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和端午,张耒
  • 和端午,张耒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和端午,张耒
  • 篇一:端午节介绍以及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四、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风俗习惯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于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

    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它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他们不要将屈原吃掉。

    农历的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它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它是以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所做成,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端午节的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习俗

    悬艾叶、菖蒲、蒜头: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赛龙舟:这项活动在端午节前后举行,是一种声势浩大的自发的节日文化活动。龙船就是龙形和舟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龙形状,叫龙船或龙舟。荆州市五月端午竞渡的龙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临时扎上龙头、龙尾,也有特制的专用龙船。

    饮雄黄酒: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篇二:关于端午节的对联

    ▲端午节诗词/r/n

    竞渡曲/r/n

    刘禹锡/r/n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r/n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r/n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r/n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r/n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r/n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r/n

    五月五日 和端午 已酉端午/r/n

    (梅 尧 臣) (张 耒) 贝 琼/r/n

    乙卯重五诗/r/n

    陆游/r/n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r/n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r/n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r/n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r/n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r/n

    贺新郎.端午/r/n

    刘克庄/r/n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线衣纨扇,午风清暑。/r/n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r/n

    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r/n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r/n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r/n

    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r/n

    午日观竞渡 午日处州禁竞渡 五日(选一) 边 贡 汤 显 祖 陈子龙 共骇群龙水上游, 独写菖蒲竹叶杯, 吴天五月水悠悠, 不知原是木兰舟。 蓬城芳草踏初回。 极目烟云静不收。 云旗猎猎翻青汉, 情知不向瓯江死, 拾翠有人卢女艳, 雷鼓嘈嘈殷碧流。 舟楫何劳吊屈来。 弄潮几部阿童游。 屈子冤魂终古在, 珠帘枕簟芙蓉浦, 楚乡遗俗至今留。/r/n江亭暇日堪高会,/r/n

    醉讽离骚不解愁。/r/n

    ▲端午节对联/r/n

    日逢重五;/r/n

    节序天中。/r/n

    艾旗招百福;/r/n

    蒲剑斩千邪。/r/n

    门幸无题午;/r/n

    人惭不识丁。/r/n

    榴花彩绚朱明节;/r/n 蒲叶香浮绿醑樽。/r/n 艾叶如旗招百福;/r/n 菖蒲似剑斩千妖。/r/n 绿艾悬门漆藻彩;/r/n 青蒲注酒益芬芳。/r/n 节启朱明榴图南瑞;/r/n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r/n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r/n 保艾思君子;/r/n 依蒲祝圣人。/r/n 抚辰逢地腊;/r/n 建午届天中。/r/n 【相关文章】关于端午节的对联/r/n 1、千载招魂悲楚仕/r/n 万人抚卷叹离骚/r/n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r/n 3、汨罗沉没一流恨/r/n 湘楚长怀千古羞/r/n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r/n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r/n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r/n 7、我为他哭屈落水/r/n 他为我辈壮升天/r/n 8、不畏汨罗河水深/r/n 9、时逢端午思屈子/r/n 每见龙舟想汩罗/r/n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r/n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r/n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r/n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r/n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r/n 13、芳草美人屈子赋/r/n 冰心洁玉大夫诗/r/n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r/n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篇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竞渡曲

    作者: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和端午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浣溪沙·端午

    作者: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临江仙

    作者: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屈原塔

    作者: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和端午,张耒》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5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关于北京的资料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