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智能简史主要内容
  • 智能简史主要内容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智能简史主要内容
  • 篇一: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人工智能的研究不仅与对人的思维研究直接相关,而且和许多其它学科领域关系密切。因此说到人工智能的历史,应当上溯到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所作的贡献,他们为人工智能研究积累了充分的条件和基础理论。这里仅列举几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Aristotle(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他的主要贡献是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形式逻辑是一切推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在他的代表作《工具论》中,就给出了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并且实际上已经提到了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此外,亚里士多得还研究了概念、判断问题,以及概念的分类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问题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最著名的创造就是提出人人熟知的三段论。

    ◆ 英国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Bacon(培根)(1561-1626),他的主要贡献是系统地给出了归纳法,成为和Aristotle的演绎法相辅相成的思维法则。Bacon另一个功绩是强调了知识的作用。Bacon的著名警句是"知识就是力量"。

    ◆ 德国数学家、哲学家Leibnitz(莱布尼茨)(1646-1716),他提出了关于数理逻辑的思想,把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和推理。

    他曾经做出了能进行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

    ◆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Boole(布尔)(1815-1864),他初步实现了布莱尼茨的思维符号化和数学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代数系统--布尔代数。

    ◆ 美籍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Godel(哥德尔)(1906-1978),他证明了一阶谓词的完备性定理;任何包含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如果它是无矛盾的,那么一定是不完备的。

    此定理的意义在于,人的思维形式化和机械化的某种极限,在理论上证明了有些事是做不到的。

    ◆ 英国数学家Turing(图灵)(1912-1954),1936年提出了一种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图灵机),1950年提出了图灵试验,发表了"计算机与智能"的论文。

    当今世界上计算机科学最高荣誉奖励为"图灵奖"。

    名词解释:图灵试验。当一个人与一个封闭房间里的人或者机器交谈时,如果他不能分辨自己问题的回答是计算机还是人给出时,则称该机器是具有智能的。以往该试验几乎是衡量机器人工智能的唯一标准,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开始对此试验提出异议:反对封闭式的,机器完全自主的智能;提出与外界交流的,人机交互的智能。

    ◆ 美国数学家Mauchly,1946发明了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McCulloch,建立了第一个神经网络

    数学模型。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近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首先是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开始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神经网络的研究一度进入低潮。详细内容参见第六章《人工神经元网络》

    ◆ 美国数学家Shannon(香农),1948年发表了《通讯的数学理论》,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

    ◆ 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McCarthy,人工智能的早期研究者。1956年,他和其他一些学者联合发起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工智能学术大会,在他的提议下,会上正式决定使用人工智能这个词来概括这个研究方向。

    参加大会的有Minsky, Rochester, Shannon, Moore, Samuel, Selfridge, Solomonff, Simon, Newell等数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McCarthy也被尊为"人工智能之父"。

    50年代--70年代

    ◆ 50年代初开始有了符号处理,搜索法产生。

    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是逻辑法和搜索法。最初的搜索应用于机器翻译、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

    ◆ 60年代Simon由试验得到结论:人类问题的求解是一个搜索的过程,效果与启发式函数有关。叙述了智能系统的特点:智能表示、智能推理、智能搜索。

    ◆ Nilson发表了A* 算法(搜索方法)

    ◆ McCarthy建立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Lisp

    ◆ 1965年Robinson提出了归结原理。

    归结原理是与传统的自然演绎法完全不同的消解法。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具有完备性(半完备性)的推理方法。曾轰动整个科学界。但该方法本身也有计算爆炸等问题。 ◆ 1968年Quillian提出了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方法

    ◆ 1969年Minsky出了一本书"感知机",给当时的神经网络研究结果判了死刑

    由于该书从理论上证明了当时主要的神经网络模型---感知器的分类能力是很有限的。因此,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由此进入低潮时期,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入高潮。

    70年代以后

    ◆ 70年代,人工智能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很快就发现问题:归结法费时、下棋赢不了全国冠军、机器翻译一团糟。此时,以Feigenbaum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改变了战略思想,1977年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开展了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家咨询系统研究与应用。

    著名的专家系统有

    DENDRAL化学分析专家系统(斯坦福大学1968);MACSYMA符号数学专家系统(麻省理工1971);

    MYCIN诊断和治疗细菌感染性血液病的专家咨询系统(斯

    坦福大学1973);

    CASNET(Causal ASsciational Network)诊断和治疗青光眼的专家咨询系统(拉特格尔斯(Rutgers)大学70年代中);

    CADUCEUS(原名INTERNIST)医疗咨询系统(匹兹堡大学);

    HEARSAY I 和II语音理解系统(卡内基-梅隆大学);PROSPECTOR地质勘探专家系统(斯坦福大学1976);XCON计算机配置专家系统(卡内基-梅隆大学1978)。应该说,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是近十余年来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有成就的分支之一。

    ◆ 80年代,人工智能发展达到阶段性的顶峰。87,89年世界大会有6-7千人参加。硬件公司有上千个。Lisp硬件、Lisp机形成产品。同时,在专家系统及其工具越来越商品化的过程中,国际软件市场上形成了一门旨在生产和加工知识的新产业--知识产业。

    ◆ 同年代,1986年Rumlhart领导的并行分布处理研究小组提出了神经元网络的反向传播学习算法,解决了神经网络分类能力有限这一根本问题。从此,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入新的高潮。◆ 90年代,计算机发展趋势为小型化、并行化、网络化、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与数据库、多媒体等主流技术相结合,并融合在主流技术之中,旨在使计算机更聪明、更有效、与人更接近。

    篇二:智能家居设备发展历史

    智能家居设备发展历史

    智能家居设备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继承,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设备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的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在国内,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 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智能家居产业中的翘楚! 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12年的发展,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开创期、徘徊期、融合演变期。

    萌芽期(1994年-1999年)

    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深圳有一两家从事美国X-10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从事进口零售业务,产品多销售给居住国内的欧美用户。

    开创期(2000年-2005年)

    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徘徊期(2006-2010年)

    2005年以后,由于上一阶段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分夸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实际上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厂商只顾发展代理商却忽略了对代理商的培训和扶持导致代理商经营困难、产品不稳定导致用户高投诉率。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销售也几年出来增长减缓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销售额下降的现象。2005年-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各地代理商结业转行的也不在少数。许多坚持下来的智能家居企业,在这几年也经历了缩减规模的痛苦。正在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而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如智美达、罗格朗、霍尼韦尔、施耐德、Control4等。国内部分存活下来的企业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融合演变期(2011-2020年)

    进入2011年以来,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而且大的行业背景是房地产受到调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

    接下来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行业并购现象开始出来甚至成为主流。

    接下来的五到十年,将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极为快速,但也是最不可琢磨的时期,由于住宅家庭成为各行业争夺的焦点市场,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承接平台成为各方力量首先争夺的目标。谁能最终胜出,我们可以作种种分析,但最终结果,也许只有到时才知。但不管如何发展,这个阶段国内将诞生多家年销售额上百亿元的智能家居企业。

    爆发期

    进入到2014年以来,各大厂商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尽管从产业来看,业内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显现,这预示着行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和参与已使得外界意识到,智能家居未来已不可逆转。

    目前来看,智能家居经过一年多产业磨合,已正处爆发前夜。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随着合作企业已普遍进入到出成果时刻,智能家居新品将会层出不穷,业内涌现的新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篇三:中国手机发展史完整版

    20年前,1987年11月18日,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有了第一名模拟蜂窝移动手机用户,中国的移动通信时代由此开启!

    20年后,手机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全国拥有手机的用户超过5.2亿,平均不到三个人就有一部。手机外形越变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拍照手机、音乐手机、炒股手机??相继出现。而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更是呼之欲出!从最初的曲高和寡到今日的繁华喧嚣,移动通信发展的20年,是中国通信产业腾飞的20年,是中国社会由千篇一律走向个性鲜活的历史见证。让我们回首那些经历了20年岁月的人与事,让我们铭刻中国移动通信走过的20年印记。

    1987年

    广州卖出中国第一台手机:值一部丰田农用车

    亲历人:徐峰

    当年:国内使用手机第一人

    目前公认国内的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出自广东。1987年,为了配合在广州举行的“六运会”,广东邮电局下属的无线分局准备推出第一批共100部模拟移动电话,而现任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的徐峰,就是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7年11月,一位在广东省邮电局的亲戚告诉徐峰,可以帮他办理一部模拟移动电话。在商业上小有成就的徐峰经不住新技术的诱惑,买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成为中国首位手机用户。当然代价是不菲的,徐峰曾对媒体透露,“当时邮电局的人还不知道这手机应该卖多少钱,他们叫我押下了一张2万元的支票,先把手机拿走。” 这个价格,在当年足以买一部丰田牌农用车,而到手的这部NEC模拟手机,不仅拨打电话时需要拉出天线,而且还“死沉死沉”。

    买了手机之后,还得有号码。当时的手机是模拟机,没有SIM卡。首批100部模拟手机的号码,是六位数字的短号,号段从901001至901099。出于广东人“吉利”偏好,徐峰挑选了901088作为自己的号码。最初使用时,徐峰发现,模拟网络信号还不错,不过只能在广州市内打手机,此后随着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网络的开通,漫游才第一次实现。

    1988年

    上海开卖“大哥大”

    从无人问津到一机难求

    亲历人:赵建国(化名)

    当年:上海第一批手机销售人员

    从便携式、车载式模拟电话到手持式模拟电话,即俗称的“大哥大”;从早期大如砖头,到后期小如GSM手机的“大哥大”??上海移动下属某部门会议室的两个玻璃柜中,数十部老手机静静地陈列其中。这些“老家伙”记载上海地区移动通信发展的最初记忆,而赵建国(化名)则亲历了那段“大哥大”从无人问津到一机难求的岁月。

    厂长、经理都不敢买

    现如今,卖手机的营业场所比比皆是:移动或联通营业厅、手机连锁店、家电卖场等等,想买何种型号尽可慢慢挑选。但在1988年赵建国开始从事移动电话营销工作时,却没这么好运,连一个固定的“门脸”也没有。为了推广“大哥

    大”业务,长途电信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小团队,采取主动上门营销的策略,“那时,我们让每个推广人员都带着‘大哥大’,到客户那里演示给他们看,但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并没有多大效果。”

    赵建国和同事们进行市场调查后,发现这种无人问津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还不成熟,“首先,当时营销对象主要是厂长经理,他们虽然有能力购买,但顾虑很多,认为‘大哥大’是奢侈品,购买之后担心引起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不满;其次,富裕的个体户很少,每台终端价格在两三万元左右,经济上承受不起。”1988年之后的数年,“大哥大”市场反应冷清,每年销量只在几百台左右。

    黑市价格炒到五六万元

    1992年,赵建国清楚记得这个时间节点,这一年上海的“大哥大”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情况同前些年相比完全颠倒过来,‘大哥大’变得供不应求,甚至是一机难求。”

    首先是销量的突破,“我记不清是一九九几年,当年销量突破一万台,这是很了不起的。”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当时负责移动通信管理的上海长途通信局(现中国电信上海公司长途事业部)为销售推广移动电话专设了营业部门,并设立了销售营业厅。至今,赵建国依然记得上海第一个移动营业厅的地址是“成都北路277号”。

    当时买“大哥大”,不像现在购买手机那样,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付了钱就能拿到机器、当场就能开通,而是“先要登记并付5000元押金,然后等候半年,或者七八个月的时间,得到通知再去拿机器,而且款式没得选择,给你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拿到机器了,当场也不一定能开通,没准机器内部还要做一些调整。”加上基站布置少,“大哥大”的通话质量也不高,“刚开始的时候,我记得只在原来华侨商店楼顶和雁荡路布置了基站,资费好像是每分钟0.4元。”尽管有诸多缺陷,但购买者依然络绎不绝。

    由于供不应求,最早的“手机黑市”出现了,有关系的人从内部购买“大哥大”,没门路只能去黑市购机。“当时‘大哥大’正常售价在两三万元左右,而黑市价格在五六万元甚至更高。为什么供应少?当时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比如爱立信、摩托罗拉,相关批文非常繁琐。”

    不仅机器稀缺,号码资源也很稀缺,当时上海有几个地方拍卖“大哥大”号码,“其中一个拍卖点在上海展览中心对面,一个吉祥号码能拍到十几万。”

    1992年

    嘉兴使用第一批GSM手机

    不再担心被破解盗打

    亲历人:谢金松

    当年:第一批GSM用户

    在手机收藏圈内,拥有13000多部老手机的浙江海宁人谢金松可谓赫赫有名。他清楚记得收藏的第一部老手机,就是自己使用过的摩托罗拉砖头式数字手机。

    谢金松所说的砖头式数字手机就是摩托罗拉3200,是他最中意的两款老手机藏品之一。“一部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模拟手机YD9100,产地江阴,没有公开发售,我千辛万苦才收藏了两部;另一部是摩托罗拉3200,当年嘉兴在国内第一个开通了GSM网络,这部手机是当时我们市民拿到手的第一部使用GSM网络

    的手机。”谢金松告诉记者。

    1992年,原邮电部批准建设浙江省嘉兴地区全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1992年5月17日,该系统完成第一阶段试验任务,包括网络调试、测验等;1993年9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GSM系统。“我记得当时中央电视台和广播中还为此播了新闻,此前自己使用的模拟手机,也就是俗称的‘大哥大’,信号不是很好。而且已经出现了破解模拟信号的黑手机,自己的‘大哥大’容易被别人盗打,所以就决定换成信号更好、安全性更高的GSM手机。”谢金松说。

    当时谢金松得到消息,嘉兴电信局海宁营业部到了几部摩托罗拉3200,他马上托朋友花了几万块才将机器拿到手。摩托罗拉3200给谢金松留下的第一印象还是个“砖头机”:机身长13厘米,超常的橡胶天线,重量超过一斤,而待机时间只有短短的10小时,“尽管如此,心里还是很快乐的。”

    但很快,摩托罗拉3200失去了谢金松的“宠爱”,“好像是1995年,碰到一个生意伙伴,他用的是爱立信GH337手机,蛮小巧,揣在口袋里就行,而我这个摩托罗拉3200非要拎在手里或者装在皮包内,这挺刺激我的。”

    随后,谢金松也换了部小巧的GSM手机,但他并没丢弃这部摩托罗拉3200,而是将它收藏起来,成为他第一部藏品,“如果当时将它丢了,我现在肯定后悔死了。

    不过,现在随着复古风渐起,市面上“砖头机”重新流行开来,谢金松现在外出谈生意时除了口袋里揣着一部诺基亚商务手机外,手里也偶尔拿拿摩托罗拉3200,“它的质量蛮好,插上SIM卡就能用。”

    2000年

    TD-SCDMA成为3G国际标准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移动通信技术

    亲历人:刘积堂

    当年:大唐TD项目负责人

    在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这20时间里,TD-SCDMA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因为它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标准,也是3G时代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1998年6月,大唐集团向ITU(国际电联)提交TD(以下简称TD)技术提案。2000年5月,TD被ITU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2002年3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了中国TD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序幕。2003年年初,大唐移动开始招兵买马,2003年8月,大唐移动TD项目组成立。刚从浙江华立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出来打算创业的刘积堂此时放弃了创业的想法,进入大唐移动,主要负责TD的研发,对TD的每一次进步,现任大唐移动副总经理的刘积堂了如指掌。

    小麻雀打通

    第一个TD电话

    2004年3月底,TD的研发在走过半年多后,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我们在北京实验室里打通了第一个TD电话,所有的人都很兴奋,因为在此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能否成功。”虽已事隔三年多,刘积堂说的时候依然很兴奋,“用来测试的手机,用的是市场上随便都能买到的通用芯片,手机型号为DTM8001,我们称它为‘小麻雀’,代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

    随后,大唐在一次TD产业联盟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但相信的人并不多,持不相信或者怀疑态度的人占了大多数。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刘积堂有些苦涩,“即使是我们做了演示,拿出相关证据,他们还是将信将疑。”

    事实胜于雄辩,憋着一口气,刘积堂和同事们进一步对“小麻雀”进行研发改造,2004年5月份,第一块TD终端专用芯片问世。随后,展讯、凯明等公司纷纷推出TD终端专用芯片。

    2005年:TD步入大网时代

    2004年7月份,MTnet(数字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网平台)对TD、WCDMA以及CD?鄄MA2000三个3G标准的手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WCD?鄄MA和CDMA2000制式的手机已经比较成熟,TD手机虽然没有称不上技术成熟,但也通过了所有测试。“通过此次测试,我们看到了TD和其他两个标准之间的差距,” 刘积堂说,“而且当时能参加测试的只有大唐一家的手机,这表示TD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

    2005年,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能参加MTnet终端测试的厂商多了,包括大唐、中兴以及华立等企业都拿出自己的产品进行测试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刘积堂表示:“这次测试结果证明了TD可以组大网。”

    2006年

    TD手机商用测试:80迈速度下,通话依然通畅

    亲历人:杨民生

    当年:IT时报记者

    2006年上半年,TD终于开始了“3+2”(青岛、保定、厦门、北京、上海)规模试验网测试,并在下半年进一步扩容,呼叫成功率、保持通话率都达到了99%以上的水准。而在移动通信发展前19年中始终处于旁观位置的记者,终于有机会参与了这段历史。

    2006年11月,正在保定参与测试的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TD—SCDMA事业部总经理罗忠生博士用TD手机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让记者亲身体验一回TD手机和网络的通话质量。“怎么样,通话质量还可以吧!我现在正开车,时速80公里,上次在青岛高速公路上开到每小时120公里,通话质量照样不错。”记者发现,通话声音比2G手机通话时清晰多了,跟固话通话差不多;另外,在和罗忠生通话的20分钟时间里,没有出现掉线的情况,甚至没有出现噪音。

    2007年,TD进一步扩大了规模试验网的规模,北京、上海、沈阳、秦皇岛、青岛、天津、广州、深圳、保定、厦门10个城市的规模试验网已经基本建成,“相关运营商会进行终端采购,大概有几十万的量,12月会对友好用户进行放号。”刘积堂向记者介绍了TD的最新进展,估计明年奥运会期间,中移动就会提供TD服务了。

    20年之时代变迁

    当年警察都不认识手机

    上海首批手机用户忻云臣

    “我能成为上海第一批手机用户,绝对拜当时条件所赐。”忻云臣,上海高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作为上海首批手机用户,忻云臣也是中国最早的手机用户之一,他见证了国内移动通信这20年的发展历程。

    1986年,忻云臣时任上海电报局电报业务科科长,当时上海邮电局引进了100部摩托罗拉8500模拟手机,忻云臣因为工作需要也配发了一部,作为公务机使用,“要买的话,太贵了,我记得是2000美元一部。另外,每分钟0.6元的话费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当时首批100部模拟手机的号码,是六位数字的短号,号段从900001至900100。忻云臣轮到的号码是900029。

    “当时在外面拿着这么一部手机,那就是一种身份象征。” 忻云臣回忆说,“那时去茶室喝茶,拿手机往桌子上一放,服务员对你的态度绝对好。”“大砖头”还有个好处,就是不怕丢。一次,忻云臣在茶室喝茶,出来的时候忘拿了手机,茶室工作人员就将这部手机交给了派出所。可忻云臣去派出所领手机时却遇到了麻烦,警察并不知道手机是什么东西,最后还是忻云臣用手比划说是一个类似于砖头的东西,警察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拟网变为数字网,基站容量不断扩大,忻云臣的手机却越来越小。现在谈起对手机的要求时,忻云臣表示只有两个要求,一是通话质量要好;二是要时髦。

    从最早的摩托罗拉8500到稍后的摩托罗拉8800再到摩托罗拉STARAC,2000年后换成智能手机,从1995年开始,忻云臣就离不开手机了,“现在主要联系方式就是手机。我经常出门时忘记带手机,半路想起来了又跑回家拿,因为没有手机别人就联系不到我,就有可能影响到工作了。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越来越依赖手机做一些事情,比如记电话号码。”忻云臣还喜欢经常“赶”个数码潮流,现在他用的是拍照手机,“拍照手机最大的好处是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开心了就拿出来拍拍。”

    当然,除了可带来更个性化的娱乐方式,除了人们日益增多的依赖,手机对忻云臣生活的最大影响还是短信,“每到过节,尤其是除夕,吃完晚饭,我就开始发短信,而且一发就是好几个小时。”短信除了带给忻云臣便利之外,也带来一些小烦恼,“现在的垃圾短信太多了,不堪其扰。消除垃圾短信,这是我现在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最大要求。”

    20年之产业变革

    从产品创新到服务创新

    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 副总工 庾志成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20年,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20年,同时也是产业自主创新的20年,是逐渐从以产品创新为主,经历了流程创新,逐渐发展到服务创新的20年。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属于产品创新阶段。当时模拟移动电话刚刚引入我国,国内的厂家还不具备生产制造能力,这个时期的主要创新任务是从无到有,把产品制造出来就是胜利。用户的选择不多,市场也不大。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移动通信的发展进入了流程创新阶段,国内的很多企业开始具备移动通信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成为了主流,厂家之间比的是谁能够优化流程,从而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和销售设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更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能力。这个时期伴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超高速发展,移动电话业务迅速普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5年之后,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进入了服务创新阶段。随着移动通信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手机的要求逐渐多样化,也更加个性化,移动通信市场更是


    智能简史主要内容》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22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智能简史阅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