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平原君列传翻译
  • 平原君列传翻译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平原君列传翻译
  • 篇一:干旄赏析

    《干旄》赏析

    吴冰 现在请大家看到《鄘风 干旄》

    首先正读音

    孑孑干旄(mao)、在浚之郊。素丝纰(pi)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bi)之。 孑孑干旟(yu)、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jing)、在浚之城。素丝祝(zhu)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gu)之。 然后看一下字词解释:全诗重章叠句,我们按每章字词变化分组来解释字句

    第一组“孑孑干旄”“干旟”“干旌”。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牦牛尾古代常作饰物。干旄: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尤其指军队,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旟:画有鸟隼的旗帜。旌: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旌后作为旗帜的总称,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等。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孑孑:特出之貌。指旗显眼,高挂干上。所以这一组“孑孑干旄”“干旟”“干旌”就是高扬旗帜的意思。

    第二组“在浚之郊”“之都”“之城”。浚,地名,春秋时卫邑。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郊,邑外谓之郊。都:侯国之下邑曰都。城:都城也。三者是有城外到城内的递进。

    第三组“素丝纰之”“组之”“祝之”。纰:织组也,盖以素丝织组而维之也。组:编织。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三句话都是用来形容旗子的修饰。

    第四组“良马四之”“五之”“六之”。解释各有不同。毛传解为“御四马也”、“骖马五辔”、“四马六辔”,朱熹认为分别是“四马,两服两骖”,“五马,言其盛也”,“六马,极其盛而言也”,先秦时期普遍采用四马驾车,称为驷,所谓驷马难追。也有用三马驾车,成为骖。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骖服和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古有“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说法。辔是指马的缰绳。还有解释不当以辔为解,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的,或单纯指马的数量的。还有的说是不同地区的臣子享受不同等级的马匹待遇。这些解释从而引发出关于主旨的讨论,下面详细再说。

    第五组“何以畀之”“予之”“告之”。畀(音必):给,予。告(音谷),忠言建议也。三句解释相似:即“该拿什么相赠”的意思

    最后,全诗的主人公---“姝者”,“彼姝者子”,朱熹解释为“姝,美也,子,指所见之人”子,也可以解释为对贤者的尊称。所以全诗可以翻译为:高扬旗帜垂牦尾,驾车入城行如飞。白色丝线镶旗边,好马匹匹后相随。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送给?(高扬旗上画鸟隼,驾车已经在近城。白色丝线织旗上,好马五匹后面跟。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相赠?高扬旗上垂鸟羽,驾车已经到城区。白色丝线缝旗上,好马六匹后驰驱。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诉与?)

    那这位兴师动众要这样宏达的仪仗来迎请的姝者究竟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描述的核心主旨。

    《干旄》一诗,古今解其主旨之说甚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所载,有十三种。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也不过《毛诗序》为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卫大夫访贤说”和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婚姻爱情说”三种,恰好代表了古代经学汉学、宋学两大体系和五四运动兴起后新学的观点。

    首先是毛诗的观点。《毛序》:“干旄,美好善,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卫文公是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他的臣子也上行下效,所以在野的贤人都愿意把意见建议告诉他们。 其次是朱熹在《诗集传》中的观点:“言卫大夫乘车马建旌旄以见贤者,彼其所见之贤者,将何以畀之,而答其礼意之勤乎?”朱熹本人对于小序的观点是持有怀疑而不否定的观点的。他说,小序认为这首诗是卫文公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因为位于《定中》《载驰》之间的原因,也没有什么其他依据,但是卫国本身很淫乱,不乐善道,今破灭之余,以古鉴今,是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作品,小序也可能依据。所以他也不是很肯定。

    我认为毛说和朱说的分别在于是“美好善”还是“美善”,持“美好善说”的毛诗说以为“姝者”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为“贤者乐告以善道”的对象。持“访贤美善说”的朱熹则以为“姝者”是卫国的贤人,为“答其礼意之勤”的对象。两中说法都说的通。我认为推敲起来,似乎还是“卫大夫访贤说”比较可取些。有三个理由:一,我看到资料说:马瑞辰稽考古文献,指出:“是古者聘贤招士多以弓旌车乘。此诗干旄、干旟、干旌,皆历举召贤者之所建。”二,我认为结合全诗,前四句确定是描写卫大夫车马仪仗无疑,那么极尽其盛是为了什么呢?应该是突出了大夫对贤者的重视和尊重,而不是表示大夫本人多有威仪和本事。三,这里的招贤应该是代表天子的,所以才能良马其五其六,如果仅表示大夫本人出行,那就是僭越了,不合礼法。

    第三种是男女婚恋说。“男女婚恋”两种说法:一是说男性贵族青年乘车赶马去见他的情人,一是说描写贵族迎亲并以良马做聘礼。我认为这两种关于婚恋的观点,虽从字面上也解释得通,但不如之前人那样证据充足。虽然姚际恒说“《邶风》‘静女其姝’、《郑风》‘彼姝者子’,皆称女子,今称贤者以姝,似觉未安”,但可用方玉润的话反驳:“‘西方美人’,亦称圣王,则称贤以姝,亦无所疑。”所以我想不必在姝是否为女性上纠结,姚际恒也无需不安吧。

    下面看一下艺术特色上的问题,诗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很常见,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彼姝者子”一句,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远而近,“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由少而多,有明显的递进关系,章法是很严谨的,这也印证了访贤说,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是人不禁想起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的情景。

    所以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先秦两汉时期招贤纳士的知识。古人招纳贤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后来伊尹助汤灭掉夏桀。到了周代,招贤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八方人才。此后,我国历代都有具体的人才招聘的政策、形式与方法。归纳起来,古人招贤纳士主要有五种方式。

    一是筑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是古代帝王招贤纳士的一种常用手段。典出战国:燕昭王欲报齐仇,拟招徕人才,在易水南筑台招贤,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士。燕昭王礼贤下士名声不胫而走,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于是乐毅、邹衍、苏代等相继而至,使燕国日益强盛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有首唐诗曾赞道:“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二是出招贤榜。亦称求贤令。汉高祖曾发布“招贤诏令”遍于天下,还规定凡发现的人才,当地郡守都要亲自勉励,驾车送至京城,不为者罢官。三国时,曹操曾三下“求贤令”,聚集了众多人才,形成“猛将如云”的局面。

    三是荐举。历史上许多朝代实行过荐举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荐,朝廷治罪。春秋时,施伯向鲁庄公推荐曹刿,长勺一战大败齐军。汉武帝下荐贤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四是实地查访。正如《干旄》这首诗描述的情形。

    五是“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汉名士东方朔写信自荐,说,“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引起汉武帝注意,最终被招入宫中。

    通过招贤纳士笼络大批优秀人才,使得国家,复兴,强盛,是华夏文明得以绵延不息、兴盛至今的原因之一,也是《干旄》这首诗给后世的启发吧。

    但有我仍有小疑问,就是车马的行进是由郊外到城里,既然是访贤人那应该是在去郊外,这样似乎顺序相反吧,这怎么解释呢?

    篇二: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 - 副本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

    1表示举荐授予和提升官职的词语:

    (1)表示举荐的:举、荐、征、辟、察、召、策等

    例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尝(孟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后汉书 ·孟尝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2)表示授予和升迁的:起、拜、授、除、迁、提、拔、擢、进、晋、升、封、陟等

    例句: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张衡传》)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萧统 《陶渊明传》)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三国志 ·诸葛亮传》) 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提拔。 《北史魏收传》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2 表示罢免和贬谪的词语:贬、谪、左、迁、罢、黜、废、免、夺、出(京官外调)

    例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南史 ·何远传》)王夺郑伯歧,郑伯不朝。(《左传 ·桓公五年》) 3 一般调动的词语:迁、调、徙、改、转等

    例句: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事文帝,十年不得调,无所知名。(《汉书 ·张释之传》)4 表示暂代或兼职的词语:

    (1) 表示兼职的: 领、加、兼等

    例句: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三国志 ·诸葛亮传》)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指南录>后序》)

    (2) 表示暂时代理的:摄、代、署、权、判、行、假(临时的,非正式的)

    例句: 以亮为军师,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 ·诸葛亮传》) 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纲传》)

    乃以吴叔为假王。(《史记· 陈涉列家》)

    5 其他:表示追封官职的,如“赠”,表示恢复官职的,如“复”,补

    例句: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 三去相,三复位。(《史记 ·平原君列传》)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表示不愿就职或请求离职的,如:去、不应、不就、不行、不受、辞、乞骸骨、致仕、告老、请老、 归田 等

    例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永宁六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 ·刘般传》

    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

    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

    篇三:文言代词

    文言代词

    【概念点】文言代词

    【定义】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能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代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故现代语法书划入实词类。但是,它和开放性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相比,是一个封闭性词类,数量很少,可以枚举,而且词义较虚灵。所以,讲文言虚词的著作,都把它列入虚词中讲述。

    【类型】

    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

    3.疑问代词

    【概念点】人称代词

    【类型】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另外还有“朕、卬(áng)、台(yí)”、。它们都是相当于“我”或“我的”,有时也可表示“我们”或“我们的”。“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类型】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代词,是称呼听话者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六个。“汝”、“女”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它们的意思相当于“你”、“你们”。

    【类型】3.第三人称:又叫做他称代词。常用的有“之、其、彼、厥”,它们相当于现在的“他(她)”、“他们”。

    【概念点】指示代词

    【定义】是用来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

    【类型】1.近指代词:常用的有“此”、“是”、“斯”、“之”、“兹”、“然”、“时”等。译成“这”、“这个”、“这里”、“这样”。

    【实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类型】2.远指代词:最常用的有“夫”、“彼”、“其”,另外还有“匪”、“厥”。译成“那”、“那个”。

    【实例】彼童子之师。(彼:那些)

    【类型】3.旁指代词:就是指代其他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常用的有“他”、“它”、“异”等,相当于“别的”、“另外的”、“其他的”。

    【实例】王顾左右而言他。(他:其他的)

    【类型】4.虚指代词:是指不必说出、不愿说出或不能说出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多用“某”、“或”、“有”等字。

    【实例】或师焉,或不焉。(或:有的人)

    【类型】5.无指代词:是表示否定的指示代词。指代人,表示“没有谁”;指代事物,表示“没有??事物(地方)”等。常用的有“莫”、“无(毋)”、“靡”、“末”等。

    【实例】寂寥而莫我知也。(莫:没有谁,指代人)

    【概念点】疑问代词

    【定义】是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

    【类型】1.指人:如“谁”、“孰”。“孰”经常用于选择问句,表示比较和选择,而“谁”则很少有这种功能。

    【实例】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吾与徐公孰美?

    【类型】2.指事物:如“何”、“曷”、“奚”、“胡”,可译为“什么”、“怎么”。

    【实例】而又何羡乎!(何:什么)(《赤壁赋》)

    【类型】3.指处所:“恶wū”、“焉”、“安”,可译为“哪里”。

    【实例】沛公安在?(安:哪里)

    【概念点】文言代词的特性

    【类型】1.文言文人称代词无单复数的不同表示法,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以确定译为单数或复数。文言人称代词作复数时,有时加上“辈”、“等”、“侪”、“属”、”曹“、”徒“、”伦“等字。

    【实例】

    (1)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

    [译文:十年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

    例(1)中的“我”代表鲁国,故应译为“我们”或“我国”。

    (2)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

    [译文:您这些人平庸无能,是大家所说的靠别人办事的人啊。]

    【辨析】表复数的这些字和“们”不同,还在于它们都是一些能独立使用的名词。“们”这种复数形式,最初出现在宋代的古白话著作中,或写作“每”。

    (1)晋郑同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译文:晋国和郑国是同辈。]

    【类型】2.文言文指示代词,也没有明确的单复数之分,常用单数形式表示复数内涵。

    【类型】3.文言文人称代词中的他称代词具有不成熟性。

    【重要特征】(1)“彼”、“其”、“之”三个字都有局限性,“其”一般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彼”才能作主语。

    【实例】

    (1)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 .

    [译文:他们士气衰竭,我们士气充沛,所以战胜了他们。]

    (2)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

    [译文: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迹错乱了,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了,所以追赶他们。]

    【重要特征】(2)“彼”、“其”、“之”三字指人与指物往往相通,无严格界限,要依据上下文才能判定他们是指示代词还是人称代词。

    【实例】

    (1)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

    [译文:那是一个时候,这是一个时候。(指示代词)] ..

    (2)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

    [译文:他是一个大丈夫,我也是一个大丈夫。(人称代词)] ..

    【重要特征】(3)“其”、“之”作为人称代词具有不稳定性,可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实例】

    (1)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

    [译文:每天都跟我的朋友们爬高山,钻密林,走尽曲折的溪流。] .

    (2)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

    [译文:您将哀怜并救活我吗?] .

    【重要特征】(4)“他”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作旁指代词,不可误用为人称代词。“他”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起源于汉末六朝时期。

    【实例】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文:别处山上坚硬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美玉。]

    【重要特征】(5)文言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也具有不稳定性。“若”字,有时表示二人称,有时也可表示三人称。

    【实例】

    (1)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论衡·实知》) .

    [译文:孔子生下来,不知道他父亲是谁,他母亲隐瞒了。] .

    【类型】4. 文言文中的虚指代词“或”与无指代词“莫”,是文言文特有的指示代词。

    【重要特征】(1)虚指代词“或”,又称“泛指代词”、“无定代词”,它经常用作主语,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作状语时,则指时间。应译为“有的”,不可译为连词“或者”。

    【实例】

    (1)或命巾车,或棹孤舟。(陶潜《归去来辞》)

    [译文:有时驾着篷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姚鼐《登泰山记》)

    [译文: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阳光照耀,有的没有。]

    【重要特征】(2)无指代词“莫”,充当主语,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物。代人时译为“没有什么人”、“没有谁”;代事物时译为“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东西”。“莫”后来逐渐虚化为否定副词,在句中不再充当主语而充当状语。

    【重要特征】(3)“靡”、“无”在文言文中充当主语时,也往往作无指代词,相当于“莫”,不可误译为动词“没有”。

    【实例】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译文:做事,没有谁没个好的开头,但很少人能够有个好的结尾。]


    平原君列传翻译》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00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新护理病历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