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作文大全 > 2016新材料作文题目
  • 2016新材料作文题目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2016新材料作文题目
  • 篇一:2016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考前训练十六题及审题立意详解

    2016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考前训练十六题及审题立意详解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借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造世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外有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它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生存于市井之中,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是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求偶时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是分号。

    它们被人所起的名字,是麻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粒深埋地下的种子,必须以生命的奔跑历经寒冬,冲破厚厚的土层,才能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

    一滴小水珠,必须以生命的奔跑流入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成就其博大。

    一颗蚕蛹,必须以生命的奔跑经历各种艰难和痛苦,才能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翩跹于万紫千红的春天。

    奔跑是能量蓄积后的爆发,是一种速度,一种力量,一种品质,一种质量和效率。

    生活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每当太阳升起时,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生命不息,

    奔跑不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礼记》曰:“君子慎独。”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启示。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伯特?科赫是十九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国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鸡蛋向内打破是食物,向外打破是生命。人生亦然,向内打破是压力,向外打破是成长。——李嘉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转载]2016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考前训练十六题及审题立意详解

    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让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我,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失恋时,我流泪了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在你眼中,哪些属于生活的常态?上面的材料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生活的常态”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但也常常因为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参赛者加油。

    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

    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 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

    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到达了塔顶。 原来,那只登上塔顶的青蛙是个聋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临死之前,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为丑陋软弱的,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出走,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精析及优秀作文

    1.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先读懂材料。题中的两则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立意提示: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我们难于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前行时,不妨斩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能更容易地赢得出路,最终走向成功。

    例文引路 愿化扁舟

    没有什么可以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两岸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题记

    向往梦中的博雅塔,在圆形的绿地守望自己的梦想。为了走近她,我愿化为扁舟,即使道阻且长,也要溯洄求之。凭着不灭的热情将希望点燃,我在一灯如豆的暗夜里且歌且吟,博雅塔化为对岸的伊人,若隐若现中用她恒久的魅力召唤着我。

    前行的书海浪高一浪,但每次波浪袭来,都夹杂着历史雄浑的回音。那声“破釜沉舟”的断喝增强了我面对恶浪的信心。我愿在风口浪尖紧紧握住手里的舵,任凭日月旋转,它是我不变的航标。我将“退路”抛弃在云间天涯,我将信誓挂在风帆浪尖。

    前行的书海低潮不断。消沉中我看到太史公坚毅的双眸。一介书生与威武大帝分庭抗礼,断然接受酷刑又毅然埋头著书。他将“退路”丢在世人冷嘲热讽的眼神中,他将退路丢在令人齿冷心寒的羞辱里。他把执着的信念化作如椽大笔,将自己的英雄梦、男儿志、肝胆心熔铸成颗颗闪光的墨字。我将这种精神化为扁舟前行的动力,面对一次次低潮,不屈不挠。 与风雨搏斗才会抵达目的地。在与风雨相逢时,我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信条当作寒光凛凛的长剑。风中亮剑,雨中拼搏,龙般腾跃,雷般狂啸,风声雨声涛声里,我是一叶钢筋铁骨的舟,以虎啸龙吟的气势,劈波斩浪,一路航行。

    愿化扁舟。皎洁的月光里,博雅塔凭栏遥望,挥手召唤。我看到她闪闪的星眸,我看到她熠熠的光彩。我微笑着挥剑斩断身后的缆绳,破釜沉舟,不屈不挠,勇敢亮剑,风雨无阻,向彼岸驶去。

    愿化扁舟,前行是唯一的使命。

    2. 审题指导

    生鸡蛋——煮硬了——社会并未改变:一味排斥社会,愤世嫉俗;冷漠无情、消极避世,无助于社会的进步。

    胡萝卜——煮软了——把社会搅得更浑:一味屈从社会的灰色原则;圆滑世故,助长社会恶性循环。

    干茶叶——释放自己——使社会芳香扑鼻:无论面对怎样的社会现实、处于怎样的人生处境,都会积极投入社会,坚守自己的原则,努力绽放自己的能量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

    环境。

    材料中的三样东西,正是社会生活中的三类人;材料中三样东西的结果,正是社会生活中三类人不同的人生结局。材料显然肯定赞扬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这样表述最佳立意:(1)成就自我,奉献自我;(2)把握自我,实现自我;(3)融入社会,变革社会。

    例文引路

    做一品香茗

    在社会这锅沸腾的开水中,我们踽踽独行,同样怀着一颗豪情壮志的心,同样有着改造世界的梦想,但经过这开水的孕育,我们最终会是什么?

    当我们选择成为鸡蛋与胡萝卜,只能品尝失败的滋味。

    当美国作家欧?亨利选择放弃生命时,就已印证了成为鸡蛋的失败。他禁受不住别人的名利高于自己,他看不惯那光环降落在别人的身上,他是那舍弃梦想与鲜活的鸡蛋的化身,不能迎合世界,最终一颗文学巨星陨落谷底。当薄熙来的腐败最终使他饱贪恶果时,那胡萝卜早已被开水煮软。作为重庆的市委书记,他忘记了自己刚上任时的壮志与使命,在开水中逐渐抹去棱角,变得圆滑世故。殊不知,当胡萝卜软成泥时,也是他在社会的开水中的最后时刻。做不迎合世界的鸡蛋或迁就规则的胡萝卜,最终只会失败。

    选择成为香茗,张开怀抱迎接社会。

    当茗茶浸入开水中时,它没有选择缩成一团,而是将自己舒展开来,迎接这开水的洗礼。虽然有时开水的温度过高,却一直找寻着自己最滋润的状态。

    钱伟长好比那杯茗茶,他以较高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但物理成绩却只有5分,本应报考文科专业的他,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中,却毅然决然“弃文从理”。“我要造飞机,我要造大炮。”他那壮志却朴素的一句话,影响了他整个半生的命运。也许,如果钱老没有张开怀抱来迎接社会,他也许只是一名无闻的作家。但当他展开自己时,他已因自己的行为成为一杯喷香的茗茶。

    选择成为香茗,用自己的香气感染社会。

    郭明义,一名工程师,却用自己的香气感染社会,那棕色的奉献精神,已将开水染色;大山老计,最美司机,最美妈妈,虽是普通的工人、职员,却将那一份敬业爱岗、关爱他人的“香气”弥漫到整个社会的开水中,显然,那份精神在开水中早已香气扑鼻。

    社会这锅开水,沸腾着,鸣叫着,如果我们过于极端排斥社会,变得愤世冷漠,或过于屈从于社会的灰色原则,变得圆滑世故,最终只会被社会淘汰,甚至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我们选择成为茶叶,张开怀抱投入社会,并用自己的香气改变社会,最终会发现,开水与我同色,同味,我已成为一品香茗。

    3. 审题指导

    材料中麻雀的生活图,所体现的无疑是市井乡间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也就是所谓“草根”的象征符号。根据材料各处重心,可得出如下立意:

    (1)从麻雀的角度

    ①虽然平凡,也能坦然自适。

    ②虽然平凡,也自有其幸福。

    ③虽然平凡,也自有其价值。

    (2)从人与麻雀关系的角度

    ①有些人或事物虽然渺小平凡,却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面风景。

    ②有些人或事物虽然渺小平凡,但同样应该值得我们尊重。

    例文引路 小人物的价值

    蝴蝶虽小,但它让百花齐放,让世界变得万紫千红;水汽虽小,但它汇集成了蓝天中自在

    篇二:2016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2016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

    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提示】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领会材料精神。不仅要诠释“友善”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作比较。

    第二,可以小处着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大处着眼,谈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待,不要战争,不要恐怖等等

    8.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篇三:2016新材料作文导写

    材料作文“顺应水流”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孔子周游列国时, 路过吕梁瀑布。瀑布从高处倾泻下来, 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他想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本则材料的重点在老者的话中——“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老者之所以能潇洒自如地出入于看似凶险的瀑布涡流中,是因为他能顺应水流而非抗逆水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写“顺应自然”。

    当然,这里的顺应不是屈服,不是消极,而是掌握规律后的尊重规律,所以,也可以写“尊重规律”。

    掌握规律,尊重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老者做到了,因此“神形潇洒”,获得了“自由”,所以可写“自由”。当然,自由绝不是“由着自己”,而是在掌握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老者可以代表人力,水流可以代表自然。由此可见,“人定胜天”是有条件的,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条件下才成立,可以反思我们曾经的一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人定胜天”思想,从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以从以下角度入题写作:

    1.要懂得顺应自然,顺应环境,适者才能生存。

    2.写规律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尊重规律,这样才能掌握规律,利用规律。

    3.可以写以往“征服自然”口号的负面影响,呼吁不把自然与人类置于对立的地位。其实,人就属于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更有利于发展。

    4.人类有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但不是消极地做规律的奴隶,而是在利用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典素材】

    ○名 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王进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童话大王”郑渊洁

    你得不到,是因为不求;你求也得不到,是因为妄求。

    ——《圣经·旧约》

    ○事例

    1. 曾经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光凭一腔热情,违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本想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却没料到“辛辛苦苦干十年,一跃跃到解放前”。

    2. 学习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情来了焚膏继晷,但三分钟的热度过去之后就弃之脑后,所以有这么一副对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3.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佳作示例】

    萝卜、鸡蛋与咖啡豆

    唐汉琦

    一个孩子,常因与同学搞不好关系而苦恼,父亲问及原因,他说:“爸爸,我的同学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曾试图改变他们,但始终不成功,反而引发争吵,最终不欢而散,我该怎么办呢?”父亲什么也没说,起身将一个萝卜、一个鸡蛋和一把咖啡豆分别放入沸水中煮。过了一会儿,孩子发现萝卜软了,鸡蛋熟了,而咖啡豆变成了美味的咖啡。父亲面对有些疑惑的孩子缓缓地说:“在外力的作用下,萝卜软了,鸡蛋外表虽然没什么变化,但内部变硬了,而咖啡豆则和水溶在了一起,成了人见人爱的咖啡??”

    萝卜、鸡蛋与咖啡豆不正是人们对待外界环境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吗?萝卜倔强通体坚硬,但是在外界的打压侵蚀下软化了;鸡蛋外柔内刚,在外界的打压下依然坚守自我,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咖啡豆则在恶劣的环境中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环境,散发出了芬芳。 那些被黑暗环境同化的人,堕落了,丢失了自己的理想。李真曾是经济强市的一把手,因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渎职罪等在2000年被判死刑,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他在《地狱门前》一书中回忆自己的堕落:曾因举报上级经济问题而被排挤,终于忐忑不安地收下了第一笔钱。之后心安理得地把外套挂在包工头的办公室后再去检查工作??一步步他逐渐“适应了”官场潜规则,“适应”了同僚与下属的吹捧,思想道德与责任意识软化、软化、再软化,最终变成一堆“萝卜泥”,滑入深渊。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固然高洁傲岸,却寸步难行。海瑞,偏执的性格使他上书嘉靖帝,喊出了“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者,家家净也”“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的千古名句。他还上书痛斥官场黑暗,骂道“举朝之士皆妇人也”,他甚至还建议恢复明太祖祖制,贪污20两银子就要剥皮食草,最终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除了下旨勉励、安慰他几句之外,从没有真正听取和采纳他的任何建议,他最后郁郁而终。借用《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评价主人公方鸿渐的一句话:“你是个好人,却毫无用处。”

    明代中期官僚体制的黑暗不仅只有海瑞看见了,张居正——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也看见了。他置身于官场,经历了严嵩的打击,高拱的排挤;他不干净,也曾收过不义之财,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矢志不渝的心。隆庆六年,他除掉了高拱,坐上了首辅的位置。在官场,他本可以做最大的受益者,像严嵩那样与他人同流合污;亦可以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官僚,但是作为政治家,他见过挨冻受饿的穷人,也见识到了官员专横跋扈、欺压百姓,他有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于是勇敢地担负起了振兴朝纲、拯救百姓的责任,毅然向整个官僚体制发起了攻势,大刀阔斧地改革。变法让明代官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国力蒸蒸日上,军队战斗力大幅增强,这才有了日后抗倭援朝的伟大胜利。张居正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私心有阻力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真正理解那个顶住巨大压力改革的张居正有多么伟大!

    我们要主动去适应环境,高明地、有理想地去适应,最终达到改造环境的目的。材料中的老者,若是像“萝卜”那样随波逐流,早已被漩涡卷走;若是像“鸡蛋”那样死扛硬顶,恐怕早已尸骨无存;只有像“咖啡豆”那样,才能洒脱自由地出入漩涡。

    朋友,你是要做萝卜、鸡蛋,还是咖啡豆呢?

    【点评】

    文章以 “萝卜、鸡蛋与咖啡豆”为题目,新颖独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一个小故事开头,用“萝卜、鸡蛋、咖啡豆”3种事物比喻3种不同的人生,生动形象而又含蓄。在例证方面,采用对比手法,分别列举了李真、海瑞的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一味妥协、一味强硬的缺点;然后再用张居正的事例证明“主动适应环境,高明地、有理想地去适应,最终达到改造环境的目的”的合理性,很有现实意义;结尾将材料中老人与文章开头引用的小故事结合起来分析,完美地照应材料,值得赞赏!

    材料作文“说‘禁补令’”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从2010-2011学年寒假起,全省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组织三年级学生成建制补课或变相补课,也不得为各种社会机构举办的复习班、辅导班等提供场地和条件。将高中毕业班也纳入禁止补课范围,这是目前全国下达的最严“禁补令”。

    对这一“最严禁补令”,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强烈反对,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对这一“禁补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讲真话,抒真情,写真见;不得套作或抄袭。

    【写作指津】

    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要求考生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具备对问题进行展开探讨的能力。社会现象评论型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已经把问题或现象摆了出来,“是什么”已经确定,要求考生首先要对材料中的现象做出肯定与否定、是与非、对与错、赞扬与批判的判定,进而确定评说的角度,然后直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评说,重点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办”。或者写成记叙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与观点。

    虽然题目要求可以写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但相对来说写议论文更好,可结合材料,联系个人生活实际与体会,有明确的观点,有条理地论述。

    【佳作展示】

    为“禁补令”喝彩

    罗带

    当“禁补令”如惊雷响彻湖南大地之时,全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沸腾了,展开了大讨论,余为高三学子,感受至深,现述之如下:

    “禁补令”初下之时,各界情态,或喜或怒,或惊或悲,不一而足。高一高二学生闻之,如蒙天恩,无不欢呼雀跃;各补课学校的校长们闻之,则如丧考妣,悲愤不能自已;唯高三师生闻之,喜忧参半。长假漫漫,安然于家中休养自是快意,然而高考在即,又不能荒废了时间。在我看来,“禁补令”当为今年第一快意人心之事,诸君何必忧愁?“禁补”非“禁学”,于高考有所希冀者,在家中自可努力,学问之事,并非困于一室间方有所得。

    有道是“治乱世,用重典”。“禁补令”正是针对当今补课学校层出不穷,教育市场兵荒马乱的现状而下的一剂“猛药”。当高考已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各学校无不加班加点,以求独木桥上展风采。于是学生疲于奔命,整日于墨卷间辗转,素质教育遂成了一纸空文。

    当补课如军备竞赛般愈演愈烈,学生不免身心皆损。当此之时“禁补令”无疑是对广大师生的一次“解放”。

    其实湖南的禁补令并非开全国之先河,昔日山东就曾初试牛刀,无奈只改其一点,反倒养肥了一大批培训学校。而湖南则汲取了教训,对于培训机构一视同仁,狠狠地煞了它们的气焰。随“补课”而生的众培训学校,如“新东方”“马思特”,几年间为地方GDP做出了重大贡献,可学生们究竟从他们插科打诨的课堂氛围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收获了什么?只是大多数家长的血汗钱如流水般汇集到了少数人的腰包中。这样的机构是中国教育之痛,而禁补令恰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为百姓割去了这些赘生物,让高中教育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教育是国家大计,不可不慎。改革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固然会有阵痛。昔商鞅变法,虽初有不便,然秦皇行之,秦故雄于六国;而荆公变法,几次废主,功败垂成,故宋有靖康之耻,前史当以为鉴。“禁补令”的下达,是为了让高中教育在一个良性的土壤中生长,培育出栋梁之才。如能一直推行,补课歪风必得扭转。

    我们的父辈也曾年轻过,可他们并没有这么繁重的课业负担,只有蓝天碧海,山花烂漫,他们最终不也成了参天大树?禁补之后,我们,或许也能一样。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论述有力,“‘禁补’非‘禁学’”的观点,启人思考。由不同年级学生的反映谈到自己的观点,由补课之弊谈到改革之痛,最后对比父辈的教育状况,层次清楚,引人思考。能从社会角度进行思考,语言简洁,流畅。但“禁补”的意义何在,宜进行正面的思考和表达。

    材料作文“网络用语”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时下,一些传统规范的词句正逐渐被网络用语所侵蚀,不少学生已经不自觉地把网络用语带进了日常生活,不但口语中频繁使用,甚至把网络语言写进了作文中。当这些既怪又新的网络词汇被写进作文的时候,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经常会看得一头雾水,而学生却显得兴趣盎然。

    以下是对网络用语使用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学生:乐此不疲。

    老师:喜忧参半。

    家长:担心而无奈。

    [题解]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运用,网络用语不断出现,如“杯具”(“悲剧”的有意误写)“酱紫”(“这样子”的缩略)、“3Q”(英语“谢谢”的谐音)、“88”(“再见”)“94”(“就是”)等等。对此,应该如何看待?不外乎三种态度,一是赞成,二是反对,三是辩证看待。持赞成态度的理由主要是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被普遍认同的网络用语将来会成为新词汇进入汉语大家庭;网络用语形象幽默,交流方便。持反对态度的理由主要是:网络用语有违汉语语言规范,登不上汉语“大雅之堂”;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特别是学生把它写进作文中,不利于规范汉语。如果辩证看待,必须指出其优点,否定其不足。

    因为是材料作文,要充分利用材料来做文章。如“传统规范”,表明网络用语的使用不符合规范,有违传统;“既怪又新”,“怪”在什么地方又“新”在什么地方。“调查结果”更应该深究:学生“乐此不疲”的原因何在;老师“喜”什么,“忧”什么;家长为什么“担

    心”,又为什么“无奈”??细读材料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文就有话可说了。

    [例文]

    规范使用汉语,继承民族瑰宝

    陆颖瑶

    当火星文铺天盖地席卷网络,当各种生僻汉字纷至沓来,我们也许会对聊天窗口里奇形怪状的文字或符号会心一笑。但是,当并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登堂入室,频繁出现在学生作文中时,就应当及时反省并为泛滥的网络语言踩刹车了。因为,规范使用汉语汉字,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才是我们应有的追求。

    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珍贵见证。它承栽了中华民族无数生死聚散、离合悲欢,它是始终奔涌在民族血脉里的低沉而又昂扬的音符。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直到今天的简化汉字,源远流长且不曾间断的演变过程中,汉语与中华民族一道经历了连天烽火与太平盛世,它与民族世代相传的记忆同在。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正是我们探寻民族根源、追溯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规范使用、书写之中,我们感受着汉语之美,也在小心翼翼地谛听先人的呼唤,触摸民族的心跳。

    使用规范汉语,不仅是个人了解学习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时代和社会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期望。这是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条件。某种意义上,网络语言也可算是对汉语的创新。但这种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时尚”,毕竟不符合时代潮流,终究会被无情地淘汰。只有深入学习、自觉使用规范的汉语词句,才是对汉语这一民族瑰宝的最有效继承;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当今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一笔一画认真书写汉字时,我都不由感动与敬佩。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只有对母语保持敬畏与热爱,使用规范汉民族语言,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用中华儿女的热血与自豪,向全世界宣告汉语那历久弥新的动人与美丽。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那么,让我们一起抵制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使用规范汉语,继承民族瑰宝!

    [点评]

    本文特点有二。一是立足点高。作者站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从历史、时代、社会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对网络语言说“不”的原因,令人信服。二是语言缜密。文中很多词语、句子的运用体现了这一特点,如“也许”“某种意义上”“不仅??更是??”“只有??才是??;也只有??才能??”等等,使得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材料作文“无意间造就辉煌”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声名远播的成就并非来自于所学专业,而是专业之外的作为。

    鲁迅和郭沫若,本来是去日本学医的,最后却都成了一代文学巨匠。

    余秋雨本来是搞戏剧教育和艺术理论的,但让他闻名于世的不是学术专著,而是文史散文。 黄渤自小喜欢唱歌,高中毕业后组建了一个“蓝色风沙”乐队,可倾心付出近十年的音乐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无意间被宁浩相中,《疯狂的石头》让他在银屏上“疯狂”起来,终于登上了第46届金马奖影帝的宝座。


    2016新材料作文题目》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46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新新材料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