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
  • 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
  • 篇一: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若水任方圆

    什么是圆?”圆”即圆融。就是说为人处世不能过于棱角分明,过于刚直,那样容易与人碰撞,伤己伤人,而要善于融通和灵活,再难也能八面玲珑,再险也可左右逢源。圆不是“圆滑”,而是根基于“方”而采取的处世方法和技巧,即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处世要“圓”,但绝不能圆滑世故,更不能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应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在潜移默化中而不是让人感到强加于人中说服人,打动人,征服人。这需要极高的“圆”的素质,很高的“圆”的悟性和技巧,为人之道——方中有缘,圆中有方,这就是方圓做人的至高境界。

    篇二: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所谓“关系”型材料作文,就是题目材料中有一组或多组概念,这些概念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例如2014年上海卷“穿越沙漠”这道考题中,有“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以及“自由”“不自由”两组关系;浙江卷作文题的关系是“门与路”,辽宁卷作文题的关系是“霓虹灯与繁星”,福建卷作文题的关系是“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此外,2013年全国课标乙卷的“切割钻石”、上海卷的“重要的事情与更重要的事”、辽宁卷的“沙子变珍珠”、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2012年江西卷的“‘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与‘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浙江卷的“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以及2011年上海卷的“‘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其“关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都比较明显。

    审读此类文题的题意时,我们必须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把相关概念置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精准地确定立意点,确保过好审题、立意关。

    一、从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供料内涵

    近年来,多省市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中,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就对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多角度审题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要从某个角度出发,统筹整个材料的内容或引发的思考。换言之,多角度审题不能理解为断章取义或瞎子摸象。对于“关系”型材料作文题而言,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材料中包含着哪组(哪些)关系,进而洞悉考题隐含的

    方向与命制意图。

    【试题解析1】

    (南通市2014届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要】

    本则材料由三句名言组成,每句话都有“关系”包蕴在其间:

    第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关系是:普通人-尧舜那样的伟人。意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伟大的人(普通人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

    第二句话“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关系是:并不伟大的人一伟大事业的缔造者。意为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也是平常人、普通人,暗指他们通过特定的努力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第三句话“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关系是:心的平凡一事业的不平凡。意为以平凡的心态追求伟大,取得伟大的成就。

    如此看来,三则材料均指向“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的关系,且暗含“平凡(普通、平常)”成为、成就“伟大(不平凡)”之意。如果疏于梳理关系,无视“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之间的关系,转而谈“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就一番事业”“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在世

    应当有梦想”等,就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下作文也就偏题或离题了。

    【试题解析2】

    (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要】

    这道作文题选用的是概述性的事实材料,它以“照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涉题;材料通俗易懂,两段文字间蕴含着多组对比:

    黑白胶片的时代-数码技术的时代

    照片很少,只记录下几个瞬间-照片很多,记录点点滴滴,可随时上传、分享

    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照片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一次次翻看中唤起永不褪色的记忆-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

    由此可见,“黑白胶片的时代”“数码技术的时代”是影像技术发展的两个

    阶段,科技的进步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精彩的同时,也可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味变得淡薄。概括地说,供料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响。从审题方面看,考生应把“照片(科技)的变化与人们生活(特别是情感)的变化”结合起来思考和联想,不可只写一面(例如只写“科技的进步”“一张照片的记忆”等);应着重探讨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我们已经或正在失去着些什么。

    面对本题,假如立足“材料内容”(即材料本身所说的内容,通常是材料的表层意思)构思作文,可以写:(1)科技的发展使影像变得丰富而易得,与此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也让“照片”变得不是那么珍贵了。有位作家曾经说过“照片之外的意义比照片本身要大得多”,实际上照片越少越珍贵,而大量的照片往往使你一翻而过。过去留几张非常难得的照片,它本身就是对那个时代或一个生命阶段的宝贵记忆。(2)为了避免“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之人、多情之人。(3)“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这恐怕是一个“想多了”的心理幻象——你的生命依旧精彩,从你空虚的指缝中流走的,其实是生活的仪式感。

    假如着眼于“材料含意”(“材料含意”指向材料的深层意思与内在意蕴,如引申义、比喻义等),本题写作点又如何确立呢?那就必须明确,影像技术只是现代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数码照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对现代生活造成冲击的折射,是科技时代、数据时代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变革的表现之一。换言之,日常生活中与“照片”类似的变迁还有很多(如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从“书信”到“短信”“微信”,从“日记”到“博客”“微博”)。具体的写作角度示例:

    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眼花缭乱。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长年累月地打字,让我们连有些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网上读书,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可视通讯,手机短信,手机小说……如今这个年代,信息的快捷和图像的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减轻了亲人间思念的痛苦,却使我们品味不到某些细微的感觉。什么是“望眼欲穿”?什么是“地老天荒”?“家书抵万金”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久别重逢”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将来的人们,大约不会有太深切的体验。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薄。

    二、分清具体关系,合理确定写作点

    “关系”型材料作文之“关系”,究竟包括哪些类型呢?试择要列举:

    1.并列共存关系。所谓并列共存,即多个概念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典型例题如2013年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其常规立意有“‘方’是方正、正直,‘圆’是圆通、包容,两者可以兼得”“守正不偏但又能合理变通的生活态度值得提倡”等。又如完成2014年江苏卷的“青春是否不朽”,既可针对供料前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咏叹“青春”之“不朽”,或者针对后一句话(“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直面“青春”之“易逝”,更可以融合、融通这两句话,评议青春既“不朽”也“易逝”(能写出“易逝”与“不朽”的转化,文章会显得深刻而透彻)。参考立意:(1)青春作为一段时光是无法挽留的,但青春的心态、青春的激情、青春的创造却是可以永恒的。(2)青春里有阳光、有雨露、有憧

    篇三:上善若水任方圆

    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

    作者:陈雪婷

    性别:女

    民族:汉

    通讯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乌鲁木齐市东风路125号

    指导老师:张文军

    邮编:830002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人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我们认为,做人,应当像水一样,水是造福万物、滋养万物之源泉,但它却不与世间万物争高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整个河流的终点,正是因为它处于下游,成为百谷王。水,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柔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最坚硬的东西。它以柔克刚,能够滴水石穿,能够劈山凿河,是多么令人感叹啊!

    诸葛亮也在《师范》中说道:“善将者,其则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柔制刚,以弱制强。”水不正是如此么?那做人是不是应当像水一样呢?答案是肯定的。

    近几年,在各大新闻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工人应被拖欠工资而对老板拳脚相向的事件。把老板打成重伤,自己不但没有要回属于自己的李银,反而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失去更多,最终会以负法律责任的悲剧而结束。为何非要选择这种强硬的方式而让事情以悲剧告终呢?本应向相关部门反应,也许就能平稳解决。只有学会了以弱制强,以柔制刚,做事才会容易许多。

    古人喜欢把大智慧融入琐碎生活中,小小铜钱,外圆内方,刚柔并济。为人处事更是应当有方的棱角,圆的柔和。方、圆看似相对,却又彼此相依,正如牛奶一般装在方盒中,矿泉水一般装在圆瓶中,而装酒的圆瓶一般又放在方盒中。亦如古人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

    具呈。

    世间不是争吵、抱怨才能换得你的舒心,而是要去学会适应一切。一辈子,不是一切都会如你所愿,唯有学会了适应,才能更好地生存。亦如水能宽能窄,甚似于无影无形;更亦如圆之柔和,方之有棱,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做人呢,就应达到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境界,像水一样以柔克刚,适应一切;像方一样有棱角却又不应失去圆的光滑。因此方与圆缺一不可。

    上善若水任方圆,倘若我们都如水一般无欲无争,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人匆匆而来,又不带走什么离开,最终如曹雪芹所说:“看破的,循入空门;痴迷了,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61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上善若水任方圆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