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
  •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心理案例分析报告
  • 篇一:心理学案例报告范例

    心理学案例报告范例:社交恐怖症案例分析报告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12-02 02:58 - 阅读:2656 - 评论:0

    摘要:杨晓(化名),女,25岁,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直视别人,怕别人看出不自然表情,不敢和别人交往,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系

    统症状。明知这种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精神痛苦2年。诊断为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神经症,社交恐怖症,运用森田疗法结合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杨晓,女性,25岁,未婚,中专文化,私人企业工作,来自农村,姐2人,父母健在,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2、个人成长史:

    家住农村,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怕见人,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

    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有一次因放学回家晚了,父亲以为在外贪玩,我还未来得及解释,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个耳光,瞬间脸上出

    现红红的手掌印,疼得像火烧似的,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

    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

    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貌龄相称,谈话中总是低着头说话,不敢正视人,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并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脸红。明知这

    种反应是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并因此而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未患过严重疾病,但上班后害怕与人交流,怕别人注视自己,与人讲话紧张,伴心慌、脸红、气促,好像全身发抖;自

    己单独时候无任何反应。

    5、社会功能:

    不敢与人交往,说话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至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回避社交场合,产生辞职的想法。

    二、主诉:

    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自然的表情2年,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毕业后进了一家文化传播媒体广告公司,负责电脑设计工作,与人沟通较少。近2年来不愿与人交往,说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

    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单位男同事接触,觉得男人

    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很内向、很古怪的人”。开会时常常因为紧张,对领导开会具体内容不清。更糟糕的是,现在在女同事、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开始很少去社交场所,包括同学聚会、同事婚礼等,都要找借口推辞,很少与人接触。

    工作中负责电脑设计排版,最近效率明显降低,仍然不愿和同事交流。同事说她工作一般还那么清高,自己感觉很痛苦,曾力图克服这

    个问题,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主动来寻求

    帮助。

    四、 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反映:杨晓从小个性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事敏感,家庭和睦,姐姐对她百依百顺,过度宠爱,使她更加娇嫩。她上小学三年级

    之前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周围亲戚及外人夸奖她,同学之间的仰视,使她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人,

    比其他同龄人都强,应该得到夸奖和宠爱。有一次在班会上,因不慎讲错一句话,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回家后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持

    续好长时间。自此,学习成绩开始下滑。

    五、 心理测验结果:

    (1)做SAS量表(标准分为75分),说明焦虑症状明显;

    (2)做SDS量表(标准分为65分),说明抑郁情绪明显;

    (3)做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躯体化1.6、强迫症状2.1、人际关系敏感1.8、抑郁2.1、 焦虑2.2 、恐怖3.1 、其他1.2。

    由上可以看出,杨晓最显著的是恐怖因子分值高,其次是焦虑、抑郁、强迫因子分值较高。

    六、 诊断

    1、诊断结果: 非精神性心理紊乱

    神经症

    社交恐怖症

    2、诊断依据:

    (1)患者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和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根据郭念锋(1986)正常与异常心理学原则三项原则,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紊乱。

    (2)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自然的表情,不敢和别人交往,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曾力图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根据ICD-10有关社交恐怖的确诊标准,完全符合焦虑,主要发生在与人交往的特定社交情境,而独处是则不发生,并对恐怖情景的回避为核心症状。

    (3)病程两年,评3分;自己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评2分;妨碍了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回避社交场合,评2分;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诊断评分7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1]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两者不同。形成恐怖症的焦虑是有特定的物体或处境所产生的,为了减轻焦虑有回避行为。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而本求助者却是对人特有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因此排除焦虑症。

    (3)与强迫性神经症鉴别:强迫症是对来自自身的某种思想、观念或行为不克制地去想、去做;而恐怖症所害怕的客体和处境是来自外界的。所以排除强迫症。 [2]

    4、病因分析:

    (1)生物性原因:求助者女性,25岁。

    (2)社会性因素:

    ①家庭教养严厉。

    ②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同男孩交往不正经”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和异性交往,逐渐发展到不敢与人交往,出

    现内容泛化。

    (3)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

    ①成长中同男孩交往是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

    ②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③个性特征:追求完美,性格内向,孤僻、敏感。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改变“同男性交往是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

    ②改善当前与人交往时的紧张局面,可以面对面交流20分钟;③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到中国常模以下。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理论原理与方法

    1、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1)森田疗法是由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是以治疗神经症为特点的心理治疗,其本质是通过亲自体验去理解以达到治疗目

    的,是一种超越言语合理性的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包括:

    ①(森田)神经质

    森田的神经症理论简单地说是一种素质论,神经质的倾向任何人都有,他把这种倾向强烈者称为神经质。

    ②疑病性素质

    森田把神经质发生的基础称为疑病性素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对自己的心身过分地担心,在某种情况下,把任何人都常有的感受、情绪、想法过分地认为是病态,并对之倾注苦恼,实际上什么病也没有,却主观上渐渐地构成病。

    ③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

    森田认为神经质的人“生的欲望”过分强烈,他所指的生的欲望包括从自我保存、食欲等本能的到想获得被人们的承认、向上发展的那

    种社会心理的欲望。而死的恐怖中包含了在对欲望追求的同时,怕引起失败,对死及疾病的恐怖,怕种种具有心理价值的东西失去等等。生

    的欲望和死的恐怖二者平衡时,则身心健康,两者对立则死的恐怖便会占优势成为引起神经质病态的根源。

    篇二: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论文题目: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王亚楠 340602198404141222 1311161000000004858 安徽省阜阳市 安徽阜阳实验中学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甄某,女,14岁,初二学生,因弟弟出生,父母将更多精力放在弟弟身上,极不适应,与父母沟通出现问题而情绪低落,烦恼,痛苦,且产生自卑心理。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烦恼,痛苦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甄某,女,14岁,初二学生,身高163厘米,长相漂亮,家中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高挑。父亲在某机关单位工作,母亲无业。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均健在,但不同住,奶奶白天来帮忙照顾弟弟,晚上回自己家。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市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能歌善舞。入学后,学习成绩优秀,并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融洽,喜欢舞蹈,并且拿过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名次。去年一次无意间看到妈妈在医院的体检报告,发现妈妈怀孕了。在家中大闹一场,要求妈妈不要这个孩子,后来全家协商,即使再有宝宝,也是最爱她的,宝宝出生后,随便她怎么对待都可以。但是,弟弟出生后,全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自己冷落许多,多番努力争取爸妈关注未果。

    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时尚,上身穿的是桃红色蝙蝠袖T恤,下神穿黑色短裙,银色亮钻凉鞋。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但语速较慢。情绪低落,不时落泪。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 无重大疾病史,最近一个月食欲下降,并且睡眠质量稍有下降。

    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同学之间关系尚好, 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和父母能日常沟通。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心烦,苦恼,自卑感很强,近来一个月吃不下饭,上床后迟迟不能入睡。

    求助者主动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去年一次无意间看到妈妈在医院的体检报告,发现妈妈怀孕了。在家中大闹一场,要求妈妈不要这个孩子,后来全家协商,即使再有宝宝,也是最爱她的,宝宝出生后,随便我怎么对待都可以。但是,弟弟出生后,什么都变了。全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爸爸每天下班回来不是陪弟弟玩,就是自己玩电脑游戏,我一跟他说话,他就烦。妈妈总说,我以后就靠我儿子了。奶奶说咱家还有一套房子,以后正好留给你弟弟娶媳妇。我觉得自己比不上弟弟的一个手指头,我在家里毫无地位可言。最近一个多月来,经常感觉情绪失落,没什么事能让我高兴起来,总是无端落泪,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好动了,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应付, 但自觉效率有所下降。对这些家里发生的事前思后想,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也好象降低了,上初二后,学习内容骤然难了很多,功课压力大,担心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由此感到心烦意乱,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找

    回从前无忧无虑的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迫切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衣着时尚,上身穿的是桃红色蝙蝠袖T恤,下神穿黑色短裙,银色亮钻凉鞋。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刚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坐下主动说话,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速稍慢,情绪波动大,不时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

    2. 班主任的反映

    这孩子最近不爱说笑了,上课老走神,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了,但是家庭作业能及时完成,班干部的工作也愿意承担。曾找她谈过一次心,但是什么都不愿说。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痛苦,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痛苦,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对在家中与父母弟弟相处这个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可以排除严

    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常表现出幻觉、忘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如有正常歇期,每次最长不超过两月,(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该求助者并无焦虑和躯体不适感,睡眠也无明显障碍,且症状出现仅一个多月,因此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该求助者今年14岁,正值青春期。她虽然迫切要求独立,但仍期待别人,特别是父母的关注。

    2、社会性原因:

    (1)客观社会事件,弟弟出生。

    篇三: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范文)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单位: 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焦虑2.8,抑郁:2.2,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

    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从小成绩就很好,深得老师和家长喜欢。升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免费录取。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入年级前十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非常失落,担心自己再也考试不好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对不起父母。月考后两周一直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都不好,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清晰有条理,语速稍快,情绪略显焦虑。无躯体症状,自知力完整,无幻想、妄想。有迫切的求助要求。同学反映,李某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自从月考完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三、评估与诊断

    (一) 评估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学习和环境适应不良, 情绪焦虑不安、 存在错误认知、睡眠不好。心理冲突为常形,有现实诱因,强度不重,但自身无法摆脱,有自知力,主动求助。

    (二) 诊断

    1、诊断结果: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新生适应不良。

    2、诊断依据:

    (1)该求助者在学校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学习考试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处境相符,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学习问题,没有出现泛化,且持续时间只有两周,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起,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内容尚未泛化,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 病因分析

    1、生理原因:男性,16岁。面临学习问题。

    2、社会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考试失误。

    (2)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考试“失败”,学习压力大,但父母没有和他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减轻他的压力。老师没能及时给予关注,减轻其内心的压力,高中竞争压力较大,沟通较少。

    3、心理原因:

    (1)存在不合理认知:以前成绩就优异,当然现在也应该成绩优异,老师应该赞赏我。一次失败,就再也学不好了。

    (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一次月考失败,就不知道如何学习了。

    (3)人格特征:内向,好强。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改变来访者认为“我应该一直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赞赏” “一次失败,就再也学不好了”的不合理想法;获得适合高中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适应高中学习。

    2、近期目标: 调整认知,客观的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合理定位。获得适合高中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

    3、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五、咨询方案

    (一)咨询原理和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其基本理论依据为AB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24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