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教书育人
  • 教书育人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教书育人
  • 篇一:浅谈教师如何教书育人

    浅谈教师如何教书育人

    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教书,更要明确如何在教书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迅速发展的形势,正在引领着现行教育体系进行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这就对作为教师的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明确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共有十大理念,分别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要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关注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开发和挖掘自身的潜能,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教育过程中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主张能力与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创造性理念提出了认得创造力潜能是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要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加强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个性化理念认为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要在教育实践中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和

    条件,因材施教;开放性理念是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目标和资源的开放性等等,开放性理念认为,民族教育要广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我所用,要打破单一的文本考试的教育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样化理念要求教育呈现需求多样化、标准多样化、目标多样化等;生态和谐理念和系统性理念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的教育体系。这些教育理念虽然角度不同,当互不冲突,作为教师需要深层次的进行理解,从中提取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中,在不断积累经验、改正方法的过程中,理解新理念。

    2.以真诚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作出这样精辟的论述:“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与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影响是有选择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就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往往能激励起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乐趣。除了真诚的关爱学生,还

    应尊重并听取学生的意见,有的学生自我认同感低,很容易感到自卑,在与这样的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多发表意见,对于好的意见积极地采纳,以此培养他们的自尊。最后要学会欣赏学生。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就很难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会对他们产生否定情绪,在心理上也会排斥他们,从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师生教育沟通的深度就会有很大的限制。一个人只有自己被别人肯定后,才会进而肯定别人,所以作为教师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到学生的优点才能真正的尊重他们,事实证明,一个教师如果能看到全班每个学生的优点,师生沟通一定会很顺利,随之而产生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良好的教育是学生成才的根本,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是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教师成功与否不是在于他的职称,而在于他培养了多少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使多少学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追求。教书易为,育人难为,我们都要试着放开心胸,接纳和投入这份工作。

    篇二:教书育人,什么重要

    教书育人,什么最重要

    这是一篇值得每位老师品读的短文,教书育人,什么最重要?教学法,教案,知识,还是人,陈丹青画鞋子还是画脚的比喻,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教案不重要,教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教案有人,字字玑珠;教案无人,废纸一张。一如鞋子有脚,步步莲花;鞋子无脚,弃物一件。

    早年,还是中央美院学生的陈丹青,一次正兴味盎然地画鞋子,其师侯一民先生走过来:“记住,要画脚,不要画鞋子。”言毕,侯先生便笑眯眯地走开了。 后来,陈丹青先生追忆说,至今他不记得在学两年间校方讲过什么科研与教学了,但侯先生的这一教诲却活在了他的心里。

    “要画脚,不要画鞋子。”这个简单到没有一个生字,甚至连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念得出来的句子,当年一经侯先生的口说出,一经陈丹青先生参悟,就不一样了。

    二十年后,这句话从成就斐然的大牌画家陈丹青口里说出来,尤值得珍视与玩味。

    “要画脚,不要画鞋子。”说得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脚,何谓鞋?关键是,画鞋子之前,先要成“脚”在胸。胸有灰姑娘的脚,笔下就有神奇的水晶鞋;胸有杨丽萍的脚,笔下就有飘旋的红舞鞋;胸有乔丹的脚,笔下就有生风的运动鞋;胸有杨利伟的脚,笔下就有遨游的太空鞋。一句话,胸有形态各异的脚,笔下就有因脚而异的鞋。画活了隐藏在鞋子里的个性化的脚,也就画活了个性化的鞋。

    “要画脚,不要画鞋子”,震撼我的不仅只是这八个曾一度开启了画家陈丹青心智与技艺的汉字,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对“要教人,不要教教案”这一教学理念的触类旁通与透彻体悟。

    记得几年前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应邀到青海某地上课。课始,他发现大部分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所学的课文竟读不上来。他立马重打锣鼓另开戏,放弃了预设的教案,同时也放弃了听课教师期待出现的种种精彩,开始一字一句领着学生读书。经过口口相授,实实在在的即时语感“传染”,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顺畅。

    那时那地那课,执教者所秉持的不正是“要教人,不要教教案”的信念与大爱吗? 教案有人,字字玑珠;教案无人,废纸一张。一如鞋子有脚,步步莲花;鞋子无脚,弃物一件。

    “要画脚,不要画鞋子”,张扬的是以脚为本,画活的是鞋子;“要教人,不要教教案”,倡扬的是以人为本,教活的是学生。

    画活了鞋子的是艺术家;教活了学生的是教育家。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贡布里希的至理名言昭示:艺术跟人走,人在艺术在,人在教学在,人在性灵在。

    篇三:教书育人感悟

    教书育人感悟 多年的教学生涯丰富了我平凡的人生,让我感悟了教学的真谛。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师说”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荣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们在清苦寂寞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像园丁,像春蚕,更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记得费孝通先生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凡是我双脚踏过的地方都散发着玫瑰的芬芳。《红楼梦》中有警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桃红又是一年春。屈指算来,我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已有28个春秋矣。如果说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那么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日夜夜是我莫大的幸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必须对自己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有独到的感悟和认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建一所学校,就会少建几所监狱。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广大学生则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记得自我们小的时候,就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烂熟于心,于“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刻骨铭心,沉浸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无尽意境中,陶醉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质朴古训中。其实,这都折射了教书育人所扮演角色的举足轻重,凸显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所承载的价值取向对于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可或缺。传承文明,开拓创新,正是对教育本身及其身体力行者的最好解读。我自豪,因为我是人民教师这个特殊而光荣的群体中一分子。作为一个老师,要有“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

    不回”的执著坚忍,具备“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要善于和物欲横流、追腥逐臭的世俗潮流远距离,和三尺讲台近距离,与广大学生零距离。我们要学会用爱心和真诚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打造一个互动平台。爱心温暖人心,真诚消融坚冰。理解—谅解—化解—和解,展现的是师生关系间和谐良性的发展轨迹。童年,总是回忆时时含泪的微笑。爱心守望,真诚同行,是我的默默追求。

    三毛有诗云: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选择了三尺讲台,就等于嫁给了寂寞。先人以“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来励志。不错的,都说寻芳路上花如锦,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远常在险远”。作为一位老师,“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我的座右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是我生活的一半,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作为教书育人的载体和主体,必须胸有丘壑,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见证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寂落寞,品尝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痛楚,也和我的学生共同领略分享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激动喜悦。为人师表,提倡师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无数像我这样的老师矢志不移所欲求人格理想的诗意描摹。安贫乐道,独善其身,正是一个教书匠修身养性、超越自我的标尺杠杆。


    教书育人》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47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教师教书育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