心、爱国心的人,不管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还是什么其他国家的人,读到着篇文章都会眼含热泪的。世界许多国家会把此文选入他们的教材的。法国人一直爱着自己的语言。巴黎陪美国来的一个朋友去一家旅行社办理旅游登记手续,朋友对接待小姐讲英语,可接待小姐讲法语,我不得不给朋友作翻译。显然,法国接待小姐是懂英文的,但就是不说:在我的地盘上,我做主,讲母语是民族的尊严。而我们呢??为了奥运,为了世博。从老到小疯狂的念着谁也听不懂得天外之音。是不是我们的民族很可怜,很可笑。

    俗话说“上行下效”,一个民族自尊心需要高层领导引导,法兰西民族之所以这么爱自己的语言,这与高官的“以身作则”分不开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外长杜斯特布拉齐以及财政部长布雷东愤然离开了会场以示抗议,直到塞埃发言完毕之后才返回会场。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上,我敬佩这个法国总统。不知道各位读完有何感想。

    希拉克,好样的!他用看似不“文明友好”的行动捍卫了法兰西意志捍卫了自己的文化。法国规定,法国人在法国本土上举行的任何国际会议不准讲外语。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任何商品在法国销售,标签或说明必须用法语,否则就是违法,不得销售。这正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性相反。国人喜欢看到商品标签或说明上的洋文,感觉自己消费这样的商品有品位、上档次。

    各国都在设法传播自己的语言,惟独我们瞧不起自己的语言,把外语比母语看得还重要。

    我期盼着有那么一股力量,能让全民外语热、考试热去势,能捍卫汉语并支撑起属于汉语的世界。

    一个领域研究的先进与落后往往是动态的。落后,不是在所有方面都落后,也不应当甘于永远落后。在学术研究领域汉语要当多久的弱势语言?

    当中国最好的科研人员都放弃在专业上使用汉语发言,在科学话语权越来越重要的当代和未来社会,将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前途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汉语被排斥于最新科技学术前沿之外时,会无形中增加许多中国人学习科学和从事科研的成本。

    当最好的科学家在谈论前沿研究时竟连自己的母语——汉语都不会使用,那他已经不属于这个民族了。

    母语,是主权国家民族尊严、民众享受文化权利的一个象征。任何语言本身,只是一种工具,这个功能,不需要全社会掌握,而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节、通过学科需要刺激等途径得到满足。

    我们所需要的,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是别人不得不想办法倾听我们、了解我们。所以,要敢于在任何场合使用汉语,

    语言是民族的命脉,是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独立的象征。国家亡了可以复国,但语言灭了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遭受了这么多的苦难,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因为犹太人一直捍卫着自己的语言。吉普赛民族亡了,在世界找不到自己生存的地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留住自己的语言。现在是全民族起来挽救汉语的时候了。我们面临的不是外国语言入侵,而是自己人要背叛自己的语言,这比外国人的入侵更可怕。

    今天,当我们的母语遭遇种种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这种警惕。英语是很重要,但英语学习不是教我们“数典忘祖”。在英语的道路上奔跑太久,如果有一天我们想回家,会不会已经忘记回家的路怎么走。

    篇三:汉语的危机

    汉语的危机

    曾经,微博上一条关于“火”字该怎么写的广播,火了!网友们在纠结的同时,也引发了一次关于“有多少字我们没写对”的热烈讨论。时间再往前追述,官方版的汉语四六级考试,更是考“傻”了一大群人。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2.9%的人表示电脑时代导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67.0%的人表示网络语言活跃,汉语出现碎片化与不规范化;67.7%的人认为,人们不重视汉语,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现象;57.1%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裂,汉语表达日益粗鄙化。57.7%的人认为汉语教育应试色彩明显,无法彰显汉语的美感。60.9%的人认为当下中国存在“汉语危机”。

    何为汉语危机?汉语危机一方面是指人们运用汉语的能力下降,出现交流障碍;另一方面是指汉语作为母语,其本身的结构变得混乱,功能发生萎缩,进而遭遇被其他语言代替的的危险。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汉语文化危机呢?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化变革电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键盘上“敲字如飞”代替一笔一划的汉字书写。长期以往,我们愈来愈依赖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的部首和结构。人们习惯了用电脑打字,一旦拿起笔来的时候常常有很多字会写不出来;很多人习惯了电脑的拼音打字,只要输入拼音就自动会出现很多词语,打字几乎只要知道读音就可以了;甚至拼音打得不正确的话还会有纠错的功能;于是长期不考虑字的结构而一旦要用笔写字时却只知道读音,写错别字甚至不会写字。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具有一定的冲击。从“打酱油”、“躲猫猫”、“杯具”到现在正火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严格上说都不是汉语的正确使用。在网络世界网民为了创新,调侃,创造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求新求异有点过头。网络语言语体中规范的汉语成了另类的表达,病句、数字、符号、拼音缩写、谐音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成了网民的“正宗语言”。词语表意模糊,语言形式错综复杂,语法上随意性很强,影响了交际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了交际的效果。本来只在网络中使用的这类语言也被有意无意的带进了学生们的作文,作业错别字增多,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果对这样的现象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影响到标准规范的汉语使用。

    社会的开放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汉语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汉语和别的语言杂交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导致了非精英化趋势。

    当今教育制度缺陷,大众对汉语教育忽视。

    如今英语比汉语更受重视。在学校里,英语是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只是选修课。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外语的学习上了。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本应是中小学教育解决的问题,但现在汉语在应用上遭遇危机,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汉语教育。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问题,教学方式太过生硬死板。语文课上,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总结每段话的中心思想,并一再强调“标准答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应付考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念ABC,而不知道之乎者也,中国目前轻视母语的现象已经很严重,已经影响到汉语的学习,损害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更担负着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重任。汉语教育不应仅仅存在于语文课上,更应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北京大学谢冕教授或许能很好地表达我们对于汉语危机难以名状的心情:“当前汉语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简化汉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混乱,已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它已‘培养’出至少不止一代人不认识繁体字、不会使用毛笔,更不会阅读古代典籍的中国人。这些人是‘新文盲’。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社会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着,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地走出中国古典文明的灿烂。更多的中国人正在远离那种由辉煌的古典文学作品培养的优美的文笔、高雅的谈吐以及端庄的举止。我常想,不会读古书和使用文房四宝的中国人是可悲的。”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东方文明精华的体现,古典的汉语无不充满诗意,语言的简洁明快、意蕴悠长,思想的辨证圆融、朴实无华,这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我们现代化建设、全球化的进程中,汉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今天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价值内涵与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稀薄,也使汉语与传统文化的血肉之亲越走越远。

    汉语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汉语表达的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和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的困难,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汉语,作为深深扎根在我们脑海中的语言,自炎黄以来,我们依靠他来传达倾诉,表达感情。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充斥这汉语的环境中中国人,当汉语遭遇危机,拯救汉语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母语,拯救我们的母语!

    汉语的危机

    --------------邹园园工程管理2 20150655250编号:60


    汉语应用危机》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54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汉语危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