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红楼梦原著全文下载
  • 红楼梦原著全文下载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红楼梦原著全文下载
  • 篇一:古代小说鉴赏-红楼梦

    浙 江 大 学

    《认识实习》

    课程学习报告

    姓名:杨罡

    学 号: 3130104021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甘德强

    2015/7/24

    求是

    创新

    认知实习学习报告

    大二的暑期认知实习较于大一的暑期认知实习内容要丰富、充实很多。总体上来看,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背景结合得更加紧密了。再加之我们经过大二的学习,对于专业整体理论架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此时安排的认知实习,对于现在的我们,意义将更加深远,我们的理解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如同蓝图,而实习则是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知识要通过实习,实践才会有所价值。而了解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我们实习的根本目的。去哪实习呢,怎么将实习和学习结合起来呢,永远都是我们同学所疑惑的焦点,而这次实习,老师们带我们拜访了六个地方分别是富生公司、长兴农业科技园。一个偏理,一个偏农。但重要的是,都有我们专业的涉足点,对我们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曹雪芹著《红楼梦》,起先竟花了五回笔墨才简单解释清楚了贾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关系。而至第六回正准备开启全文时,作者自己竟发现,贾家的事“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1]91而此时登场的人物刘姥姥作为一个局外人便起到了穿针引线的“纲领”作用。那么,刘姥姥是什么人,何以和金陵大家贾家建立关系,并能见到当时贾家的管理中心王熙凤的呢?

    刘姥姥住在离贾家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小农家里,靠着两亩薄田度日。是年收成不好,正愁着伙食过冬,因祖上曾与王熙凤之祖王夫人之父连了宗做了结拜兄弟便与贾家结下了一点瓜葛,且又曾帮助过贾家仆人周瑞,便“舍着老脸”[1]93,顺藤摸瓜地进了贾家,打了抽丰。而在这打抽丰过程的情节展开中,又以刘姥姥和王熙凤两人的人物矛盾最为突出,而这两个人物的特点都在这一场场你来我往间得到了对比和深化。

    刘姥姥之“慎”;王熙凤之“傲”

    刘姥姥“天未明”,便“教训了几句板儿”带上他千里迢迢地“进城逛去”[1]93,迫于生活急于星火的着急焦虑现于言表,但当刘姥姥走近贾家荣国府,担忧和不安的紧张情绪又占了上风:她先是“蹭到角门前”,再是“蹭上来”向看门“太爷”[1]94纳福,可见还未进入贾府,刘姥姥的紧张架势就已表现了出来。而当要见着王熙凤,“屏声侧耳”[1]97,“拜了数拜” [1]98谨慎小心之举,拘谨羞愧之态更是不言而喻。引起我注意的是: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刘姥姥,此时板儿就成了她内心的映衬,每当刘姥姥站不住脚,说不出话时,总要“教训几句”,前前后后刘姥姥共“教训”了板儿六次。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刘姥姥的教训实质就是对牛弹琴,与其说是在教训板儿不妨说刘姥姥是在教训自己的紧张心理,而只是将板

    1

    求是

    创新

    儿当成了出气筒。

    自然,对立面的王熙凤是看不起也不需要看得起低身下气,唯唯诺诺的刘姥姥的。对于刘姥姥的到来,王熙凤“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1]98。做作、矫情但又不缺礼节、周到。除了无视的傲慢外,王熙凤面对卑躬屈膝,尴尬难堪,欲言又止的刘姥姥,总会突的“止”住她的动作:贾蓉来了,止住;刘姥姥推着板儿讨好,止住??三番五次,既是出于凤姐的聪慧,未语先知,又是出于对贾蓉的关心和目中无人的态度。

    刘姥姥之“粗”;王熙凤之“巧”

    刘姥姥乃乡野村妇,说话大大咧咧,粗鄙不堪。当她在家中筹划准备之时,便笑女婿只会“拉硬屎”,短短三字,虽粗鄙但精炼地道出乡下人生活拮据,又不敢求人的尴尬窘境。而在讨求王熙凤救济时,东一句“你侄儿”,西一句“你侄儿”费劲口舌但对于刚刚见过“真侄儿”贾蓉的凤姐效果显然适得其反。而在刘姥姥接过救济,渡过难关之后,她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的“千恩万谢” [1]101虽自然纯真,但不免失态难听。

    而反过来看,凤姐年龄虽小,但语言伶俐精炼真是“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1]96。刘姥姥本非贵宾,不受待见,凤姐却把嫌弃含蓄地包装了起来,不肯见刘姥姥反而怪罪周瑞家的“不早说”[1]98。面对刘姥姥,王熙凤反强说是刘姥姥的不是,而当中的六“笑”则更淋漓地表现了凤姐的巧舌如簧:有“弃厌我们,不肯常来” [1]98的讥讽;有“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 [1]98的自嘲;有“你只管坐着” [1]100的嫌弃;有“不必说了,我知道了” [1]100的聪慧。皮笑肉不笑,字字见血,油腔滑调。 刘姥姥之“急”;王熙凤之“缓”

    刘姥姥迫于无奈,生活告急才几十年来头一回求助于贾家。一想出主意,第二天便早早地出发,饭都没吃就赶到贾府——从前门到角门再到后门,从周瑞家的到平儿到王熙凤,拐弯抹角才见到真佛。整个过程,路途虽远,互动虽多但不出半日功夫刘姥姥都匆匆应酬过来,可见效率之高,需求之急。而在刘姥姥的态度层面,起先刘姥姥面对高高在上的权贵侯门,始终都是抱着“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1]92、“只当是没有”[1]101的悲观态度,而当凤姐最后话锋一转,施舍与她的时候,便突然从“心里突突的”大转变到“喜的又浑身发痒” [1]101。刘姥姥对贾家的态度也立刻发生了从不信任到有恩的惊天大逆转。 相反,凤姐从一开始就从容不迫:从贾母处到自家院子,从吃饭到见贾蓉再施舍刘姥姥,短短几步,寥寥数语硬生生地把刘姥姥的事拖到了最后。施舍与否也是再三周旋,先要周瑞家的告诉王奶奶,又止住姥姥先和贾蓉“调调情”,暗送秋波,最后又重新向周瑞家的确认王奶奶和刘姥姥到底什么关系,如履薄冰,三思而后行,终于最后凤姐还是做了这个二十两零一吊钱的人情,而相比这“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 [1]101这凤姐自己出的一吊钱的坐车费可能“礼轻情更重”。这还是能说明凤姐见

    2

    求是

    创新

    了刘姥姥还是从原来的埋怨嫌弃渐渐感化到了同情,恻隐的态度渐变的。

    我一直认为《红楼梦》擅用“编织”的手法。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贾宝玉完成了自己的大事却可能对刘姥姥这个乡下人漠不关心,而刘姥姥也同样如此。而曹雪芹却将这两件毫不相关但意义非凡的事编织在了一块。而之后又将乡巴佬刘姥姥和少奶奶王熙凤的人物编织在了一块,让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命运产生了交集,这种编织看似荒唐突兀,但又合情合理,贫与富,贵与贱的反差更能使人物丰满鲜明,而人物的反差也恰恰和双方的命运留下了悬念,为后来贾家的败落,凤姐的悲剧和刘姥姥的得宠,救济埋下了千里伏笔。而这,可能才是《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真正的集大成所在。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12月 第2版

    【2】平颖 《协调与张力——〈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细节描写比较》 滨州学院学报 第25卷第4期 2009年8月 P40

    【3】臧国书 《论〈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的人物价值》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第25卷第4期 2006年7月 P45

    【4】李存 《论刘姥姥的交际艺术》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1卷第4期 2004年12月 P22

    3

    篇二:《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一、石头记

    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

    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

    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

    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

    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 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

    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

    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

    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

    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转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注译:笏满床:笏,古时朝臣朝会时所拿的一种象牙或木质的板,故又称象简,上记载事项以备忘,故又称手板,笏满床,是说家中做官的人多。强梁:凶暴强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把具有反抗性的人也称为“强梁”。膏梁:膏,肥肉,梁,精华,这里是富家子弟的省称。他乡是故乡:在这里他乡是指功名宝贵、妻子儿女等尘世生活,故乡,指超脱一切尘世生活而归空幻虚无死亡。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里是说空为别人忙碌。

    四、警幻仙姑赋

    原文: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大不相同,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鬓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娥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行。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琢;比美人之态度兮,风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其静若何,松立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池沼;其神若何,月衬寒江。一一远惭西子,近惭王墙,生于何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译文:仿佛鸟儿刚离开柳林,又象蝴蝶新飞出花房。只要美丽的仙子在那里一走动,院中树上鸟儿就露惊奇模样;她的脚步刚要到的时候,身影儿早已过了九曲回廊。仙子的衣刚一飘啊,早闻到浓郁的兰麝芳香;荷花般的衣将要动啊,已听到环佩声叮叮当当。脸上的笑窝象春桃啊,流云似的发髻装饰着翡翠;张的嘴辰彷佛樱桃啊,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看那苗条而匀称的腰肢啊,颤摇摇象雪花飞舞微风回荡;和珠玉钗环的光彩相辉映的啊,是描眉的“鸭绿”贴额的“鹅黄”。在万花丛中时隐时现啊,生气和高兴都是一样;在清水池旁浏涟玩赏啊,风吹衣带象要腾空飞扬。蚕须般的眉儿将要皱起啊,似要说话而却又未语;象踏着莲花的脚步刚一挪动啊,想要停步却仍然在行。我羡慕美人良好的德性啊,象冰那样清澈象玉那样光亮;我爱慕美人的华丽衣裳啊,灿烂的花纹闪烁发光。我爱慕美人的容貌啊,如同香料塑出玉石雕成一样;把美人的神态风度比作什么啊,就象凤在飞舞龙在翱翔。她的洁白象什么?是早春的白梅带雪开放;她的纯

    洁象什么?是秋天的暮草披着淡霜。她的安静象什么?犹如青松挺立在幽谷;她的艳丽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池塘。她的文雅象什么?好似长龙在曲折池沼游荡;她的神采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秋江。这样的容貌远说使西施惭愧,近说也使昭君羞愧难当。美人啊你生在何方?你来自何处?你若不是从王母娘娘那里赴宴归来的瑶池里最漂亮的姑娘,也一定是吹箫乘凤飞去的仙宫里无与伦比的弄玉下降。

    注译:荷衣:用荷花做的衣裳。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叫坞。袂:衣袖。靥:面颊的笑窝,称洒窝。云髻堆翠:云髻,云彩状的发形,古时都用“云”字形容妇女的头发黑而多的样子,翠,绿色的宝石。楚楚:鲜明的样子。的的:鲜明光亮的样子。蛾眉欲颦:蛾,蚕蛾,其触须细长而弯曲,古时用它比如妇女美丽的眉毛,颦,皱眉。莲步:古时称美女的脚步为莲步,《南史齐东封侯记》:“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妓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也”。闪烁文章:闪,火花跳动的样子,烁,光亮闪动,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风回雪舞:旋风吹得雪花飞舞。凤翥龙翔:翥,高飞,翔,翱翔。素:未染的丝,此作白色解。王嫱:即王昭君,古代著名美人,汉元帝时宫人,后被远嫁匈奴。紫府无双:紫府,仙府,无双,独一无二的。

    判词

    五、晴雯

    原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人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译文:雨后的明月多么难遇,灿烂的云霞容易消失。刚强的心比天高,奴婢的身份这么下贱。美丽聪明,招来了怨恨。年青青就死去了啊,全因为污蔑和流言。只有那多情公子,空自把你思念。

    注译:霁月句:霁,雨住天晴,霁月:雨后月出,点出晴雯的“晴”字,彩云,成花纹的云彩,点出“雯”字,“难逢”和“易散”寓意晴雯的生活遭遇都不好。心比天高:指她的反抗性格。风流句:风流灵巧,指晴雯的美丽聪明。寿夭句:未成年死去叫夭,寿夭,年岁不大就死去了。多情公子:指宝玉。

    六、袭人

    原文:观后面画着一簇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译文:说什么性情温柔心地和善,空夸品德美好象秋桂春兰;

    令多少人羡慕那优伶有福,谁知道公子反而与她无缘。

    注译:优伶:旧时对歌舞戏剧艺人的称呼,她后来做了蒋玉函的妻子,故说优伶有福。

    七、香菱

    原文:首页也是画,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蓬枯藕败。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译文:菱根儿挨着莲花在脉芳香,一生的命运实在令人悲伤;

    自从那薛蟠娶了夏家金桂,致使美丽的灵魂返归天上。

    注译:致使句:香魂,指女人的灵魂,这里还是香菱灵魂的双关语,故乡,指灵魂原来所在的地方,返故乡,回到原来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死去。

    八、林黛玉和薛宝钗

    原文: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个株枯木,木上悬挂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也有几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译文:可叹一个象孟母般的贤德,可惜一个有谢道温的诗才;

    腰中的玉带空在林中高挂,头上的金簪又被大雪掩埋。

    注译:咏絮才:咏絮,称女诗人有“咏絮”才,这里指林黛玉,“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玉带林中挂:带,“黛”音,“玉带林”三字为“林黛玉”的倒念。玉带本腰中之物,今挂林间,不是正常现象,寓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金簪雪里埋:金簪,喻宝钗,雪,“薛”音,“金簪雪”寓薛宝钗的名字,雪埋金簪,喻宝钗为封建礼教殉葬的命运。

    九、元春

    原文: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椽,也有一首诗词云: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

    译文:入宫二十年来辩出了是非,大红的榴花开放映照宫闱;

    三春时光怎及那初春美景,狡免遇见猛虎就命丧身归。

    注译:二十句:元春43岁死去,指她感到入宫二十多年作皇帝的妃子是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榴花句:榴花如火红,比如元春在宫中生活奢华,全句喻元春晋德妃事。三春句:春季三个月分孟、仲、季三春,争及,全句喻迎、探、惜三春比不上元春荣耀。

    十、探春

    原文:后面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画后有几句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运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译文: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远的志向,可却生在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强;

    清明时带着思乡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那遥远家乡。

    注译:生于句:末世,衰亡的时代,运,气数、命运,消,消退。江边望:寓探春远嫁海缰,思亲望乡。千里句:寓探春远嫁,骨肉分离,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

    十一、史湘云

    原文:后面有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逝水楚云飞。

    译文:生在富贵的人家又能怎么样?还在襁褓中父母就与你长违;

    放眼远方在落日斜辉里凭吊,只有那湘江水逝和楚天云飞。

    注译:富贵句:富贵,指史湘云家的财势,又为何,又能怎么样?襁褓句:背小孩所包之被,褓,所用之网绳,襁褓之间,婴儿之时,父母违,父母死去。展眼句:展,放,斜辉,斜阳,吊,凭吊,这句是说在夕阳西下时放眼展望,凭吊斜辉,似暗指史湘云晚年的命运,下句是答案。湘江句:湘江,隐一“湘”字,楚云,隐一“云”字,因湘江在湖南,古为楚地,故称楚云,这里用湘江的逝去,楚云的飞散两个象征性的景物,表达式了一种无可挽回的情调,暗示了湘云后半生将如水逝云飞那样家势衰败,贫困潦倒。

    十二、妙玉

    原文: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其词曰: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译文:想保持洁白何尝能洁,说弃绝尘世未必真能;

    可怜金玉般纯洁的人,最后还是陷在污泥中。

    注译:云空句:空,佛教术语,指超脱社会生活。金玉质:指妙玉品德高尚和出身高贵。终陷句:淖,烂泥,指妙玉被劫的悲剧结局。

    十三、迎春

    原文:后面忽画一恶狼,追捕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下书云:子糸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闰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译文:“孙”是一头忘恩负义的狼,一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高贵闺房的花柳般美女,被无情摧残一年就死亡。

    注译:子糸句:子,你;糸,你;“子”、“糸”为“孙”字的拆字,隐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姓,这里暗喻迎春嫁给一个忘恩负义、凶残的人的命运。

    十四、惜春

    原文:后面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译文:看破了三春的盛景不会长久,道装一披立刻改尽当年红装;

    可怜那侯门闺秀的千金小姐,孤独地睡在青灯和古佛身旁。

    篇三:红楼梦1-5

    《红楼梦》

    (1—5回)一、判断题

    1.《红楼梦》先后用过许多书名,如《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

    2.《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群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3.“玉在箧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秋之夜,贾雨村在院内赏花时,吟诵此诗以表逸兴与抱负。

    4.元宵佳节时,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灯,结果英莲丢了,一场大火又烧尽其家,甄士隐悟得《好了歌》之真谛,遂离了家人随疯道人而去。

    5.贾雨村为《好了歌》作注,指出盛衰荣辱瞬息变化,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6.《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认为“好”即是“了”,“了”即是“好”,虽说消极悲观,但也体现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

    7.小说中最早介绍荣、宁二府的情况的是古董行中做贸易的冷子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是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8.说“女儿”这两个字时,必“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这话是出自贾宝玉之口。

    9.贾赦、贾珍是宁国公贾演的后代,贾蓉、秦可卿等是宁府中人;贾政、贾敏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代。其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与宝玉、贾兰等等是荣府后人。(错了)

    10.贾氏宗族的长房是宁国府,次房是荣国府。《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11.黛玉刚进贾府时,众人对她的印象是“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12.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贾政、王夫人不喜张扬,贾府并非刚发迹的新贵。)

    13.关于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现了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赞扬了宝玉的叛逆性格。

    14.《红楼梦》中贾雨村集中了古代读书人丑恶的一面,他“乱判葫芦案”,以此作为投靠贾府的资本;后来贾府被抄,也是由于他“狠狠的踢了一脚”,以求自保。

    15.和“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事有关的人物有:贾雨村、薛蟠、英莲、门子等。

    16.宝玉在宁府内上房看到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忙说“快出去!快出去!”表明他自由率真,追求平等,反对老于世故,厌恶虚伪丑恶。

    17.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带他游历了太虚幻境,并品了千红一窟茶,饮了万艳同杯酒,看了“薄命司”的册子,听了12支名叫《红楼梦》的曲子。

    18.《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秦可卿、巧姐、李纨。

    19.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20.《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出场亮相“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爱情,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二、简述情节

    1.宝黛初会

    未见宝玉之前,黛玉听说他“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正寻思这位表兄不知是怎么个“蠢物”,心中想着,忽见已进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到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宝玉得知黛玉无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后经贾母劝慰,亲与他带上,才不生别论。

    2.乱判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一下马就接到一件人命官司,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罪行确凿,贾

    雨村即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正要发签时,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不令他发签。退堂至密室,门子拿出一张本省‘护官符’,并告知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雨村按照门子的意思,判薛家赔了银子了事。又恐门子对人说出当时及今日之事,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三、简答题

    1. (江苏卷)《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 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顾按,此处似应加上“亦可”之类语句)

    2.江苏卷)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3. 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

    4. “护官符”体现了四大家族怎样的特点?使用了怎样的语言技巧?

    体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富贵、豪奢、权倾四野、地位显赫、相互勾结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权势者们肆意侵吞民脂民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使用了夸张、比喻、谐音、双关等语言技巧。

    5.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所见《十二钗判词》,是对金陵十二钗命运、遭遇和品德的最好预示和写照,请根据下列判词,说说她是谁,并从中任选三人,根据判词简要说说她的命运、遭遇和品德。

    ①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②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③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④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⑤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⑦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便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⑧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⑨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⑩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⑾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情节梳理填空】

    京官后代 王狗儿 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 ,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指假借名义、利用关系向人索取财物赠与)。在太太的陪房 周瑞家的 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管家奶奶王熙凤。恰好这时 贾蓉 奉父命来凤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让刘姥姥尽情领略了凤姐的威严和气派,以至于刘姥姥有点语无伦次,事后遭到周瑞家的埋怨。在与刘姥姥交谈时,凤姐也说到家事的难处,刘姥姥 以为告助无望 ,但凤姐还是给了 二十 两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地归去。

    一情节梳理

    1、刘姥姥为什么要去荣国府?

    刘姥姥家因年关将近,却手头拮据,想起先祖做官时曾在京中认荣国府做了亲戚,便到荣国府讨些过年的钱。

    2、是谁刚开始接见了刘姥姥?

    周瑞家的

    3、荣国府的人对刘姥姥的态度如何?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王熙凤态度不冷不热(轻视),周瑞显弄自己的体面

    二阅读思考

    思考题1:《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对凤姐说的。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思考题2:简析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作用。

    1、富贵贫穷的对比:以刘姥姥的眼睛第一次看贾府,写出了贾府的奢华,与平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2、对贾府中人权势的陪衬:写刘姥姥为生计忍耻求助于贾府,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为的是衬托府中人的作威作福,特别是衬托了王熙凤的权势和虚伪。

    3、情节上的铺垫:为日后贾府衰败时刘姥姥感恩救巧姐的情节作铺垫。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一【情节梳理填空】

    刘姥姥走后,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大谈特谈家务人情。于是周瑞家的先去见了宝钗,因而得知她的“热毒”和所用的 冷香丸 。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凤姐和诸姐妹送宫花。当周瑞家的把最后两支宫花顺路送给 黛玉 时,引起她的猜疑,认为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送来,于是用话来讽刺周瑞家的。

    第二天,宝玉随凤姐到宁府闲逛。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 秦钟 ,两人互相倾慕,十分投机,宝玉邀请他来 读书,贾府私塾 欣然接受。

    宝玉回府时, 秦钟 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的面把贾府上下痛骂一遍。最后却被捆并塞进一嘴的马粪。凤姐则让宁府的人把他远远打发掉

    二阅读研讨

    思考题1: 周瑞家的送宫花,各位姑娘奶奶收到宫花的反应不同,请判断,并分析黛玉的反应极其性格特点。 迎春、探春: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

    惜春:“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明儿剃了头作姑子去,若剃了头,可把这花戴在哪里?”命丫鬟收了。

    凤姐:平儿打开匣子拿了四支,后又拿出两支叫送往小蓉大奶奶处去。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可见黛玉宁为玉碎的性格:在黛玉的世界里,如果爱不是绝对的,唯一的,那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给我一个人的我就要,如果大家都有就算了,如果是挑剩的宁可不要。由此可见她强烈的自尊意识和对感情的执着(偏执)。黛玉的孤独感:黛玉永远觉得自己是被冷落的,她寄人篱下,觉得生命本身就是孤独的,宝玉用最大的爱来疼她,可她仍然觉得孤独。这是由性格决定的宿命。

    【经典情节复述】

    焦大醉骂

    凤姐和宝玉从宁国府返家时,正遇焦大借着酒劲从下骂到上:先骂大总管赖二不公道欺软怕硬;贾蓉骂了他两句,他大叫“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后被下人按地捆绑,拖往马圈,焦大大骂:“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众人便往他嘴里填土和马粪。

    思考题2:宝玉初见秦钟时心里是怎样的感受?

    那宝玉自一见秦钟,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

    相见恨晚,如遇知己——秦钟与自己年龄、气质都很相似,对秦钟的倾慕,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眷恋,这是与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的相见。

    若有所失,自惭形秽——看到生命可以这么美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憎恨自己的富贵,有了第一次自责,感觉到礼教、富贵把人限制在了一个牢笼里。

    有趣的是,宝玉所忏悔的,恰恰又是秦钟所羡慕的。秦钟和宝玉,其实是生命的一体两面。

    思考题3:焦大醉骂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将贾府主人生活糜烂、礼仪道德沦丧的丑态(“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大白于世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一个百年“钟鸣鼎食之家”家政管理的混乱状态。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家奴,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可此时贾蓉却让那些仆人把焦大捆起来,往他嘴里塞泥土和马粪。这个小小的细节就对比了贾蓉等人,这些宁国府的后代们忘恩负义。

    焦大醉骂,是对这个家族走向败亡的暗示。作为一个贾家忠实的奴才,借着酒精之力,痛痛快快骂了一回。他

    骂,是恨那些贾家子孙不争气,惜一个偌大大贾府一天天败落。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情节梳理填空】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一日午后,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看见宝钗唇若施脂,眉如墨画,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是一番美丽。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正好一对儿,于是宝玉要了锁看。宝玉要吃冷香丸(宝玉得闻宝钗身上有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细问之下,方知宝钗因娘胎里带来的“热症”而要服用此丸药) ,宝钗不给。这时黛玉也来探望,薛姨妈留他们吃饭。席间宝玉听从宝钗的话不喝冷酒,更使黛玉含酸。于是,借小丫头 雪雁 送来手炉之机,黛玉趁机奚落了宝、钗一顿。

    【经典情节复述】

    金玉良缘

    “金”为宝钗。“玉”指“宝玉”。宝钗因病曾得癞头和尚赠予金锁,并一直佩带在身上。金锁上嵌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字。正好和宝玉所佩之通灵玉上八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配。这暗伏了判词中说的“金玉良缘”,是说宝玉和宝钗日后成亲是他们注定的命运。

    【阅读简答】

    1、宝玉,宝钗玉上的字分别是什么?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2、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这段话既活脱脱地表现出黛玉思维敏捷、伶牙俐齿的特点,又形象地揭示出黛玉的叛逆性格。

    3、黛玉为什么看见宝玉也在这里,就觉得自己来的不巧了呢?

    这是因为林黛玉经常担心宝玉会移情别恋,其实,宝钗也是她怀疑的对象。此刻,黛玉看到宝玉和宝钗亲密地坐在一起,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但她又不能不掩饰这种情感,所以,她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思考题1: 分析黛玉半含酸的情节。

    宝钗生病,宝玉来看望。黛玉也来看望,看见宝玉独自一人来到,黛玉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后来宝玉要喝冷酒,却被宝钗劝住。恰巧此时雪雁来送暖炉,黛玉就借机调侃宝玉。黛玉说雪雁只把紫鹃的话当做圣旨一样来听,实际上是借此讥讽宝玉,说宝玉只听宝钗的劝说。

    黛玉吃醋,是因为她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有一种他人不可解的亲密关系。流露出她对宝玉的深情。

    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 袭人 劝他念书,不然就潦倒一辈子。贾政见宝玉请安,说是要上学去,便冷笑道:“你要再提‘上学’两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看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贾政还训斥李贵,叮咛让宝玉不要念诗经古文,讲明背熟 《四书》 。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与王夫人,不免又各有叮嘱。最后宝玉来到黛玉处辞行,遭到她善意的嘲笑。 宝玉与秦钟二人形影不离,十分亲密。后来又与香怜、玉爱相知,惹得同窗 金荣 等人十分嫉恨。一次代儒不在,两派人终于争斗起来。贾芸、贾蔷、茗烟、贾菌等人,也都掺在其中。后来在李贵等几个大仆人的调停下,金荣被迫向秦钟赔礼道歉;宝玉仍不依,最后只得磕头赔罪才算了事。

    【经典情节复述】

    贾政训斥

    宝玉准备去上学,来向他父亲贾政请安。贾政却训斥了他一翻,说他不学无术。之后,两位长者将宝玉带出。李贵进来,又遭贾政的一翻怒斥。李贵没折,只得劝戒宝玉要好好读书,以免自己遭了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政的仕途经济思想在对宝玉的训斥中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同时,父子两人的较真,也差不多从这里开始 茗烟闹学堂

    宝玉和秦钟进学堂后,关系亲密。而秦钟和学堂里的香怜交友,被金荣发现后取笑侮辱,秦钟、香怜向贾瑞告状。但贾瑞偏袒金荣。贾蔷就激茗烟闹事,茗烟一把揪住金荣破口大骂,还召来宝玉三个小厮。最后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宝秦关系

    在这一回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宝玉和秦钟的关系.秦钟多少还是有点封建等级或者说是辈分礼教意识的.宝

    玉算起来还长他一辈呢,故在最初与宝玉相处的过程中,显的很拘谨也谦让.而宝玉却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当然不愿意行秦钟的那一套,一再要求秦钟不要把自己当长辈看待,要像兄弟一样相处,秦钟先是不肯,最后中拗不过宝玉,值得听他的.在这个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宝玉的那种叛逆。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比较分析宝玉的书童茗烟跟仆人李贵的形象

    李贵是忠心耿耿的仆人,他忠诚地执行贾政的指示,只求息事宁人;而茗烟却是贾宝玉“第一个得用”的贴身书僮。他为了使自己的小主人贾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大闹学堂,其顽皮淘气而又勇敢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年少气盛,不明事理,不谙世事,并不怕得罪贾府亲戚金荣,一把揪住,出口就骂;他还洋洋得意地数落金荣姑妈。茗烟是宝玉离经叛道的得力助手,是宝玉叛逆思想、叛逆行为的支持者和同情者。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情节梳理填空】

    金荣因为在学堂里被勒令给秦钟磕头,回到家中仍气愤不已。金寡妇为了节省家用,遂劝儿子忍气吞声继续上学。但又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贾璜之妻金氏。金氏听说后怒气冲冲,准备去宁府找秦钟的姐姐可卿理论。待见到秦氏,才得知秦氏近日身体欠安,一直在请医服药。金氏吓得没敢提这个话头儿便匆匆告辞。

    关于秦氏的病症,众太医说法不一,这令贾珍尤氏等人十分担心。后来请了冯紫英推荐的 张太医 细细把脉,推根穷源,开出一剂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并说过了春分,人就有望痊愈了。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分析《红楼梦》第十回中张太医的形象。

    张太医对秦可卿病源的分析,细密入微,准确精辟,令人惊叹钦佩;张太医面对达官显权,既不阿谀奉迎,也不疏狂轻慢。看脉之时,他沉着自信而又聚精会神,完诊之后,他胸有成竹而又留有余地。他神态从容不迫,举止安详自然,言谈稳妥得体。他虽然自称是“粗鄙下士”,处处谦恭有礼,但实际上却十分自尊自重,令人不敢轻侮.那是一派学有专长,身怀绝技,久经沧桑,不慕荣利的学者风度。

    思考题2:根据张太医的分析,秦可卿的病是因何而来?

    1、张太医说:“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

    凡心性高强、聪明不过之人,大都志向远大,必然自尊自重,怎肯被人骂成“爬灰”和“养小叔子”、做那苟且之事,被人耻笑了去?凤姐儿必然是这样,秦氏也必然是这样。

    2、张太医又说:“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按时而至。”“这就是病源了。” “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过甚。” 秦氏之病源乃是心病:为“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按时而至”。在传统医学中,最高明的医生不只是治病,还是病人人生哲学的重要导师,因为生理和心理本身是互动的。秦可卿的病真是因为她太过精明,对生命太认真,因而她就常常察觉出身边的不如意之事,她总在思虑,希望做到最完美。(包括临死之前都在思虑着家族的将来,特意托梦给王熙凤)可见她的病有性格的因素在其中,总结为一句——病由心造。秦可卿的死亡是《红楼梦》第一个巨大幻灭的开始。


    红楼梦原著全文下载》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29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西游记原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