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湖北省三万活动
  • 湖北省三万活动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湖北省三万活动
  • 篇一: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钟祥市“三万活动”问卷调查报告

    钟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在我市抽选千名干部组成153个工作队与省直单位2个工作队、荆门市直单位8个工作队进驻我市498个行政村。5月份以来,根据省“三万办”的统一布置,在我市“千名办”统一组织下,本次调查活动严格执行省三万办方案,采取随机起点等距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市所有行政村、共抽选8171个农民家庭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覆盖式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年龄18周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或身份的农民群众。主要内容涉及农村居住条件变化情况、经济社会现状及看法、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价和农民关注的问题等5大类共57个问题。

    一、基本情况

    对受访对象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就业状况和家庭人口等六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组调查:按照性别分,男性受访对象占91%,女性占9%。按年龄结构分,受访户年龄在18-30周岁的人群占2%, 31-60周岁的占84%,60周岁以上的占14%。按文化程度分,不识字的占3%,小学或初中的占75%,高中或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仅占1%。按就业状况分,本地务农的人群占86%,从事非农行业的占8%,经常外出务工者占5%,未工作的占1%。按政治面貌分,是中共党员的人群占18.7%,非党员占81.3%。

    本次问卷调查资料真实、完整,代表性强、可信度高。汇总结果表明:我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生产、生活满意度较高。

    二、农村家庭的发展变化状况

    (一)农民家庭的年收入水平逐年增高。

    受访家庭中有91%的家庭认为2005年以来其家庭年收入逐年提高,其中16%的家庭有大幅度提高。受访者中有2001个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上,占所调查总数24%。在2001个相对高收入家庭中,人口为4~5人家庭为1123户,占56%;其次是6-7人家庭为460户,占23%;3人以下为324户,占16%;7人以上家庭仅94户,占5%。按照2001个相对高收入受访对象就业地点分组发现:外出务工家庭比例最高为37%,其次为还在本地从事其他非农行业家庭占33%,长期在本地务农家庭为第三位占23%。2-3万收入家庭、1-2万家庭及1万元收入家庭分别为2362户、2780户和1028户,分别所占比例为29%、34%和13%。

    (二)农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加之党和政府对困难农户住房救助、帮扶政策的稳固和发展,我市农民住房得到全面改善。资料显示我市97%的农户住上了砖瓦平房或楼房。其中44%农户住上了楼房。2005年以来,有28%的农户新建了住房,32%的农民家庭翻新改造和扩建了住房。人均居住面积全面改善。

    2005年以来,我市汽车、摩托车、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视机、照相机、电脑、手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档次和质量显著提高。86%的农户得到改善,其中17%农户显著提高。调查显示:家有电视机一台以上的占64%,二台以上的33%,三台以上的3%。家有电脑的占16%。其中,10%的农户家里接通了互联网。

    (三)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生活燃料及居住卫生环境尚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64%的受访户认为居住地生活用水状况得到改善。其中有36%的农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56%的农户用井水,仅有8%的农户还在饮用难以控制质量的堰塘水和河沟、湖泊水。资料显示:受访户中有33%用上了清洁生活燃料液化气和天然气,6%的农户用沼气,10%的农户用电和煤,50%用柴草,1%的农户选择其他燃料。认为居住区地在村容整洁、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家禽家畜饲养等方面有所改善的有80%,其中有19%的被访者认为有明显的改善。另外有18%农户选择和以前一样,2%的农户选择比以前差。

    三、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及看法

    近年来,钟祥市委、市政府狠抓基层村党支部建设和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市纪委监察局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综合整治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市民政局着重抓好村民自治工作,坚持把推行以“四个六”为重点的民主管理机制作为化解基层工作难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政法委、综治办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努力做好排农忧、解农难、得农心、促农稳的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以上努力,我市农村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相关部门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工作和为农民进城打工办实事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并得到肯定。按照满意度高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1、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2、所在村的村民自治状况,3、社会稳定和治安状况。排在后三位的是:1、文化体育娱 乐等精神文化生活,2、儿童教育状况,3、医疗服务状况。(如下图所示)

    钟祥市千名干部下乡进村入户调查表(一)

    调查资料显示:我市93%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98.5%的受访者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料还显示出我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进较快,2009年钟祥市和荆门市掇刀区同时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单位,我市和掇刀区受访户的参保率分别为88.4%和73.6%,我市高于掇刀区14.8个百分点。

    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得当、经济发展有一定起色。93%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委托乡镇统一进行监督。据调查,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上的村有26%,在五万元以内的有33%,41%的村没有集体经济。

    四、政策落实满意度

    总体来看,受访户对此次选取的12项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情

    况比较满意,特别是对惠农补贴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满意度较高。以三级量化表的赋值方法计算出每项制度落实的满意度,从高到低分别是:1、种粮补贴政策落实91.8分。

    2、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89.6分。3、低保、救助政策落实89.3分。4、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落实88.2分。5、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包括禁止乱摊派、乱收费)做的工作落实85.6分。6、新农合医疗政策落实84.9分。

    7、土地(含水域)承包政策落实80.4分。8、扶贫到户政策落实79.2分。9、土地流转政策落实78.1分。10、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落实77.8分。11、农机补贴政策落实77.2分。 12、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及培训方面做的工作落实71.6分。

    五、农民希望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增收方面。农民认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经济,拓宽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加非农性收入已成为许多有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各地群众纷纷要求: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二是各级职能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力度,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四是要加大政策对村组农民小企业扶持的力度,加大小额信贷对农户的支持力度,让村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让农业产业有资金扶持。资料显示:最希望政府所做的三项选择中,选项极不集中,看似分散,大家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想学。通过分析这正是农民群众迫切期望增收致富心情和目前农村产业多样化和增收渠道拓宽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农民渴望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力度,多出台一些惠及农民的好方法、好政策。增收方面农民最希望政府所做的三件事分别为1、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2、稳定农业生产资料篇二: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襄阳东风中学三万活动小组

    一、牛首村简介

    太平乡东距鹤峰县城仅17公里, 西与宣恩县沙道沟镇毗邻,南与湖南省桑植县山水相连,北接本县中营乡,省道鸦来线、桑鹤公路在境内交汇,是鹤峰县建材工业园区,湖北省重点建设边贸口子镇和脱贫奔小康建设试点乡。

    全乡国土面积295.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根据工作方案,我们主要联系唐家、茅坝、洞长湾和三岔口四个村,其中唐家、茅坝、洞长湾是沿省道分布的行政村,三岔口村是一个分布在二高山地带的高山村。四个村一共辖24个村民小组;1766户村民;总人口5607人,其中男性2948人,女性2659人;劳动力3187 人,其中外出务工1459人。耕地面积7697亩,人均面积1.37亩,水田2925 亩。土地资源不足,并且以坡地为主,以种植水稻、苞谷、土豆为主。随着五(峰)来(凤)高速公路、鹤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和太平镇集镇新街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唐家、茅坝两个自然条件较好的村也面临着耕地进一步减少的压力。

    二、调查走访情况

    1、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元月10日,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华标同志到联系村做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王华标同志简要介绍了十八大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和重大成果,并结合襄阳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浅出对十八大的精神实质进行解读,鼓舞和激励党员干部坚持改革与创新思维,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工作,奋力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四个襄阳”作出新的贡献。四个对口村支两委及部分党员代表约100余人认真听取王华标作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

    2、认真调研驻在村村情。元月10日到15日,我校三万活动小组的同志分成四个组,实地走访了四个村,工作组采取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观摩等形式,和村民交流谈心、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掌握了四个村的基本情况,与村干部共同出谋划策想法子,推进工作开展。

    3、积极开展“三万”活动动员。我们在每个行政村都召开了村级“三万”活动动员大会,在每个村民小组召开了一次组级动员会,并召开重点户座谈会,造出声势,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进一步解惑答疑,消除村民顾虑。通过开会,学习了省、县、乡三级关于“三万”活动有关文件,宣传了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收集了开展好“三万”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还在村委会张贴“三万”活动具体内容的墙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宣传“三万”活动的精神,达到增加走访的针对性。

    三、经过走访入户和田间地头的查看,我们的总体印象是: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特别是两轮三万活动后,牛马首镇这四个村的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较强,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在这里基本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村容村貌变化很大。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水平,比很多乡

    村的建设标准要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四、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很多年来,环境保护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投入,而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所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欠缺,以垃圾为例,如果缺乏真正的垃圾处理场,乡镇的垃圾处理就是垃圾转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有人居住的地方转移到无人居住的地方,没有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2、法律和政策的执行不到位。例如《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对河道倾倒垃圾行为进行了明文禁止,但是实践中缺乏对农村河道特别是微小型河道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3、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需要改善。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电力、自来

    水都进入了千家万户,各种新的生产生活资料不断引进,都对原来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造成了冲击,像取暖、炕腊肉等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都要可以采取更加现代化、更安全的方式,慢慢改变传统的烧柴、焚烧秸秆等习惯。

    4、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需要加强。在调研时我们发现,在乡村,刷牙、红白案分开、分开使用毛巾、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并没有真正养成,加强农民个人卫生习惯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5、公共领域秩序管理需要加强,要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村都修了不错的通村和通组公路,但是公路的养护问题一直存在。路肩回填、边沟清挖、路障清除、植树造林等通村公路的完善工作,道路标志和安全设施的建设工作,限载限速的路政管理工作,病害路段维修的养护工作都需要抓起来,切实保证通村公路的完好和畅通,保障通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实、抓好。

    五、几点想法

    1、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一元多层次”的湖北省发展战略和“两圈一带”的建设实践来看,当前更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突出追求绿色gdp,要考虑发展的环境容量,做好规划,审慎选择项目,保持良好的绿色环境。

    2、要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走群众路线进行新农村建设,积极教育、引导农民自觉实践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要把握农村对生态环保的新要求、新期待,着力解决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教育群众保留良好的生态保护习俗,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形成人人动手、全面参与的生动局面。

    3、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观念在于引导,习惯在于养成,要从娃娃抓起,在乡村中小学生中开展以“洁万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农村学生带动农民家庭,带动全社会参与,从下一代的培养开始真正改变农村卫生的落 后面貌。

    4、要从源头抓起,加强环境保护。一是在小城镇建设中应认真测算环境容量,合理规划生产生活要素,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公共卫生恶化等城市病的发生;二是从源头抓污染物排放控制,我们发现,很多农村新增污染物都是外来的工业品输入性污染,比较集中反应为包装的白色污染、生产资料的有毒化学物污染,这种情况下,一是要抓污染源,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输入;二是抓重点污染物,对白色污染物、废弃电池、废弃化肥农药包装袋有害污染物进行收集和转移;三是要抓重点地区,要强化对高山地区、水源涵养地的污染废弃物的收集和转运。篇三: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张家山茶场村“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县总工会驻张家山工作组

    根据县委安排,我们县总工会“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工作队,从3月19日到4月25日,对天宝乡红张家山、杨家坪、云台观3个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我在张家山村进村入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家山村是以场带村又名张家山茶场,位于天宝乡西面,与泉溪镇交界。海拔750至800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茶场面积1200亩,年平均生产茶叶10000多斤,产值400多万元。场内有水田93亩,旱地350亩,退耕还林262亩,辖有4个村民小组,89户,370人。其中,党员9人,预备党员2人,五保1户,寄养1 人,低保60人,人均年纯收入3100元。常年在外打工的有150人,打工经济年均约200多万元。

    (一)村级组织不健全。场部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属以场带村的管理模式,工作能够正

    常开展,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累积问题多,然而因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党员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

    (二)基础仍然薄弱。场内只有一条通乡水泥公路穿过,通村公路和进组入户公路还是是泥土机耕路,村民出行有些不便。

    (三)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产品适宜种植包谷、洋芋、红苕等;特产品适宜栽培茶叶等;畜禽产品主要是养猪养鸡等。

    (四)农民增收仍然困难。一、二组主要以茶叶为主,茶农经济收入不高,部分茶园没人管理;三、四组没有茶叶主要是种地,年轻人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的留守人员主要靠种地和喂猪养鸡出售。

    (五)社会事务状况良好。全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场民对场里的治安状况基本满意。计划生育较前几年有所进步,但由于外出人员较多,计生工作仍存一定难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已达100%。但由于附近村小拆拼,全部学生上学要到10公里之外的龙潭村上学,较为不便。村民享受农医保和新农保,目前农医保参保率在10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以场带村体制不顺,村委会形同虚设。没有村委会印章,对外不好争取项目,导致8年间全场没有什么变化。场干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人数不多没有达到一定的比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能拖则拖。

    (二)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因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和原先各方面基础薄弱,村民谋生手段陈旧,目前村里带领村民致富办法不多,只有茶叶一个产业,由于近几年茶农收入不定,失去了守茶、种

    茶、摘茶、制茶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缓慢。

    (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全场文化娱乐设施单一,只有打牌和聚在一起聊天,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

    (四)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公路建设。三、四组场民要求扩宽硬化通组公路。

    2、危房。全场有10户场民住的是危房,要求扶持。

    3、安全饮水及灌溉。全场村民都要求找到好的水源,解决全场人畜饮水问题,同时还要求建好水塘解决水田灌溉问题。

    4、医疗。茶场内没有村级医疗室,要求就近看病。

    5、教育。场内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小学,上学不方便,幼儿教育缺失,上小还要走10多里地,加大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6、退耕还林。当年2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存在遗留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7、优抚。4组乔和树,1970贵州当兵76年复原,要求享受民政退伍优抚政策。

    8、生活困难。全场有9个要求办低保的对像,就我看来都符合条件,但因受名额限制无法给予办理。

    三、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的关 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茶场村现状,一是尽快理顺以场带村的关系问题,建全场委会和村委会,让村书记真正起到和理村集体的责任;二是要改善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

    篇二:湖北省司法厅“三万”活动工作组综合调研报告

    湖北省司法厅“三万”活动工作组综合调研报告

    省司法厅“三万”活动工作组开展入户调查工作以来,先后走访4个驻点村共1529家农户,累计与村民座谈2477人次,完成等距抽样调查问卷76份,保质保量地实现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全覆盖”的工作目标。针对民情调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工作组在汇总后进行了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和解决思路,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现报告如下:

    一、 驻点村基本情况

    在本次省委省政府“三万”活动中,省司法厅工作组共承担了神农架林区松柏镇松柏、堂房、八角庙、清泉等四个驻点村的进村入户工作。

    松柏镇位于神农架林区东北部,是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336.32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40个村民小组,19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9户8785人。

    松柏村位于松柏镇城郊结合部,总面积为13.5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536户1838人,耕地面积426.2亩。2010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88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2元。主要产业为农家乐、务工、生猪养殖、城郊经济等。

    八角庙村位于松柏镇西南部,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92户1459人,耕地面积1601.3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0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主要产业为蔬菜、金银花、干果、药材、烟叶等。

    清泉村位于松柏镇东部,总面积为37平方公里,全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292户1012人,耕地面积2464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主要产业为板栗、蔬菜、茶叶、西瓜、雷笋、大蒜等。

    堂房村位于松柏镇西部,距城区3公里,属城郊村。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308户1068人,耕地面积76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主要产业为板栗、蔬菜、养殖、民营企业等,全村有砂、石、砖、板厂有13家。

    综合来看,省司法厅工作组驻点的四个村既有地势险峻的山区村,也有民情复杂的城中村、城郊村,无论是农业人口还是农村面积,均占了松柏镇的“半壁江山”,能够比较全面地代表林区农村的基本情况,从而为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调研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 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神农架林区山大人稀,地方财政力量薄弱的客观限制,

    各镇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这一问题,而山区村尤其明显。

    1、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以清泉村为例,长期以来,该村村民的安全饮水和生产用水得不到保证,饮水难、用水难已成为制约当地农户生产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据工作组入户调查时统计,该村有93户村民至今尚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大多居住在山上,所能依赖的水源,除了降雨就是时断时续的山泉。清泉村二组的陈前进老人已有74岁高龄,因家里无其他劳动力,每天要走两公里山路去挑水。

    当地政府和村集体也都想方设法解决农民群众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并配建铺设了部分蓄水池和管道,但由于山地地貌的特殊原因,导致蓄水困难,雨季和雪季尚有水供应,一到旱季就不能正常供水,还有的蓄水池因为老旧失修,破损严重,既污染了水质,又浪费了水源。

    即使在山下公路两旁的田地,灌溉用水也无从保证,农民种地基本“靠天收”,即使种植玉米、土豆等耐旱植物,产量也极低。特别严重的旱地,亩产玉米不到200斤。这样的情况,在山区农村较为普遍。

    2、道路交通不便、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工作组在调查走访时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当地村民改善道路交通愿望非常强烈。综合农户反映的情况,主要包括村级公路建设滞后引发不满,

    村民对通到家中的直线路高期望值等。

    松柏镇地势复杂,仅清泉村区域内,就有三山一沟,除了海拔1200米的青杨山有盘山公路直达山顶外,其余几处均无等级公路。黄连架山和沙坡山上居住了清泉村近半的人口,道路问题已成为山上农户安居乐业和增收致富的最大瓶颈。

    海拔800多米的沙坡山,除1500米的土路外,其余全是60—70度陡坡上的小道。工作组走访的山腰的18户村民,只有3户人家门前有能通车的土路(自行平整),其他15户均是山间小道。而当地最高的黄连架山海拔近1900米,村集体多方筹资建设的沙石路只能通到半山腰,由于没有硬化水泥路面,车辆上山十分困难。当地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茶叶、板栗、核桃种植和猪、羊、牛的养殖,农民收获了劳动果实,却只能靠肩扛背驮运输下山,山路难行,每次最多只能挑一百斤左右,出售大一点的牲口就需要动员多人帮忙,人力成本非常高昂。

    落后的交通也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在黄连架山上的村民许卫国说,千好万好就是交通不好,虽然办了农村医疗保险,但有病下不了山,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往往是小病拖成大病。

    工作组还发现,山上农户居住的房屋,全部是几十年前的土墙,长期被雨水、雪水浸蚀而出现漏雨,如果不及时维修,将成为危房。但由于不通车,一个壮年劳动力一天最多只能背两块石棉瓦上山,砖瓦水泥等建材无法解决,房屋维修异常艰难。

    “要想富,先修路”,这早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识。如果

    开通了公路,不但可以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还能极大解放生产力,扩大养殖和种植规模,加快农产品的运输和交流,让村民增收有了更多的“渠道”。

    为帮助村民早日解决交通难题,走上“致富路”,工作组多方了解相关情况。原来,林区05年即用完了国家规定公路建设里数指标,这导致了交通设施建设很难争取上级的支持。而由于当地特有的山大人稀,居住分散的情况,又使改善交通的单位成本远高于平原地区。村民虽然有改善交通情况的强烈愿望,但受限于地方财力不足,缺乏政策扶持,其困难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二)征地拆迁问题

    由于林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因城市建设拆迁征地引发的矛盾在松柏镇各所辖村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导致的纠纷成为当地的主要隐患,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其中情况较突出的是属于工作组驻点村的松柏村(城中村)、堂房村(城郊村),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征地补偿标准不一,村民对补偿价格不满。

    松柏村与堂房村毗邻,由于地理位臵据城镇中心的远近不同,其补偿款存在两个标准,作为城中村的松柏镇每亩地补偿款为6万元,而堂房村因系城郊村,每亩地补偿款只有5万5千元,堂房村一组村民刘兵就质疑,“去年同样因为城市发展而被征用的滨河新区的土地,补偿价格是6万元一亩。堂房村和滨河新区(松柏村)地理位臵相当,征用时间还晚一年,为什么征用价格反而

    篇三:三万活动总结

    “三万”活动总结报告

    按照州委州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要求,根据ZNYJ“按照支部所在单位帮扶一个村”的统一部署,ZZZB支部准确定位,快速入轨,在副局长杨XX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州ZZZB的负责人积极牵头安排工作,迅速成立活动领导小分队,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并亲自到驻点村调研和指导,安排负责同志驻点村开展工作。自3月初开始,本支部对XF县JMC镇张JP村开展了“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等活动。在“三万”活动中,做到身入、心入,神入。虚心向群众请教,专心听群众反映,用心为群众办事,真心关心农村,爱心留在基层。三个月的时间里,本支部的干部职工尽力尽责,圆满的完成了“三万”活动内容,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张JP村基本情况

    张JP村属XF县JMC镇,平均海拔920米,耕地面积491亩,其中水田207亩,旱地284亩,由于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水田正逐步改造为旱地。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农户132户共490人,农村劳动力331人,其中男劳力178人,女劳力153人。外出务工人员211人,绝大数在上海、广州等沿海一线城市务工(203人),部分在州境内从事散工或零工等(8人)。正式党员14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党

    员外出1名。贫困户38户8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8.16%,低保户29户,五保户4人,五保户中梁XX和冉XX两位老人属于分散供养,另外两位(梁XX,梁XX)属于集中供养,已安臵在福利院。该村以种植玉米为主,另有少量的水稻、马铃薯和红薯等农作物,主导产业为种植烤烟,人均纯收入低,是一个典型的无资源、无外援、无集体经济、无强势产业的贫困村。

    二、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保证“三万”活动切实有效

    1、实地调研村情,全面启动“三万”活动

    3月4日,ZZZB党支部书记李XX同志随同“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奔赴XF县JMC镇,初步调研驻点村的实际情况。3月11日,副局长杨XX同志率本支部干部职工一行10人,赴XF县JMC镇张JP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走访和召开JMC镇、JMC联村以及张JP村的村组干部座谈会,详细了解该村的人员结构、劳动就业、经济收入、春耕备耕、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以及贫困党员和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根据调研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并按照局“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本支部立即成立“三万”活动领导小分队,确定杨XX同志为“三万”活动带队领导,李XX、李XX同志为组长。并征集农作物和农药新品种、制作农技科普宣传资料多达11种。

    2、急农民之所急,开展送政策、送科技和送温暖活动

    3月中旬,正是农民紧抓春耕备种之际,送去农民急需之用的农作物种子和农业科技,已是当务之急。3月17日,ZZZB支部在张JP村村委组织召开了一次全村村民大会,向农民详细宣传“三万”活动精神以及强农惠农政策,结合自身职能进行农作物新品种选购和农药新品种的选择和使用科技培训,根据农民春耕备耕情况,向该村每家每户免费赠送最新推广的水稻、玉米良种及部分新型农药,将进村入户宣传手册、强农惠农政策手册和农技科普等13项资料分发到户。据统计,赠送的玉米种子255kg,水稻种子99kg,农药禾耐斯600包,共计价值11899元。

    3、入户走访实现全覆盖,全面掌握村情民意

    3月29日至31日,ZZZB干部职工来到驻点村进村入户,运用多种方法走访(村组干部向导法、昼夜走访法和电话预约走访法等),确保走访到位,工作队员始终坚持一家一户上门走访,足迹遍及了该村的边界地脚,实现了“全覆盖”。三天时间里,干部职工通过上门送书、谈心、同吃、同住等形式,入户110户,走访农户200余人,认真填写入户调查资料500余份。在走访、座谈和调查中,进一步详细宣讲强农惠农政策,仔细了解每一户的经济状况,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是了解当地农民春耕备耕生产情况;二是了解党的强农惠农等各项政策落实情况;三是了解农户的困难及所想所盼。

    4、组织科技示范,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 ZZZB结合自身职能优势,根据实地考察选定了水稻和玉米示范样板户,在该村落实了6个水稻和10个玉米农作物新品种的集中展示示范各1户,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并指定了农艺专家具体负责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现已对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户授牌并给予300元的生产资料补助。

    5、开展咨询和义诊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ZNYJ组织了粮油、蔬菜、种子、植保、农机、生态建园建设、土壤肥料、农业执法、农业科教等方面的专家,邀请了州中心医院的七名专家,县畜牧兽医局和县农业局相关专家、JMC镇烟草站和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家,在JMC镇FJB村小学为四个村村民举行了农业科技咨询和专家义诊活动。ZZGL李XX局长和胡XX副站长积极参加该活动,并提前通知张JP村的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来参加咨询和义诊活动。

    6、组织参观学习,助村级发展

    4月28日,结合ZNYJ的安排,ZZZB党支部组织张JP村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共计10人,与ZNYJ其他三个驻点村的参观人员一道,到盛家坝乡参观学习烟叶种植基地,到芭蕉乡枫香坡参观新农村建设和茶叶基地,所有参观人员从思想上、行动上感受很深,为今后村级经济、新农村建设等指

    明了发展方向。

    7、情牵驻点村贫困群众,自愿捐款献爱心

    为切实帮扶驻点村的特困群众,在杨XX副局长的带领下,州ZZGL和ZBZ的全体人员,包括刚刚得到工会扶持的困难职工在内无不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以帮助张家坪的特困户渡过难关,据统计,该支部共计捐款1800元。

    8、再次回访,扎实做好“三万”活动“回头看”

    5月13日至15日,本支部派专人赶往张JP村,再次挨家挨户走访,通过回访补漏查遗,保证一户不落地进行走访,实现回访“全覆盖”,对全家外出户进行电话联系问候、无法取得联系的空巢户请邻居、村干部在其归家后代为转告等,一回生,二回熟,“回头看”行动进一步增进了与农民的真情接触,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情谊,农民更乐于畅所欲言,把心中的所忧所盼,一股老儿的吐露出来,使我们更深层次的探询了民情民意,共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9、看望慰问特困户和留守儿童,献一片关爱之情

    5月17日,杨XX副局长再次带领ZZZB支部的干部职工,奔赴“三万“活动驻点村,走访慰问了宋XX、张XX等七户特困家庭,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收入、春耕生产和生活状况,并为每户送去300元的慰问金,让困难群众能感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增强改变生活现状的信心。现场查看


    湖北省三万活动》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9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2017年三万活动总结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