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7篇)
  •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9-03 20:31:35
  • 移动端:《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7篇)
  • 篇一:《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①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③读全诗。

    ④完整地说说诗意。

    篇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二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①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说说你眼中的春天。

    ②(课件演示:美丽的春天画面)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喜欢春天,写下了他们眼中的春天景象。你们都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呢?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赞美春天的诗——(板书:游园不值),生读课题。这首诗的作者谁了解他?(生说后,师补充)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①自由读文,做到读通顺流畅。

    ②指名读,纠正易错的音“应”“柴”生评价。

    ③师范读,生挑战再读。

    三、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①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读得有韵味啊。在读的过程中你们注意这两个易写错的字了吗?同学们先试写一下“扉”“屐”,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②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很久没有人来开门呢?)想象“为什么很久没有人来开门呢?”你们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又是怎么想的呢?读读第一句。

    ③通过观察插图和查看注解的方式让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重点理解“怜”“应”的意思)。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门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拍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④现在你们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想象遇到这种情况,心情会怎么样?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⑤正当诗人失望扫兴时,无意间抬头看见了——生说“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诗人的心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由失望——惊喜)所以诗人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接说“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⑥你能用朗读的方式告诉我你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了吗?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品评诗文,体会含义:

    ①、诗人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练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你们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呢?说说原因。

    ②、师点拨这句诗的寓意。齐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知识训练:

    ①写话训练: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想到“满园春色”,想象:园内会有哪些景物呢?请你将自己想到的园中劲舞有条理具体写下来。

    ②阅读训练:课件出示:《咏柳》《春日》《春晓》诗句让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美丽的`春光。诵读。

    六、语文实践:

    ①继续收集有关赞美春天的诗歌。

    ②准备召开《赞美你啊,春天》诗歌朗诵会。

    教学目标:

    1、学会《游园不值》这首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

    《游园不值》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本着《新课程教学理念》,通过“提问引路——想象入境——感情朗读”的方式,有效的开发教材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和情境美,从而诗化学生的心灵。

    一、质疑。理解诗句如果逐词逐句的讲解,不但形式呆板生硬,而且学生缺乏兴趣,费时又费力。于是,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书下注解先自己弄清大概诗意,然后让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不理解的地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又能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意,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二、想象。教学中我抓住“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两句,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素材,通过提供学习资源,把诗中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发散学生思维,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拓展。在学生领悟了诗的意境美后,还深深地陶醉在这满园春色中,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趁机出示其它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诵读,更加激起学生对春的眷恋之情,课后让学生收集有关赞美春天的诗篇,也体现了学习的大语文观。

    篇三:《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三

    《 游园不值》 薛法根

    一、 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 生:春天非常美丽。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地歌唱。

    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生读题。

    二、 自读诗文。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有谁了解他?

    生:我知道叶绍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嗣中,号清逸。 生:我来补充,叶绍翁最擅长七绝,著有《四朝闻见录》。 师: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 生朗读后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一位读后,评价:

    生:老师,总体上他读得不错,但刚才他读错了一个字,“扉”读第一声,不读作第三声。 第二位读后,再评:

    生:他读得字音正确,也比较流利。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读得太平淡了。我想把作者的感情给读出来,行吗? 师:好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抑扬顿挫,很有韵味。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生比赛。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情绪饱满。

    师:谢谢夸奖,不过,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有你们的声音好听。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 生挑战。

    三、 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哪,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得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是“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该解释为: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情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生:之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也许是因为主人怕我的木底鞋在他的青苔上

    四、 领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喜悦去朋友家观赏美景,结果却没有见到主人。现在你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

    生:游园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园游玩,结果没有碰到主人,扑了个空。 生: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学生大笑)

    师:对,说得很形象,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的扫兴。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这个朋友真不讲交情,不够义气。

    生:我觉得他朋友真够小气的,美景是让人欣赏的,何必自己一个人独占呢? 师: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来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不由发出感叹。生齐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五、 品评诗文

    师: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红杏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人们报告喜讯呢。

    生:我喜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这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

    生:我也喜欢这句,春天的美景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谁也挡不住的。

    六、 拓展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边学习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它。 生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生: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泗水”的意思。 生:泗水是一条河。

    生:为什么识得东风面,不是西风面或者南风面?

    师:你很会动脑筋,学习贵在有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随便什么风都可以,诗人写了东风那么就东风了。 生:我不同意,古人写诗很讲究的,不会随随便便写。 师:你们知道一年四季都吹什么样的风吗? 生:冬天一般刮西北风,夏天时东南风较多。

    生:我明白了,作者写东风是因为春天,现在的季节刚好是春天,你们看刮的是东风,红旗往西面飘。

    师:对,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非常好。作者能准确抓住春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所感。解决了诗中的难点,谁把诗意给大家描绘一下。 生::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到泗水河畔观赏景物。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的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是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师:诗人所见,满目无限风光。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诵读《春日》

    师: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生回答: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黄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贺知章的《咏柳》 师: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 生背诵。

    七、 语文实践。

    篇四:《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红杏

    春色久不开(扫兴)出墙(欣慰)

    篇五:《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背诵古诗。

    2、师: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诗歌。古诗可以读、吟、唱、咏,关键在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那我们就来读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体会在他身上发生的推敲的故事。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注意五言诗的节奏。

    3、师:贾岛的两首诗是都是写不遇的。老师补充(课件出示)一些写不遇的诗文题目。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二、导入新课,通读全诗,指导朗读

    1、师:雨过天晴,让我们跟着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来——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推敲推敲这个——不值。师板书课题,生解释“不值”即“不遇”。

    2、师指导朗读,生自己试读,谈朗读心得,教师及时指导。

    3、指生再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相遇”内容

    1、自读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人游园所遇的事物:苍苔、柴扉、红杏。

    2、师指导学生分别谈对于“柴扉”“苍苔”和“红杏”的认识。

    (1)生谈柴扉:穷困,简陋,简单。读出这扇门的特别。

    (2)生谈苍苔:绿色的小植物,将春天的生命唤醒了。读出苍苔的绿。

    (3)生谈红杏:美丽,早春开花。师补充部分古人描写赞美红杏的诗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3、师小结,配乐,生齐读。

    四、细读品味,体会用词和情感

    1、师:我们对这些普通的景物赋予了怎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哪个字的字形看出来?生:“怜”字。师板书。

    2、引导学生体会“印”字体现得对苍苔的怜爱

    3、引导体会“扣”字,对比“敲”字,体会对柴扉的怜爱。

    4、学生谈“出”和“关”、“一枝”和“满园”的用词,对比“出”和“遮”字的用法,体会对“一枝红杏”的怜爱之情。

    5、指一个学生扮红杏,其他学生扮关在园内的花草,和红杏对话。

    6、师扮园主人,生扮诗人,和园主人对话,谈游园的见闻感受。

    7、师总结提升:我们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想象园子怎么热闹,园子就怎么热闹。这些都源于那一枝红杏。我们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全凭我们的心啊!(老师和生齐读整首诗。)

    五、拓展阅读,品悟哲理

    1、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所以我还有必要非要进园子内不可吗?我还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不可吗?为什么?

    生:诗人已经知道园子里春意盎然,所以没有必要见园主人了。

    师:我们明白了,原来这么多的不遇,是因为不遇中,已经获得了最美的精神享受。师:所以不遇中有——

    生:遇。不遇中有遇。师板书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

    生:游园不值。师:游园虽不值,但不值就是——生:值。

    2、师:那就让我们荡起欢快的双桨,唱起来吧。

    (师生把《游园不值》填进《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中齐唱。)

    【教材分析】

    这首久享盛名的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和怜春惜春的情怀,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使人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篇六:《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六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凤山县金牙乡更沙九年一贯制学校

    龙绍严

    教学目标:

    1、 学习古诗《游园不值》,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美、欣赏美,受到美的熏陶。 2. 学会生字词,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3. 能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积累有关春天的古诗句。 4.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诗歌赏析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咱们刚刚学完两首和春天景色有关的古诗。同学们齐读题目。咱们已经积累背诵了近200首古诗了,想一想,你积累的诗中和春天有关的诗。(学生背诵古诗《咏柳》、《村居》等)

    古诗积累越多越好,不怕多。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和春天有关的诗。 板书:游园不值

    二、检查预习

    1、是否会读诗,读懂没有。

    2、收集了那些资料。

    三、读悟古诗

    1、解题意

    理解“值”“不值”的意思。那么,作者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

    2、学读诗 (1)听录音范读。 (2)讲解读法。读诗可以按照古人最基本的一种读法来读。同学们,咱们学过汉字的四声,有一声二声,这样的两声我们可以拉长声音,三声和四声我们可以读得短促一点。你看,第一句,应是几声?(一声)怜是几声?(二声)读的时候就可以拉长些,读成:应-怜-。下面我们一起读:屐齿印苍苔。 (3)学生练习读诗歌。

    (4)注意韵脚再读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

    (5)多种形式读古诗。(同桌对读,指名读,老师和学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了吗?读出抑扬顿措了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诗句讲了什么意思?

    3、解诗意

    学生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边理解边在诗句的旁边批注,教师适时点拨。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

    4、悟诗情

    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

    (1)作者游园看到了那些景物(苍苔、柴扉、红杏)。见过苍苔吗?说说“苍苔”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课件展示苍苔,师讲解:苍苔---一种绿色的植物,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就会贴地皮长出来,沿着街门的小路不断的生长,苍就是绿,苔就是沿街而上的。)

    (2)苍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给人一种春天的欣欣向荣之感,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由衷的赞美:春天真美呀!请你带着这中感受读一读。)

    (3)一种普通的植物,却反应出了春天无限的美。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句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特别情感呢?(引导学生说出“怜”“印”。谈体会,再读。)

    (4)用以上的方法汇报:“红杏”“柴扉”。 (5)精讲引思,感悟名句魅力。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歌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6)配乐朗诵。

    5、练习背诵

    三、想像拓展

    1、现在,你就是那枝红杏,前边同学往后看,后面同学往前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以词的形式说)

    2、谈到杏,杏的果实香甜多汁,杏的种子营养丰富,杏几乎代表了所有美好的事物。杏坛是孔子当年教学的地方,引申为教育界,杏林指济世救认得人的医学界。

    3、背诵有关杏的古诗。

    温庭筠的《杏花》杳杳艳歌春日舞,出墙何处格朱门。吴融的《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陆游的《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墙出头。

    四、总结全文

    结合自己的所见,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将诗写成游园观景的片段,还可以仿写或创编有关春天的诗。“多阅读,广积累,培育英才;学文明,知礼仪,奠基未来。”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春天的古诗,请大家享受知识大餐,利用春天的大好时光主动学习吧。(分发资料:有关春天的十五句诗)

    板书设计:

    游 园 不 值

    叶绍翁

    小扣不开(失落)

    春色满园(欣喜)

    篇七:《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七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首诗中的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通过品读,感受故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体悟心灵对大自然独特的审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悟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感受故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寻觅春迹,导入古诗

    春天来了,报春花悄悄地绽放了,让我们跟随着叶绍翁踏上游园的路,一起欣赏他的《游园不值》。(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齐读课题,理解:不值,出示字典里的意思,选一选。)“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去游园却没有遇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寻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的生长点激活,为本课的古诗教学铺垫。

    二、初读诗句,理解诗意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相机评价字音朗读情况)正音:屐齿 苍苔 柴扉

    释义:“屐齿”,出示图片“屐”,木底鞋;齿,痕迹;屐齿,木底鞋踩过留下的痕迹。“苍苔”(结合苍松、苍天理解“苍”。)苍苔,一般来说都是长在一些石缝里面潮湿的地方。路上有苍苔,应该是人迹长久不到的结果。“柴扉”(出示书本,理解“扉页”“心扉”)柴扉就是柴门。

    3、一首诗,大家把它读正确了还不够,还应该读岀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吧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全班齐读。

    5、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自由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6、指名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三、精读诗句,感悟诗情

    1、当我们趁着美好的春光,跟着叶绍翁一起——“游园”,可是却吃了“闭门羹”,快速默读全诗,你从哪里看出诗人没有进园游览?(不值,不开,关)

    不值:没有遇到园主人;不开:门紧闭着;关:一扇柴门把满园的春色紧紧地掩藏了起来。

    2、自由读读诗句,你发现诗人看到了什么?

    3、品读“怜”。

    (1)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目光去看!这幅图片,石子中隐隐约约透出一点绿来;再看这幅,沿阶而上,因为春雨,绿了一地。给你怎样的感觉?(宁静、幽深、春天来了)

    这是一处人迹罕至之地,谁来轻轻地读?(指名读)

    (2)“怜”是什么意思?(出示选择义项:可怜;怜爱,怜惜)“怜”的是什么?(木屐鞋)木屐鞋有硬度,大概不要太多的怜惜。再读读(范读:应怜 屐齿印苍苔)怜的应该是什么?(“苍苔”)

    带着怜惜,谁来读读这句诗?(指名读)

    (3)不起眼的苍苔,一入了诗人的诗眼,就带上了浪漫的诗情。同学们,诗人“怜爱”的,仅仅是苍苔吗?(是苍苔,更是园子内人迹罕至的宁静)

    让我们把这个“怜”,小心地放在心里,体会对苍苔的特别的爱吧!(齐读这句诗)

    4、品读“小扣”

    (1)还有哪一处也倾注着诗人深深的怜爱?(小扣柴扉久不开)这样的柴门给你怎样的感觉?(简朴自然。)

    谁来读这一句,让我们感受这是一扇特别的门?(指名读)

    (2)“扣”的意思是——(敲)换成“敲”好不好?(敲太重)讨论,指名答。“扣”体现了诗人对柴门的感情,“小扣”呢?(轻轻地扣),真是“小心——翼翼”。“小扣”是指轻轻地敲打。(做“小扣”的动作)

    想象着诗人这样的轻柔与不忍,请女同学来读。(3)诗人被挡在了“柴扉”之外,“久扣不开”,是不是要重扣一下呢?(讨论,交流:没有。诗人不但细心,而且很有耐心,很“怜”柴扉,“怜”苍苔,更“怜”这园子的宁静。)

    于是,诗人——引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一个“扣”字,扣出了对园主人的——尊重,扣出了对园子的——喜爱。【设计意图】此处的品读主要抓的是“怜”,以这个“怜”字为线索,串起一枚枚闪亮的珍珠:“怜”苍苔,“怜”柴扉,“怜”红杏,这只是蓄势,最要“怜”的是园子的一园宁静。

    5、品读:“一枝红杏”

    (1)过渡:尽管热爱宁静,但柴门久扣不开,是不是有些扫兴?但是扫兴就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是因为(引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2)久扣的沉闷就这样被“一枝红杏”的惊喜所取代。同学们,看到红杏,你想到了什么?(指答)

    (3)“一枝红杏”是最早的报春使者。你们看,春天已经来了!让我们聆听春天的声音——指名读

    (4)杏花在春天二月开放,二月就有了“杏月”之称。抬头仰望,这一枝红杏让我们看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这一句诗中,一起读一读。

    (5)春天来了,这么美,这么突然。它“最早”和诗人不期而遇,刹那间,发现的惊喜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于是他激动万分地吟诵到——一“枝红杏出墙来。”

    6、品读:“出”

    (1)你们看,你们看,“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一下,这支红杏是怎样出来的?(探出,伸出,挤出,挤出,静中有动。)

    ⑴探出。你看到一支调皮的红杏!(指生读)

    ⑵伸出。你读到的是一枝自然而然的红杏!(指生读)⑶挤出。你感受到一支可爱的红杏!(指生读)⑶冲出。这是一只充满了生命力的红杏!(指生读)

    (2)不管是哪一种“出墙”,流露出来的是对春天急迫期待的情感,怪不得有诗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它们闹嚷嚷的,如果你们静心聆听,就会听到这“一枝红杏”在向大家将春天的消息播报呢,让我们来问一问红杏:红杏,你冲出墙头,想要向大家传递什么信息?(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7、品读“满”(1)红杏真的会说话吗?(不会。)那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呢?(想象出来的。)想象是读诗的好方法。

    (2)其实,园子还是这座园子,柴门还是“久不开”,我们压根儿都没有踏进园子。我们有的,只是对美丽春天的想象。这一刹那的惊喜,没有预约的欢欣,不仅仅是对大自然变化的发现,更是对自我的心灵的发现。至此,我们还有必要非进园子不可吗?

    (3)游园不值,但不值中却是有值的。诗人去游园,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遇到”了什么?(指名回答:苍苔 柴扉 红杏 春色满园,评价:你们和诗人一样有一颗轻灵敏感的心!)

    (4)其实冲出墙头的岂止是“一枝红杏”!俗话说“水满则溢”,想想这满园的春色,还有谁也挤破了脑袋往外钻?(写话训练:我仿佛看到园子里的……)

    (5)就这样,苍苔,染绿我们的眼睛;红杏,沁着我们的心脾。“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捧起书,再来美美地体会苍苔、柴扉、红杏以及春色满园带给我们的愉悦。(师生齐读这首诗)

    8、小结

    景色的美好固然动人,然而,人的惊异,对美的顿悟却更加动人。一枝红杏,在普通人的眼里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抹红,但是在诗人眼里,却是春天的惊艳!今天这节课,我们“游园不值”,但却巧遇了许多!这节课,我们有遇!值!

    【评析】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因为“怜”红杏,红杏就带上了感性,静中有动,园子里的一切都“喧闹”了起来。引领着孩子在这样的“园子”中驰骋,任他们的想象在这“一枝红杏”的“出”现。在诵读中,悄悄探出的“一枝红杏”充满了娇羞;自然伸出的“一枝红杏”古朴自然、落落大方;挤出来的“一枝红杏”顽皮、可爱;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充满了生命力。这样入情入境的想象,心灵开放,情绪热烈,思维活跃。也只有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想象的翅膀才会张开,与诗人内心的诗情相遇,诗意也就这样漫溢了出来。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自学有关春天的古诗,体会诗人独特的发现。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00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评价手册家长评语【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