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有深刻意义的文章
  • 有深刻意义的文章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有深刻意义的文章
  • 篇一: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主题:四年级阅读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听说同学们的家里都养小动物了,今天可以介绍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么?

    听了这么多小动物,其实今天咱们阅读的内容就是小动物,请大家跟我来看一看吧!

    2.呈现

    大母鸡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刁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dǔn dùn)。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zhuǎ zhǎo)子“刷、刷”地在地上扒(bā pá)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chì cì)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

    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象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文中加粗字的读音,给正确的读音戴朵小花。

    3.这篇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练习与检测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 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 这种深沉的爱 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划去( )内不正确的字。

    (2)给课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次要内容是_ , 主要内容是________ 。

    (4)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 ”画下来。

    (5)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 体会到什么? ②从“我”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6)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拨,赛,稍稍,遭

    (2), . ; , !

    (3)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4)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

    (5)①对动物的可怜。②母爱是伟大的。

    (6)值得,母爱的伟大。

    4.小结

    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借鉴学习文章的写法,把文章写生动。如对比、拟人等手法,具体细致的描写等。

    5.作业

    认真完成《麻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 )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 )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 )

    4.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 )

    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 )

    参考答案:

    1. (1)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2)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2. 这三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

    3. 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境。

    4. 身形较瘦、颜色较黑 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篇二: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深入浅出,振聋发聩

    知识导学

    孔子在谈到教授方法时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启发,即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思考而有所领悟。从文章的教育功能来看,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也是为文的高境界。

    观点的“启发作用”具体表现为文章阐明事理能深入浅出,提出观点能振聋发聩,分析论述能勾起联想,抒发情感能引人共鸣。

    一般地说,考场作文都必须既“养眼”,又“抢眼”。所谓“养眼”,即思想内容有一定的分量,让人觉得有可看性;所谓“抢眼”,即有迅速博得读者好感的表现,让人短时间也看得过来。高考作文就是这样,它的评卷具有限时快评、直观阅读、独力判分、对象陌生、高频转换、单调重复等特点,瞬间获得的直观印象将直接影响得分。因此,文章的思想深刻固然是胜人一筹的重要因素,但思想深刻不见得就一定能获得高分,有时立意过高,表意过深而至艰涩,拐弯过多,反而容易使人费解,甚至导致误解,影响得分。这就是说,写文章要有一定的读者意识,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以“深入”见高度,以“浅出”见效率。言论精辟,道理深刻,见解高明,鞭辟入里,凸显哲理,这是“深入”;措辞浅显,设譬形象。主次分明,条分缕析,言简意赅,这是“浅出”;晓人以理,启人心智,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唤醒愚陋,这是“振聋发聩”。正如孟子所说,“言近而指(旨)远者,善言也。”

    例如,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把这个道理叫做“外重者内拙”。同样的道理,在心理学那里则由实验得到证明:在给细小的绣花针引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动得越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在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华伦达那里则用生命作了注脚: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妻子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华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心理学家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把专心于事情过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结果或意义的心态,叫做“华伦达心态”,现代医学上称为“目的颤抖”。作为写文章时的借鉴。上述庄子所用的睿智方式就叫“深入浅出”。

    方法导引

    一、厚积薄发,从一般的生活事例中发现物理、事理、伦理、政理和哲理。

    要使自己的文章充满哲理,又颇有启发性,就需要平时学会观察思考,以持久的积累,建深厚的底蕴,求广达深,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以郭橐驼高明的“橐驼之技”——植树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比喻治民之理,说明下达政令应顺应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和劳作规律,使之能“蕃吾生而安吾性”。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19世纪上半叶,曾把政治改革的理想寄托在人才解放上,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都会触发他这方面的感慨,《病梅馆记》就是一篇从生活事例中发现事理的名篇。这两篇文章虽然都带有明显的寓言色彩,但都属于作者关注生活,积累厚实,一招制胜所至。

    二、把理说透,对一些现象要提出高于平庸、异于寻常、深于一般的见解。

    如2003年全国卷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有考生写成《甜蜜负担》一文,文中写道“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了一层幕布……甜蜜,有时也能成为一种负担。”“人,毕竟是感性的动物,然而现实却要求我们用理智的目光来认知客观事物,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准确的立意,加上形象化的表达,深入浅出,说理

    透辟,给人以回味和启迪。又如在《比尔盖茨给青年的十点忠告》里,诸如“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等观点,就很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

    三、辩证说理,在全面周密的分析阐述中发表更完瞢、更合理、更有新意的观点。 例如有一组常见的辩证命题,叫做“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一般来说,通过举例论证可以充分证明其中任何一个观点,人生乐在知足,或人生乐在不知足;也可以综合起来讲,生活上应知足,工作上应不知足;或者换一个角度讲,物质生活上应知足,高尚的精神生活上应不知足;还可以由己推人,讲到生活上对自己来说应知足,关心别人生活应不知足。但这些都是常人所见。如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辩证法因素”,则可以讲在生活或工作中,都应该既有相对地知足,又有绝对地不知足,既有阶段性地知足,又有长远地不知足。这样的观点更符合生活实际,更有认识价值和警示意义,因而就更有启发性。

    佳作导读

    乡村的瓦

    冯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语言形象化,深入浅出】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简评】本文虽然主题很普通,表现的是魂归故乡的愿望。但作者善于从一般的生活事例中发现人情物理。文中的“瓦”,既是眼前实物,又是一个意象,它折射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思乡之情。作者从记录了乡村旧事的瓦中,读懂了很多,如雨中的神韵与魅力,排列对称之美,无间的团结与温情,还有对乡村的忠诚坚守。又从某一天“入城”“迷路”的瓦中联想到某些现代人的境遇。他们先是背弃乡村,尔后又被城市抛弃。这就深入浅出地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会有困惑,在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时,不要较易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至此,文章便有了晓人以理、启人心智、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唤醒愚陋的震撼效果。

    议事说理,洞烛幽微

    知识导学

    议事说理,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要求就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通俗地说,就是把道理说清楚。议事说理必须准确,深刻,谨严,周密。议事说理的优劣与平时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有关。要对生活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观察,以生活为师,向生活学习。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后,下笔时才能“眼处心生句自神”。而且这感受应是独特的,“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在考场作文中,议事说理的优劣还与选择的立论角度有关。对一个材料来说,往往可从多个角度来看;对一个话题来说,往往可有多个切人点或侧面。但不管选择那一个侧面作为写作角度,这个侧面必须能展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其次是选择自己比较好把握的。议事说理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文章的立意才能深刻。如果不对所议的事理做一番深入探究,即使进行了多角度思维,也不能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点,或者即使是自己熟悉的角度,有话可说,也必然难以说得深刻。

    例如,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老师布置学生写随笔以示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随笔《最后的“作品”》,选择了茅盾在“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角度,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看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文章深情赞扬这位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

    洞烛幽微,是形容议事说理见微知著、深刻透彻、丝丝人扣、鞭辟入里,形容记叙描写笔触纤细、刻画精微、独辟蹊径、情激纸背,它凭靠作者对生活的理性审察,对现实的近距观照,对人性的细心洞察。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话题指向明确,应紧扣“选择”和“心灵”两个关键词构思立意。与绝大多数考生泛泛地谈“选择真理”“选择博爱”“选择正义”“选择伟大”“选择坚强”“选择奉献”“选择理智”“选择崇高”“选择真善美”“选择团队合作”等不同,个别考生善于洞烛幽微,从“选择”这个概念中读出了“放弃”的因素,于是反弹琵琶,对传统观点大胆质疑,深入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湖南一考生写《放弃的智慧》,认为“放弃”其实是另一种更需要勇气和智慧的选择。该生洞察力、应变力极强,该文极富思辨色彩和说服力。

    方法导引

    一、平时训练思想方法和立意技巧。

    刘勰《文心雕龙》说:“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要想使文章才思通达,思想内容深刻而新颖,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一边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一边学习立意的技巧与方法。例如宋代有一个李秀才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上面依稀可见“开元”二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这枚铜钱当然就是唐代的了。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便对她说:“请

    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她接过铜钱,沉思少许,吟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围观者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夸小女孩才思敏捷,诗歌意义深远。一枚破铜钱,在别人看来,不管怎样观察,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这个女孩儿却以敏锐的感受力,运用联想,表现了一个深刻的思想——揭露不合理社会金钱万能的本质。

    二、学会在立意时运用唯物辩证法。

    从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以来,以辩证思想立意或充满思辨色彩的作文命题占一半以上,因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立意,应该是高中阶段以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情感和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话题作文的训练重点。在国外一些类似我国高考的考试中,其作文命题可谓哲学思辨味甚浓。如法国2005年高中毕业会考作文(三选一)文科题为: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经济科题为: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理科题为: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面对这类文题,倘若离开了一般的哲学原理,怎么做得来呢?

    三、学会在行文中运用因果论证法。

    要使文章“议事说理,洞烛幽微”,方法很多,但因果联想(各种文体)、因果分析和因果论证(议论文)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是:1.善于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使论证过程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练。2.善于分析事物(现象)产生的多层原因,并揭示出最终极的原因。越是揭示出深层次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也就越有说服力。3.善于进行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的分析。前二者分别指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后者则是说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这是普遍的现象,三者都是辩证逻辑的要求。

    佳作导读

    我很重要

    毕淑敏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丝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两句话开头。首句抬出观点,并颇势突出它的难能可贵;次句用比,补足“战栗”之意。起、承两步,做得多好!)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用排比拓展,善于抓角度,揭示本质,既为接下来一段提出问题作铺垫,又远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文字)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字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离去,孩子就失去淳淳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议事说理,洞烛幽微)

    我很重要。(关键之处,重现主题词)

    这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载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超。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说理形象化,有美感)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简评】此文以全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了个体意识觉醒后的感悟和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文章先从“我不重要”谈起,并选取不同的事物进行参照对比,证实生命个体的“不重要”。作者以此蓄势,为下文主旨的逆转作铺垫。接下来文章分别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层面展开分析说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面对亲情,我很重要,我的存在无不牵扯着亲人的感情;面对友情,我很重要,我的行为无不关系到密友的牵挂;面对事业,我很重要,我是事业的主宰,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三个生活横切面支撑起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横向拓展的立意方式,使主旨显得更加具体和鲜明;这种对自我存在洞烛幽微的说理方式,使文章颇具哲理,可读性极强。作者在立意时,善于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托,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横向分解的方式,使主旨分别在几个不同层面上有所展示,在横向拓展中完成文章的命意。这对我们的作文立意不无启发。

    见几知势,预示前瞻

    知识导学

    古书《周易》日:“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里的“几”,是指事情的征兆,“见几”指事前能洞察事物的苗头、动向。这个意思现在也叫“前瞻”,是指展望、预测的意思。具体来说,文章“预示前瞻”的特点指思想前卫,有远见卓识,能给人以开阔视野、知所趋避的教益。这是一条非常高的标准。前瞻性主要体现在立意上。要求能够及时洞察事物的现时矛盾并预见将会出现的矛盾,及早探寻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前瞻性的内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敏锐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性是对事件(物)敏感和辩证意识的集中体现,预见性是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结局通过分析论证进而作出的有一定价值的论断,洞察力指的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在看未来,透过表象看根源的能力。

    方法导引

    对于高中生这样一个刚成年的群体来说,只要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心时事,勤读书看报,是可以在文章中提出带预见性的见解来的。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旧事物的弊端,发现萌芽状态的新事物,感受时代的气息,感知时代的脉搏,思于心胸,形诸文字。比如早些时候,全民植树的热潮刚过。报纸上就有一篇文章提出,大量植树种草不一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文中指出,种树种草,需要水的浇灌,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大

    篇三:怎样使文章写得深刻

    怎样使文章写得深刻(师)

    理论探讨: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好的文章首先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

    一、能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出发,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比较深刻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观点上能给人以启发作用。当然,这深刻的见解,不是凭空而来,也不能随意引申、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揭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或是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对问题的认识应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发表见解时,有自己的思考,能找到一个更新的角度,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比一般的认识更上一个层次,要避免人云亦云。因此,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要留意身边的各种人或事,要关心社会生活,关注时代发展,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时代同步。有些学生平时只埋头于书本,这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

    三、思辨与思考。文章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要能给人以思辨的力量和气势。很好地把握辩证分析是文章内容深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对事物的思考,可从横向或纵向两个方面进行。

    所谓横向的思考,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由一种现象联想到另一种相关的现象,这种思考方式能使人视野更为宽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此及彼,这样会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立意自然深刻。

    所谓纵向的思考,是由某种现象生发开去,对现象进行深入地剖析,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挖掘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四、注意写作技法,使自己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指在具体写作时,要通过有关写作手法(具体指:结构安排、材料取舍、过渡衔接、语言运用、收束结论等),使文章的观点及内容显得有层次、有发展、有重点,更为深刻。从语言来讲,恰当运用名言警句,可增强文章的论述力度;用语富有层次,也可增强立论的深度;在结构的某个地方精心安排重要的语段或精彩语句,即所谓“画龙点睛”,也可使文章脱颖而出。

    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有人问镜子:“为什么你能以一片而包收一切,以有限而容纳无限?”镜子答道:“朋友,因为我空明,摄进而不拥有,纳入而不私藏。”

    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说:“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说明,有时不能“疑”,有时又必须“疑”。

    请以“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疑”有多方面含义,可以是“犹豫不决”(“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一句出自《商君书·更法》,即用此意。“功”指功效),可以是“怀疑、不信任”,可以是“疑问、提出疑问”等。可从一方面入手,选取恰当角度立意。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老作家发出这样的感慨:“当一篇篇文章从电脑的激光打印机里吐出来时,我突然发现我失去了书法。——我的儿子也能打出这么干净、漂亮的稿子来,我一手字白练了。”拨了几十年算盘的老会计,经不起小姑娘按几下计算器;一辈子飞针走线的女绣工,面对一床机绣被面自愧不如。科学重新整顿了乾坤。

    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请以“科学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棵小树要使其成为有用之材,往往离不开修剪,否则很难长得又端又直。 材料二:大兴安岭密林中那千万棵参天大树根本无人修剪,也不可能去修剪,然而都长成了栋梁之材。

    请以“修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两个材料虽然讲的是一个话题,但情况不同,主要表现在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一颗小树,没有谁与它争阳光、水分,它处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之中;深山密林中的树木,为了争取阳光不得不拼命地往上生长,越长越高,越长越直,“竞争”是它成材的关键。可由树的成材联想到人的成才。文章立意可辩证分析,也可选取某一个方面为基本写作观点。

    5、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面 具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善;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请以“面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面具进行比照。通过这种比照我们不难看出成人世界的“面具”具有象征意义。儿童世界的面具用一个个有趣的图像给孩子们以乐趣,而成人世界的面具带给人们的却是悲剧,这“面具”是什么呢?是虚饰、虚伪,是虚情假意。这样就可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的虚伪与欺骗往往造成了人世间的悲剧。文章立论可选“社会呼唤真诚”为基本点,可从人与人之间应以诚相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论述。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学者令人可敬可佩,因为他们有渊博的知识和学问。试问学者的治学秘诀何在? 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张中行先生说:“心在天上,脚在地上。”

    范文澜先生有“天圆地方”之言,解曰:天圆是灵活的头脑,地方是钻研的精神。 此三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

    请以“异想天开与实事求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材料是三位学者成功的秘诀,写作立意时要把此三者结合起来,要形象有力地说明“异想天开”与“实事求是”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异想天开”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要有辩证的理解。文章要有较丰富的联想,可联想自己,也可联想他人;可以是小事,也可是大事,等等。文章虽以议论为主,但适当地叙述或抒情也是需要的。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断臂的维纳斯吸引了很多人的观赏,也吸引了无数好事者。这些好事者,他们提出了种种奇思妙想,要给维纳斯续上断臂。然而,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二:有一次,记者问球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他回答:“是的,我从来不掉眼泪。”记者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眼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请以“真实之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对提供的多则材料,可采取“聚集”的方式,寻找其共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立意。维纳斯的断臂是一个事实,已得到了人们艺术上的共识,任何“续臂”都只能是矫揉造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美”赖以存在的基础。球星为显示自己的英雄形象,宣称从不流眼泪,这显然不符合常情,是一种虚饰。因此记者劝他也不妨流一次眼泪,做一次真正的人、活生生的人,这样有血有肉,更能给人以男子汉的形象。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即是:美是真实自然,反对矫揉造作。可论述真实与美的关系,可联系生活,论述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更美等。


    有深刻意义的文章》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28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公租房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