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开题报告需要摘要吗
  • 开题报告需要摘要吗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开题报告需要摘要吗
  • 篇一: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提纲和论文内容的写法和举例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一、 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 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鸿业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 口语突破”这个名称,我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后来我看了一下内容,知道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为“集中识字 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这里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

    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也写问题提出背景的,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承担的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 实施方案 的“课题的提出”是这样写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

    “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呻吟,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拔出来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

    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域实现“两个转变”和我省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出发,针对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

    (五)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 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 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 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 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 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篇二:开题报告摘要

    开题报告摘要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系: 专业:企业管理

    姓名:研究方向:企业文化

    学号:导师姓名: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组织文化与企业家视角下的员工行为关系研究

    一、选题依据

    L、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1)理论研究现状(略)

    (2)实践困惑(略)

    (3)选题的理论意义(略)

    (4)选题的实践意义(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

    (1)组织文化相关研究(略)

    (2)员工行为相关研究(略)

    (3)员工价值与组织文化的契合研究(略)

    (4)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略)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

    (1)论文的基本路径和框架结构。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索组织文化与企业家视角下的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研究发现“组织文化特征变量与员工行为特征变量之间的匹配关系”。现有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的理论和概念范畴都源自西方学者,要得出具有高效度的研究结论,我们必须开发出符合中国情境的指标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两者的关系模型探索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思路决定了本研究的基本路径:通过开放式问卷调研,收集定性数据,采用归纳性分析得出具有本土意义的指标变量(包括组织文化与企业家视角下的员工行为);根据得出的指标变量,编制能反映这些变量的调研问卷,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在对特征变量的基本项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特定的统计工具,分析两大特征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后提出研究的结论与未来方向,如图5—5所示。

    (2)论文的工作大纲。本论文按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拟安排8章的内容,大纲如下: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及其说明

    1.4研究的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1.5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及评论

    2.1组织文化研究述评

    2.2员工行为相关研究

    2.3组织文化与员工契合的相关研究第

    3章组织文化概念范畴的界定

    3.1问题的提出

    3.2研究方法与过程

    3.3研究结论

    3.4小结

    第4章企业家视角下的员工行为的归纳性分析

    4.1问题的提出

    4.2研究方法与过程

    4.3研究结论

    4.4小结

    第5章研究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5.1研究的理论假设

    图5—5论文的基本路径和框架结构

    5.2研究方法的选择

    5.3预先研究

    5.4研究过程

    5.5问卷的编制

    5.6预测综合问卷的基本项目分析

    第6章“组织文化与企业家视角下的员工行为关系”实证研究

    6.1概念模型中关键因子的识别

    6.1.1组织文化量表因子分析及其信度、效度检验

    6.1.2员工行为量表因子分析及其信度、效度检验

    6.2整体关系模型与假设检验

    6.3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7章组织文化、员工行为与员工绩效研究(组织文化、员工价值契合与员工行为研究)

    7.1问题的提出

    7.2研究方法

    7.3结果与讨论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8.3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2.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1)为了构建具有本土意义的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指标,本研究拟采取开放式调研收集定性数据,通过完全归纳性分析得出这两组特征变量。归纳性分析是把握本土情境的丰富内涵,发展管理模型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拓展已有理论知识甚至建立新知识的必要步骤。完全归纳性分析要求研究者具备从大量具有高度情境特征的数据中抽象概括的能力,加之国内还鲜有学者采用完全归纳性分析来进行科学研究,可供借鉴的方法和实例相对较少,这进一步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通过一定的分类标准,界定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的特征变量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两者的量表,是本研究的先决条件。

    (3)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构建这两大构念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收集高水平的本土数据,得到高效度的研究结论,并为两者关系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本研究所要突破的最大难题。

    3.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

    ①界定中国企业的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的结构(概念范畴)。国内有关组织文化的研究基本是建立在西方的研究发现和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现有组织文化测量也基本上是直接引用西方研究者的概念,没有考虑跨文化研究适用性的问题。Tayeb(1994)指出,至少有三个文化层面的问题,值得研究者重视:第一,在文化价值观与态度上,不同的社会间是存在差异的;第二,由于潜在的价值观和态度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群体,即使在相似的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第三,文化在塑造工作组织和其他社会机构上扮演着多重角色,必须作深入的探讨。许多跨文化研究者都强调直接将某一文化下的研究成果,套用于另一文化范畴的研究对象,这虽然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间是否具有相同的构念,然而,属于文化独特性的构念就会因此而被掩盖。而且,这种简单的复制由于忽视了不同文化传统的作用,会导致研究和实践的偏差。本研究正是基于我国组织文化研究的现状,试图通过归纳性分析,构建我国组织文化轮廓与企业家视角的员工行为维度,并开发出能够测度我国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的量表,这将对我国组织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②探索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组织文化对经营绩效产生关键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现有研究似乎忽视了“文化通过行为影响绩效”这一内在机制,现有研究较少对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国内虽然对组织文化展开了颇多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定性的概念分析和逻辑推论,缺乏实证性验证,而且往往没有对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微观探测。本文拟在界定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特征变量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

    (2)方法创新

    适合中国情境的本土化研究对于我国管理理论的构建和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归纳分析法与扎根研究是国际上本土化研究通用的方法。为了避免那种简单复制西方研究成果的做法带来的缺陷,我们采用高情境的本土化研究路径,以当地的文化、局内人的角度,构建适应我国企业实践的组织文化变量。这种研究方法通常能帮助我们掌握丰富的本土现象,并彰显出重要的文化内涵。目前,国内学者还较少采用以上研究方法,并通过科学的检验方法开发相关量表,因此,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创新。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

    (1)研究方法

    本土化研究指的是使用本土语言和具有本土意义的构念对本土现象进行的科学研究,旨在检验或建立能够解释并预测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特定现象的理论。遵循本土化研究的思想,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补充。

    ①理论研究: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从现实中概括抽象出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并以此为起点进行理论上的逻辑演绎,其结果是得出某种理论假设。就本研究而言,就是通过文献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将组织文化的作用机制归纳为“文化——行为——绩效”,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空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即揭开行为“黑箱”,探讨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

    ②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指运用客观的事实存在或通过逻辑推理的数据对经过理论研究得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本文采用的实证研究,一是定性研究(在研究的第一阶段,本研究采用归纳法,搜集受试者所描述的组织文化和期望的员工行为内容,以内容分析的方式,将这些描述分类到不同的概念维度,并由不同的研究者进行概念维度的同意度检测(Hinkin,1998;Kerlinger,1986)。这样的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那些我们还没有清楚了解的现象(Hinkin,1998)。通过归纳性分析,构建具有本土意义的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特征变量,应该能获得相当丰富的理解和知识),二是定量分析(将理论建构的模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如问卷的编制、项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典型性相关分析等加以检验),使得研究结论既能得到理论上的支持,也能应用到企业实践。

    (2)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7年5月1日-2007年6月30日

    收集整理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完成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开放式调研,完成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归纳性分析。

    第二阶段:2007年7月1日-2007年8月31日。

    编制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测量量表和调研问卷,完成预先研究,并展开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数据录入与整理工作,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

    第三阶段:2007年9月1日—2007年10月31日。

    深入调研(访谈、小组讨论),通过各方面获取资料并分析,构建实证关系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假设检验,得出实证研究结论。

    第四阶段:2007年1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第五阶段:2008年1月1日—2008年2月15日

    修改完善,完成终稿。

    篇三:开题报告摘要(临床型和学术型)模板

    安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摘要

    1

    2


    开题报告需要摘要吗》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261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开题报告摘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