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
  •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初中数学课后反思
  • 篇一:初中数学教学反思(5篇)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

    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

    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2、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为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3、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切实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即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同时,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由教师自己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点内容上有系统的强化训练。在句法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计算层面,要搜集材料,适当拓宽。

    4、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一是抓住课本,有效复习。教材和教学大纲是考前复习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并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大纲中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统归纳,分清脉络。在总复习时,要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上千的题型,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有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计算证明,小到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内容充实的“网络图”。

    三是专项练习,有的放矢。对于以往总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解与训练,搜集、积累学生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逐题突破。

    四、复习提示和建议。

    在复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整理错题,把试卷和做过的练习题里的错题整理出来,专门抄写在一个本子上,及时订正反馈。教师要加以选择,并要求学生有选择性地做基础知识练习,让学生走出题海。关于阅读理解,现在出题内容越来越接近生活,因此,学生复习时应加强练习,广泛接触各种题型,拓展知识面,同时要有意识地积累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可减少中考时的答题失误。

    总之,中考数学复习阶段非常重要,复习可以查漏补缺,能使知识达到系统、全面。虽然我们已经逐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

    篇二: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

    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

    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

    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

    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

    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 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

    示语。

    2. 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

    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 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

    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

    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

    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

    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2、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为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3、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切实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即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同时,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由教师自己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

    点内容上有系统的强化训练。在句法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计算层面,要搜集材料,适当拓宽。

    4、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

    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一是抓住课本,有效复习。教材和教学大纲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时,教

    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并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大纲中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统归纳,分清脉络。在总复习时,要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上千的题型,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有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计算证明,小到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子中有清晰

    的框架和内容充实的“网络图”。

    三是专项练习,有的放矢。对于以往总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

    题讲解与训练,搜集、积累学生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逐题突破。

    四、复习提示和建议。

    在复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整理错题,把试卷和做过的练习题里的错题整理出来,专门抄写在一个本子上,及时订正反馈。教师要加以选择,并要求学生有选择性地做基础知识练习,让学生走出题海。关于阅读理解,现在出题内容越来越接近生活,因此,学生复习时应加强练习,广泛接触各种题型,拓展

    知识面,同时要有意识地积累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可减少中考时的答题失误。

    总之,中考数学复习阶段非常重要,复习可以查漏补缺,能使知识达到系统、全面。虽然我们已经逐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指导的紧迫性,但是离相对满意的数学课堂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发展和轻松面对中

    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读书笔记2: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作者:李菲菲 日期:2009-8-30 17:48:00

    “教然后而知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教师终身学习。以下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会与反思。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学习是中学生增长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

    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建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达到新课程要求标准。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听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四、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六、指导学生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总之,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在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如何写教学札记

    学习--实践--反思,是提高水平,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就课堂教学而言,课前阅读教学用书、教参,是教师常做的“学习功”;备课、上课则是每位教师必做的“实践功”;教学后的“反思功”,却常受忽略。改孔子语曰:“教而不思则罔”,正是这个原因,阻碍了不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课后写教学札记的作用不言而喻:及时反思每一节课的得失,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教师发挥优点,克服缺点,改进教学,促进自身素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另一个角度讲,一线教师经常反思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实践、改进,在教学札记的基础上整理、修改,无疑积累了一份宝贵的资料,或许还能成为一篇实用性、指导性兼备的优质小论文。

    “教学札记”写什么呢?许多教师都觉得无从下笔。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

    (一)教学中的疏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上,教师难免出现疏漏、错误。如果不及时更正、补充,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把握。

    (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发展运用知识的技能。。

    (三)重点、难点把握如何。

    课堂教学如无重点,无主次,从头解说到尾,教学效率自然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但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非易事。

    (四)教学方法合理与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用得好,能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用得不好,适得其反。

    (五)处理问题是否得当。

    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恰当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变不利为有利,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 “教而不思则殆!”愿反思融入每位教师的“教学札记”。

    如何写教学札记

    学习--实践--反思,是提高水平,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就课堂教学而言,课前阅读

    教学用书、教参,是教师常做的“学习功”;备课、上课则是每位教师必做的“实践功”;

    教学后的“反思功”,却常受忽略。改孔子语曰:“教而不思则罔”,正是这个原因,阻

    碍了不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课后写教学札记的作用不言而喻:及时反思每一节课的得失,总结成功的经验、失

    败的教训,有利于教师发挥优点,克服缺点,改进教学,促进自身素质发展,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从另一个角度讲,一线教师经常反思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

    不断实践、改进,在教学札记的基础上整理、修改,无疑积累了一份宝贵的资料,

    或许还能成为一篇实用性、指导性兼备的优质小论文。

    “教学札记”写什么呢?许多教师都觉得无从下笔。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

    (一)教学中的疏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上,教师难免出现疏漏、错误。如果不及时更正、补充,

    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把握。

    (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篇三: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1)泉州六中 郭红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生对将要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特殊性的计算上升到一般性的规律,得出公式,并能正确的应用公式。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由一般的多项式乘法向乘法公式过渡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给公式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数学思考: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勇气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准确应用。

    五、教学难点;掌握公式中字母表达式的意义及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媒体:投影仪

    八、教学和活动过程:

    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教材“完全平方公式”内容共含两课时。本节是其中的第一课时,需45分钟完成。

    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

    (x+3)2=_______________,(x-3)2=_______________,

    这些式子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规律?再做几个试一试: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多项式的结构特点

    (2m+3n)2= (2m)2+2·2m·3n+(3n)2=4m2+12mn+9n2,

    (2m-3n)2= (2m)2-2·2m·3n+(3n)2=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两数和的平方。

    (2)结果的项数特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则是教师教育能力的核心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1)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

    在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目标不再停留在以往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等结果性目标,而是全面考察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对数学来说,要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具体目标。

    (2)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要搞清学生的起点是什么?在达到可能的学习目标时,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是怎样的?学生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又是怎样的?

    (3)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

    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创设哪些具体的情景?通过哪些线索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能提出哪

    些问题?附设计说明。

    (4)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通过哪些指导性策略和具体的指导性材料能够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5)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

    主要思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能提供改进的方案吗?有哪些突发的灵感?课堂上有没有印象最深的讨论以及学生独特的想法?等等.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将外在的教育理念物化为自己的数学教学设计行为和课堂教学行为,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上;应放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数学活动上;应放在如何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放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上;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上。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既是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目标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过程,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反思问题,以便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4、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形的总面积

    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a+b)2=a2+2ab+b2

    你能运用公式计算下列各式吗?

    (-x-3)2=______________, (-x+3)2=_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上面各式的计算结果:

    (-x-3)2=(-x)2-2·(-x)·3+32=x2+6xn+9___,

    (-x+3)2=(-x)2+2·(-x)·3+32=x2-6x+9____。

    (-2m-3n)2=(2m)2-2·(-2m)·3n+(3n)2=4m2+12mn+9n2,

    (-2m+3n)2=(2m)2+2·(-2m)·3n+(3n)2=4m2-12mn+9n2。

    你从上面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完全平方公式又如何叙述?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4x-5y)2 =______________;⑥ (0.5m+n)2 =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练习填空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3-1.5)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4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泉州六中 郭红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

    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7、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

    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略)

    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47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初中数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