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1-03 18:58:19
  • 移动端: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小编为您带来了7篇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篇一: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活动名称

    找片片

    活动目标

    感知、体验物品的共同特性,按标志找出和范例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片片。

    活动过程

    1.每一组幼儿的面前都有一筐圆片片,教师拿起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圆片片”。然后,让幼儿在自己面前的圆片片筐里找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红色圆片片。

    2.教师可以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放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幼儿可以随时进行比较,看自己找对了没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看看筐子里还有没有红色的圆片片。

    活动建议

    1.设计这一类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物体的相同属性。例如上面的实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的相同属性是圆片片,这有利于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2.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集体教育、分组教育、区域活动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班的集体教育活动要带有一定的情景性,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意义。

    活动延伸

    1.用相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认识蓝色的、黄色的圆片片。

    2.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形状不同的片片,让幼儿排除形状的干扰,找出红色的片片。

    篇二: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备注

    [学生活动设计]:朗读

    讨论

    自读自悟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缩写《小英雄雨来》

    教学重点:

    分清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按照缩写方法进行缩写。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2)理清层次;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他只是在文字篇幅上的缩减,仍然是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

    四、自己缩写,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

    互相学习、批改。

    反馈:(总结评比作文)

    篇三: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一、教材所处位置及学习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安排的《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的又一次围绕一个主题,课内外结合,学生自主程度较高的大综合性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知道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懂得正确利用媒体,趋利避害;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学习利用信息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发挥“单元导读”的导学功能

    带领学生走进信息世界,需要认真阅读理解单元导读,帮助学生搞明白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社会背景、自身需要、学习目标。单元导读的学习应该让学生生成“我的五官所触及的都是信息,”“我就被信息所包围”的感受;生成“让我们马上开始关于信息的研究”的急切心态。一句话,充分发挥单元导读的功能,使学生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目标明确、充满激情。

    三、用活“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活动建议”

    (一)根据需要活用“阅读材料”

    教材选编了五篇针对性很强的阅读材料。这是为学生提供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必需的资料,特别是对无图书馆可去、无网络可上的农村小学生,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按照第一条“活动建议”,“认真读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展开研究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概括能力自主阅读这些资料,讨论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根据第三条建议做活动准备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这些材料,提取现代传媒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信息,作为论辩发言的材料。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还是要引导学生拓宽搜集资料的渠道。比如,通过访问专家、亲身体验等形式,进一步搜集资料,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的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一次调查结果两次运用

    “活动建议”第二条是“做一次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都从哪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再根据记录做一些分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用活这条建议,首先是在调查前,引导学生设计好调查记录表,培养学生事前注意做好准备工作的良好习惯;通过留心自己和家里人获取的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后,指导学生填写调查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汇总、分析。不要满足于发现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规律,以及信息对不同群体的影响,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分类保存资料,为第二阶段利用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做准备。

    (三)灵活选用辩题,重视前期准备

    活动建议第三条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传媒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用好这一形式,一要根据当地实际,灵活选用论辩主题;二要重视论辩前期准备。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拟订讨论或辩论的题目,指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正、反双方的资料。论辩由学生自己组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防止“走极端”。论辩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论辩提高学生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组织语言、口语交际的能力,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自觉性。

    (四)拓展活动内容,体会信息对学习、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选用的活动建议是面向全国各地小学生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针对当地、本校或本班的实际,设计感兴趣的活动。譬如,城市的孩子可以搞“天下事我关心”新闻摘要活动,感受现代信息的影响;做“购物方式的变迁”调查活动,了解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的方便等。农村的孩子可以开展“与致富专业户零距离接触”,看他们是怎样获取致富信息的,信息给他们的生产、销售带来了什么好处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四、学习写“研究报告”的五个步骤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综合性强、难度大,是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可指导学生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研读例文,打开思路

    引导学生阅读两篇研究报告,让学生感悟到像“爸爸咳嗽”这样的小事也可以进行研究。教师可再进一步举例激趣,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搞研究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只是需要留心观察生活、注意搜集信息、善于发现问题。像家庭生活、校园文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当地习俗、科技文化等都有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校园文化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学生近视情况及形成原因的调查,预习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校园童谣的研究……从而打消学生的顾虑,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最想探究的问题,激起“我也要研究”的欲望。

    (二)选定主题,制订计划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问题,从“小小的陀螺”到“神秘的UFO”,几乎都感兴趣,思路打开后,他们列举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涉及面很广,有的会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是离奇古怪,即使研究也不可能有结论,像“有没有外星人”等。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定合适的研究主题至关重要。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选题首先得是自己感兴趣、乐于研究、适合研究的。选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尽量浅、小,多着眼于身边的现实问题。例如,“从玩具的变迁看小学生的消费观”“环保与卫生习惯的内在关系”等。确定选题后,小组制订研究计划。由于是第一次订研究计划,教师要具体指导,可给学生提供例文,让学生明白,研究计划分“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组员分工”等方面。

    (三)搜集信息,分类整理

    计划确定之后,搜集资料是中心环节。教师在这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板块学习的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里搜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效劳动。搜集的资料应当和课题有关,尽可能多一些和全一些,正反方面的都要有。搜集资料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也可以从书报上摘选、从网络上搜索等。例如,“我们家生活的变化”这一选题,就可以通过调查家人、亲朋,从衣着、家具、电器、过节消费、交通工具几个方面搜集资料。接着,小组成员要一起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已有的资料删去,新的保留;与自己有不同观点的留下,然后归类整理。

    (四)阅读资料,形成观点

    小组成员要充分阅读整理好的资料,每个组员都要注意筛选为自己观点作支撑的、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信息,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为撰写研究报告做准备。

    (五)研究写法,撰写报告

    再次研读两篇研究报告,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报告的不同写法:《奇怪的东南风》语言生动形象,写作思路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语言平实,写作思路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得出结论”。两篇研究报告写法虽有不同,但基本都是“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必须让学生清楚:研究结论的得出,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撰写研究报告要做到问题明确,资料充足,分析合理,结论清楚。掌握基本写法后,撰写小组研究报告,并集体进行修改、完善。

    五、展示交流,总结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布置展览,展出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的各种调查结果、活动纪实、研究报告;可以召开主题报告会,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或个人收获、感悟、发现。

    进行活动的评价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结束时以“庆功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变化,共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进行反思,为今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借鉴。

    活动结束后将全部资料编辑成册,把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呈送相关部门。

    下面节选我们上学年《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听课笔记如下:

    环节一:阅读报告,习得方法(一课时)

    一、出示自学提纲(教师简短导入新课后出示)

    1.读一读,想一想:两篇报告研究的各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2.读一读,议一议:作者是怎样搜集信息的,又是怎样利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的。

    3.读一读,比一比:两篇报告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二、学生自学(师提醒学生)

    第一个问题适合个人自学;第二、三个问题应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三、交流汇报(教师板书要点,并抓住小组未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问题要学生讨论)

    1.搜集信息的方法:

    《奇怪的东南风》:观察、记录、听医生解释;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阅读书报、上网、调查访问、其他。

    2.运用信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奇怪的东南风》:通过对搜集到的“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两项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刮东南风爸爸便咳嗽,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对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逐条分析,进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3.关于研究报告写法(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此处下了工夫):

    第一篇: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第二篇:问题提出→调查→整理调查情况和资料→得出结论。

    第一篇语言生动形象,第二篇语言平实。

    两篇报告写作思路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都是: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环节二:研选主题,制订计划(一课时)

    一、教师举例开启思路

    1.英国的波义耳无意中发现紫罗兰花遇酸变成红色,便潜心研究,最后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酸碱指示剂。

    ……

    二、结合实际,选择课题

    1.分组讨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2.班内交流。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选题的范围还是比较窄,思路没有打开,教师就选题范围、选择课题适时点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1)选题范围发散:如,家庭生活、校园文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当地习俗、科技文化等。(2)选择的课题发散,如,家庭生活方面:①家庭读书氛围与孩子成才的关系的研究;②家庭和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的调查;③单亲家庭中孩子心理特点的调查与研究;④家庭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⑤小学生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校园文化方面:①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②本校课外读书情况的调查和建议;③预习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④学生课间活动的调查与研究;⑤校园童谣的研究……

    三、组成小组,编制计划

    选题相似或相同的学生自愿结成课题小组共同研究一个课题。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出示研究计划的例文──第六小组的研究计划,帮助学生制订小组研究计划)

    第六小组的研究计划

    环节三:按照计划,课外搜集信息(略)

    环节四:方法迁移,学写报告(一课时)

    一、阅读信息,形成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学习处理信息。

    1.组内交流信息,汇总信息。

    2.阅读信息,筛选信息。筛选的标准:(1)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2)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3)注意是否有不同看法的资料,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3.分类整理,形成观点。(1)对筛选后的材料再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观点;(2)整理后的信息不足以形成观点、得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信息;(3)补充搜集,充实观点。

    二、利用信息,学写报告

    1.充分讨论,准备撰写。(1)研究报告的标题可以像第一篇研究报告那样有正、副两个标题,也可以像第二篇那样只有一个标题,简单醒目;(2)引用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报告中怎样安排;(3)研究结论是什么,怎样表达这一结论;(4)研究报告的写法。

    2.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1)确定组内执笔同学;(2)小组集体讨论定稿。

    篇四:教学设计方案 篇四

    教材简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

    2、课外阅读

    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

    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课后札记:

    篇五: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教学方法:

    谈话、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为了他的尊严》,再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尊严有什么关系。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

    2、谁为了他的尊严?(学生边回答边随即板书,妇人——乞丐)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上路后的他结果怎样呢?(成了董事长)

    3、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结果会怎样?

    4、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学生进一步体会搬不搬对乞丐来说的确不一样。

    5、若干年后,成为董事长的乞丐又回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位妇人家里,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在他们的谈话中,有一句话就是同学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妇人为什么不要报酬,还要把房子送给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学生抓住妇人说的话,体会到妇人也很有尊严,而且还很善良。)

    7、师生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妇人的美好品质。

    (四)感情升华。

    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多,你们想说点什么?

    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尊严改变了乞丐的命运,也是尊严使我们感到了妇人是高大而可敬的,尊严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让我们珍惜尊严吧!

    (五)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第一个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 ),实际上他得到了 。

    (2)文章中“双手健全的乞丐”代表(

    )的人,写这个人,更能反衬出( )。

    (六)布置作业

    1、阅读短文《嗟来之食》,围绕着尊严这个主题,谈谈你对文中主人公的认识。

    2、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

    (七)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乞丐

    搬砖挣钱

    篇六:教学设计方案 篇六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理解文中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2、培养搜集和整理资料、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悟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楼兰这个著名的古城早就被沙漠吞噬,而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地方依然吸引着我们去揭开它的谜底,一睹它的真面目。

    二、略读课文,概述内容情感

    1、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个怎样的地方,并说说你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触。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感触的一句话,并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三、研读课文,感受忧患意识

    1、有水和缺水的罗布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到那里去的人感受有何不同?罗布泊发生巨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下列两组句子的表达作用有何区别。

    ⑴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这一切是人为的!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⑵救救青海湖、月牙泉和所有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3、假如你是罗布泊的最后一棵胡杨树,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四、延伸讨论,拓展环保主题

    1、请你再列举一个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续在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后,要求运用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2、在拯救罗布泊的专家讨论会上,请你发言,说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为什么?要求至少说出两点依据。

    五、调查研究,宣传环保风尚

    1、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把讨论的有关内容整理成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有理有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撰写或摘录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要求内容明确,语言简洁,醒目突出,并在适当的时机对你周围的人进行宣传。

    六、小结

    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对着永恒消逝的"家园,人类只能长歌当哭,任他们走进永恒,走进我们血脉相传的记忆!古人云: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楼兰留下的人与水的记忆",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不过,看一看今天的罗布泊,我们也足以担忧,我们留给后人的记忆,将是什么样的历史呢?走过这一片繁华,前面,会是荒凉吗?

    (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如果你愿意,你坚持,每一个人都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变化!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

    篇七: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言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想的说清楚。

    3、知道我们都要爱护鸟类,不能捕捉,伤害他们。

    教学重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通顺的话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图意合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鸟类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说清几幅图的意思,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发挥想象,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是怎样想的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观察导入

    1、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每个单元都要进行一次习作练习。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咱们原来的看图说话,谁来回忆一下,看图说话都有哪些要求?

    对呀,习作训练只是在看图说话看清图意,说清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把图画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节课,咱们的目标就是要看懂图,说清图。

    2、出示三幅图打乱次序的图,请学生上台根据理解重新摆图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3、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我要找妈妈这个故事

    二、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1、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上哪两幅图画的内容差不多?(一、三两幅)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图一、小钢抓鸟逗鸟,图三、放鸟)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

    是啊,小钢好不容易捉来的小鸟玩,为什么最后却放了呢?图中有哪一幅图解释了这个原因?(图二)

    2、观察画面2,图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在练说之间,咱们先来看一出哑剧。

    镜头一:小钢拽着小鸟出场,很开心的样子,但突然停住了脚步。

    镜头二:哭鼻子的小姑娘出场,擦擦眼泪四处张望。

    镜头三:民警叔叔上前询问,小姑娘比划着找妈妈,民警叔叔亲切地指着前方,小姑娘破涕为笑,与民警叔叔一起走。

    镜头四:小钢看看手中的鸟,沉思片刻,将它放走。

    1、哑剧看完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小钢放走小鸟了吗?(看图二进行讨论)

    引:看来大家都挺聪明的,都看懂了这个哑剧,要是咱们能给这个哑剧配音,那你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配音练说,教师提供提示:

    ⑴小钢捉到了一只小鸟,他怎么做,心情怎么样?

    ⑵在玩鸟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⑶小姑娘找不到妈妈时,表情怎样,心情这样?会怎么说?

    ⑷警察叔叔是如何帮助小姑娘的?

    ⑸看到这一切,小钢的心里怎么想?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最后他怎么做

    2、学生上台练说,集体议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图意,将三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并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咱们进行了配音表演,老师发现大家配合说得都不错的。那你能抓选其中一幅将三幅图来说一说吗?语句通顺连贯。

    请三个同学分别叙述三幅图。

    你能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独立习作

    出示上节可的相关提示。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09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精选4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