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微博
  • 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微博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微博
  • 篇一:关爱智障儿童策划书

    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残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为了让残障儿童能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帮助和爱护他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带关心和帮助,让温暖伴随我们共同成长。

    二、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社会做出示范,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智障儿童,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多去看望他们,不要让孩子们的世界空洞,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

    三、活动主题:

    为爱行动,关爱智障儿童。

    四、活动参加主体:

    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五、活动对象:

    霞山智力残疾儿童培训中心全体儿童

    六、活动地点:

    霞山智力残疾儿童培训中心

    七、活动时间:

    2015年4月25号(待定)

    八、活动的具体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4月16日(星期四)——4月19日(星期日)

    1)负责人进行踩点工作,与培训中心负责人确认此次志愿活动,确认时间、地点以及参与对象。

    2)在活动前一周确定负责人,负责人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活动前宣传组通过海大论坛bbs,海大网站,微博,志愿者专属群,志愿者专属空间等多种渠道发布本次活动的内容,消息,并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这个活动;

    4)4月17日(星期五)招募25名志愿者,负责人加好志愿者们的飞信并且记录好他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5)活动前5天申请教室,当天组织组负责人与志愿者讲解活动流程、所做游戏的内容,教志愿者折一些简单的东西,让志愿者回去练习。以及强调活动当天注意事项。

    6)活动前1天 4月 24号(星期五)负责人发飞信通知志愿者活动当天的集合时间,地点,并确定好有无请假的志愿者的名单;

    7)活动前1天( 4月 24日)准备好会旗队旗,志愿者服,相机,签到表,检

    查好相应的东西,确认东西无缺漏。

    (8)活动前一周秘书组开始在网上收集和下载好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大自然的声音。

    (9)活动前一天秘书组把折纸的纸,乒乓球,红黄蓝纸制作好的小旗子准备好。

    9)想好活动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二)活动中期(活动当天)工作:

    1)14:00—14:15在校门口集中,负责人负责好签到工作,确认所有志愿者到齐之后。负责人需再次简单向志愿者强调注意事项以及志愿者的分工安排,然后一起上车前往培训中心。

    4) 15:00-15:15 志愿者到达培训中心后按照原定计划的分组领取志愿者服,负责人需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5)15:20—15:30志愿者到达义演课室,布置好游戏器材,与儿童进行简单交流,为下一步的游戏做好准备;

    6)15:40—16:50志愿者正式进行与智障儿童的交流活动

    (7)游戏:1你听到什么啦

    游戏目的:让小朋友感知声音环境,

    学会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交响乐),体验噪声给人们带 来 的危害,学会安静地行动,进而培养小朋友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行为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游戏准备:

    带领小朋友在环境中体验各种声音,主持人模拟、创设或录音回放各种来自自然界的和人为的声音,让小朋友辨听,比较不同声音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游戏过程:给小朋友蒙上眼睛,用不同的发音体在不同的地方创设不同的声音,让小朋友说出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并用手指出声音来自何处。志愿者与小朋友探讨“你最喜欢哪种(些)声音?”“你最不喜欢哪种 (些)声

    音?”“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噪声的产生?”.游戏完之后给每个小朋友分发小礼物。

    2游戏:红绿灯:道具,红色,黄色,蓝色纸。

    规定一条可以巡回的交通道路,让小朋友扮车子,一个扮演过路人,一个扮演警察,主持人手拿红,黄,蓝三色旗子扮演红绿灯。游戏目的:训练小朋友的交通意识。游戏结束后给小朋友分发小礼物,

    3游戏:传乒乓球。让小朋友与志愿者交替站位,相互传递乒乓球。 游戏目的;训练小朋友的团体意识和反应能力。

    4游戏:折纸。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形式,让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手把手教学,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要耐心的教学并引导小朋友多交流。最后进行评选,选出折的最好看的十只。并给予奖励。 8)17:00—17:10集合全体志愿者于义演学校,清点人数,并且在门口拍合照,全体一起择交通工具回学校,路上注意安全;

    (三)活动后期工作:

    1)将这次活动的照片汇总交给宣传部;

    2)宣传部发布这次活动的通讯稿;

    3)负责人负责好志愿者服的回收,确定时间统一收齐志愿者服,及时上交到小队秘书组处;

    4)各负责人需在活动结束两天内写好总结报告;

    5)活动结束3天之内把最终版策划书,通讯稿(图文并茂),3—5张原版照片,负责人总结,活动人员登记表一同打包发给小队秘书组;

    6)联系各负责人召开一次总结大会,做好本次活动的总结工作,提出本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吸取经验,尽量使下次活动能够更完美;

    九、宣传工作:

    (一)前期:

    1)在海浪BBS、海大各Q群、小队博客、空间等发帖宣传此次活动。告知本次活动的简介,具体内容和目的意义等;

    2)鼓励每一个小队成员对博客内容及时转载到飞信空间、QQ空间,使更多

    的人关注此次活动;

    3)小队队员可向自己的朋友、同学等宣传我们这次活动的具体情况,让

    大家对我们这个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加深同学们对我们小队的印象;

    (二)后期:

    1)宣传部负责人将照片、相关数据交给宣传部,由宣传部经过处理后上传到海浪BBS、微博,小队专属群、小队专属空间等;

    十、志愿培训内容:

    1)培训时间:4月19日(星期日)

    2)培训地点:待定;

    3)培训对象:参加活动的约25名志愿者;

    4)培训方式:负责人讲解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5)培训流程:

    a.主持人开场。活动负责人为本次培训会主持人;

    b.培训内容。由活动负责人讲解此次活动目的及意义,流程,讲解所去培训中心的简单情况及教一些简单的折纸技术。并说明活动注意

    事项;

    c.提问环节。对于本次活动有什么疑问或者是建议,都可以 马上向主持人提出,由主持人回答,也可以由其他负责人代为回答;

    d.培训结束;

    6)培训内容:

    a.活动的简介及意义;

    b.活动的流程及时间和人员安排;

    C.活动方式、礼仪;

    d.活动的注意事项;

    十一、注意事项:

    1) 活动前期务必让每一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了解活动内容及流程;

    2) 公关组负责人注意及时与培训中心的人联系好关爱智障儿童的准确时间以及地点。并且联系好当天乘坐的车辆(确保安全)

    3) 秘书组负责人需通知志愿者若当天不能来,需提前一天向负责人请假,好让负责人有足够时间招募到志愿者;

    4) 活动前的踩点工作一定要做好,清楚志愿者活动的路线;

    5) 出发前交代好志愿者要服从安排、勿擅自离开队伍,勿打闹嬉戏 ,出校后要注意形象,积极融入集体,团结队友,避免与内部或与外部人员发生矛盾;

    6) 志愿者在与小朋友玩游戏的期间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真诚耐心,积极热情;

    7) 参加志愿活动的所有志愿者都必须穿队服或志愿者服;

    8) 志愿者们要注意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一旦有特殊情况发生,及时向负责人反映;

    10) 负责人需要事先组织一些人把游戏用品全部分配好,以方便活动进行;

    11) 志愿者可在游戏过程中中灵活发挥调节现场气氛并灵活调整每个活动的

    时间;

    十二、人员分工

    两名主持人:

    辅助志愿者(分配到同学中辅助讲解,1个志愿者管约2名同学): 拍照志愿者:

    活动负责人:

    其他后备志愿者:

    十三、突发情况:

    1. 活动当天有志愿者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

    2. 天气状况不好,比如下雨;

    3. 活动对象不够配合,出现冷场;

    十四、应急方案:

    1. 负责人要提前与活动培训中心及时联络以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 2. 在招募志愿者时,应招募数名后备志愿者;当正式志愿者不能参与活动情况下,立即启用后备志愿者;

    3. 留意当天的天气状况,负责人要提醒志愿者当天带雨伞;

    4. 志愿者须提前了解游戏内容以及相关折纸操作,做到当天游戏中能够正确的折出形状,并且做到安全可靠;

    5. 志愿者前往活动校方一定注意礼貌、穿戴整洁;

    十五、经费预算:

    附注:此策划书为初级版本,存在多方面不确定因素,有些具体问题(如活动时间、地点等)还有待确定。

    篇二:用爱心去关爱智障儿童

    用爱心去关爱智障儿童

    刚入学的一年级的智障学生,头脑几乎是一片空白的,需要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过程。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一种陌生感,存在紧张、焦虑、畏缩、兴奋等心理问题。所以,作为特殊教育的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培养、塑造特殊的智障儿童。一、以爱心教育智障儿童热爱学校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首先面对的是班主任,用教师的爱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较快地消除孩子对新环境的畏惧感,促进他们迅速适应学校和班级。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开学第一天,我就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位新入学的孩子。

    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学校,适应学校环境,首先,我们结合主题学习,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当学生看到学校里有弹弹床、迷宫、游乐区时,都非常喜欢,我们借此教育学生,如果学习认真、遵守纪律,都能得到奖励,就可以在这里活动。

    其次,我们还注重营造生动、形象、和谐的班级环境。如果小学的教室过于严肃、沉闷,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把教室精心地“包装”了一番。以良好的氛围,打动学生的情感,稳定他们的情绪,其中,报到卡与任务袋是我们班的特色教学部分。

    1.报到卡

    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来的学生要将自己的名牌挂在1号挂钩上,然后交作业、放书包、看任务袋,后来的同学按顺序挂牌。

    通过挂牌,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谁是最早回到教室的同学,而且学生也可以看到自己是第几名回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也营造了认识数字、了解数字排列顺序的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字的概念。

    2.任务袋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他们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训练,但不是硬梆梆地说:“你要接受训练”,而是把训练融入游戏、生活中。

    比如说有的学生连喝水都不会,我们就把喝水的图片放在他的任务袋里,领着他看任务袋,然后教他拿自己的杯子,扶着他的手教他怎样喝水;有的学生不是不会喝水,但是经常忘记,我们也要提醒他,同样将喝水图片放在任务袋内,当他看到喝水图片后,就记得自己要先喝水再做其他活动了。

    任务袋不仅可以提醒学生,而且能让学生做事情讲顺序,培养学生遵守工作程序,规范行为,从而减少了问题行为。

    篇三:了解关爱智障儿童

    了解,关爱智障儿童

    第一篇 智障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第一章 认识智障儿童

    一、何谓智障? 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 (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其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2.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 3.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a) 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b) 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c) 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 二、智障的成因 引致智障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先天及后因素两大类: (一) 先天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遗传因子结合出现问题;新陈代谢系统出现问题。近亲结婚或高龄产妇较容易产下此类婴儿。 (二) 后天因素 怀孕期间:母亲在怀孕期间受病菌感染(如德国麻疹,糖尿 病)、错服药物、跌伤、营养不良、酗酒、吸烟、吸毒 或受X光辐射感染等都可能引致出生婴儿智障。 生产期间:早产、难产、婴儿缺氧、病菌感染或体重不足引 致儿童脑部发育不良或受损,造成智障。 婴儿及幼童期间:初生婴儿抽筋、血糖过低、病菌感染(如 脑膜炎、黄疸病)、营养不良或意外令脑部受损,会影 响智力。 后天培养:后天环境培育也影响个人智能的发展。

    三、智障儿童的特质

    学习方面: 由于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性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学习的动机少出于自发;欠缺抽象思维,领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管如此,只要给他们机会,大部份智障人士都可以学习生活起居和职业技能。

    感情方面: 他们通常思想纯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愿意与他们谈话、关心他们,他们便会很开心。

    沟通方面: 他们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言语方面比较差,常常不能表达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抽象及应变能力较差,未必能独立处理问题。

    行为方面: 有些弱智人士的行为可能出现问题(例如用发脾气来吸引他人的注意),通常这与管教方法和社会人士对他们态度与期望有关。 智障人士往往能够胜任一些智力正常的人可能觉得沉闷的工作,如用手作简单及重复的操作等。

    四、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

    (一)、认知: 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思考模式是影响行为发生的因素。

    1、缺乏统整能力 没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此,了解事情都是一部份、一部份,且每个部份皆独立。

    2、短期记忆拙劣 短期记忆是认识事物之后立即记住的能力,短期记忆加强后会转变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差的原因是脑部信息处理的速度太慢。

    3、后设认知与抽象思维障碍: 后设认知就是做完一件事情后,事后自己回忆、监督、检讨、改进。智能障碍的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缺乏的原因正是孩子短期记忆的拙劣,刚做过的事马上就忘掉了,因此,没有办法把自己刚完成的行为进行事后检讨、改进。 智慧障碍的

    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差,事实上,中重度的孩子连抽象思维都没有,因为抽象思维需要脑神经发展至相当高的程度。

    4、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 序列处理是按部就班,依时间序列一步一步的处理事物,平行处理是一段时间内同时处理好多事情。我们教导孩子时,应尽可能的用序列性的交代,让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事情。

    5、缺乏辨认的能力: 孩子分辨同一事件在不同环境及情景下区别的能力不足。也就是孩子常分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做这件事,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这件事。

    6、注意力的缺陷: 我们常认为智能障碍者的注意力过度分散,其实这是以我们师长、家长的立场来看,就孩子本身而言,他是注意力非常集中,集中在他有兴趣的地方。

    (二)、人格

    1、自我中心倾向: 自我中心就是认为别人所想的,跟我一样。我认为怎么样,你一定也认为怎么样,以自我中心在思考,智慧障碍的孩子因发展的限制,所以一直处在自我中心期里。

    2、依赖倾向: 智能障碍者常有依赖的倾向,家长、师长应避免孩子过分的依赖。

    (三)、行为模式

    1、直接行为: 例如:我要直走,前有障碍物,一般人会绕道,智慧障碍的孩子会把障碍物推开,是人就把人推开,是东西就把东西推开。这种直接的行为常会被家人、老师解释为攻击、破坏行为,其实孩子被误解了,他只是想达到他的目的地,而不巧的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有障碍物,仅此而已。

    2、非统整的行为 智慧障碍的孩子像路边草一样窜来窜去,他没有一个主题,找不到中心,他只注意事物的某个部份。例如:走在路上看到那边吸引他的地方、东西,他走过来,所以在街上常会迷失、走错地方。

    (四)、环境因素

    1、学生自身的限制 2、教养态度的错误

    在孩子的发展阶段中,大人常因不了解而使用错误的教养方法,因而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甚至导致孩子发展的停滞现象。孩子的能力、智力是可以提升的,问题是从小有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他。

    四、智障人士的潜能 如常人一样,智障人士有多方面的潜能,只要有适当的培训,他们的潜能便可得到发挥。

    自我照顾: 轻度及中度智障人士在日常起居方面大部份可自我照顾;而严重智障人士透过重复的学习,亦可掌握一些日常起居生活的技能,如梳洗、如厕、烹饪等,无须依赖他人。 兴趣: 智障人士可发展的兴趣非常广泛,包括音乐、舞蹈、体育和艺术,在兴趣发展的过程中,他们能享受各种活动所带来乐趣,亦能发挥天赋的才华,丰富个人生活。

    工作: 轻度和中度智障人士,若透过适当的培训,就能拥有一技之长,贡献社会。以下便是一些智障人士能做的工作:快餐店/餐厅侍应、速递/信差、超级市场仓务、办公室清洁、抹车、精品店/文具店售货,及工厂/庇护工场加工、包装。事实上,只要获得机会,智障人士也能自食其力、独立生活,不致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

    五、智障人士的需要 智障人士的需要基本上与一般人无异,整体来说,他们的需要可分为三大类:

    一般需要: 物质上,他们有衣食的基本需要。精神上,智障人士需要别人的关怀和接纳,也需要自我表现的机会,以确立自信心。同时,他们也需要朋友及群体生活。

    学习机会: 由于智障人士学习能力较为迟缓,因此他们需要更多及稍长时间的学习机会。 因材施教: 个别智障人士的能力差异很大,因此不但需要公平的对待,而且要按其个别能力而教导,使他们发挥潜能。

    六、义工可为智障人士提供的服务

    义工可为不同程度的智障人士提供康复服务,其中包括生活技能、社交康乐活动、提供技术性支持等: 策划及推行社交及康乐活动 — 智障人士需要适量的康乐活动,现在在服务智障人士的社交及康乐中心内,可按智障人士的能力,由义工协助设计一些体能性、户外或竞技活动、兴趣小组等,使他们能发挥所长

    生活技能训练 — 义工可为低中度或严重智障人士提供日间训练与照顾,义工可在个别训练(如自我照顾、简单家务、实用生活常识)中予以协助

    协助智障人士学习 — 义工可协助训练智障人士学习职业培训技巧,如运用一些简单的机械或人手操作等 辅导服务 — 义工可作陪伴、探访及护送工作

    家庭支持 — 了解智障人士家庭的需要及困难,协助转介往其它适切服务 提供技术性的服务如修理用具、家居清洁等 社区教育 — 以身作则,教导社会人士接纳智障人士

    七、与智障儿童相处的态度 客观及正确地认识智障儿童; 接纳他们; 应当作一般人看待和尊重; 提供学习机会,增加其独立性; 适当的期望; 对他们灌输正确的知识; 给他们多一点耐性,关怀和爱护。

    误解 事实 智障是会传染的智障是不会传染的,它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永久性的缺陷,其性质与天花,霍乱等传染病不同。 智障人士有暴力的倾向 其实,每个正常人都有潜在的暴力倾向,而智障人士的暴力倾向并不比一般人大。智障人士有时会以大叫,推打东西...... 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意伤害别人,而只是他们的沟通能力比一般人弱。 智障人士永远要依赖别人不少智障人士都有能力独立。据一些统计显示,有八成以上的智障人士 (即轻度以至部分中度智障人士),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和教育,不但能自我照顾,出外工作,亦可帮助别人。教育及训练智障人士浪费社会资源智障人士与我们一样,是社会的一份子,有权享用社会资源。同时,经过训练后,他们也能发挥潜能。 智障人士应被隔离 隔离智障人士对他们没有好处,任何人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事物和听取不同的意见,有助于个人成长。 智障人士的性情古怪,难以结交 智障人士其实很喜欢结交朋友,不过,有时他们会因不善辞令,或不懂得以适当的社交技巧向人表达,因而使人觉得他们孤僻,或太过热情,彼此自然难以结交。其实,你只需花点时间和耐心去了解他们,便不难发觉他们的可爱处。

    第二章 服务智障儿童

    一、义工服务的原则 教育特殊孩子应做到:提供学习的机会;避免过度保护或过度要求;逐步渐进、坚持忍耐、具体明确;不打不骂、不恐吓、多鼓励。

    一、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愿意、能够接受、教化这群特殊的小弟兄。也对这群小弟兄加以肯定——天生我才必有用;若善尽教养之道,则天无枉生之才。

    二、共识?——这群弱势者,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与我们有同等的人权。他们绝对有接受教育、训练的权利,他们也应有权参与工作,他们同样拥有人性尊严。

    三、内涵——教学训练内容应该丰富、有内涵,并适合于个案的需要。故自己应先习有相当的知识、技能、技术、技巧,针对个案的需要,教导之。有内涵的教学同样受智障者肯定,反之没有内涵的教学是不被智障者尊重的。

    四、方法——特殊教育工作,遇到的困难,一定比一般的教育要多,困难若是找对方法,困难即解除,特殊教育尤其注意方法。

    五、无教不会的原则——教学、训练的内容,难易度要适合个案,并与其要相近。太难的没有办法接受,太容易则浪费时间,又不能引起学习的动机。

    六、活泼、有力、运用教具、辅具——因为教学的对象系比较不会自动学习及创作思考者,教学要强而有力的引导。

    七、启发学习动机——智障者由于智慧关系,本身缺乏远虑及计划。适切适时的引起学习

    动机是帮助其学习的关键。

    八、有目标、有程序、按步就班的教习——以个案的程度拟定长程、中程、短程教习目标,时常修正教习方法、技巧。目标是在让个案学习得最多,最有有绩效。

    九、正常化的原则——不把智障者当异类来界定他们,经教习后也是正常的人,故教习时,用字遣词要正确、正常化,不宜引用不正确的幼稚教习,如狗狗、糖糖、车车等。重复的用词反而困扰他们。虽然智障碍者有某些障碍,但教育、训练的目标还是指向正常的生活原则,不要以为他们不正常就以怜悯心可怜他们。反而要正面积极的教育训练他们,让他们能分享人性尊严。不把他们奉为喜憨儿就百般的呵护、乱宠他们,也不因为他们是阿达,就排斥、放弃他们,应以正常他的教育、训练、辅导之。

    十、积极的教育——教习要有丰富正确的内容,应该做充份的准备,切忌无病呻吟、炒冷饭。

    十一、Just do it——适时的教习,把握机会教育、训练时机。当个案犯错时,及时清楚的告知错误在什么地方,并辅导正确的方案。

    十二、避免以自己情绪的起浮而工作——教习智慧障碍者应本着正常的心并以承接天职之重任教习之。

    十三、避免发脾气的时候处罚学生——学生有犯错,应该处罚时,不要因为他们是智障,就一昧的可怜他们,教习他们能分辨好坏、善恶,但要处罚前应让他们清楚的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要如何修正。

    十四、投资时间才能节省时间,多花点时间增进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有丰富的内涵给予,提高教习品质。

    二、沟通技巧

    说话简单: 以浅白的字句交谈,需要时应说慢一些或重复; 可尝试请他们重申要点,以确保他们理解交谈内容; 用动作或示范,如身体语言,具体地表达; 用正面意思表达; 勿要求猜度,因智障人士的抽象思考能力较弱; 明确、具体的沟通,给孩子明确的指令。例如:〝把杯子拿过来〞,指的是那一个杯子?要说清楚如:〝在餐桌上的黄色杯子,请拿过来〞,这样就具体多了,讯息要明确到能让孩子了解。 计划分工化的活动或游戏: 配合他们的实际年龄,而非智龄,如不要安排一位智龄两岁,实际年龄四十岁的智障人士到波波池玩耍; 配合他们的程度,如不作抽象的游戏设计; 由于部份智障人士有其它生理毛病,如心脏病(唐氏综合症者常患的病),故需避免一些过份剧烈的游戏,注意其身体状况; 进行较复杂的活动或游戏时,应将程序或步骤分化,使他们容易吸收和学习,活动不但能顺利进行,且能减少他们的挫败感 聆听技巧 耐心聆听智障人士的说话,一方面有助理解其说话内容,同时亦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加深彼此关系 沉默技巧 当要求智障人士表达或回答问题时,应保持适度时间的沉默,让对方有充足时间思考和组织,回答问题 协助适应 尽量给予足够时间,切勿催促,尤其在转换一项活动时,更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适应 鼓励及赞赏 应对智障人士的正面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及赞赏,除令他们有成功及满足感外,更引导他们对正面行为作确认。

    给予智障成年人的训练 给予智障成年人的训练其实很需要来一次改革,我们不应该再训练他们做那些他们已经花了十年时间来学习的零碎项目,甚么大小肌肉训练、数数目、分大小、分颜色、过马路、打招呼、图片配对、实物配对、眼神接触、辨认钱币??实在数之不尽的儿童式训练啊!学来学去都是零碎的预备技巧,始终未能与日常生活整合,更加谈不上改善生活质素。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我们应该尽量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使他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过着有尊严而独立的生活。平日的训练其实可以是其它社区人士平日做的东西,例如上班工作、使用互联网、看电影、外出构物、文娱活动、康体活动、出外旅游、写日记(以录音或代笔)、信仰生活??数之不尽的日常活动其实就是智障成人最好的训练,只要迁就他们

    的兴趣和能力,并由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活动,在进行活动时给予充足的支持,这便成了最好的训练。 总而言之,如果社会能够给予智障人士足够的支持,很多智障人士都能够适应社会。反过来说,只要这个社会能够适合他们,他们便能过着有尊严而独立的生活,而不需要被标签为智障人士,硬要他们穷尽一生的精力,了无止境地努力学习去适应所谓“正常”的社会。

    三、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过程

    (一)、成长的必然过程

    (二)、模仿:孩子很多的行为皆由模仿而来的,模仿父母、师长、同学等。

    (三)、逃避:逃避常因过多的要求导致。孩子做不到的行为,一再一再的被要求时,最后孩子会学会逃避的方式。例如:孩子一上课或一回到家就躲入厕所里,因为他发现只要躲在厕所里,就没有人会要求他写字、做事。因此大人的教育方法要注意,不过度要求孩子,一旦过度要求,会使得孩子产生逃避行为。

    (四)、不满足孩子常因语言障碍或不会表达等因素,导致需求无法满足,此时问题行为就容易产生。尤其是青春期时,因生理(性需求)、环境(上国中后老师、学校都会改变)的改变,问题行为的发生会增加。

    (五)、不适当的增强消除: 大人不适合的做法常会消除孩子好的行为增强孩子不该有的行为。例如:孩子自伤行为是为引人注意,此时以打骂方式或慰抚方式稳定孩子的情绪,反而会增加孩子自伤行为的发生,因此孩子自伤时,应以忽视方式来对待他。总言之父母、师长的教导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导方式不当,孩子的问题行为会更恶化、严重。

    四、问题行为的处理步骤

    (一)、问题行为

    1、目标行为的检出问题行为发生的因素A发展与环境因素 B病理因素

    2、行为发生的情境的掌握:问题行为发生前都有微兆,观察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找出关键所在。

    3、目标行为的发生频率:看其频率视其是否为问题行为,很多不是严重的行为,不要大惊小怪地处理。

    4、增强物的选择:例如:有个小孩最喜欢的是洋娃娃,因为她需要的母爱,转化对洋娃娃的关心??,这是她的增强物。有些孩子的增强物不是很容易找出来,要多尝试、观察。

    5、辅导策略的确定:例如: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不会说时,另一个老师在一旁提醒,说“这是手表”,若孩子仿说“这是手表”时,即予鼓说“好棒喔!”给予增强物。可视孩子的特质设计不同的情境学习,一旦沟通方式建立后,即可依此模式学习其余新的事物。

    6、执行:与孩子的约定的赏罚要彻底执行,例如:孩子喜欢玩游乐器,但规定每天只能玩30分钟,如果超过30分钟,就不准玩一个星期,结果有一天发现超过五分钟,如果你是家长会怎么办?一般家长会想藏起来,让他只能看,不能玩。而我也陪着他渡过这段痛苦的时间,相信这样将游乐器收起来给他的刺激会更大,以后也会记得要遵守时间。此外,要擅用忽视法,在没有危险性的情况下,忽视孩子的问题行为,用其它更有趣的行为来引开他的注意力,例如:孩子赖在地不起来,不要抱他、拉他起来,而是用其宅方法引导他自已站起来。

    7、检讨:个案训练要先拟定计划,并评量诊断。

    (二)、情绪的问题

    1、自我控制能力的增进 利用动作可增进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动作法分为:压制式动作法、单手举动作法、拍手动作法,其中拍手动作法对自闭症的孩子很有效。 拍手动


    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微博》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06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名人礼貌待人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