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民营企业一带一路
  • 民营企业一带一路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民营企业一带一路
  • 篇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一带一路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09-30 09:26:08

    字号大

    微信

    导读: “一带一路“是一项跨越时代的伟大工程,要实现其所设定宏伟目标,需要数代人为之努力和共同奋斗。我们只有既保持运筹帷幄的战略耐心,也要力避任何操之过急的短期行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有可能最终抵达希望的彼岸。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已逾两年,今年作为倡议实施的“开局之年”,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在各层面、各个领域正全面拉开序幕,并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正全面拉开序幕

    一是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领导和推进机制。中央和地方层面都建立了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如成立了中央层面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部分地方省市也建立了相应的推进落实机制。二是多个合作协议和“早期收获”项目开始落地,与一些沿线国家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中国已经与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匈牙利等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并与俄罗斯、印尼、泰国、巴基斯坦、老挝、新加坡等沿线国家签订了铁路、能源、钢铁、化工、信息、港口等诸多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三是搭建资金保障平台。已设立的

    丝路基金和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四是民间成立的以一带一路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和智库开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和智力支撑。五是以资本走出去为特征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对外投资迅猛增长,2013年首次超过千亿(达10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2014年达到1400亿美元,首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成为净资本输出国。

    面临的挑战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当前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并非像有些学者想象的那样一路高歌猛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项目的不断推进,问题和挑战也开始逐步显现,其中有些问题是预料之中的,而有些非始料所及。目前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国际社会反应不一、“内热外冷”问题突出。自倡议提出以来,国内各省份竞相提出自身参与倡议实施的方案和规划,谁也不甘落后,企业界和学术界也赶时髦般地把自己的发展计划和研究方向和“一带一路”挂上了钩。相比之下,沿线国家的政府、企业、学术界对倡议的关注度、兴趣远不及国内,反差明显。搅局者有之,怀疑者有之,但更多的国家是等待和观望的,当然支持和喊好的国家也不在少数。如果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独奏曲”,而是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大合唱”的话,那么如何使沿线国家和地区接受倡议,并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是部分沿线国家提出的类似倡议或战略对“一带一路”构成了地缘政治利益上的对冲或抵消作用。比如,印度莫迪政府提出的“季风计划”、印尼佐科政府提出的海洋强国计划(海上高速公路、全球海洋支点国家)、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等。虽然这些国家的战略均或多或少包含地缘政治目的,但中国仍希望能与之相互包容、彼此衔接。如印度的“季风计划”在恢复古代“香料之路”,旨在促进环印度洋区域合作;俄罗斯主导的欧亚联盟意在促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之间在十年内实行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此外,早在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提出过“新丝绸之路计划”,试图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中亚和南亚地区构建经济、交通和能源连接网络。因此,如何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战略规划的有序对接和整合,避免形成战略对抗,减少排他性的恶性竞争,是倡议推进实施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三是推进落实机制缺失或衔接不畅。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顶层设计主要由中央“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然而,“一带一路”实施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主角是地方省市、合作项目是支撑、共建伙伴在境外。因此,国内牵头部门除外交、发改委等部门外,还需要财政、金融、农业、商务、工信、交通等中央部委,以及沿边沿海等地方省份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因此,要推进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特征的一带一路建设,尤其要处理好中央有关部门、中央部委与地方省市、地方省市间,以及与沿线国家间等“内外-纵横四层关系”,提高倡议推进落实效率,从而避免地方省市角色定位重叠、合作项目同质化、新建产能盲目扩张等问题。

    四是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回顾过去三十余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经了“大进大出”(20世纪70-90年代)、融入全球体系(21世纪初,以加入WTO为标志)和当下以“走出去”为特征的“一带一路”建设等三个阶段。显然,作为产品、产能、资本、项目等“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载体和主体,民营企业无疑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民企在财政金融、出入境政策、海外投资保护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融资难、海外资产抵押难和资产保护难”等体制和政策障碍。

    五是对外合作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估和海外利益保障机制有待建立。“一带一路”建设覆盖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以及欧洲若干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居多,上述地区也是当今世界地区安全热点问题较为集中、易引发民族宗教冲突和大国利益博弈、地缘政治矛盾比较复杂的地区,因而政治、安全和市场方面的风险也较其他地区为高。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机制,减少因文化习俗、法律制度和市场风险等因素造成的投资损失,规避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等政治风险,是当前我国有效、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是南海争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南海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也是我经略周边和大国关系战略利益较为集中的地区。然而,近年来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及演变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特别是周边国家及域外大国对中国在南沙地区的岛礁建设、“南海行为准则”制定(COC)、菲律宾仲裁案的

    过度关注,从而分散了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注意力和合作兴趣。此外,长期以来,南海地区周边国家因南海争议的存在,与中国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难以深化和巩固,这就是当前部分争端国对新“海丝”建设态度较为冷淡的真实原因所在。海上丝绸之路绕不过南海,南海争议不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解决无望、而且可能还会日趋激烈。因此,如何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增强我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提升合作意愿,管控南海分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地缘政治困局。

    如何应对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所隐含和平发展理念将成为引领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的时代精神,“一带一路”所承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将为打造中国和沿线国家命运、责任、利益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成败与否、推进顺利与否事关“两个百年梦想”能否实现之大局。因此,谋划好、对接好、落实好和管理好所有“一带一路”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参与的部门、地方和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如何应对上述挑战?笔者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以点带面,重在示范。对沿线国家进行分类评估,有选择、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合作项目、提升合作水平。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正处于实施的“开局”之年,因此,现阶段应选择一些与我国政治互信较为牢固、合作基础较为扎实、外方合作意愿较强、地缘政治风险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尼等国,共同打造一批“一带一路”的成功项目和成功国家,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落实形成示范、注入信心、创造动力、积累经验。

    篇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PPP模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PPP模式

    在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也十分旺盛,大批铁路、公路、能源、港口、信息、产业园区等项目正加速提上议事日程,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合作面临庞大的市场机会。

    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巨大,所以,投融资往往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中国政府正是深谙这个关键,才大力、快速地推进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投资主体的落地。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承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投融资能力的竞争,PPP则是应对竞争的首选。PPP项目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大批铁路、公路、能源、港口、信息、产业园区等项目正加速提上议事日程,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合作面临庞大的市场机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PPP模式有助于更加突出政府与企业的全过程参与,企业能够更早介入到项目前期的论证之中,政府则更多参与到项目中后期的工作,更有利于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对于“一带一路”下的新形势,,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巨大,单一的投融资模式往往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应该采取传统和创新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探讨新的融资模式。今年我市将创新投融资机制,特别是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年内推出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PPP试点项目。

    当前,许多国家大力推行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希望相关金融机构能够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多的适合项目业主和承包企业所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支持国际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另外,除传统的总承包模式外,可以广泛地探索股权投资、建设相结合,基础设施合作等多种商业模式,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增添活力。为向实施“一带一路”构想的国内企业提供资金,中国政府启动了对国内政策性银行的新一轮注资,以巩固其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资金实力。据报道,中央银行此次向政策性银行注资620亿美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注资320亿美元,进出口银行注资300亿美元。此次注资将采取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债转股的形式。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获财政部“返税”式注资,初步方案是逐年返还该行上缴的税收,注资金额可能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

    在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的背景下,中国承包商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更加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PPP项目是“一带一路”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战场,双方企业可以在融资、设计、采购、建设、运营等多个环节协调配合,对资本市场和资源市场,分工协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PPP合作模式,达到资源集成、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目的。 目前,多地已经开始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市政公共设施等领域尝试PPP模式。据悉,中央级的引导示范性PPP基金已经获得财政部审批,择日将下发相关文件,预计引导基金的规模约为500亿元。该基金中,财政部出资100亿元,金融机构负责400亿元的支持。详情 请咨询北京大学PPP融资创新课题组李老师,电话:l3l46ololl8

    篇三:一带一路战略考点梳理

    材料: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不久后,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表示,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随后,在访问印度时,习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提出,中国希望以“一带一路”为双翼,同南亚国家一道实现腾飞。在今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问题1为什么要推行“一带一路”战略?

    (1)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2)该倡议深受历史启迪又有鲜明时代特色。古丝绸之路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与亚洲互联互通建设相辅相成,将为沿线国家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和密切民间往来及文化交流注入强大动力,具有巨大合作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问题2“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1)“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2)“一带一路”也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红利。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3)“一带一路”体现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秉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问题3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

    (3)“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

    (4)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诸多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经济总

    量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商投资额世界第一,对外投资跃居世界第三,预计不久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欧美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中国与外部的经济关系悄然发生变化。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将带动我国全球贸易布局、投资布局、生产布局的重新调整。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将以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等“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

    张燕生说,统筹东中西,运用全国之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西部地区是重要通道、平台、载体、能力建设的直接利益攸关区域;中部地区是重大装备制造、综合物流、人才开发的后援基地和共同“走出去”基地;东部地区既是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优质商品、现代服务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又是离岸贸易、金融、投资、货币的重要运筹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高虎城表示,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开放包容:与“丝路”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原则。专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空间范围、地域和国别范围上的多元、开放和包容性,需要区域内各国共同推进合作进程,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各国紧密联系起来。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单方面的战略布局,最终所形成的格局取决于沿线国家的意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研究所副主任袁波说。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互补性很强。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

    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一带一路”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开放包容,有弹性。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当前我国的友好邻国均可参与。中亚、俄罗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是优先方向,中东和东非国家是“一带一路”交汇地,欧洲、独联体和非洲部分国家也可融入合作。中国国内的各相关省份都可以参与。

    袁波认为,目前我国在产业、技术、资金和市场上具备比较优势,可以与沿线国家进行双向对外投资合作,我国不但能够在沿线国家投资设厂,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产品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未来,我国应当紧密结合各国各方发展实际,推动实施一批有需求和共识、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合作项目,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共同打造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人文圈,以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经贸合作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光明日报)

    例题:

    1、材料 中国正努力让古老丝路恢复往日的辉煌,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44亿人口联系在一起,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①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之一。 ③“一带一路”战略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推动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大综合 经济政治 文化三个板块

    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有很强需求。我国产能充足、外汇储备较多,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双赢,并促进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材料二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到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外交凸显合作共赢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这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一贯追求,符合当今时代潮流,为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 经济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3)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既是通商互信、经济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答案:

    (1)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坚持合作共赢,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才能巩固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坚持合作共赢,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③坚持合作共赢,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求。

    (3)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尊重多样,相互借鉴,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布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01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图2:2013年中国出口市场分布情况

    注:201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破 4 万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73%仍由外资企业生产,其余均为加工贸易方式出口。

    (1)概括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一带二路”战略将是推动我国经济走,出结构调整阵痛的强大动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沿途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等新型业态发展;吸引国内外产业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构建辐射东、中、西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沿途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创业、就业,拉动内需;加强国家及区域经贸合作,开拓出口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价值。

    材料三: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头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补,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无疑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如何体现政治智慧的?

    (1)①2001年以来我国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增加,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②2013年我国出口市场分布呈现多元化特点,对外贸易布局渐趋合理;

    ③我国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

    (2)①有利于促进物流金融等新型业态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②有利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④有利于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优化需求结构。

    (3)①“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


    民营企业一带一路》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17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一带一路,企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