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追着光影奔跑的罗拉
  • 追着光影奔跑的罗拉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追着光影奔跑的罗拉
  • 篇一:罗拉快跑-观后感

    《罗拉快跑》观后感

    罗拉在影片中的三次选择都是去找自己身为银行家的父亲借钱。第一次罗拉的父亲得 知自己的情人怀孕,所以决定抛弃罗拉和她的母亲,与自己的情人重新组建家庭,罗拉还被告知自己并非父亲亲生。伤心地罗拉赶到街头,发现曼尼去抢劫超市,于是罗拉进行协助,最终罗拉被警察走火的子弹击中身亡;第二次罗拉找到父亲借钱被拒绝,愤怒的罗拉抢过保安的枪胁迫自己的父亲抢走了银行的钱,眼看就要和曼尼成功汇合的时候,曼尼被救护车撞到身死;第三次罗拉来到父亲银行的时候,父亲已经和好友梅耶尔先生出去了,罗拉在赶往街头途中看到了一家赌场,并且神奇般地赚够了足够的钱,与此同时曼尼也发现了捡走他钱的乞丐,在成功要回钱之后交给了自己的老大,最后两人愉快的离开。

    罗拉的三次遭遇展示了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却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生,唯一的不同点仅仅在于时间的先后以及每个人行动的不同,但就是这些小小的因素,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如果单纯展示罗拉的话那就太没有说服力了,影片另一个迷人的魅力在于每一个和罗拉有过接触的人都随着罗拉的奔跑而经历着不同的人生。从罗拉放下电话冲出家门在楼梯中碰到的邻居和狗到到推着婴儿车的老妇人,从偷自行车的人到拿走钱的流浪汉,从开车去接父亲的梅耶尔到银行里的保安,从银行中的华裔女员工到父亲与女职员的奸情,从救护车和拿着玻璃的人到借给曼尼电话卡的盲人女士,每一个环节都好像是片头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他们的命运或许因为罗拉而改变,或许因为自己而改变了罗拉的命运,总之每一个细小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在之后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正如大名鼎鼎的“蝴蝶效应”。

    从另外的角度上思考,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重来,像游戏一样结束了之后还可以满血复活。《罗拉快跑》似乎终于满足了我们这种只能想想的愿望,快跑快跑!仿佛拯救世界的重任都在自己头上兜着,刻不容缓。像个超人在大街上奔跑,生死时速的20分钟,到了就拯救成功,没能赶到便游戏结束。不过,你可以选择再来一次,重启还是一样的背景图,不同的只是时差,但却可能改变“游戏”结局。如果人生可以像游戏一样重来!而且还可以一遍遍地来!想想已经欲罢不能,我们之所以喜欢这部看似情节反复且平淡的片子,不过是因为我们把自

    己臆想着了罗拉,身兼重任,有一个无比巨大的时间磁场,周围的人的命运都因我们的延迟或提前而改变,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地围着我们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谁不曾幻想过自己拥有和罗拉一样的超能力?可以用一声尖叫就改变命运的转盘,握一握病患的手就能使其起死回生?这都是我们曾幻想过却不曾实现的东西,听起来那么神奇而不可思议,可是它就是发生在了罗拉身上,着实让屏幕前的我们足足爽了一把!

    篇二:罗拉快跑影评作业

    《罗拉快跑》影评

    《罗拉快跑》是由德国电影奇才汤姆·提克威拍摄于1998的电影作品。故事采取了电脑游戏化的叙事手段,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 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让人耳目一新。

    电影简介: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啰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告诉罗拉:如果20分钟内他没有凑齐10万马克归还,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马克救曼尼,罗拉开始奔跑,同时,曼尼也在不停地打电话四处筹钱。 电影分别用三个整齐的20分钟来表现罗拉奔跑,借钱,拯救曼尼的三种情况和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三次不同的经过皆因微小的细节改变。

    电影叙事技巧:

    《罗拉快跑》这部电影本身就像一场游戏,正如电影片头所说:“地球是圆的。游戏只有九十分钟。其他纯属理论。”结局不尽如人意,那就重新开始,挂了又怎样,清掉记录还是新的体验。

    电影中,罗拉三次遇到同样的人,保姆、小偷、梅耶先生、父亲、父亲的情人以及那个捡走钱袋的乞丐,但都因为微小的改变而引起他们人生极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罗拉的母亲。这个不变却凸显出了所有的变化。

    这三段不同的故事看起来没有关系,实际上都有联系。如在第一段中罗拉不会开枪的保险栓,是曼尼教会她怎样开保险栓,第二段里当罗拉拿枪威胁父亲的时候她已经会使用枪了,这体现了与第一段的联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命运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片子中,我们看到被罗拉撞的保姆也许因为心情恶劣而绑架婴儿,最终被警察拘捕,走向监狱;她同时也有可能因罗拉的擦撞一时驻足,接着偶遇慈善团体,渐渐被同化成一个社会义工;也有可能因为罗拉的一次碰撞,接下来去买了彩票,竟然幸运地中了大奖,成为富翁,这样南辕北辙的人生发展都体现出这是一个因果无限牵连的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是未知的。

    电影镜头与剪辑:

    电影《罗拉快跑》给人一种快速的震撼的观影感受。影片中三分之二的镜头都是罗拉在奔跑,所以给人一种运动中的颠簸感受,而影片中出现的大钟表不时地在提醒着罗拉时间不多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紧迫感。影片中运用了各种镜头,包括长镜头,特写镜头,甚至还有类似偷拍的DV镜头等。每当罗拉奔跑时就会大量使用长镜头来体现罗拉奔跑的急切,让身为观众的我们也感染到了这种情绪;影片的特写镜头大多给了罗拉,甚至可以看到

    罗拉脸上的雀斑,让罗拉的形象更为生动;当罗拉的父亲与他的情人在交谈时,用到的就是DV偷拍镜头,表现了他们之间这种关系的隐私性和不确定性。

    影片运用了许多快速剪辑的手法。罗拉在大街上奔跑,穿过走廊,转过街角,横过马路,在银行里大步流星,在赌场里尖声吼叫。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罗拉在路上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在与他们重的每一个人擦肩而过时,影片都会突然定格。在3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四五个静止的画面闪过那个人后来的命运。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有人在不久后死于非命。它仿佛让我们拿着遥控器按着快进键戏看人生与世界。导演在此采用暴力的切片方式,随意在任一个时间点切开剧情,展示出大量的因果关联,它高度浓缩式地挤压了关系网。影片本身是充满动感的,在其中加入静态画面,却没有破坏原来的动态效果,相反,这使得原来的动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加强。这得益于快速剪辑的使用,快速切换的节奏很好地和影片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种快速剪辑表现出了一种命运的强大力量,一种命运的压迫感——命运就在奔跑,跑向我们每一个人。

    影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应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其中包括:交叉蒙太奇、闪电式蒙太奇、平行蒙太奇、连接蒙太奇、对比蒙太奇以及重复蒙太奇等。

    红色的电话响起,罗拉在房间接电话。下个镜头是街道,镜头如飞驰的子弹,疾速推向街道的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镜头前推速度之快让人惊异,其实,镜头的速度是罗拉思想的速度。把两个不同时空、同一时间的相对独立的场景交替叙述,这是交叉蒙太奇。

    曼尼告诉罗拉,他的十万马克被一个浑身挂满塑料袋的流浪汉拣走了。接下来就是一组非常快的镜头。这是一段插到顺叙当中的段落式想象。本段落用一组快速跳切表现曼尼想象中的流浪汉拾到10万马克后的喜悦和所作所为:定格跳切:飞机升空,列车飞驰。纽约的自由女神象,巴黎的埃佛尔铁塔,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海滩,绿色的棕榈树,美味的食物,肉感丰盈的胖女人......这就是闪电式的蒙太奇。

    当罗拉开始奔跑的时候,此时,罗拉的父亲在银行和他的情人在一起,情人正在逼罗拉的父亲离婚,这里,把两个不同空间相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平行叙述,这是平行蒙太奇。

    当罗拉在街道上奔跑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人是推着婴儿车的老女人,被撞到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定格镜头,显示的是女人以后的命运,这一串的镜头运用的就是连接蒙太奇。

    罗拉第二次奔跑时,虽然叫住了曼尼,但是最终曼尼却被红色的救护车撞死了,这个时候镜头还定格在罗拉欢笑的脸上,继而,切换到曼尼倒地和七窍出血,这两组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曼尼的死亡带给罗拉的巨大的悲怆。这是对比蒙太奇。

    在罗拉的三次奔跑出门的时候,罗拉的母亲都在打电话,话家常,并嘱咐罗拉为她带一瓶洗发水,这始终没有变,在电影当中反复出现,包括开头的红色电话,罗拉的尖叫等,都在影片当中出现了三次,是重复蒙太奇。

    大量的蒙太奇手法的应用让跳跃的镜头连接起来,让整部影片有了连贯性,让故事的发生不再荒谬。

    电影的色彩与音乐:

    在《罗拉快跑》中,导演运用了多种视觉传达手段,使画面变的不同。黑白与彩色、高速摄影、快慢镜头、分割镜头以至于动画、电脑游戏、MTV的风格,全都巧妙的组合拼贴到一起,体现了一个后现代突出的文体特征——“大杂烩”。

    本片的色彩设计十分注意强烈、吸引人。影片的高超之处在于,在高速运动的镜头中,色彩居然在黑白摄影、胶片画面、动画、照片等等丰富视觉元素的拼贴中呈现出很好的协调性。罗拉的头发是猩红色的、背心是灰色的、裤子是淡淡的苹果绿的,而从开头出现的钟、罗拉跑过的墙、大全俯拍摄的街道、冲破玻璃的救护车、几次从空中慢动作落下的电话等等物象来看,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并且,尽管影像速度很快,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同时,我们从钟面上的怪兽、罗拉跑过的广场地面花格和片中片的动画里都可以可以看到构图和色彩上装饰意味。

    电影有三种色彩构成:黑白颜色的过去式、淡色彩的将来时、红色。救护车与电话机的红色隐寓危险,罗拉的红色头发象征她的热烈和坚定,这女人是一位英雄,而男朋友却一直在等待拯救。每当故事要从头开始时,罗拉和曼尼就会回到一片红色的环境中,那是如同母体的颜色,如同子宫的安然环境,预示着一切要从新开始,回到最初。三个段落除了运用绿、红、金三种颜色的钱袋来划分不同的段落以及不同的结局,整体风格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从影片的音乐角度来说,《罗拉快跑》有一种强烈的MV风格,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音乐。电影用的几乎全是油节奏的鼓点和金属乐器的电子音乐。它可以使一部分观众不再将它当做一部叙事的电影,而将它看作是一部传递了某种意图和形式美感的MV,因为虚拟的场景、零碎化的影像语言和相关的声音注解正是构成一部MV作品的主要元素,而这些在电影中甚至已经齐备。但有一处的音乐跳出了这个风格那就是在第一个故事的结尾,罗拉和男友在抢劫超市成功后拿着钱袋跑出时,摇滚风格的音乐戛然而止而出现了充满歌剧咏叹风格的音乐,悠扬、懒散、甜美的声音和两人奔跑的慢镜头的画面配合得相得益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部电影多采用快节奏的背景音,很少使用现实的环境音。因为电影本身就是脱离于现实之外的,而快节奏的背景音乐就渲染了气氛,也加快了节奏,同时带给观影者新鲜感和刺激。

    《罗拉快跑》电影中,罗拉的三次救援仿若三次游戏,不如意就可以重来,那我们呢?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机会重来一次?让我们无限循环直到满意?

    《罗拉快跑》影评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姓名:袁霜梅

    学号:2011012311

    篇三:《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介绍

    《罗拉快跑》在我看来是一部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电影--因为虽然看起来眼睛会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聪明的电影人和深刻的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善于制造感官刺激和貌似庄严实际却简约明了的涵义,而后者则在被诟病为"冗长"的情景延宕中暧昧地书写着隐晦的命题。《罗拉快跑》只能是前者而绝不会是后者。

    一如《罗拉快跑》带给人们的想象性节奏,影片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镜头不再忠实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从镜像的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影像的一个作用在于集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这一点上《罗拉快跑》做的不错。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速度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

    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比如在路上每一个匆匆的瞬间和噱头,尽管如浮光掠影般地,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在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上,显著的特点在于"闪动"手法的成功运用。这种"闪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切换,它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虚拟"的场景意识--因为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镜头转换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前后情节逻辑关联的一种解说策略--无论这种解说的策略是出于叙事进行的要求还是导演的表现意图。然而"闪动"则颇具虚幻和"闪烁其辞"的虚拟意味,它可以提醒观众,下一个场景随时地替换上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结束后等待它的不是顺承的叙事,而是在虚幻之后的另一个新的开端(尽管在"闪动"的前后,仍然可能是顺承或关联的情节发展)。它不断地提醒观众在用眼球贪婪捕捉每一个场景的同时不要轻易地认同或相信它们,这不过是一个个虚拟的假设和叙事的游戏。观众在"闪动"的刺激与迷惑中最终被影像和特殊的"蒙太奇"方式所任意地驱使,变得兴奋而没有判断力。

    下面可以谈一谈《罗拉快跑》中的mtv风格--主要是关于它的音乐。不能否认《罗拉快跑》的音乐很有重金属的味道。罗拉的奔跑的急促没用喘息和心跳声来表现,那只会让人们想起《庭院中的女人》那般的煽情和劣质警匪枪战片中被戏仿的搞笑音乐--《罗拉快跑》用的全是摇滚,有节奏的鼓点和金属乐器的声声断断。他们的作用与其说是来烘托"跑"这一贯穿动作的紧张气氛,倒不如说是追求一种从整体而言的,对叙事

    本身的破坏和干扰--因为本来很零碎的、追求片断效果的场景已经透露了影片本身(或说是导演汤姆提克威)对叙事的不信任和虚拟性观念,而这样的声音布景则使这样的一种观念变得更加完美和可靠--它可以使一部分观众不再将它当作一部叙事的电影,而将它看作是一部传递了某种意图和形式美感的mtv,因为虚拟的场景、零碎化的影像语言和相关的声音注解正是构成一部mtv作品的主要元素--而这些在《罗拉快跑》中甚至已经齐备。如果看过徐克导演为欧洲女歌手milan farmer拍摄的一部关于女同性爱题材的mtv,便会觉得它们在风格上或许有些相似。 《罗拉快跑》的叙事形式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也是最乏善可陈的--我之所以不愿意称《罗拉快跑》的叙事是一种新鲜的叙事形式是因为,这部影片是不信任叙事的。如果我们过于沉迷于它的叙事结构,我们便轻而易举地将自己陷入了一个意义的网络中,我们会向自己不断地提出这样的疑问: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偶然决定命运?我们能不能去把握住自己的生命?事物的可能性由什么来决定?这些意义的负载对于《罗拉快跑》本身的叙事来说似乎成为了一种必须--而对于《罗拉快跑》的叙事结构,我却宁愿将它看作是一种形式的表演,在我的个人经验里德国人的东西表现主义的色彩可能会浓一点。影片不仅颠覆了经典影片中的"宏大叙事",而且把通常意义上的叙事结构也简约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即一个叙事的骨架,完全单向的、线形的叙事方式,一切有可能出现旁逸的情节都被以"照片"的形式压缩。这其实是对已有叙事模式的一种调侃和一种嘲弄--在人们更多地看到不同的叙事带来不同的命运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叙事本身的一次解构。它与其说是表现了有

    关"命运"之类的宏大命题,倒不如说是提供了一个事件被得以不同叙述的几种可能,或一个事件在叙述中被不断改写的集中可能--"虚拟"在每一个故事的结尾被不断地提示,叙事本身的无力和不被信任可以浮现。或许影片开始的一段话语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些--"数不尽的没答案的疑问,即使有答案也只会衍生另一疑问,下一个答案又衍生下一个问题,但最终会否原来只是同一问题?"

    《罗拉快跑》在影片本身的技巧和创意已经超越了我能力所可谈及的范围。如果站在一个观众的立场上,这部电影的特点在于它正在改写着观众(接受者)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动作。首先,它使观众在欣赏中心甘情愿地放弃"民粹"的和"犬儒"的立场,即不论它的表达策略和艺术形式,而直抵它的内容--然而在《罗拉快跑》中,如果我们放弃了对形式和表达策略的关注,便无法进行与形式形成嵌套的对内容的追问,更何况它的形式已经成为了一种眩目的,为大众所迷醉的舞蹈,使人们不能笔直地穿越艺术而直达内容和主题的彼岸。其次在于观众在对影片的接受中丧失了以往所拥有的"读解"功能,观众参与影片的创作(读解和叙述)被称为"怪异"的种种形式所阻断,所能做的只是被动地尾随着作者带有调侃意味的叙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影像。

    摘自:《新青年》

    《罗拉快跑》的段落读解

    开头:(1分—10分)。

    分三个部分:

    1. 引子:(2分钟)。

    字幕:文字明确表明:本片是一场游戏,是一部探索电影。

    字幕之后,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进入时空隧道:

    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①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作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应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②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内:

    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① 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主要是十字路口的象征意味。

    ②众多人。


    追着光影奔跑的罗拉》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56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家庭如何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