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
  • 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
  • 篇一:心理健康个案分析 五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沙洋县后港小学蔡勇

    一、基本情况介绍:

    虞子豪,男孩,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家有一妹读二年级。其母在东方超市上班,算得上有文化,懂道理,不护短;其父重视孩子的学习,以前在广东务工,今年专门回来督促儿子的学习。子豪人很聪明,但本期来学习态度明显下滑,经常不完成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极少做,甚至考试也玩做不起,故致成绩较差。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手里随便弄个什么东西都能掰半天,因违反课堂纪律,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上学迟到次数多,个人卫生习惯差,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淡薄,行为规范能力差,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很不受小组同学欢迎。家庭方面,父母打成习惯了,也不怕了,道理、好话也讲了,过后又恢复原样了,颇感束手无策。

    二、个案分析

    根据虞子豪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不良;缺乏沟通;没有责任心和爱心。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的好与坏漠不关心,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无视课堂纪律、开小差做小动作、自由散漫等行为,虞子豪不以这种行为为“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无所谓”。这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家长(特别是父亲)的关怀,且长期处于被同学群体排斥的地位,这些情况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某些无知,这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病情”老是“反复”,是虞子豪同学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设法撒谎蒙混过关,打骂不怕,考场贪玩不答题等,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辅导策略和效果: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爱引人注意的孩子,多半是因为“情感饥渴”,教师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所以,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随时关注他的行为

    表现。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心理引导。在上课时只要虞子豪听课,读书,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一点做得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虞子豪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平时看到虞子豪因为我的叮嘱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

    (2)与家长沟通。 我经常与他的妈妈沟通,委婉地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现在虞子豪的父亲能常和孩子沟通,对虞子豪的学习多关心,经常陪伴孩子做作业到深夜,从正面家庭作业习惯上对孩子的行为予以督促。

    (3)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只要子豪上课想发言,我就给他机会,在全班极力表扬,让全班同学改变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每天的家庭作业,也由小组长用专门的本子为他记录好,交由子豪父亲检查。经过几个月细心辅导,虞子豪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听课认真了许多,家庭作业基本上能完成,有时还积极发言,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

    四、总结

    1、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2、学生的在校时间虽然也有8小时之多,但相比家庭生活的时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学校里的要求、习惯、督促监管随着放学化为乌有,加上孩子年龄越来越大,自主性更强了,更需要一个人在家庭里来接替和担任班主任的角色,帮助他加强自我约束,慢慢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爱是可以转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的。

    对于虞子豪的辅导还没有结束,真的很担心哪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孩子是脆弱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还要不断地给予鼓励,不断地关注与引导,让他健康快乐地生活在班级中。

    篇二: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

    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在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问题就是独立认识问题的过程。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定的。

    一、一般心理特点

    1、难以引导时期。

    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有些专家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十多年里,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一方面身体发育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发育快的已接近中学生的指标,发育最慢的还像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心理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心理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侯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出老成的样子。而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深的要求。有的老师感叹:这些孩子根本管不了,知道的事比我还多呢!

    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他们不只是寻找热闹的漫画或故事书,而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对理科

    感兴趣的孩子开始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类读物。意志行为中体现出比较完善的选择性。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爱好还不稳定,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游戏项目。说明四年级学生总体上没有达到成年人所具有的稳定的自主能力。

    2、开始意识到“自己”。

    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如,这样不合适,那样又有妨碍。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同于他人。这个“自己”常常站在主观愿望的对立面。在处理事物时,能够说服自己,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日常生活之外,文具的准备,与他人的交往,整理内务等,应完全独立完成。过去由家长打扮,现在则愿意自己打扮;过去买东西要跟随妈妈一起去,现在则自己独自去,或者和同学一起去,不受大人意见的左右。三年级以前,在外面见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和大人讲,大人不听还不高兴,但是四年级学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述给家长,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3、作假——学会欺骗。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这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例如,让孩子在家看门,他表面答应很好,等大人走了,他可能把门锁上去商店买吃的去了;家长让他去买洗衣粉,他可能买比较便宜的一种,而把剩下的钱买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来后隐瞒实情。

    三年级学生不太会寻找理由自我掩盖,在遇到理屈的时候沉默不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理由替自己辩护。与小时侯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相比,四年级学生知道选择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有时隐瞒真实的情况。这是小时侯发现孩子偶尔说假话时没有及时纠正所带来的恶果。

    这个年龄段是培养和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一些不良习惯,选择一些正当有意义的行为方式是家长、老师和同学本身都应该争取的目标。

    二、学习

    从四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之前,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四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落下来。当然,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是否应该努力,怎样下工夫去学习,四年级学生应该明白这些道理。这个学年的成绩将会影响五、六年级学习,进一步会影响到中学的成绩。

    四年级的课程增加了,老师也开始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学生学习,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四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应用题的分析、理解等,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多了。语文教学中开始注重记忆与阅读的结合,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阅读知识。可以运用学习参考书,检索、查阅图书资料时也可以运用图书馆。

    字写得很干净,这和他们注意事物细节的心理特点有关,琢磨字的结构和组成,从中发现技巧甚至乐趣。

    四年级学生的作业量继续加大,平时的疲劳紧紧束缚着少年儿童活泼的天性。

    三、生活

    1、自己的事自己做。

    2、容易受伤的年龄。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身体发育很快,灵活性和协调性不够稳定,所以,皮肉受伤的事经常发生。根据统计,在学校实行对孩子安全指导教育之前,各种伤害发生率随年级升高上升明显;实行安全指导教育以后,其它年级组下降明显,而四年级和五年级组下降不明显。

    说明四年级、五年级组受伤最难控制。解决这些问题的重点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要注意宣传安全防范,让孩子保护自己。此外,对孩子的被动保护不能过分,要让孩子增加活动机会,学会运动中的保护技巧。

    3、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四年级学生自己有选择和分析对比的经验,所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衣着形象设计。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首先,穿衣服要干净、整洁。特别是女孩子,要重视自己的形象。

    其次是颜色。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服颜色,朴素

    的颜色如浅、浅灰、灰白、淡绿等适合各种性格的学生。同时,一些艳丽明快的颜色装饰在男孩子的衣服上也不难看。服装颜色以自己喜欢的样式为主,不必过于追求特殊的风格。

    服饰和行为礼仪是一个整体,仅靠好的服饰无法证明一个人的个性,必须在平时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懂得一般社会礼仪。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年级:

    五年级学生可以很完整地画完一张画,有些机灵的学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但是五年级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发现孩子过于务实的表现,家长应鼓励他出去玩耍。

    一、一般心理特点

    1、竞争意识增强

    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四年级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作业,那么,五年级学生则是为了不负于

    篇三: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注:红色部分是案例,没有时间可以不看,下划线部分是关键字)

    一、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xxx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王君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也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

    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

    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四、五年级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

    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可以起到作用。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就会适得其反。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地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于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消极的暗示:

    “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

    “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

    “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

    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孩子听到耳朵里,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变笨、变差了。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记忆力不好,在学习方面真的有缺点,家长也千万不可轻易批评孩子。

    积极的暗示:

    “你很聪明”;

    “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

    “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到了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逆反心理了。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

    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种陪读现象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时,把他们的错误都指出来了。这时,孩子就懒得去思考了,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照着父母所说的答案写上了,更不用说去改正坏毛病了。并且,当孩子有了依靠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地降低。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方法二: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生活习惯: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

    学习习惯: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性格:坚强、勇敢、乐观、积极。

    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

    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1、预防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家长对孩子产生了某种固定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总受这种固定看法的影响。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行为。

    2、克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就是以偏概全的意思。也就是说,由于孩子出现了某些缺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优点,认为孩子“一无是处”;由于孩子有了某项优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缺点,认为孩子“一切都好”。

    如果家长总是戴着

    “有色眼镜”看孩子,总是误解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

    从道德情感方面来讲,父母的粗暴会使他们越来越叛逆,道德水平越来越糟糕;而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则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孩子的道德水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法三:在孩子的行动问题上下工夫

    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言行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而不是责怪和批评。

    方法四:利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9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五年级学生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