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针尖上的云南刺绣
  • 针尖上的云南刺绣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针尖上的云南刺绣
  • 篇一:云南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云南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据明钱古训《百夷传》载:傣族器皿“所用多陶器”。至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曼斗寨、勐罕曼峦寨、勐海县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傣族村寨仍然保留古老制陶工艺。最为典型的有彝族的刺绣,其中尤其以石林撒尼族、楚雄彝族为代表。大理白族的大理石工艺品、手工刺绣、扎染、银器制造最具代表性。丽江的皮革制品、银器饰品、东巴造纸等等,香格里拉藏族的转经筒、天珠等。西双版纳傣族人民更显勤劳,除了传统的刺绣外,傣锦、筒帕等都非常惹人喜爱的。

    篇二:云南瑰宝 大放异彩

    2016年6月12日,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二十四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昆明开幕。

    当晚,昆明以一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视听盛宴―《高原音画》云南少数民族精品歌舞乐(以下简称《高原音画》)开门迎客。演出共分为穹宇之声、红土恩泽、人世乐象三个章节,以云南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原声演唱、多声部合唱与少数民族乐舞合成,表达云南各少数民族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场景。

    一个小时的演出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高原音画》的成功演出,充分展示了云南的民族特色、民族形象、民族团结和睦的文化氛围,展示了一个多民族融合文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本质和特色,也进一步展示了昆明“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城市形象,更为展示云南民族文化打了个漂亮的先锋战。

    民族元素 增添价值

    民族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是独属于云南的时尚,在南博会的舞台上,这种时尚便显得格外夺目。

    志愿者服装成“最炫民族”风。刚进入南博会现场,志愿者身上由红、黄、绿、蓝、白五种颜色组合而成的服装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了解,此次南博会志愿者服装的肢体图案由抽象旋转的彩色线条和流动的祥云组成一支靓丽的孔雀。孔雀在云南是善良、美丽、聪明、自由、和平的代名词,同时彩色线条与祥云的组合也寓意着一个平安吉祥、和谐发展的云南。可见,南博会执委会在志愿者服装上下足了功夫。

    记者了解到,本届南博会志愿者服装采取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与重点对接联系相结合的方式,甄选出了120多个志愿者服装设计方案。并成立了志愿者服装设计方案评审小组,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匿名评审、初评、中评,评选出3套方案,上报后由南博会执委会确定最终方案。

    最终被选定的志愿者服装成为南博会志愿者们最显著的身份标识。服装以荧光绿为主色调,外套、短袖t恤的颜色自上而下逐步由绿向白色渐变,再搭配上七彩图案,寓意七彩云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云南青年志愿者“小白云”的生机活力。帽子为白色,用七彩图标作点缀,如同七彩云霞点缀在蓝天白云之间。裤子以浅灰色为主色调,裤缝点缀七彩条纹,整体色调上与上装的绿色设计互相搭配呼应,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时尚的元素。

    昆明老街展示深厚的老昆明文化底蕴。记者获悉,昆明老街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4a旅游景区,如申报成功,昆明又将多一处具有本地传统风情的4a级旅游景区。本届南博会上,昆明老街作为云南省重点项目,在旅游产业馆隆重亮相,是展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名片。 昆明老街是昆明主城区惟一留存完整、具备民清时期格局肌理的传统街区,文物建筑众多,老字号云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老昆明情感价值,是昆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街区内包含了名人故事、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花鸟鱼虫、新春庙会等传统市井商业业态,汇聚了多元建筑文化、抗战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历史制度文化、传统市井商业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中独具特色。街区拥有胜利堂、福林堂、聂耳故居、马家大院、同庆丰旧址等三十多处挂牌文物及保护建筑,是展示老昆明文化的绝佳窗口。

    民族工艺品备受青睐。记者在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前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彝族刺绣服装、布鞋、手包和饰品等受到不少人的追捧。该展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赢得市场,公司在传承和保留传统彝族刺绣工艺的同时大胆创新,力求

    使产品融入日常生活,既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打开了国际市场销路。2013年底,公司的刺绣创意设计获得国际顶尖奢侈品设计师的青睐,并联合推出了彝族纯手工刺绣定制手包系列,为彝族传统手工刺绣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开辟了道路。

    走在南博会旅游产业馆里,记者看到像彝族刺绣这样既有民族设计元素,又拓展国际市场的云南旅游商品不胜枚举。比如历史悠久的下关沱茶,制作讲求精细,其中“揉茶”的步骤更是无法用机器替代的,具有百年历史,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博会不仅为沱茶走向世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白族文化。 民族医药 首登南博

    据了解,此次南博会首次设立健康休闲馆,中医药、民族医药首次以独立设馆的方式进行展示,进馆就能看到傣医、彝医以及云南民族民间医药的展台,云南民族医药由幕后转为台前。

    傣医2000多年历史自成体系的传统疗法。傣医是我国的“四大民族医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理论到实操都自成体系,是一套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传统疗法,不仅在傣族地区有广泛地运用,还传播到了一些东南亚地区。

    记者走进傣医医院展台,发现展台上陈列着很多医药书籍,包括远古时期用于记录医药知识的贝叶经。展馆重点向公众展示了傣医“四塔五蕴”理论、傣医十大传统疗法、傣医典籍。此外,展馆内还展出了10余种傣药,比如灯台叶止咳合剂、喉舒宝含片、外用追风镇痛酒等。

    彝医对付疑难杂症、慢性病、骨伤有独到优势。彝族医药是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结合彝族文化、彝族信仰、居住地自然条件及生产生活等形成的一门民族医药学,彝族传统医药知识体系以“一元二气五行六路毒邪”为主线和核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被广泛推广应用,是云南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医药之一。在南博会健康休闲馆,云南省彝医医院的展台重点展示了彝医诊疗技术、彝医药书籍和相关物品。

    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彝医药在一些疑难杂症、大病、慢性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在骨伤科和止痛方面有独到的用药经验。“彝医水膏药疗法”“彝族药认知方法”已分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靖市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一举拿下云南中药材(民族药药材)交易中心项目,投资金额高达6000万元。2016年6月16日,曲靖市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与云南优盛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商议达成民族药药材交易中心,投资金额高达600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产生年销售收入10亿元。 该项目以云南道地药材和民族药材交易平台建设为重点,传承发展云南道地药材、民族药材种植加工交易文化。双方将在昆明菊花园药材市场、曲靖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科创园,建设云南中药材(民族药材)电子交易平台、民族民间医药交流平台、云南道地民族药基础信息平台、民族民间医药交流等服务平台。努力打造以现代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构筑集种植、生产、加工、研发、质检交易和服务于一体的云南道地药材民族药材发展新格局。

    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传统医药已成为云南省对外交流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参与南博会对中医药进行展示,是拓展云南省中医药服务领域、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的重要举措。

    多姿文化 绽放云岭

    云南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民族聚宝盆”,共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瑶族、水族、苗族等26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具有古老的民族文化。

    艺术周之“七彩云南”尽显民族风情。6月11日至16日,“2016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在昆明举行,活动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是第四届南博会

    的重要组成项目,也是南博会惟一一项文化艺术类活动。

    本届艺术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活动期间,每天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两场“七彩云南”民族歌舞和民族服饰展演,向参会的各国来宾及观展民众展示云南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积极对外传播云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学艺术的力量推动云南对外开放。

    “七彩云南”由歌舞展演和民族服饰展演两个部分组成。云南民族歌舞展演遴选了云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和舞蹈精品节目,向公众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其中,歌舞《多彩的云南》、哈尼族舞蹈《木屐舞》、佤族舞蹈《木鼓舞》、独唱《云南美》等歌舞节目,舞姿动情,音乐美妙,歌声动听,异彩纷呈,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民族风情,体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与真诚,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悉,为了提高展演的效果,此次民族服饰展演首次把大屏幕搬上舞台,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音乐、现场表演等多种手段,丰富了表演内容,提升了表演效果,不少在场观众都大呼惊艳,直言“美瞎了”。

    本次南博会,云南民族文化成为吸睛之笔,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价值。不少展商与市民纷纷表示,来参加南博会,不仅是参加一次商品的交流盛会,更是享受一次中国文化的盛宴,他们不仅要把中国的商品带回去,更要把云南各族人民的热情带回去。虽然本届南博会已圆满结束,但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却是生生不息的。

    篇三: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品

    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美丽背后的困惑[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2-08-26 | 浏览(482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策划:郑海 王菁

    撰文:林巧 王菁

    摄影:子涵 王佳 扬波 光逵

    建水紫陶

    石林刺绣

    新华银器(加工)

    彝族刺绣

    周城扎染 曾看过一句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传统手工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人类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即使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永远有着其无可取代的地位。

    多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道路上苦苦寻找突破口和别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门类,虽有成效,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与震撼还迟迟未见。 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好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让它们不仅能够得到传承,还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使这些精湛的云南民族工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进一步发扬民族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针尖上的云南刺绣》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58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普铣加工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