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
  • 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
  • 篇一:村脱贫实施方案

    ******村脱贫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市、县脱贫工作要求,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我村脱贫致富步伐,高质量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在广泛调研、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同时多次征询专家、村民意见,结合******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村概况 1、村总体情况。 2、贫困户情况。

    全村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其中低保户****户,低保人口****人,五保户****户,五保人口****人。*****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元。

    3、致贫原因:落后的生产条件和交通条件带来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实际收益低;灌溉渠道长而且年久失修,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支出大;农田大部分排涝能力差,农业生产作业用工多、耗时长,种植成本高;劳动力素质低下,在家无技术、创业无资金、外出无门路;患重病、丧失主要劳动力导致家庭返贫。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自力更生、政府支持,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实施原则,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行“一户一

    策”的扶贫方式,逐步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确保******村脱贫摘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三、目标任务

    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万元,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万元以上。2015年全村贫困户脱贫****户,人口*****人。2017年底实现贫困户****户,****人脱贫。

    四、工作任务(详见附件一) 1、壮大集体经济。

    1)发包村集体土地资产。对村集体山场资源、原******场地、

    华和厂房进行发包。

    2)发展光伏产业。争取扶贫等优惠政策扶持,建设装机容量60KW的村级光伏电站。

    2、贫困户脱贫。

    1)完善2015年度拟脱贫*****户贫困户资料。(见附件二) 2)制定2016年-2017年下剩*****户贫困户脱贫方案。(见附件三)

    3)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减少贫困户的生产成本,促进增收;实施光伏产业项目、企业发展项目,解决贫困户的生产就业,增加收入;通过产业发展,鼓励群众入股项目,股利分红,增加收入;低保五保兜底政策扶助。

    五、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详见附件一) 六、工作进度安排(详见附件一) 七、效益分析

    通过村集体土地资产发包等项目的实施,村集体年受益*****万

    元。装机容量60KW的村级光伏电站,村集体年受益6万元。通过精准到户制定帮扶计划,一户一策、因户施策,2015年将有****户实现脱贫,2016-2017年下剩******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产业化发展思路,成立******村脱贫领导小组,并聘请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指导。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村集体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的落实,实行组长负总责,其他成员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帮扶责任。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个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理思路、订计划、解难题,努力抓好贫困户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工作。努力搞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工作。

    2、实行台账管理。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帐。确定具体措施、项目、产业和责任人员,定期进行跟踪调度,实行销号管理。制定《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推进情况表》,明确启动时间、帮扶责任人员、投资金额、推进措施等内容,对立项项目逐个建立档案,采取挂牌销号的方式,落实项目推进各项举措。建立项目实施跟踪管理机制,每月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调度,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3、分解落实任务。我村制定措施,明确2017年度,贫困村通过产业发展,使****户,贫困人口****人及贫困村全体脱贫的目标,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村干部岗位责任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经营决策履行民主程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接受上级组织、财政、农办等部门监督,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附件一方案任务分解表

    5

    篇二:村级脱贫计划

    王马山村脱贫计划

    (2015—2017年) 根据汉家岔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

    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7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7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

    步增长,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7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7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7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7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7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

    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7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7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17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7年,

    篇三:脱贫规划

    白帽镇脱贫总体规划

    (2015-2018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结合白帽镇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镇”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增加扶贫对象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四个示范县”建设,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本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发展。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基层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各村“两委”对本村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村级发展总体规划;弘扬老区精神,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山区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五)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解决扶贫开发重点、难点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建立脱贫奔小康长效机制。

    三、总体目标

    按照“四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高于、一确保”,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财政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5%,全面摆脱贫困。

    (一)全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4.1亿元,到2018年实现5.9亿元,年均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由21.38:55.32:23.30调整到29.26:40.21:30.53。

    (二)农民生活达到小康。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上,到2018年超过6300元,年均增长12%。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5760人下降到3085人,贫困发生率由24%下降到12%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无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即“空壳村”)每年减少10%。到2018年,所有建档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个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个村。

    (三)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财政预算收入233万元,到2018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4.2万元,年均增长6%。

    (四)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8年,在实现贫困村“六通十二有”的基础上,实现村级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组级道路硬化率达到80%,实现农村交通“微循环”;完善集镇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8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社会养

    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六)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8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5%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集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6%以上,集镇绿化率达50%以上。

    (七)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8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面均达100%。

    (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8年实现“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8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主要指标规划一览表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

    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两品三化”,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建成“大别山玫瑰强镇”为目标,围绕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林)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林)业板块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大力推广成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建成特色农(林)产品基地面积5万亩,其中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5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茶叶:进一步做优茶产业,强力推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到2018年,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500亩,改造低产茶园面积2000亩。


    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64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2017贫困村脱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