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考试教案 > 法律与生活教案
  • 法律与生活教案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法律与生活教案
  • 篇一:科教版7年级下册-法律与生活教学设计

    法律与生活

    山东省济南育英中学 焦守伟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尊重法律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含义,理解法律的特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3.知识目标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法律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PPT。

    学生准备:了解基本法律常识,搜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社会法治案件,准备小组展示。

    【教师导语】同学们,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文明、有序,人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整而这些规则便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共同保障。社会中处处有规则,社会的秩序离不开规则。

    播放视频:《以人为本,法治中国》公益广告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通过这则公益广告,请同学们思考:是谁保护你免遭风雨、平平安安;支持你向困难挑战,消除你心里的怕。

    【学生回答】法律。

    【教学过渡】正常的社会生活不仅需要纪律和道德的约束,还需要一种特殊的规则——法律的保障和约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善用法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序、和谐和美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与生活》。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让学生理解有序与无序。通过播放法律相关的公益广告,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自然导入新课。)

    环节一:追根溯源识法律

    【呈现课件】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联盟生息在黄河流域。该部落联盟首领舜委任皋陶为司法官。皋陶正直无私,执法公正,非常受人爱戴。他在处理案件时,若有疑难,就令人牵出一头神兽帮助断案,该神兽名“廌”。

    【教师引导】这当然是一个传说,那么究竟什么是法律呢?法律又是谁来制定的呢?先让我们从几个案例谈起吧。

    【呈现课件】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0年8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把“醉酒驾驶”定为犯罪;将飙车,情节恶劣的,定为犯罪。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法律的制定者是谁?

    【学生交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教师引导】是的,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各国的立法机关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自发形成的,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三则材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是法律的第一个特征,结合材料的阐述,学生理解上也相对容易。)

    环节二:案例说法

    案例一:

    【呈现课件】

    1.视频资料: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

    2.文字资料:

    郭伯雄,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16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对郭伯雄涉嫌受贿犯罪案侦

    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徐才厚,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给予徐才厚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教师提问】从这些案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案例二:

    【呈现课件】张大爷年过七十岁,疾病缠身,丧失了劳动能力。他的三个儿子都互相推诿,拒绝赡养张大爷。张大爷只好东筹西借,艰难度日。邻里乡亲纷纷指责张大爷的儿子是 不孝之子,但他们依然无动于衷。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张大爷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三个儿子按时给张大爷赡养费。

    【教师提问】

    (1)乡亲们对张大爷的三个儿子的指责属于什么规则在起作用?效果怎样?

    (2)张大爷的赡养问题最终是靠什么解决的?

    【学生交流】道德;法律。

    【教师引导】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我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另外,《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道德规则不能解决的问题,法律却能有效地解决呢?

    【学生交流】法律具有强制力。

    【教师引导】因为道德和法律两种规则的保障力不一样,法律具有强制力。

    【呈现课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交流,我们懂得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规定了人们可以享有哪些权利,承担什么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容侵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为了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设置了国家暴力机关。

    【教师提问】学习了法律,你能总结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吗?

    【学生交流】道德与法律不同。

    【呈现课件】

    (设计意图:理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通过“高官落马”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通过张大爷的案例,分析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让学生理解国家暴力机关设置的必要性。通过道德与法律的对比,进一步明确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

    环节三:法律在我身边

    播放视频: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广东——逃避检疫,走私冻品危害食品安全)

    【教师引导】在上述材料中,法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交流】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障食品安全。

    【教师提问】关于“食品安全”,你知道相关的法律规定吗?

    【学生交流】饭店、学校餐厅等的食品安全制度。

    【教师小结】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围绕“食”和学生交流身边的法律,通过视频《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和《食品安全法》,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需要法律,为学生提供基本思路。)

    环节四:小组展示—学法懂法

    【学生展示】展示搜集的与“衣、住、行”相关的材料、相关法律条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教师小结】法律保障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对于社会中的一些比较特殊的群体,国家也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对其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力图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达到懂法、学法的目的。)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正常的生活秩序不仅需要各种纪律、守则、道德规范等非强制性的规则来规范,也需要法律这种强制性规则来保障。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衣、食、住、行,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周全的保障,使我们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应该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设计意图:本课是引导学生走进法律、认识法律的重要一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法律较少,通过本课的讨论学习,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法律”的种子,了解法律的重要作用。)

    .法律: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生活.生活需要法律

    1.查找我国现行法律,除了未成年人以外,还有哪些群体得到了法律的特殊保护。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饮食安全会怎样?

    本课的法律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之前所学内容,略显单调、枯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所学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也有一定的难度。

    案例教学是本课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借助丰富的案例资源进行教学是本课的主要方法。法律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我们更多采用了法治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含义、特征、作用,最后列举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进行讨论或者搜集相关资料。

    篇二:《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生活需要法律

    定远县藕塘中学 徐永芳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 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放心购买各类消费品,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日期;棉花产品无中文标志;定量包装无厂名等。

    材料二 张立兵、孙红等四人加工、销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垫子金额达7万多元,已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张立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女张蒙蒙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妻子孙红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女婿张大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想一想:

    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一)法律与生活

    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84“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想一想:

    (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提示: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理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提示: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通信号灯一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安全事故频发。如果没有法律,社会生活就会没有秩序,人类随心所欲,带来的是自己的灭顶之灾。

    特别强调:生活需要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

    1

    (3)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提示: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二)法律与个人

    活动二:权利义务相伴一生

    思考: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想一想:

    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教师讲述: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活动三:法律相伴一生

    (多媒体链接教材P85上“探究与分享”栏目)

    活动: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教材P85连线题。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探讨:我们的主要权利有哪些?相应的法律是什么?

    想一想:个人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要求把探究的答案记在课本或笔记上,然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归纳:

    权利与我们相伴一生,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

    目标导学二:法律的脚步

    活动四:法律的产生

    (多媒体播放教材p87相关链接,配上图片解释)

    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

    提示: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什么?

    提示: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教师归纳:

    (多媒体出示问题: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目标导学三:法治代替人治

    活动五:“期待中的法治国家管理”

    (多媒体出示小游戏活动要求)

    活动:主题:“自己期待中的法治国家管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准备五类人员分工小纸片,写下他们分别要扮演的五个角色,如“政府(管理人员)”、“法官”、“商贩”、“执法人员(警察)”、“社会成员(平民)”。要求先弄清自己的角色,按照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组内交流,再在班内展示,相互评析。

    讨论:

    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1)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强调: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目标导学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活动六:新中国65年法治历程

    (多媒体播放“回眸新中国65年法治历程”视频)

    思考:

    (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性的标志事件?

    提示:

    3

    ①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②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什么?”

    提示: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学法用法

    活动八:法律小故事

    (多媒体展示故事内容) 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院里一片嘈杂: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稍稍碰了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张女士看到情况就下了楼,问清了碰狗的时间后,对牵狗那人说:“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听了张女士的话,牵狗人也自觉理亏,搭讪了几句就走了! (多媒体出示问题)

    思考:这个法律小故事告诉我们法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了法律的产生过程和法律的本质;懂得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生活离不开法律,从今以后,我们要做到认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板书设计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与个人相伴一生

    生活需要法律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


    法律与生活教案》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2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