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 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 篇一: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选择市场化方向?

    中国计划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预先计划的资源配置决策不具备“完全信息假

    定”和“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所以遇到难以克服的信息障碍和激励上的困难;国家与企业关系扭曲: 一方面,

    国家捆住企业-企业无动力另方面,国家保护企业-企业无竞争;管理体制自上而下,条块分割; 财务上统收统

    支; 流通上统购统销;劳动力统包统配结果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供给不足,收入水平少有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

    展。市场经济与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一种最优资源配置形式,表现为信息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

    机制等方面,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需展开论述)

    2.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方式?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1)为什么?

    第一,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主导的改革,是在宪政不变的前提下,主要从经济体

    制层面开展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是 “经济先行,政治滞后”的一种改革;中国是由政府主导的改革,所以

    我们不可能搞激进式的改革;

    第二,中国有实行渐进式改革的条件:传统计划体制的结构分散、盲目和不严密,生产力水平低,结

    构落后,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可以获得古典式经济增长;改革的政治环境稳定,文化大革命为经济改革奠

    定了经济、政治、思想和心理的基础;

    第三,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双轨制过度,可以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

    间,从而促进新制度的成长。

    实行渐进式改革,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进行改革和发展,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状态,容易得到人们

    对改革的拥护和支持,使社会的总收益得到增长。所以,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

    (2)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点

    a) 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体制内: 对国有企业实行市场化改革-体制外: 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b) 诱致性变迁(自发)与强致性变迁(政府)-中国改革首先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中国改革的特点

    是强制性与诱致性的结合(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资企业; 乡镇企业)

    c) 部分改革与整体改革-新旧体制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如价格改革的步骤)-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农村包围

    城市;沿海包围内地;非国有经济包围国有经济; 整体转换)

    双轨制的优点:可以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新制度的成长。

    3.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解释(ch1.2)

    (1)改革角度:中国不断接近华盛顿共识,实行了市场化道路,但又没有全部迷信市场机制,我国的改革是

    一种政府主导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

    (2)制度创新方向:中国利用竞争,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使得中国经济充满青春与活力 (需展开论述)

    25.试分析医疗保障产品的经济学属性并阐明你所认为的医改方向 (ch6.1)

    第一,医疗商品是竞争性的商品,属于私人产品(竞争性、排他性),用市场机制手段来流通,通过竞争是

    比较有效率的;医疗产品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即便是市场提供,也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第二,由于医疗产品有非常强的外部性,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并且,劳动者具有基本的人权(病有所医),

    居民享受基本的养老保障,是居民的基本权益,需要政府给予保障。

    第三,有些疾病具有非常强的外部性,只能由政府来予以保障。比如传染性疾病,卫生防疫工作是由政府

    全部买单。

    正是由于这样一些特点,政府应该给予居民基本的保障,政府视财力的状况,增大投入,以保证病有所医。

    综上所述,医疗改革要坚持这样三个原则: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病不难,看得好病。在保证政府投入、

    政府监管的前提之下,还要设法创立竞争性的环境,保证通过竞争提高作为医疗主体的效率和水平。

    4. 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ch1.3)

    “华盛顿共识”由198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森提出,针对拉美国家爆发的债务危机,旨在针对发展中国家改革的一项指导性意见。共包括10条改革建议,分别是:

    a) 财政自律,即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减少预算赤字,防止通货膨胀。

    b) 调整公共支出优先次序,即把支出从无益的补贴转向有利于提高增长和降低贫穷的领域,如基本的健

    康、教育和基础设施。

    c) 税制改革,即建立一个税收基础广泛但边际税率适度的税收体系。

    d) 利率自由化,即由市场决定利率。

    e) 实行有竞争力的汇率。

    f) 贸易自由化。

    g) 对FDI实行自由化,即取消各种障碍。

    h)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i) 解除政府管制,即减少市场进出壁垒但不是废除安全或环境管制。

    j) 保护私有产权。

    (2)核心思想: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加上财政稳定化。通过启动市场机制,使国家经济就会获得稳定的增长。

    (3)中国的改革,就是利用了华盛顿共识的机会和手段,但又消除了华盛顿共识的弊端,没有完全按照华盛顿共识改革的一个结果。

    (4)“北京共识”是美国的拉莫先生针对中国的改革,提出的一些总结性的经验,其中包括: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边境和利益(如台湾问题);以及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

    (5)评价:与其说有北京共识,不如说有一定的中国改革模式

    “北京共识”是美国的拉莫先生针对中国的改革,提出的一些总结性的经验,其中包括: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边境和利益(如台湾问题);以及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

    尽管由于中国改革快放的成就,使得“北京共识”在世界有重大影响,但实际上与其说在经济发展上有北京共识,不如说有中国改革模式。

    5.制约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人口问题 中国是唯一一个国未富,民已荒的国家。

    (2)资源问题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

    (3)环境问题 酸雨、劣五类水、污染、垃圾

    (4)不平衡增长问题 (5)综合改革问题 (6)民生问题 (需简要展开)

    6.成熟的证券市场有哪些主要特征?(ch2.1)

    (1)成熟的股票市场特征(解释)

    监管高效 股价合理 功能完善 多层次 券商规范

    法规完善 国际化 现代化 上市公司

    (2)图示(核心和关系)

    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者,证监会,券商,银行等各方面的关系;

    (3)举例:中国的证券市场功能:融资、资源配置、投资功能

    不健全:融资功能非常重视,资源配置功能,投资功能一般来说没有发挥作用;所以三个方面都应该健全和完善。

    7.中国上市公司主要存在着那些问题?(ch2.2)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不高,没有规范运作,疯狂融资,缺乏对投资者的回报意识;除此之外,还有造假、欺诈上市、大股东抽血,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等行为。

    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答:一个成熟的股票应该做到监管高效、股价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完整、券商规范、法规完善、上市公司优质规范等。

    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建立时间很短的中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功能缺陷。我国证券市场功能不健全,非常重视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不显著,而投资功能一般来说没有发挥作用;

    2.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问题。市公司主要问题是质量不高,疯狂融资,缺乏对投资者的回报意识;除此之外,还有造假、欺诈上市、大股东抽血,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等行为。

    3.证券市场监管等也应继续完善。

    8.应该怎样认识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ch2.3)

    第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伟大革命,它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种制度性难题,它第一次使得大股东利益与中小股东一致,它实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资源配置功能,它虽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但它为其它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一个制度化的基础;第二,尽管在股权分制改革中也有一些争议,认为它侵害了国有股东的权益,助长了投机等现象,但实际上,国有资产得到了增值;所以,我们对这样一个改革应该持赞美、肯定的态度。

    9.简述怎样完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ch2.4)

    第一,中国证券市场是一种他律型的、集中式的监管,我们强化证监会的一元化监管,以及赋予证监会更高更大的执法权和立法权,来增强其监管责任和手段;第二,我们应该吸收其他的监管模式——自律性监管模式,发挥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的作用,加强主体的自律,调动各方积极性;第三,科学监管:期货分出和对证监会加强监管,避免寻租行为和效率低下的状态。

    中国应采取何种证券监管体制

    应向美国模式靠拢,兼采英国体系之长

    建议:证券法规范 一元化监管 期货分出 立法权和执法权 任职资格自律

    10.简述公司治理方式(ch3.1)

    内部治理(解释)

    权利,决策,监督和执行机构的成员组织安排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约束

    大小股东对董事会的压力(用手和用脚)

    对管理者收入和报酬的理性设计

    外部治理(解释)

    经理市场(炒鱿鱼的压力)

    股票市场(“敌意接管”的威胁)

    产品市场(营销竞争的压力)

    11.试评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ch3.2)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改革曾实行过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战略改组等改革方案,并组建了国资委负责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

    现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产权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相结合的改革,主要有两条道路: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国有经济战略改组。这两条道路既有矛盾,也相统一。(可略展开)

    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同时进行国有资产的战略改组。将国有资产集中到重要行业领域。 当然,解决两条道路的矛盾,要解决国企争议,需要为国企构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包括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国企交租交税交利),与民营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12.怎样认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ch3.3)

    第一,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存在的;第二,要通过立法、加强交易监管的手段,尽可能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国有资产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国有资产僵化、固化是最大的流失;第四,不能以交易方是否获利来作为判定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依据。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国有资产的产权改革。

    13.怎样认识国进民退现象?(ch3.4)

    对于“国进民退”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于退出。广义上讲,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有识者指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带有很强的“逆市场化”取向,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产生偏离。

    从当前的数据和证据来看,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观点,国进民退现象不明显。

    国退民进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国进民退是反市场的结果。在有些领域已经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的苗头,我们应该警惕。同时也应该加强国有资产的战略改组。

    14.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ch4.1)

    财政体制的改革

    1.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2.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收入划分方法

    3.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的分成比例。

    4.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

    5.建立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

    6.作为分税制改革的配套工程,税收制度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财政支出的改革

    建立部分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金财工程,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

    财政收入的改革

    建立起以三大税为基础的流转税制度和所得税为基础的税收制度,加强辅助税制的设立和完善

    15.试述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ch4.2)

    答:近期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财政部正在征求意见。我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全面进行:

    1.提高个税起征点,并建立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物价上涨联动的机制;

    2.缩减个税层级结构。当前,我国个税实行九级累进税制,层级太多,可合并缩减到五级;

    3.可适当降低税率:个税除了调节收入差距的职能外,也应通过减税拉动内需,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4.为了公平起见,个税应以家庭为单位征收;

    5.为平复收入曲线,增强公平,可以年为单位征收。

    6.最终逐步过渡到综合所得税制度,即无论来源如何,对个人全年所有收入总额进行综合,在减除各种法定的宽免额和扣除额之后,余下为应税所得,在个人自行申报之后,按统一累计税率计征所得税。

    16.增值税(ch4.3)

    答:我国增值税正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

    生产型增值税,即对任何购进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税金不做抵扣;消费型增值税,一次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税金。

    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其实质是大规模的减税行为,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收益,增强企业的活力。

    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将适合转为增值税的一部分营业税,纳入增值税的范围,也就是增值税的扩充工作。应该将可以作为增值税的某些行业(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内。

    17.公共财政(ch4.4)

    公共财政的含义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据群众意愿,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行为。(概念)

    中国建立公共财政制度需要着眼于以下方面的改革

    第一,适当地界定政府经济职能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前提。

    第二,运行机制的法制化和公开化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

    第三,非市场赢利原则是公共财政的立足点。

    中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构架

    (1)制度安排:公共选择制度和决策

    政府职能转轨和政府间职能分工,财政管理制度和程序的有效确立,决策的科学透明等

    (2)规范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体系

    政府收入的度量把握,税制合理及其收入比重,预算外收入管理,政府间转移支付等

    (3)规范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体系

    按照公共产品的性质和层次有效提供;提高公共选择的范围和效率

    (4)法律与监督:规则需要立法保障,行为需要广泛社会监督

    总而言之,公共财政是政府提供公共财政和服务类财政,它与建设财政相分离的,中国是向公共财政转型的。

    18.资源税(ch4.5)

    资源税(概念)

    中国从84年开始建立资源税制度,其征收范围是有限的,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

    后来又扩张到金属矿产品、非金属矿产品。

    设置资源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方向的转变。

    资源税改革主要方向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所有的资源纳入征收范围,例如水资源),从生产环节(开采、冶炼)和消费环节(利用)同时征收资源税(例如产煤、用煤都要征税);二是提高资源税税率;三是征收方式则由目前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解释)

    19.试述中国金融业的改革路径(ch5.1)

    两个方向:宏观金融构建、微观主体再造

    宏观: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人民银行新的职能正式表述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构建了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建立起了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设立了金融工具(利率的市场化、汇率的自由化);

    微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商业性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并且进行了改制上市工作;组建了政策性银行,并对国家开发银行进行了商业化改制工作;发展了一大批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加强了农村信用制度的建设,加快推进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全力推进完成了全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初步形成了普惠制农村金融扶持政策体系。

    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主体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形式进行了建设和完善工作。

    2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ch7.3) (需简要展开)

    从功能出发,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社会安全网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中国居民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调节分配关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

    缓解社会经济生活的矛盾,为公民提供社会安全保护

    排除改革中的障碍,推进改革的深入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篇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

    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20.1%,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图1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年年均仅20多亿美元,1992年时也只有192.01亿美元,是1979年的4.5倍,年均增长11.5%。虽增长速度不算慢的,但基础弱,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徘徊阶段,相对于以后来看,这一阶段每年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很小的,且利用外资的类型也比较单一,1989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只能以借贷方式吸引外资,这种方式利用外资我国要承担的外债风险大,原因在于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国外也缺少对中国开放的了解和信任。但很明显当时中国引资的质量是相当低的。1989年后外商直接投资才逐渐增多,中外合作、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才慢慢涌进中国。

    4、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开放伊始到1992年,中国对外投资处于探索阶段,这期间共兴办海外企业148家,累计对外投资10.6亿美元,相对庞大的利用外资量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实现了从无到有。投资主体开始主要是一些经贸所和部分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组成经贸公司,后来一些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对外投资,项目规模也逐步扩大,对外投资的领域逐步扩大到资源开发、商品生产、工程开发等领域。

    5、金融国际化局部试点展开。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外向发展要求,我国金融业首先在深圳市试行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海南省。这个时期开放有明显的地域限制,且业务开通范围较窄,仅个别试点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更少,范围仅在香港与美国等。金融国际化程度低也影响了我国外贸结算,如与非洲难做生意就是此故。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非常明显。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阶段(1992-2001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发展阶段是指一国在具备一定数量出口企业的前提下,开始实施由“量的扩张”转向“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技术积极实施“走出去”,从而使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产生质的飞跃的阶段。

    1、国家开放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调整成为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动因。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结束了1992年前一段时间相对徘徊前进的局面,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转变”,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政策基础。从表1看,有关倾向于出口导向的制度和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开始重视出台有关出口质量的政策。1993年以来连续多次降低关税,到2000年我国关税降到15%,减少非关税方向,采取了与世界各国同轨非关税壁垒代替高关税保护政策。在汇率方面。我国改变了汇率高估的局面,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期间由强调地理区位的开放转移到了对体制的改革,理论和政策上逐步成熟,也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一般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2、出口贸易突出“以质取胜”。从表2可以看出,1993-2001年间我国外贸易额在绝对量上比1992年前有了明显的增加。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661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出口额的排名由1992年的第11位上升到了第6位,2001年出口额比1992年增加了2倍,出口依存度由1992年的17.5%达到了2001年的21.8%,而且可以看出,1993年以来外贸出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出口创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弥补了内需不足的缺口,成为这几年经济增长平均达9.7%的重要推进器。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彻底向逆差告别,呈现单边的增长性顺差,这期间年均顺差185亿美元。从出口结构上看,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出口粗加工、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为主,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2001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到80.9%,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由1992年的23%上升到了2001年的42%,高新技术产品由1992年的5%增加到2001年的17%。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3、吸引外资集约化发展方向渐显。从表2上看,1992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年增长量有了大幅增加,2001年利用外资达到496.7亿美元,是1992年的1.2倍。这期间从1994年到2001年中连续7年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而且外资企业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越来越高,2001年占中国出口额的50%。而1992年以前只占12%。中国利用外资在这期间基本上呈现了一个较大基数上稳定增长的局面,这种稳定性也表明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日渐成熟。此外,利用外资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即由过去多数外资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加工制造企业,转移到了在引导外资投向生产型项目的同时,又有计划地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1997年以后,国家政策已经由过去主要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转变为对内外资企业提供、同等的竞争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利用外资不再是以粗放式引资为主,而是进入了讲求质量效益的新的阶段。在这个期间利用外资的实践中反映了出来,从表2上看,我国在1997年利用外资最高峰值后,到2001年间有一段时间的下滑调整期,其中就蕴含着以质择资的影响。

    4、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根据表2统计,1993-2001年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03.06亿美元,且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2001年达到7.08亿美元,是1992年1.95亿美元的3.6倍,累计批准成立非金融类海外企

    业共计6610家。可以说,相对于前一阶段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其起步晚、政策的不健全、企业对外竞争力弱等原因,相对中国利用外资来说显得微乎其微,而且投资也主要限于初级加工制造、资源开发等领域,投资对象也主要集中在亚洲等地发展中国家以及日本、美国、德国等地。

    5、金融国际化发展明显。1992年以后,我国金融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取消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置代表处、外国银行分行、合资及独资银行、外国独资及中外合资财务分行。外国金融机构和业务基本覆盖了所有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截止2001年底,共有19个地区和国家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建立了190家营业机构,其中31家外资银行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资产达440亿美元,贷款186亿美元,存款65亿美元,资本金额30亿美元。外资银行在外汇款和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分别达到20%和30%的市场份额。但外国证券机构在华只能设立代表处,不能设立分公司[3]。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积极走向国际市场,遍布欧洲、美洲各地,如中国银行就设立了560家海外机构,同时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可以看出,相对前一阶段来说,中国在这一阶段金融国际化方面有了明显发展。

    (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开始进入高级阶段(2002-至今)

    所谓经济外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一国出口导向产业中以科技为主导,并且能够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使本国经济能够自主进入世界经济并居主导地位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看,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已经步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对来说更加高级的发展阶段。

    1、加入WTO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崭新阶段[4]。2002年开始中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与世界贸易运行机制接轨。过去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开放转变为全面的全方位的开放。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战略和重点也因之转变,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的共同追求,出口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中国企业决战世界市场的选择。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在世贸组织许可的范围内极力保护和鼓励出口,并对出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规范出口市场次序和完善外贸管理体系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

    2、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表2看,2002年中国GDP突破100000亿元大关,中国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3000亿美元大关。2003年与2004年的增长额都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增加了2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0%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贸易对外依存度也由2002年的24.7%上升到34.%,突破世界正常外贸依存度4个百分点。2002年以来中国外贸顺差年均达469亿美元,2005年更是突破了1000亿美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出口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出总出口额的50%,2003年与2004年资本密集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1.4%、53.3%,而2002年以前平均仅占30%。科技产品出口由2002的21%增加到2005年的30%。工业制成品和科技产品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但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可进一步提高。

    3、引进外资规模巨大且平稳发展。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跃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稳定增长,2005年超过600亿美元,利用外资的方式与质量都有较大改变与提高。在利用外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与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意向显著增长,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设立总部与研发中心,且外资投向多为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机电产业等。

    4、中国企业“走出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对中国企业外直接投资为

    9.83亿美元,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9亿美元,年均增长25%以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层次和水平均有所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设立生产线并参与外国企业的并购,远大集团在美国设立生产线,海尔等企业的大型产品进入欧洲主要市场并设立分部,TCL集团出资820万欧元并购德国著名家电品牌耐德等。说明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有了重大发展。

    5、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1年以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WTO的承诺,继续加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不断提高外汇管理水平,继2001年之后,中央又对外资银行开放了多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2004年在我国62家外资银行开设的204个营业机构中,有105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外资总额也达到131.87亿美元[5]。另外,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在2002年以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2002年11月8日中国银行和中国证券会联合公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实质性阶段。

    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主要特点

    综观中国经济近30年外向发展的历程,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发展进程的渐进性。这种渐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渐进发展性。在理论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抉择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改革再到加入WTO后外向经济的全面深化,中国逐渐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逐步呈现出内向到外向发展的选择过程。二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上,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沿海开发区再到内地全面开放的渐次推进,以及在利用外资、出口贸易等方面由强调数量到强调质量的发展过程,都无不体现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与渐进过程。

    第二,发展方式的政府主导性。与中国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政府强力推动相一致,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政府的主导性。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就是以非常强势的出口贸易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尽管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出口政策逐步弱化,但政府政策主导性仍没有减弱,仍然从各级政府的强力行政干预上体现出来。在各地极具优惠条件的招商引资活动、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开放、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相当明显。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当初,这种主导性是相当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制尚未健全的今天,这种主导性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篇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论文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论文

    摘要:说起中国的经济腾飞不得不从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更是在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与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要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

    4.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经济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余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改革以来,我国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

    产业的转移。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228亿美元。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一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转轨,随着消费增加,投资增加,一般都会出现通货膨胀,而我国则实现了低膨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和成就。

    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首先变现为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978年-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218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6977元。其次,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11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9968元。再次,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也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年-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0.4%,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7.3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

    另外,住宅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居民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闲暇时间大幅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等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3.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产品产量、受高等教育人口总数、进出口额、消费额等均居世界前列。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一度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

    概括以上所述,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是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历史上农业的发展,制约着其它部门的发展,经济发展在农业基础上,我国的农业问题要靠自己解决,不能依靠国际贸易。贸易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可能萎缩,资本流向高回报的区域,随着城市改革的发展,农业徘徊不前。工业化过程中,耕地面积缩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更是加剧了中国的农业问题。

    2、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问题,(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只要采用市场经济,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间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地区经济基础高,多从事技术密集、资本、资金、劳动力密集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市场容量大。不发达地区以土地等自然资源、劳动力密集的,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产品为产业,如农业商品初步加工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区发达,中部欠发达,西部不发达,加上80年代后中央政策向东倾斜,愈加拉大差距。而差距过多会导致利益摩擦,地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应加强对此问题的解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到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是什么,要不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将货币推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疏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某些人为了弥补利益损失,发生了腐败,出现拜金主义、拜权主义苗头。

    4、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两个问题:1、产业结构高级化;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间关系,我们的产业结构是重型,第二产业处于重要地位,第三产业处于薄弱地位,农业的市场化,科学化程度弱,生产率低。在第二

    产业中如何调节一些传统企业如纺织,机械,如何加强高新,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金融、旅游业、服务业等等如何发展。第二产业在第一产业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二为基础,反过来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这几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始终不可忽视。

    总之,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服务业发展落后。根据上述问题,我国要加快经济的平稳发展仍需在很多方面作出努力。

    四、结论

    在东方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持续稳定高速成长的沧桑巨变,显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但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五、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 2]温家宝 .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 [ J ]. 求是 , 2008 ( 21 ) : 1 - 6.

    [3]谢长青、钱文荣,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

    [4]安树伟,郁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政策取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5-71.


    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15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中国经济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