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免费论文 > 高一政治小论文范文
  • 高一政治小论文范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高一政治小论文范文
  • 篇一:高中语文小论文范文

    高中语文小论文

    《三国演义》小说研读

    一、论文范例

    简析 《三国演义》中的梦

    我国古代叙事文学受梦意象、梦文化浸染颇巨,梦意象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叙事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文学因子、艺术因子。通过梦意象,我们可预知文中未来、人之生死;它亦是人物心理绝好的潜台词、行文启承转合处的重要枢纽。宏篇巨峡的《三国演义》堪称我国叙事文学之骄傲,世代积累、成于众手,其中所积淀的梦意象等文化底蕴自不待言。当我们把对经典关注的视角放小再放小时,不难发现,活跃于《三国演义》中的梦意象为其增添了一道夺目的光彩。

    《三国演义》中关于梦意象描写众多,全书120回中有25回提到梦,记梦约30余例。梦在其中可谓能采天地之精华、通阴阳之神冥,按其所蕴含的意义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天体帝王梦、吉凶祸福梦、托梦和假梦、诈梦。

    1.天体帝王梦。天体帝王梦与帝位紧密相关,象征和预示着帝王的登基、朝代的更迭。《三国演义》全书由始至终都闪现着诸多的天体帝王梦,如第九回董卓梦龙罩身;三十四回甘夫人夜梦“仰吞北斗”而受孕,生西蜀后主刘禅;一百一十三回吴主孙琳即位之前“夜梦乘龙上天”等等。这些梦积淀着以远古神话观念为其思想基础的中国历史文化观念,同时也因特定时代而有其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天体入梦兆示称王体现出我国先民对天体的崇拜。《山海经》中由“烛阴”到“曦和生日”“常曦生月”,古人可爱的描述将天体与传说中的帝王之间确立了一种对等互化的关系,“君权神授”由此得以滥筋。此外,对天体的信仰是对力量的信仰、向往,“女蜗补天”、“夸父逐日”、“后弈射日”正是人们为追求力量而不懈努力,而日月星辰龙等天体则渐渐成为中华的图腾,象征着华夏之繁昌、人民之勇敢,这是我们民族心灵共具的力量。汉末是一个动荡苦难的年代,更是一个呼唤英雄的年代,饱经战乱的苦难民众热切希望有个日般、龙般的人物解民于倒悬,结束这场灾难。这一普遍的心理愿望构成天体帝王梦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当然,天体帝王梦还是以传达统治欲为主,更多地反映历史个人的某些真实心理。回首历史,历代帝王登基之前大多都要经过一番艰苦残酷的血腥斗争,能否制胜,他们往往也不能成竹于胸。于是,他们需要并寻求一种神秘而具有感召力实质却是欺骗性的力量来助己一臂之力。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可以接触的神秘,梦。于古人,梦更是神秘的,其神秘性更是无从证伪。因而“以梦通神理梦得神授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成为古人从政的一种手段。由此,梦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自己赢得了一席用武之地,成为帝位竞逐者手中心仪的工具—天体帝王梦不再神秘。《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有这样一梦: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权母吴大夫人病危,召周琦、张昭二人至,谓曰:“我本吴人,幼亡父母,与弟吴景往居越中。后嫁与孙氏,生四子。长子策生时,吾梦月入怀;后生次子权,又梦日入怀。卜者云:?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不幸策早丧,今将江东基业付权。望公等同心助之,吾死不朽炙!?

    吴太夫人的富贵运好得让人不得不去思索,“梦月入怀”后还能再次“梦日入怀”,而如此大吉大贵之梦直至临终才道出,于理有碍。与其信其巧,不如信其伪。回到那段叙述中,临终道出遥远的回忆,吴太夫人无非是为儿子孙权收拢人心—“今将江东基业付权”、“望公等同心助之”,格外神奇的背后原因恰恰简单!当然,我们也不可以绝对地断定这些梦仅仅就是工具角色而一概否定其存在的可能,若是日思夜想真梦到了也未尝不可。看到了梦背后的文化底蕴,看到其工具性后,我们承认其存在的可能性仍然是有必要的。当然,究竟真的曾存在与否,只有土中的故人自知了。

    2.吉凶祸福梦。于古人,梦是可以亲身经历的神秘,梦中的知觉“是一种实在的知觉,这知觉是如此确实可靠,竟与清醒时的知觉一样”,但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预见,是与精灵、灵魂、神的交往”。冈梦

    在古人那里是全知全能的归蔽。渊远的梦文化中示人吉凶祸福展现出梦存在的最大意义。吉凶祸福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社会的发展变革、人的生存斗争总有着非吉即凶的前途与结果,若能预知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作出决策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梦成了他们的咨询者。《三国演义》中大多数的梦都是用来预示未来的吉凶祸福。如第七十三回关羽梦黑猪咬足,预示亡身;一百零五回后主刘禅夜梦成都锦屏山崩倒,预示孔明之亡、西蜀之亡;再如第一百零四回魏延梦中头上长角、一百零六回何晏“连梦青蝇数十,来集鼻上”、一百一十六回邓艾梦登高山脚下突进一泉等等,这些梦都预示了个人的亡身之祸,是凶梦。凶梦在《三国演义》中颇多,比例远远大于吉梦,这正好从侧面反映出战乱年代的血腥味道,是反映历史真实的巧妙角度。没有吉梦便会失真,徒有凶梦的年代恐怕世间难找。第二十五回甘夫人之梦充满了吉祥。她“夜梦皇叔身陷土坑之内”,醒来“与糜夫人论之,想在九泉之下矣。是以相哭。从梦占的角度看,这是一例“反梦”。“反梦”即极反之梦,以完全相反的方式预示事态的结果。回到梦的背景,当时的刘备在袁绍与曹操交兵之计,兵败落荒到袁绍处。曹操用程显之计让关羽斩颜良、文丑,使刘备步步临于危境,幸好刘备随机应变、得计逃脱方化险为夷。刘备是作者理想中的圣君名主,为此作者不惜笔墨,充分展示其忠厚之余,还让他遭榷难、入险境,从逢凶化吉的角度来再次肯定刘备。

    此处需说明的是天体帝王梦与吉凶祸福梦虽然在兆示个人前途上有相同的地方,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与帝位紧密联系,后者侧重存亡得失。

    3.愿望的延续—托梦。“将情意寄托于梦中,亦即依托于梦来通情达意,满足某种愿望”,谓之托梦。托梦体现了古人的梦魂观念。梦为魂游,可通天地,近鬼神,在梦中生者的梦魂与死者的亡魂得以交往沟通,梦所承载的是人越来越多的寄托。恩格斯曾指出,由于受梦象的影响,远古的人们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关于梦魂观念,我们的历史上没有做过专门的理论阐述,但大量存在于文史典籍中的相关材料表明,梦魂观念早已植根于华夏民族的土壤,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观念。庄子就曾无意中接触到了古人的梦魂观念。《庄子·齐物论》中有:“其寐也魂交”,意为人在睡眠时魂魄可以脱离身体进行独立的活动,魂魄的这种活动形成了梦。屈原的《九章·惜诵))有:“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这里是说梦魂是人的魂魄在梦中的活动;《招魂》中又有:“帝告巫阳曰:?……魂魄离散,汝盆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盆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其中的魂魄是死者的魂魄,因离身散亡巫阳也无法招回,即使招回来也因躯体坏死不能再用。显然,这里说的是亡魂。上述的梦魂亡魂与恩格斯所说的受梦的影响而产生,“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基本上相一致。《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七回王甫、刘备之梦便是亡魂与梦魂直接对话的场景:

    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何吉凶?忽一日,玄德自觉浑身肉颤,行坐不安;至夜,不能宁睡,起坐内室,秉烛看书,觉神思昏迷,伏几而卧;就室中起一阵冷风,灯灭复明,抬头见一人立于灯下。玄德问曰:“汝何人,黄夜至吾内室?”其人不答。玄德疑怪,自起视之,乃是关公,于灯影下往来躲避。玄德曰:“贤弟别来无恙!夜深至此,必有大故。吾与沃情同骨肉,因何回避???关公泣告曰:“愿兄起兵,以雪弟恨I”言讫,冷风骤起,关公不见。玄德忽然惊觉,乃是一梦:时正三鼓。

    关公在王甫眼前“浑身血污”,又在阴风惨惨、鬼气森森的氛围中见刘备而往来躲避、凄凄泣诉。“愿兄起兵,以雪弟恨!”,关公死而不甘呐!“雪恨”这是刘备也是我们能共知的英雄的遗愿。而死者的亡魂直接向生者的梦魂报知亡身,这本身就已经是莫大的悲哀,这悲哀显示出死者与生者之间阴阳相隔的凄惨与悲痛,也显示出人类对于死亡的深深无奈。

    4。无梦之梦—假梦、诈梦。严格地讲,这类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梦,是为达到预期目的(常常具有欺骗性)出于掩饰和骗取信任的需要而有意为之的梦,有梦的形式,无梦的内容。假梦、诈梦的出现是人对梦认识深入的结果,反映了人对梦主体意识的增强。梦在最初对人是有威慑力的,令人疑惧迷惑。随着人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梦的探索也不断深入,梦的一些特征渐渐被挖掘出来,如梦的封闭性,梦象的无法证伪,以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等等。人对梦的崇拜心理在对其认识的过程当中渐趋弱化,以致渐渐地梦可以为我所用,或为借口,或为手段,而这一切又是如此美妙,以梦为名,你尽可荒谬,更不必担

    心会被拆穿,因为只有天知、地知、梦知、你知。《三国演义》中周瑜、曹操便用梦成就了各自的一番目的。他们的成功归属于自己的“演技”高超,更归属于对梦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梦的封闭性可以令其不必担心目的会为人所知;梦产生的不由自主和“梦中见隐衷”让受骗对象探信不疑等等。相信最初发现梦可以为人服务时,人们曾会有些许,惊喜,到周瑜、曹操之时己平常到不以为然了。

    “意念先行”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国演义》中特征化性格的人物给历代读者都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但是,本文想探讨的是: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思想根据和具体运用,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加以批判和借鉴。

    “意念先行”的历史限制和思想依据

    《三国演义》是一个世代累积型的历史小说,其中蕴藏着自三国故事出现以来的民间叙事特征,这一点已被诸多学者认可。苏轼《志林》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说书艺术,而且已显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再加上宋元以来异族乱华,战乱频仍,“人心思汉”,“明君贤臣”成了人民心目中急切的期待和追求。所以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要契合大众的心理,要满足大众的善良愿望和美好理想。

    同时,我们应该把《三国演义》放到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进程中来考虑。整体来看,人物的塑造经历了一个由特征化到性格化转变的过程,《三国演义》处在长篇小说的开端,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在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上很成熟,必然带有史诗中英雄人物的特点,即“高贵的单纯”。之后的《金瓶梅》表现了这种转变,《儒林外史》基本上实现了它,《红楼梦》则在更多的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从政治上思想上严重地束缚着人的个性,往往以道德品质来定位,所以个性就无法大放异彩。在哲学上流行唯理主义,孔子就是以“礼”来统摄其整个政治理想的。罗贯中是大儒,他的思想指导方针是非常明确的,即儒家的政治理想“仁政”,君主要“仁”,臣下要“忠”。所以,这决定了他的创作必然是以反映抽象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为核心的。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知道了罗贯中的创作是“先入为主”式的,因而也就很自然地看到了作品中一个个的“脸谱”:单纯而明确。

    “意念先行”导致人物的特征化与品性化

    作者是按自己的理想来建构人物的,或褒或贬,都体现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给人的印象非常强烈。关于这一点,前人已有较多深刻论述。可是,我觉得,毛宗岗父子所谓的“三绝”基本上是一种“政治品质”或“道德品质”,而且似乎还可以加上一绝,即刘备的“仁绝”。这相当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独特的品性,他们可视为“抽象观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下面本文就“四绝”略作分析。

    “奸绝”曹操。“奸诈”是其本质属性,作者为了尽现其特性,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渲染。一出场,就写他诈“中风”以诬叔父,给人一种“从小看大”的思维引导。之后,写他梦中杀人,又误杀吕伯奢一家,多疑中透出狡诈。后面写其杀粮官以欺全军,也是以凶残凸显奸诈。作品中也不断地直接写到他的奸诈,如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得部下通敌文书却焚而不究,马犯麦田而割发代首等等。虽然从客观上可以看出曹操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博大胸襟,而事实上,刘备的“自领益州牧”而称帝与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上也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姓氏不同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确是把他与刘备作为对立面来写的。作品中有文字为证:“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仁绝”刘备。“仁”是对君主的政治道德要求。一开始,就写其“与乡里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而且,刘备从桃园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

    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民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后来曹操大举南下,竟有十数万百姓随同刘备赴难,虽然情势万分紧急,他亦不肯暂弃百姓。他爱民,也爱才,待士以诚信宽厚,肝胆相照,故诸葛亮与五虎将等一代英豪,都能终生相随,君臣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可见作者是把他作为“仁政爱民”的理想皇帝来写的。不过,如果我们去查看陈寿的《三国志》,就会发现历史上的刘备其实也是好色贪财的,只是在这里,毛宗岗父子对他的道德进行了彻底的净化和升华,以至于极端到像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

    “智绝”孔明。“智慧”是臣子必须具备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伴君如伴虎”的日子里保全自己,才能做稳和做好奴隶,当然我们不能这么看待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里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小说却一反其说,不仅写其经邦治国的政治才干,而且更是把他的谋略胜算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寄托着历代读者和作者自己的理想。同时,他的前后《出师表》渗透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精神,闪现着动人的个性风采。白居易曾深有感喟“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但从整体上看,罗贯中在小说中既不写“危急存亡之秋”的形势特点,也不写对政局战局的悲观情绪,只一味地写其神机妙算,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等,以便保持其“智绝”的光环。而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写其“智”是服从于“忠”的,是服从于“鞠躬尽瘁”的,甚至近似于“愚忠”。这就提醒我们,作者是在塑造一个为了“圣主”的礼贤下士而奉献出全部生命的贤臣典型。

    “义绝”关羽。“忠义”两难全,这一点关羽也不例外,不过他能把“义”做的如此“绝”,实在千古之下,罕有其匹。所以作者对他的歌颂也特别着力,甚至大胆对历史细节进行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处理。《三国志》中记载杀文丑的本是刘备,罗贯中却把它转嫁给了关羽。同样地,“古城会斩蔡阳”的本也是刘备,但在罗贯中的笔下,却成了关羽用以“释兄弟之嫌”的精彩展示。即使是最经典的、历来为人所传颂的“单刀会”也是改头换面而来的,历史上是鲁肃去赴关云长的宴会,在小说中却成了最能表现关羽胆识的不朽情节。“华容道上放曹操”更加丰富了关羽的“义”,也更有人情味,虽然对蜀汉不忠,却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加深了对其“义”的刻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尊称他为“义绝”。

    从上面的具体阐述可以看出,作者就是有意这么塑造人物的,趋于“意象化”,而且我们把这些人物的特征化性格归结为“品性”似乎更为恰当。

    第三节 “意念先行”的缺陷、效果及影响

    由于作者创作思想的局限性,我们在作品中看不到鲜活的个人,看到的只是作者头脑中的思想的图解。因而,文本中缺乏深入细致的心理剖析,人物的思想行为也几乎不受环境的制约,语言动作常常是程式化的。这样一来,人物就处于古典式的静穆状态,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

    从时间上考察,曹操的奸诈从幼年直到六十六岁死去,几乎没变。人生的沧海桑田,政治的险恶风波,战场的出生入死,似乎无法动摇其本性。可见作者多么着力于刻画这个“反面人物”。诸葛亮的智慧同样稳定不变,“三分天下的隆中决策”是其一生智慧的光辉结晶,后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则是这一英明决策的具体演绎,并且写战争也不服务于对其个性的展现和挖掘,反而用一种概括性的、综合性的写法,这充分表明了作者是在借这样一个人物来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进行空前的大总结。

    当然人物也有一些发展变化,却又不是性格的内部不平衡导致的。例如,曹操自从被“衣带密诏”斥责讨伐后,就成了一个彻底的奸臣国贼。这是由于他的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触犯了正统的封建伦理而引起的。另外人物品质的突然变化也让人不可理解。曹操在汉末群雄中是以知人善任著称的,当益州别驾张松身怀西川地理图本想献给曹操时,哪里料到“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言语冲撞,遂乃拂袖而起”。以曹操的政治胸怀会这样吗?而且人物感情的变化有时竟是以伦理道德作为轴心的,卧龙吊丧,先大笑,后哀恸不已,经庞统说破后,“遂相欢乐”。

    上面所述的细节,都使人物显得不太可信,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物性格的发展怎样地受制于作者的主观决断。作者往往不是让我们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而是以现象直接解释本质,可谓事事见本质。关羽对张辽的“三罪、三便”回应以“三约”,实际上是作者从理性观念和道德观念上对客观形势和关羽处境

    的特殊性作的解说,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规定了关羽此后的一系列活动,而不是任凭人物按照其性格的内在逻辑自由地发展。同时,作者还用理性观念对感情的流露做出明晰的鉴定,甚至随时加以说服。“孔明挥泪斩马谡”,哭了三次,但每一滴眼泪都被及时地说明是从理性观念和法典中流出来的。诸葛亮忠于西蜀,诸葛瑾仕于东吴,因此他们两兄弟相处数十年间,从来不肯让手足之情稍稍逾越君臣大义的范围,甚至有时候双方还利用兄弟关系来布置机关,算机对方。就连家庭、婚姻、亲属等日常生活的领域也难得见其真情的“灵光一现”,可见人物多么缺乏内在的生命张力。

    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缺陷看成是一种“经验的省略”。因为在前面提到,这些人物都是印合着广大群众的心理需要的,似乎只须展现人物的行动,人们就能猜测出其心理过程。可是我们前面还提到,作者创作的年代还是长篇小说的初期,他不可能有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自觉的创作理念。

    然而,正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卡琉斯、赫克托耳光芒四射一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等也是我国文学中光辉的艺术典范。尽管两者在人物塑造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其效果却是基本一致的。这一点,只要看过作品、了解文学史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所以就不再赘述。

    既然效果如此好,自然也应该关注其影响,对此还是要辩证地对待的。一方面,我们要明白它的历史性,不能固守于一隅,太过于夸大这种创作方法。要避免出现像十七年文学中令人啼笑皆非的“高大全”僵硬形象。要学会分析鉴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继续探讨古代长篇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具体演变。另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用的创作经验和技巧,比如一针见血地刻画出人物的特征,运用生动的细节和传奇的故事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这实际上已经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几乎完美的体现。

    二、供选论文标题

    1、 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与君主的关系及其才智的发挥

    2、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角色研究

    3、 “蜀中无大将”之反思——论刘备、诸葛亮用人之误

    4、 浅论三国人物之XXX

    5、 从三国中看我的人生观(三国精神的当代意义)

    6、 《三国演义》之人才趋向研究

    7、 《三国》之成语研究

    8、 《三国》谋士命运研究

    9、 《三国演义》中的接待、宴会与计谋

    10、《三国演义》与中华智慧

    11、浅谈《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

    12、《三国演义》中的“义”忠 孝

    13、《三国演义》 中心理描写初探

    14、武侯何以退仲达──探《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奥妙

    15、《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手法

    16、《三国演义》中曹操之“笑”探微

    17、《三国演义》蜀汉灭亡原因之我见

    18、《三国演义》里的性格悲剧

    19、简析《三国演义》中的梦

    20、《三国演义》中帅才的读书观

    21、英雄成败评说——《三国演义》吕、袁、曹事业兴衰探因

    22、你有奇谋 我有妙招 ——《三国演义》中谋士才能之比较

    23、?

    篇二: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

    最近学校布置了写政治小论文的任务,但是从不少同学交上来的小论文能看出来,很多同学对政治小论文如何撰写还认识不清。有的同学认为,写政治小论文就是学习政治的收获。还有的题目太大太空;也有从其他马哲理论书里抄一点交上来了事。现从百度里找一些如何写小论文的文章。

    1.提出论题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20字左右。针对特定的材料或命题,开门见山,三言两语,亮明中心论点,揭示出本质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我国北方日益严重的沙尘暴,提出“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的中心论题;针对"法轮功"痴迷者制造的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提出"珍爱生命,远离邪教"的中心论题;针对中美撞机事件,提出"反对霸权,振兴中华"的中心论题;等等。要求新颖而不落俗套,简洁而有概括力。

    2.分析论题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干",一般为1~2段,250字左右。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理有据、深入本质的分析,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比如,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分析"反对霸权,振兴中华"的重要性,认识霸权主义的根源、表现及危害,帝国主义的本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迫切性等。分析时切记不可面面俱到,而应析其一点,击中要害,一针见血,就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和说服力。要求论据充足,分析深刻,逻辑严密,层次清楚。

    3.解决论题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腹",一般为一段,100字左右。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例如,针对怎样才能"珍爱生命,远离邪教",提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解决途径;针对如何"反对霸权,振兴中华",提出要依靠世界人民大团结来反对霸权主义,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等途径来实现。

    4.联系实际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尾",一般为一段,40字左右。联系青少年学生实际,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要认识到当前自己肩负的重任,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竭力奉献。在此,或鞭笞假、恶、丑,或歌颂真、善、美,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来号召大

    家为之而拼搏、奋斗。总之,政治小论文的结尾要紧扣论题,联系实际,深化主题,充满感召力。

    怎样评价政治小论文?(评分标准说明)

    坚持两人独立评卷,评分误差在5分(含五分)之内,按平均分计算;评分误差在6分(含6分)以上者,由评卷组长审定。2、凡政治观点正确,能联系材料,字数在350字(含350字)以上者,起评分为18分。字数少于350字者,每少50字,在原得分基础上扣除2分。3、政治观点错误的,本题0分。但须由阅卷教师和阅卷组长三人以上审定,并在错误的政治观点下划线标出。4、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有独到见解的,可在原得分基础上酌情加分,最高可给满分。但须由阅卷教师和阅卷组长三人例文:

    1.端正思想,化解紧张

    中考时,考生因精神极度紧张而损失惨重的现象屡见不鲜。考生应正确对待,端正思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考生可改变答题顺序,先抓政治小论文这条"大鱼",稳定情绪,化解紧张。

    2.把握时间,提高效率

    合理配置有限时间,提高答题效率,也是临场时必须注重的。写作政治小论文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首先列下提纲,快捷布局,打好腹稿,然后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3.字数足够,篇幅适度

    政治小论文既不能篇幅过长,画蛇添足,也不能字数太少,不合要求。有些考生忽略了这点,写到接近标有400字数码的地方就结束全文,这是不妥当的。虽然按方格算已经400字了,但除去段落之间的空格,文章远少于400字。因此,行文前应精于安排,最好写到标有400字数码以下三行左右结束全文,这样才不至于因篇幅太短、不合要求而影响成绩。

    4.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工整清晰的字迹、整洁干净的卷面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能让阅卷人员获得较好的第一印象,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得分。因此,字迹不求优美,但求工整。卷面更要保持整洁,万一出现错误,用笔轻轻划掉就是,切不可乱涂黑疤,一错再错。

    1、政治小论文《我看环保》(例文)

    我看环保

    环境问题不仅是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影响人尖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提出论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环保虽如此重要,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可是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去破坏环境,有的救灾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分析论点)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议:(解决论点)

    首先,应在学生中普及环保教育,开设环保科目,并规定为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对环保作出贡献。如规定每个学生一年必须种一棵树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对于环保,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

    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对各个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对那些违反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单位实施重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从污染源上加以控制、治理。

    再次,对在环保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对于全民参加环保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国家应拨款建一些环保设施,如建一些污水处理站,保证流入江海湖泊的水的质量;采取“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并在行动之前加以宣传,以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

    环保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为环保做点什么。愿人人都为环保出一份力,让美好的环境永远伴随着我们!(联系实际,表明观点) 评价:本文侧重解决环境问题,特点是将分析问题结合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2、 论文练习《反对“台独” 振兴中华》

    反对“台独” 振兴中华

    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是可耻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是光荣的。所以,我们要与“台独”行为做斗争,坚决反对“台独”。(提出论点)

    众所皆知,台湾历来就是中国不可争辩的领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两岸中国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最根本的利益。从郑成功到施琅,多少中国人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一曲曲壮丽的诗篇。他们的英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正面分析论点)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民族的败类。吕秀莲曾在日本说过“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台湾人民的

    大幸:李登辉也说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还说自己是日本人:陈水扁干脆跑到美国买来“先进武器”,将枪口对准自己的祖国。这些“台独”分子可以说用心良苦。他们明明流着中国人的血液,却怎么也不肯认祖,反而是“孩子大了忘了娘”,甚至扮演着汉奸的角色。试想一下,哪个汉奸卖国贼会有好的下场呢?他们这种行为的目的就是要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所以,他们搞“台独”是可耻的。(反面分析论点)

    当前,国际形势不很太平。伊拉克人民此时正处在没有主权的痛苦深渊中:车臣总统遭受恐怖袭击身亡:朝鲜核武器问题越演越烈。中华民族也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严峻,对于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很不利的。台湾的命运在于统一,统一才有出路。否则,台湾的前途和台湾人民的命运将遭到破坏。(联系实际)

    现在,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分裂中国,最终玩火自焚。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台独”是违背民心的,是所有中国人坚决反对的,将受到所有中国人唾弃的!(解决问题)

    当海峡两岸的兄弟姐妹手拉着手,心贴着心的时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期盼那一天尽快到来!(表明态度)

    点评:本文成功的地方有:结构严谨,论点清楚,论证有力,论据充分。有不可抗辩的力量,很有说服力,看完叫人心悦诚服!语言很简练又很有力度,特别是排比句运用得很好。时代性很强,能引用当前时事,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的运用很恰当,很简练,概括能力强。思想性强,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是一篇很成功的政治小论文。

    一、认真学习基本理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政治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求能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因此,要写好政治小论文,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思潮及其变化,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提炼材料,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也是小论文创作的唯一源泉。

    二、紧跟形势,独立思考,写出小论文的新意。

    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平凡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其不寻常之处,要重视小论文的新意。所谓新意,就是指小论文的观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写出有新意的小论文,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今国内外的时事形势,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和集体、国家以至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亲身感受到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新人、新事、新思想,进发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思想火花。同时,要独立思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素材,抓住不放,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分析研究,逐步从

    外部行为摸清事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如在撰写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小论文时,除了要认真学习书本上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了解党和国家现阶段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当前国企改革的形势,深入分析、认真思考,才能找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切入点。

    三、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做到小论文的事理相统一。

    文章的事与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事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努力去掌握丰富的材料,注意用事实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要对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分析,经过严格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把道理讲明白、观点说清楚,使论文主题升华,以人以启发。在文章结构上,无论是通过人和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还是运用一定的原理去分析人和事,都必须注意观点和材料相一致,真正做到事理交融、事理统一。同时,要使文章的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才能使人感到自然、真切、合情合理,有说服力,防止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四、以小见大,材料精要,语言简练。

    短小精悍是小论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论文的题目要小,力求以小见大,更有利于全面、深入、透彻地把问题分析清楚。相反,如果题目太大,写多了就长,写短了就空,很难符合要求。写作小论文,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细心观察,占有尽可能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材料,同时,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选用典型而又具体、生动的材料,选材要精,才会恰到好处。小论文的语言要精练、简明,初稿写完后,要多看几遍,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做到文句通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篇三:政治小论文写作指导材料

    政治小论文写作指导材料

    怎样写好政治小论文

    写政治小论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需要,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有的同学在写政治小论文时不得要领,容易进入一些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把写好政治小论文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突出“政治小论文”的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认识一种事物,主要正确认识其自身的特点。一篇好的政治小论文一定要突出政治小论文的四个特点:1、突出“政治”的学科特点。在写政治小论文时,必须运用《思想政治》课中观点和语言进行写作。2、突出“小”的特点。近年各省的中招小论文都要求写400字左右,所以写作时,就要精选论据,简洁语言,从字数、篇幅到内容都做到“小”。3、突出“论”的特点。文章要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说服力强,这不仅是政治小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阅卷的依据,写作时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且三者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4、突出“文”的特点。“文”是小论文区别于一般的分析说明题、辨析题的特点。写小论文除了要把政治道理深刻体现出来外,还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情真意切,有血有肉,富有哲理,这充分体现了政治小论文的“文”的特点。

    二、紧密联系教材知识

    《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基础。有的同学在写政治小论文时,往往只是围绕背景材料就事论事,虽然也谈了不少见解, 三、充分运用背景材料但由于没有联系教材知识,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应该认识到,写政治小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教材知识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果写作时只是就事论事,不联系所学理论知识,既不能做到论证深刻,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也失去了写政治小论文的初衷。

    三、充分运用时事材料

    时事材料往往规定了政治小论文写作的特点和写作角度。有的同学在写政治小论文时,不注意阅读思考时事材料,不能做到围绕时事材料把握好写作角度,归纳出有内在联系的论点和论据并加以运用,只是大量地摘抄教材知识,堆砌理论观点。这样写的结果容易造成出现文不对题或论证杂乱,观点不清或内容空洞,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四、结合自身实际或现实

    提高觉悟,指导践行,学以致用,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落脚点。写政治小论文也应体现这一要求。有的同学在写政治小论文时,往往忽略了联系自身实际或现实的要求,常常是论证了文中观点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后戛然而止,或喊一句口号结束全文,没有进一步联系自身的思想认识实际,指出青少年应当怎样做。这也是写政治小论文的一个缺陷。

    根据政治小论文的特点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写作时应首先广泛阅读时事材料,思考其中心思想或主题,并与教材中所学的理论和知识相联系,再结合社会、学校、家庭或个人的思想、认识、学习、生活实际,按照扬长避短,推阵出新的要求定题目、定论点、定论据、定论证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快速打下腹稿或列一个提纲,就可开始正文的写作。一篇政治小论文,一般分下面几步:开头简明扼要地交待论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并总结得出结论,最后或发出倡议,或振臂号召,或展开联想,或表达决心,或表明立场态度等。

    政治小论文例文

    摇钱树、赔钱树、致富树

    福桔是福州的特产。其栽种的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赞颂。唐代的张九龄曾写道:“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福桔不仅以甘甜味美受到人们的庞爱,而且还被人们视为幸福吉祥的珍品。在五十年代,富有地方特色的福桔栽种,曾经有“闽江两岸桔子红”的繁荣景象。六十年以后,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以粮为纲”,“其他砍光”使福桔的种植日趋萎缩,福桔也就成了人们罕见的稀奇之物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闽江两岸桔子栽种,再现生机房。曾有这样的一个数据:每棵5年生的桔树平均产桔50—60公斤,按每公斤2.5元计算,净收入可达到百多元。这是由于当时国内市场广阔。需要量大,各地桔商竟相采购,福桔生产处于卖方市场的有利环境中。桔树也被人誉称为“摇钱树”。在物质利益驱动下,桔农热情高涨,不断扩大福桔栽种面积,精心培育,从而带来了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物极必反”,在高收益的背后,隐藏着来自市场的高风险倍增。八十年代后期,福桔生产盲目栽种宏观失控,带来的预期效应凸现,福桔产品猛增,市场饱和。据有关材料显示1993—1996年期间,福价格是1公斤卖6角钱。农世卖了心疼,不卖心慌,因为过了保质期桔子就会变质烂掉。原先卖了红红火火的卖方市场也就转化为买方市场。“摇钱树”也就成了“赔钱树”,农民失去原有在物利益驱动下的劳动热情。不仅懒于施肥、灭虫、剪枝、除草等桔园管理。有的农民甚至愤而砍伐桔树,把它作为烧水煮饭的柴薪。这又是何等的哀怨和无奈!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桔子产量超出市场的需求,出现供过于求,使福桔价格远远低于价值,从而表现了价值规律的存在,生产如不顾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便造成了生产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无疑将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

    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它使我们明白:从“摇钱树”到“赔钱树”,以反映了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和国家有关部门宏观调控的乏力。如果我们自觉利用价格规律来调节福桔的生产和流通,国家有关部门对福桔生产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相信是可以把福桔树变成为“致富树”的。“致富树”,不同于传统观念上的带有自发性,盲目性的“摇钱树”。既体现人们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又有宏观调控,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给桔农带来稳定的较好的经济收益,是农民致富的较好门路。譬如,结合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一些不适宜种植福桔的地方,应指导农改种其他作物。对于那品质差,产量低的桔树也应进行淘汰。对福桔种植面积进行调控,不让其盲目发展,以免泛滥成灾。又如不断培育、改良新品种,对桔农进行技术培训,科学管理桔园,力争优质,高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再如,对福桔进行加工,深加工,以便形成福桔系列产品。既然在盛产葡萄的地方可以酿造出精美的葡萄洒类,为什么盛产福桔的闽江两岸就不能酿造出风味独特的桔子洒来呢?还有瓶装的桔子饮料,药用陈皮等。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地向桔农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努力拓展国办外市场,协调各地供求,搞好福桔流通渠道等。只要我们遵循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福桔成为“致富树”是完全可能成为现实的。

    市猪与乡猪

    “民以食为天”。解决吃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人类食物中,副食品种类繁多,在副食品中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莫过于肉类,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除个别少数民族外,猪肉的供应又占很大比重。

    “市猪”与“乡猪”,同样是猪,其本身价值不会因所属地区不同,而有高低不同。我们都知道价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时候,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的。但价格上“市猪”与“乡猪”却有较大的差异,在销售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遍追求:时尚、绿色、健康生活。但对所谓“时尚、绿色、健康的吃法的认识却有很大差异。在郊区,许多人片面的认为绿色、健康生活就是少吃肉或是不吃肉,多吃蔬菜。当然肉类卖得比蔬菜贵,城郊生活的群体普遍收入低于城市内的群体,经济能力也是制约其消费的因素。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城”“郊”两地区对猪肉的消费的人群有着明显的差异。

    城市地区的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有较高的认识,从饮食方面来考虑,也比较成熟。日常饮食,合理安排搭配,不会对某一类的食物情有独钟。在对“猪”的不同看法上,“乡猪”与“市猪”就有了地位上的差别。

    市场是双向的。需由双方配合,才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市场活动,仅是一头热,起不了大作用。要想提高城郊地区的“乡猪”消费量。应对该地区的居民——“时尚、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避免发生盲目跟风现象:将“肥胖”、“高血压”等疾病与“猪”挂上钩,认为“猪”就是这些病因的“凶手”。更重要的则是要逐渐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水平,增强其消费的能力。

    形成二者的差异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两地区销售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居民住宅区周围。人们大多数选择在超市里购物。而城郊地区消费场所则定格在“市场”范围内。就“超市”而言,特别是在鲜肉类比城郊地区的“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超市生鲜经营采购运作紧扣,建立有自己的生鲜服务体系;而“市场”上的鲜肉销售多是个体户,没有完善的经营服务体制,使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超市营业时间段长,方便人们随时购物。人们工作学习之后,就近购买,既方便又新鲜。而“城郊地区”市场营业时间以早上6︰30~7︰30为黄金时段,购物高峰时段对于许多人而言,既早又短。

    “超市”经营者有“时尚”的经营理念,能够跟着生活动态走;而普通市场则经常拘泥于单一的形式。 上述两大主要因素使居民趋于购买超市卖的“市猪”而鄙于“乡猪”。城郊地区虽然也有不少“超市”,但其经营范围小,多为日常生活用品,无法提供鲜肉类优质服务,使城郊地区“乡猪”销售量远低于城市地区的生猪销售量。据市场调查,如“汇达永辉超市”平均每日销售35头猪,而城郊地区每5个自然村的日平均消费鲜肉仅为5头猪。

    2005年我国生猪产品价格呈高位持续回落态势,生猪产品价格的回落是市场规律调节的正常结果。

    1、近两年生猪产品价格长期高位运行,极大刺激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今年第一,二季度生猪存栏、出栏速度明显加快,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价格下滑。

    2、2005年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稳中有降。为生猪产品价格提供了一定的下降空间。 虽然如此,“乡猪”的销售量仍“有减无增”。可见“乡猪”发展仍然迟缓。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迅速,土地使用面积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城市用地紧张。而城郊地区相对比较宽松;城郊地区经济也在慢慢发展中,环境相对也会比市中心好些。因此,现在有许多富人不断从城中搬到郊区,在郊区可以看到一栋又一栋的别墅在兴建中。这是一个促进郊区生猪发展的好机会,政府应该多鼓励人们在这些住宅区附近开超市,以提高生猪的销售量。

    在这些住宅区附近开超市不仅能提高销售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当地的居民,改善其生活理念。郊区的人口并不少,改善其理念,对促进“乡猪”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当然,让“乡猪”与“市猪”齐头并进是不可能的,但让“乡猪”的消费量慢慢接近“市猪”的工作是可为

    的。 让我祝愿“乡猪”有较大的发展吧﹗

    最好的名片

    自古至今,我们的圣哲们早已知道将“道德”抬到至高的地位,曾几何时,德字成为评价人的标准。不知何故,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却将诸如自私自利,好逸恶劳,金钱至上,惟我独尊,甚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标成信条,将祖宗的遗训忘了。其实,“文明”才是我国最好的名片!

    在公共场合,极有涵养的不再是中国人,被世界公认为有“绅士风度”的是英格兰人,被世人尊为睿智聪明的德意志人,最有公共观念,尊重人权的美利坚人。而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我们却不知“公德”为何物,光天化日下公然偷盗下水道封盖,砸电话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劣迹斑斑,数不胜数。同为华夏儿女,我们实在不愿被人取笑为素质低或是被贬为意识差。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当又一次见证我国综合国力的机会降临,我们不懈的努力着,时刻准备着握住它的手,“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于是2001年7月13日,我国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夜,举国欢腾,那一夜,全国人民都应该肃然起敬,都应该感动地流出热泪。因为它代表的是世界对我们的肯定,是我国进步和发展的有力标志。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笑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公布,福娃---五个可爱的亲密好伙伴,唱响“北京欢迎您!”他们的造型融入人鱼,大熊猫,藏铃羊,燕子以及奥林匹亚圣火的形象,把中国与世界连在从奥林匹亚山到万里长城,那是源自生命最初的梦想!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公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2005年6月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志愿者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志愿者标志的意义在于“心心相印的心形,象征心连心,奉献爱心,欢快舞动的人型象征手拉手,微笑服务。”2006年11月30日,北京体育场“鸟巢”成型。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运会倒记时500天。今天,我们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口号成为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时刻准备着。每个中国人,都希望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当然,一个口号对于社会中存在的那些不文明行为,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它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几分钟的距离,耐心等待几分钟,绿灯就会亮起,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几十厘米的长度。别急着随手扔下果皮,几十厘米前也许只是一个垃圾桶;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拿出一张纸巾至少代替了地板上一块“光彩”的痰迹;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看到,一贯人走在前面开启一扇弹簧门即将过去的时候,发现有人随后,于是就继续推着门等后面的人,后面的人诚恳的表示谢意;我看到,在公共场合,人们考虑到别人的存在,不再大声喧哗;我看到,许多人见面的时候都会说:“你好!”我看到交管部门已经不容许“灰头土脸”的车上路。尽管你的车很高级,司机也不在轻易按喇叭,我看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在我们汨汨的笔端下,有过多少温馨的爱的故事。当这些爱的故事如微风,如细雨,吹拂过,滋润过我们的心田,浇灌过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田因爱而肥沃,我们的灵魂因爱而饱满时,我们是多么幸福。

    我相信,其实文明总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电梯里,一个宝宝在妈妈怀里甜甜入睡的时候,你的电话响了,赶紧捂着口低声应答,而后,你和那位妈妈相视而笑。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是多一份体谅。当你正打算开动公交车,不远处一位老大爷蹒跚走来,你耐心等待,他扶着车门上车,你和那位老大爷相视而笑。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关爱。你撑着伞在街的一侧打车,一位大妈从远方渐渐进入你的视野,她站在街的同侧,没有撑伞的她全身湿漉。你缓缓地把伞撑到了她的头上,你和那位大妈相视而笑。有时候,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

    温暖。没有嫣然绽开的花蕾,便没有四季宜人的温馨,没有温暖怡人的微笑,便没有美好人生的绚烂。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 一种境界,境界依靠磨练。想要播洒阳光在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得阳光四溢,自己的心湖得蓄满爱和温情。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当2007年4月2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及火炬发布,奥运火炬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传递也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所有文明的热情。微笑的鼓掌吧,欢迎的掌声,文明的掌声,鼓励的掌声,让世界记住我们的掌声;文明的迈步吧,一小步,一小步,让全世界见证我们共创的一大步。迎奥运,拿出我们最好的名片---微笑着讲文明,树新风。

    让节约成为举手之劳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和子孙负责的身体力行。

    然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与节约相违背的现象——浪费,却是随处可见,例如:

    有的中学学生每学期用的圆珠笔竟达40多支之多,大部分的笔芯只用了三分之一就扔了,目的是为了外观新潮。

    有的中学食堂一个月的一次性饭盒竟达一千个左右,吃剩的馒头、米饭到处皆是。

    有的教室白天阳光充足却照开灯,学生外出时,电风扇照转,遍地纸张,有些同学桌上还有纸飞机。

    还有的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就一千多元,大多用在聚会、请客等豪华消费,仅有10%左右用于学习文具或参考书。

    更常见的是,用完水不关水龙头的现象,公共卫生间更是如此。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可是,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许正在为一家人的一餐饭而辛苦奔波?当教室和宿舍的电脑、风扇或者电灯在“孤独”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西部山区有很多的孩子仍然在点着蜡烛的教室自习?当我们奢侈到用大量的自来水换取一点凉爽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毁灭一种希望,一种让蓝天、碧水、绿地永存的希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个人在不经意间浪费点资源似乎没什么,但13亿人浪费的资源将对我国的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在我们随意浪费的同时,有多少人可以看到现在资源的匮乏与枯竭,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骤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的矛盾已经日益突显,尤其是水、电、煤、石油等非可再生性资源的告急,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更威胁人类的生存,我国的资源供应情况愈加不容乐观。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 仅为1.2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在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20年可以满足需求的仅为6种。资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面对当前严峻的资源形势,世界各国家为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在提倡节约的行为。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便共同发布了《公民节约行为准则》,号召全民节约,以达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


    高一政治小论文范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2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高一政治小论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