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8篇】
  • 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8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2-06 08:23:02
  • 移动端: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8篇】
  •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贴心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篇一: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戏;

    2、知道粗和细是相比较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

    彩色圆柱体(红盒)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将彩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于桌子上

    2、取最粗和最细的圆柱体,分别命名“粗”、“细

    3、将其他的彩色圆柱体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来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6页,将圆柱体、树、绳子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篇二: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薄厚;

    2、知道薄和厚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

    薄厚程度不同的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薄厚

    1、将薄厚不同的`书排列到桌子上

    2、去最薄的和最厚德书进行比较,分别命名“薄”、“厚”

    3、将其他的书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8页,将书本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写上编号,并区分衣服的薄厚。

    篇三: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猴子和猴妈妈、桃子、香蕉及5以内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题pp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

    师:猴子妈妈买回来2颗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诱惑,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还是先吃桃子吧,它一会就把2颗桃子吃光了。

    (1)师:你们可以根据将小猴子吃桃子过程列一道算式吗?(2-2=0?)

    师:为什么是0?你们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师: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师:请你们再将小猴子吃香蕉的过程列一道算式。(3-3=0)

    (4)总结规律?

    师:2-2=0 和3-3=0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2、扩展练习

    (1)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小猴子和猴妈妈高兴地去参加。门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对了才能进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题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题是: -4=0.猴妈妈和小猴子都顺利拿到了门票。

    (3)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猴妈妈的算式中,那个框该填数字几?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个框又该填数字几?

    4、小猴子和猴妈妈玩累了,猴妈妈说小猴子表现好,准备给它网购礼物。你们一起看看快递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帮它数数有多少快递要邮寄的。(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13页作业)

    活动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内的减法计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四: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篇五: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能够对事物进行间接比较;

    活动准备:

    重量板

    活动过程:

    一、间接比较轻重

    1、出示三个重量板,编号分别为

    2、请幼儿感知。

    3、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2比3重,1比3轻,所以2最重?3最轻?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9页,比较动物运动会中谁跑的。最慢,比较轻重中谁最轻,谁最重。

    篇六: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图案为圆形)。

    2、能力目标:幼儿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并能独立画出圆形。

    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

    1、指导幼儿了解圆形的特征,并让幼儿能在图案中找出圆形。教学难点:

    1、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画出圆形。教学方法:

    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

    教学准备:

    1、若干个圆形实物图(硬币、眼镜、手表等)

    2、铅笔、白纸(学生自备)

    3、几张缺少轮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引题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大家想不想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教师:“小朋友们,有谁告诉我这些是什么呀?”(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认识这些东西,那大家看一看这些东西哪些地方是一样 b.net 的呢?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嗯,对了,大家真聪明,这个就是圆形。”

    教师:“小朋友们认识了圆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师学习画圆啊?拿出大家带来的笔和纸,跟着老师一起来,好不好呀?小朋友们,注意哦,画的`时候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哦!”(教师提醒小朋友安全问题)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呀?这些车子能开吗?为什么能开或者不能开呢?”(师生互动)呀?教师:“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大

    家都学到了什么是圆形,那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圆形,然后指给爸爸妈妈看,好嘛?那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馈:

    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所学知识。

    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篇七: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分类 篇七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

    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篇八: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

    2、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

    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高矮

    1、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认识“高”和“矮”。

    2、请5个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其他人比较高矮。

    3、引导幼儿请最高的小朋友取数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数字卡片2,依次为5个小朋友编号。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5页,按动物的高矮编号。


    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63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