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送东阳马生序》 3优秀3篇
  • 《送东阳马生序》 3优秀3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2-11 19:13:57
  • 移动端:《送东阳马生序》 3优秀3篇
  • 篇一:《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翻译并背诵全文。

    2.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翻译课文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师板书课题)

    二、正音正字

    1、叩(kòu)问叱(chì)咄(duō)俟(sì)其欣悦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皆被(pī)绮绣容臭(xiù)烨(yè)然缊(yùn)袍敝(bì)衣

    2、强调学生读一读,最好当堂写一写,真正收到实效。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解词析句。

    教师指导学生重点掌握难懂的实词(特别是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和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在理解上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

    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手自笔录弗之怠余因得遍观群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卒获有所闻主人日再食鲜肥滋味之享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辨析各组虚词的意义

    a.无从致书以观(连词,来)以衾拥覆(介词,用)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把,介词)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助词,的)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门人弟子填其室(代词,代乡之先达)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代词,代太学生)

    d.足肤皲裂而不知(表转折)久而乃和(顺承连词)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食:通“饲”,给饭吃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热水今:菜汤

    走送之走:古:跑今:行走

    尝趋百里趋:古:快步走今:趋势

    或遇其叱咄或:古:有时今:或者

    卒获有所闻卒:古:最终今: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借今:假期

    5、翻译课文。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理解课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五、朗读背诵

    要求学生大声地诵读,切实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

    作业: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整体感知:

    一、让学生对照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www.niubb.net☆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a.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b.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未尝稍降辞色。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⑤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马君则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

    4.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二、重点研讨

    思考题:

    1.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

    2.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没有学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艰苦,进而突出学习勤苦。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目的何在?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表达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

    5.找出课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归结上文,突出勤苦。前者表明勤能补拙,后者表明乐以忘忧。

    三、体验与反思

    1.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不敢出言。谈谈自己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可以各抒己见,不强求答案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2.你认为作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品质?可以放开谈,要有依据。

    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

    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讲借书求学之难:借书抄录

    勤:用心求学之专:执经叩问、俯身倾耳“以中有足乐者”

    艰:讲求学跋涉之苦:负箧曳屣、四肢僵劲

    生活艰苦朴素:缊袍敝衣、略无慕艳

    篇二:《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序的有关知识

    2、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

    2、学习文章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

    3、掌握重点实词的用法,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1、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2、教育学生勤奋治学,不怕吃苦

    四、教学计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时,经常会用孟子的哪些话来安慰并鼓励自己?学生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老师总结:古今中外在逆境中成就事业的人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了解他的成功之路

    (二)作者简介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三)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四)听录音,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学生自渎课文后,分组活动

    ①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内讨论解决

    ②回忆学过的文言常识,积累常用文言词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①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3)

    嗜叩问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媵人馁衾烨然缊袍

    ②重点的实词

    无从:没有办法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以是:因此

    患:担心,担忧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叱咄:训斥,呵责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穷冬:冬末

    沃灌:浇洗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绲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

    ③通假字(出示幻灯片4)

    ⑴同舍生皆被绮绣⑵四支僵劲不能动

    ④古今异义词(出示幻灯片4)

    ⑴媵人持汤沃灌⑵右备容臭⑶走送之

    篇三:《送东阳马生序》 篇三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国家日益强盛。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有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可我们却整天无所事事。可当我看到宋濂小时候刻苦求学的事时,我彻底明白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了解到宋濂小时候刻苦的求学路,为了及时归还,竟在“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情况下录毕,无硕名人大师与游时,曾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名的前辈请教。而我们呢?根本不用担心没有老师指导和没有书看,唉/向我们这样在蜜罐里泡大的,怎会明白这种辛苦呢?

    宋濂学习很认真,常提出疑问询问道理,而我们上课却不认真听,上课只担心老师不要喊自己回答问题,拥有好运气刚好答对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从不提出质疑。宋濂求学时,负箧曳屣,一天只吃两顿饭,看见同学学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却不羡慕,以从中有足乐者。苦难并非全都是坏事,我们只要化苦难为动力,困难则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也。”孟子也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正是因为这样,宋濂通过自己的努力,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我们应该知足,以宋濂为学习榜样。

    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他们的父母提倡孩子要穷养,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过清贫的生活,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从小在大海里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因为他们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

    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范仲淹划粥充饥,我们青少年是应该反思反思了,我们的生活如此优越,却不好好珍惜,只知道玩。对于宋濂我们真是天壤之别啊!

    读了《送东阳马生序》,我明白了,在古代环境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宋濂还不畏艰辛,刻苦求学。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古代有许多古人刻苦学习,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相对比而言,我们的学习生活可谓是幸福,更应该用刻苦、认真的态度回馈为我们创造了良好学习环境的人们。


    《送东阳马生序》 3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78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