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篇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1979—2015)分析及建议

    院 - 系: 商学院 经济系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年 级:2013级

    学生姓名:第四小组(撰写人:鲁志超) 学 号:201301040428 导师及职称: 何婕

    2015年6月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economic development

    (1979-2013)

    And Suggestions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Economics, College of Business

    Maj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Grade: 2013

    Student’s Name: NO.4 GROUP(Author:Blues LU)

    Student No.: 201301040428 Tutor: He JIE

    Finished by June, 2015

    摘 要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商品与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PPI(生产价格指数)是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整理了1979年到2013年全国CPI指标、CPI、PPI指标、恩格尔系数、消费支出情况及消费结构、生产结构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变化,指出了我国现今面临的消费与生产上的两大问题:消费结构升级趋缓,享受型、精神型消费需求增长降低,消费停滞不前;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长期稳定,产品供过于求,存在大量产品剩余,存在巨大产能过剩。

    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国家现今的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战略暂时解决了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危机;国企合并与自贸区的设定,以开放的措施倒逼工业企业进行改革;制造业真正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工业4.0时代的产品生产。

    关键字:经济状况消费结构生产结构 产品剩余 建议

    一、前言····························· 1 二、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特点··················· 1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1 (二)居民消费指数研究启示·················· 3 三、我国生产结构的变化特点·················· 3

    (一)国家生产结构的实证研究. . . . . . . . . . . . .. . . . . 3 (二)我国生产结构及PPI指数的启示. . . . . . .. . . . . . .. 6 四、中国经济发展启示······················ 6

    (一) 工业4.0与大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6

    1. 工业4.0与个性化生产. . . . . . . . . . . . . . . . . . 6 2.工业发展方向:大数据与工业4.0的结合. . . . . . . . . . . 6 (二)自贸区与国企合并. . . . . .. . . . . . . . . . . . . . . 7

    1.自贸区:开放倒逼改革. . . . . .. . . . . . . . . . . . . . 7

    2.新贸易模式:对内竞争、对外垄断. . . .. . . . . . . . 7 (三)一带一路与亚投行. . . . . . . . . . . .. . . . . . . . 8五、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参考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1979—2015)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前言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研究中国1949至2015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包括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的数据,来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特点,从而明白得失,达到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

    二、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特点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居民消费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温饱为主体的消费模式,渐渐演变为生活娱乐为主体的消费模式。大量的发展性和享受型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消费结构的转变。按照统计年鉴对消费结构的定义,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通信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和烟酒及用品类共八大项消费支出,整理以1979年的消费结构的具体数据资料得到下表:

    表1 我国1994-2013年CPI指数(环比)

    家庭用品

    112 107 103.8 100.7

    医疗保健 111.7 111.3 109.3 104.7

    交通通信 107.8 99.9 98.8 97.4

    教育娱乐

    烟酒用品

    项目 食品 衣着 居住

    1994 131.8 117.1 121.3 1995 122.9 114.5 110.6 1996 107.6 107.4 111.4 1997

    99.9

    103 108.3

    112.5106.4110.4100.9

    1998 1999 2000 2001 96.8 95.8 97.4 100 99.2 101.7 97.3 101.7 99.1 104.8 98.1 101.2 98.4 97.7 97.7 97.7 102.8 100.9 100.3 100 95.8 94.5 93.8 99 96.696.897.4106.6 99.7 2002

    99.4

    2003 103.4 2004 109.9 2005 102.9 2006 102.3 2007 112.3 2008 114.3 2009 100.7 2010 107.2

    2011 111.8 2012 104.8 2013 104.7

    表2 97.6

    99.9

    97.5 98.8 98.1 97.8 102.1 97.4 100.9 97.8 98.5 104.9 98.6 99.7 98.5 98.3 105.4 99.9 99.9 99 99.4 104.6 101.2 101.1 99.9 99.4 104.5 101.9 102.1 99.1 98.5 105.5 102.8 102.9 99.1 98

    96.4

    100.2 101.2 97.6 99 104.5

    100 103.2 99.6 105.3 102.4 103.4 100.5 102.1 101.9 102 99.9 102.8 101.5

    101.3

    99.6

    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元)

    100.6 99.9 101.3 99.8 101.3 101.2 102.2 100.4 99.5 100.6 99 101.7 99.3 102.9 99.3 101.5 100.6 101.6 100.4 102.8 100.5 102.9 101.8

    100.3

    102.1103.1102.3 1993-2012

    篇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前景评述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前景评述

    摘要: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经济政策的不断制定和更新,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经济上的高速发展令我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是件浩大的工程,所以肯定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这一系列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如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环与境资源问题,就业问题,收入贫富差距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关键词: 宏观政策,资源与环境,就业,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异常迅速,这点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就能看出来。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育事业等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们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在2014年的世界计算机运行速度比赛中,由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一举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等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又如中国占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的7%左右,但却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它是由中国人用智慧创造的奇迹。近年来,随着以袁隆平教授为主科学家对农业的研究不断深入,更高产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新品种也陆续问世了,这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的问题,同时对世界的粮食安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再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是一项让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虽然比西方发达国家玩了几十年,但中国科学家用自己智慧和汗水不断地突破一个有一个难关,特别是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和神州系列飞船更是领先世界水平,其中长征系列火箭大发射成功率达到90%以上,2008年‘神七’发射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011年‘神八’

    发射实施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以上数据无不在展示着中国这只沉睡的东方大象已经醒了过来,并且正在以稳健而有力

    的步伐前进着。中国人创造的奇迹也在向世人宣布,中国人并不笨相反中国人民充满了活力,充满了了创造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会实现,中国梦必将成为现实,因为我们相信别人能做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别人不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这就是中国人的自信源泉。

    中国的发展的确是让很多国家羡慕,特别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中国每年的GDP增速几乎都是在两位数,即使在经济有所放缓的今天中国的增速依然是处在世界前列的。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因此反观中国的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会发现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以前我国过分注重GDP也就是唯GDP模式,结果完全不顾对自然的破坏,大肆的采掘,浪费自然资源,结果导致现在的环境急剧恶化,自然资源严重匮乏。又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政治,法律的建设,结果导致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再比如在过去的几十年因为只是单纯的引进外资,而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结果导致中国的大量资源外流,中国只是成为了加工厂而无任何知识产权,人们对中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了‘Made in China’层面上,等等。

    我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所以改革的还不彻底,有很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在当时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但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这些问题就渐渐的暴露了出来,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化过程中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 导致城市占地扩张过快对农用耕地的破坏和侵占; 城市化改造拆迁过程中来自政府的控制软弱无力, 导致不少城市出现私搭乱建, 套取国家补偿款项的事件极为普遍。好的环境和制度可以约束坏人变成好人, 恶劣的环境和制度可以诱使好人变成坏人。因此设计好的管理制度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煤炭资源开采方式既浪费了资

    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国以前的唯GDP的发展模式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全国因为环境问题而给当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地方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如2011年8月14日 的”铬渣污染水”事件,由于化工废渣的非法丢放,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村民赖以生存的水源——叉冲水库在过去几个月中遭受致命侵袭。在雨水的冲刷和渗透下,总量达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把水库变为恐怖的“毒源”。随后,经过当地一系列的沉淀与稀释作业,致命“毒水”被直接排放到水库下游的珠江源头南盘江中,造成元田小学部分学生及周边儿童出现了身体不适。再如目前的北京市因为废弃排放严重超标,造成雾霾天气时常“光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中国一直标榜自己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因为人口众多,所以人均资源并不多,在世界排名中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资源利用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另外再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不难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城乡之间,民众之间的各种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2.57倍,1985年曾缩小为1.86倍,以后逐年扩大,2007年已扩大至3.33倍。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6倍,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若将城镇、农村居民所拥有的福利及其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财政补贴、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等也计算内,那么,城乡收入的差距则会更大。(2)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资料显示:1987年我国收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1991年行业平均收入最高

    与最低水平相差1.55倍,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99倍。而到了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相差已超过10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3)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在中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一路飙升到2009的0.63,显著超过通常所说的警戒水准,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四.就业问题依然严峻

    尽管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以GDP的高速增长为标志实现了迅速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的整体实力蒸蒸日上,但有一个问题却一直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那就是就业问题。由于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的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起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就我国的现阶段国情来看,我国的失业类型大概有以下几种: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低、技能老化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无法进入新的产业部门而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这一种失业在我国比较普遍。

    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或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例如,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正在寻找工作,或因劳动力需求的随机波动引起一些人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交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之中。目前,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够完善,造成供求信息严重阻塞;劳动力流动不畅;职业中介机构发展不足,管理滞后;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致使摩擦性失业频繁发生。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一起被统称为自然失业,国际上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为4%及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

    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由于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当总需求下降时,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进而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性失业。

    中国虽然是个人口大国,而且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总体素质却不高,所以尽管

    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就业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不断

    增加,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渐减少,问题年年存在,但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前,受到实行 紧缩货币政策,人民币大幅升值、取消出口退税等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出现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特别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出口贸易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时,大量的出口贸易型企业不得不削减产出以降低经济危机对自己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的大量岗位被削减掉,失业数量骤增,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另外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也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就是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相应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致使有部分人钻法律漏洞,不利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推行和实施。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五.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东部沿海所存在的天然优势,所以当时国家的全部资源都在往东部转移以方便东部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东部沿海城市也确实没辜负大家的期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更是走在了其它中西部城市的前面。但是由于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西部地区长期的贫困导致了那里的人生活异常艰辛。医疗,教育等方面严重欠缺,有很多人生病都没钱治病或者没地方治疗,学生依然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课本,教师的工资仍停留在上世纪末的水平。另外,因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能覆盖到那里,所以那里的养老金根本无法发放到位,人们的寿命普遍较低。相较西部,中部六省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是有很大的差距。国家虽然在早

    篇三: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作者:郭海鹰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7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但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本文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判断。

    【关键词】经济发展;内需;经济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很多发展专家和理论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发展模式”。但与此同时,有人提出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值得探讨。

    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其不断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跃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实体。但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开始面临增速下行和通胀压力共存的困境,滞胀风险悄然袭来,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分配、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挑战。

    (一)物价高位运行

    2012年4月1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这也是中国GDP自2011年达到9.7%以来连续第5个季度增幅下降。而在该数据发布5天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上涨因素推动,3月全国CPI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而更有意思的是,在CPI数据公布的当天,福临门等食用油涨价8%,有地方市场上的香菜达到了10元一斤。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收入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在中国学界所进行的对灰色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灰色收入,高达5万亿,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行政审批、金融腐败、公共资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15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