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延安精神ppt
  • 延安精神ppt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延安精神ppt
  • 篇一:延安精神体会范文

    延安精神体会范文

    延安精神体会范文

    延安精神体会范文三篇

    (一)学习弘扬延安精神 争做优秀组工干部

    首先感谢公司能为组工干部举办这样一次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学习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很大,感受很多。它无疑将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经历,是思想上的一次荡涤灵魂的洗礼。难道不是吗?想想这几天所到之处,所见之物,无一不使我震憾与感叹!我被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所折服,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厚重。通过听取革命事迹、目睹革命先烈图片历史遗物、参观革命旧址或博物馆,不仅真正了解了中国革命坚苦卓绝的惨烈的斗争历史,知晓了革命领袖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和伟大贡献,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老区浓厚的革命氛围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的光荣和伟大,更加坚定了我们学习弘扬延安精神、争做优秀组工干部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把延安精神内化为推动组织工作的动力,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塑造组工干部良好形象,创造一流的组织工作业绩。

    学习弘扬延安精神,争做优秀组工干部,需要认真学习,把握内涵。从1937到1947,在红都延安短短的10年,中国共产党人就从被国民党穷追猛打围剿的革命低潮转向燃起燎原大火的人民战争,直至夺取全国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伟大奇迹!追根溯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付出的巨大牺牲背后,是钢铁锻造的、永不磨灭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经过血与火、生与死严峻考验的伟大精神,是当年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等原生态精神的总结与升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人都先后对延安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把延安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历史和实践证明:延安精神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争做优秀组工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把延安精神始终贯穿到我们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中去,进一步激发组工干部的激情和智慧,把由此所催生的无穷活力转化为推动组织工作创新的不竭动力。

    学习弘扬延安精神,争做优秀组工干部,需要坚定立场,以身作则。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保证。组工干部做为党的组织工作的有力推动者,立场坚定、素质高低及其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对普通群众和广大党员都将产生特殊而重要的影响。组工干部只有自觉成为学习践行延安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先行示范者,才能充分发挥带头示范效应,才能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保

    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让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身上领悟正气、看到希望、汲取精神力量,才能使延安精神在党员群众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践。

    学习弘扬延安精神,争做优秀组工干部,需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实现党的路线的重要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自强不息、战胜困难、赢得群众支持、赢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物质条件好了,所处的环境变了,但我们组工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争做优秀组工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实质,紧密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从宗旨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自我剖析,找差距,鼓干劲。必须俯下身子,扎根基层,多了解下情、民情、社情,始终把党员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多为党员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工作的实效去赢得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学习弘扬延安精神,争做优秀组工干部,需要转变作风,抓好落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组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必须以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下大力气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在抓实上下功夫,重实际、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把工作往深入做,往实处做,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细致具体的>工作计划,对各项重点工作都要有方案、有要求、有载体,任务落实到位,责任明确到人,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要在抓细上下功夫,从大处着眼,从小处抓起,从全局考虑,从细微处入手抓好落实,要善于抓住关键,抓住要害,盯住问题做工作,把抓重点与抓细节结合起来,把抓有影响的重点工作与抓经常性的基础工作结合起来;要在抓精上下功夫,强化精益求精的意识,克服随意应付的作风,对每一项工作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到谋划精心、方案精细、措施精准,使每一项组织工作都能成为亮点工作。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延安一行虽然很短暂,但学习延安精神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争做优秀组工干部永无止境,我们仍需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并且持之以恒的用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如此,方能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

    (二)延安参观>心得体会

    今年 “七一”党的生日那天,公司组织我们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去革命老区亲身体会延安精神。从未到过延安的我,一路上的红歌载道,先让我感受到了这与众不同的气息。

    一直以来,延安都是我向往的一片神奇的土地,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虽然他的土是黄色的,但是延安在我的心里是红色的。他红色的底蕴,红色的气息吸引着我,让我神往。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自来到这革命的圣地感受革命的精神。

    当我身处延安历史革命纪念馆,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看着这些东西,不由自主的想到革命的艰苦历程和老一代革命家们那不屈不挠,

    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看着那小米加步枪,看着那土地雷,仿佛眼前都是一幕幕革命先烈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这种精神将永远存在在我们的时代里。漫步杨家岭,枣园,这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所在旧址,也就仅仅几间窑洞,可就在这几间窑洞里的抉择,给我们打下了新时代的到来。重温历史的同时也体会到伟大的延安精神,深刻认识到延安精神是我们任何时间都不能舍弃的精神,在当今的时代有着及其伟大的重要意义。走进宝塔山,看着傲然屹立的宝塔山,像一把利剑刺穿了阻碍我们革命事业发展的一切阴谋。这就是延安精神的象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封锁,延安精神指导着革命先烈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条件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开垦成了黄土高原上的江南,小米南瓜,铸就了战士们打不到的钢铁意志。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和挑战,党的领导干部与战士生活在同一线上,发扬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恶劣的环境打不倒我们前进的信心,就在这如此恶劣的条件孕育出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领导着全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的生活,建立起新中国。

    延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提出的向张思德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全党落实,一位默默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普通一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种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的革命精神将一直提醒着我们。民主廉洁的政府从延安开始,共产党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用行动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党员,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切身感受我党的发展历史,一定要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善于学习,把伟大的革命理论同现实结合起来。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带到生活当中,做好党员的模范先进带头作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我们的一切行动和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会计师,我要始终坚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因工作性质的要求,我会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和分析有关案例及相关>规章制度,提高觉悟,净化心灵,坚定反腐倡廉的信念,保持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规范管理,热情服务。对待每一笔账认真核对,不徇私情。从自身做起,精打细算,货比三家,严格把关,使得各部门在购买办公用品上控制在指标之内。每年审核办理的各项活动及会议支出都未超出预算。在债权债务的督查中,认真履行职责。面对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我参加了会计电算化新系统培训,还练就了左手使用鼠标,右手操作小键盘完成一张张凭证的技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缩短了大家等待的时间,赢得大家的好评。同时,我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并尽最大努力做好做细。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核定处室管理费,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按部门和业务,每月编制“机关处室费用支出汇分析表”,劳动竞赛、安全基金等项目收支明细分类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依据。加强会计档案、票据管理,规范财务制

    度,为企业服务。

    这就是我对延安精神的理解,我要将实际行动融于延安精神之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延安精神增光添彩。

    (三)弘扬延安精神促进干部人事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前夕,公司组织所属单位组干部长和新提拔到副处级岗位的年轻干部约50余人赴延安革命圣地接受延安精神传统教育,并召开了《公司**年度组干工作暨青年干部座谈会》。在短暂的三天学习考察中,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杨家岭、枣园、凤凰山、宝塔山、南泥湾等革命原址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领袖的旧居。参观学习期间,对我思想震动是巨大的真正感悟到了老一代革命前辈眼观天下、救国为民的伟大胸怀,感悟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善于斗争的智慧韬略,感悟到了历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是我深切体会到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更是每名人事干部的精神追求,只有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为企业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通过参观学习确实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我感到收获很大,对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多启示,结合当前自身从事的干部人事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 强化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延安时期虽然条件艰苦,但党员干部学习蔚然成风,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一要重视理论学习,坚定信念。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入学习**精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实现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进步、思维上更加敏锐。二要重视业务学习,增强能力。人事工作性质决定人事干部必须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业务。要始终把学习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尽责的“第一要求”,以学习实现认识问题有深度、谋划问题有广度、解决问题有力度。要积极加强对人力资源业务的学习,加强对人力资源工作政策法规的钻研,切实提高人力资源政策运用和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 强化职工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精华所在。人事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强企为民,坚持对公司党政负责和对职工负责的统一,抓班子、强基础、聚人才,为职工谋利益、谋福祉。一要以调研提高决策科学性。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问题,本着对职工和工作负责的态度,树立超前眼光,培养战略思维,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贴近中心,更加富有针对性,使决策更加科学。二要以服务提高职工满意度。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际,深入职工,倾听职工的呼声,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职工排忧解难,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使职工能切身体会到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三要以落实提高工作有效性。将感情和精力更多地倾注于人力资源事业的发展中,把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渗透到日常平凡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永不满足的进取意识、事在人为的创业意识和无

    功即过的激励意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踏实,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自律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艰苦奋斗、率先垂范是延安精神的关键。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当前,虽然公司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单位及同行业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我们一定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浮躁虚夸,要办实事,求实效,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职工检验的业绩。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人事部门是管干部、管人才的职能部门,人事干部更应把公道正派作为履职之要、正气之源、立身之本,始终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以平等之心对待“人”,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干净干事,清白做人,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公司党政放心,让职工满意。

    总之,这次延安革命圣地的考察学习,让我感触良多,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今后,要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延安精神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篇二:传承延安精神

    传承延安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

    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为实现西部强省

    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共青团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7年11月29日)

    卫 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共青团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人民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兴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高潮,满怀信心地朝着西部强省宏伟目标奋勇迈进的征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为实现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五年来,在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努力把握当代青年特点和青年工作规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我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过去五年,是教育团员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五年

    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8号和16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团干部、大学生和各条战线青年骨干为重点,通过报告会、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

    全省共举办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1200多场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培训1万人次;充分挖掘革命传统资源,不断丰富民族精神和延安精神教育内容,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手拉手”等活动;大力开展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相里斌、雷凡培等一批先进典型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深入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与陕西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喜看家乡新变化、知荣明耻自强奋进等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充分感受到祖国和陕西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过去五年,是带领团员青年在西部大开发主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五年

    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积极实施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计划,抓建一批“青字号”农村青年龙头公司,培训农村青年50万人次,培养各类农村青年人才10万人;广泛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实施陕西省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联合劳动部门建立青工培训基地、完善青工职业资质认证系统,并列入省委、省政府工作规划;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展我和环境共友好、携手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全省100多万名青少年参与了植绿护绿和环保宣传等活动,造林种草45万亩;深入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工业外观设计竞赛等活动,先后有7000余人参加省级大赛,形成创新成果5000余项,申请国家级专利1000多项;积极推进青年引资引智工作,建设青年引资引智工作队伍和项目库,开展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百名博士西部行等活动,五年来完成签约项目230余项,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过去五年,是引导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开风气之先的五年

    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以三秦青年文化行动为统揽,大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企业青工文化节和“校园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极大的满足了青年文化生活需要;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全省青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已达40万人次,3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学生“三下乡”、助老助残助困以及第三届全国特奥会、西洽会、黄陵祭祖等大型活动的青年志愿服务成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推进青年文明号活动,全省共创建5000多个省、市、县级和行业青年文明号集体,青年文明号管理迈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全面建立了高校团组织的信息通报、监测和应急工作机制。在抗击“非典”等重大事件中,各级团组织认真疏导学生情绪,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发挥了党的助手作用。青年统战工作亮点频现,接待了美国耶鲁大学等国外青年代表团共1000余人,选派我省360余名优秀青年赴法国、日本等国参加国际青年交流,成立陕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搭建起两地青年合作交

    流的平台。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进一步证明,广大团员青年不仅是我省社会文明的形象大使,更是推动和谐陕西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过去五年,是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取得突破的五年

    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切实服务青年就业和创业,开展陕西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实施成功创业计划,对9000余名青年进行了职业培训,帮助830余名大学生实现就业。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累计输出青年近60万人次。组织“青春的选择”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事迹报告会,全省30余所高校毕业生聆听报告。持续推进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120所,救助特困中、小学生12000多人,帮助4000多名大学新生圆梦大学。2003年、2007年我省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省各级团组织号召广大团员缴纳特殊团费100多万元,帮助解决了灾区青少年就学和生活困难。扎实帮扶青少年困难群体,倡导关爱互助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关心下岗青工、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为2万余名下岗青工和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慰问金1000余万元。开展“用青春挽留生命”——向白血病少女马依曼捐款活动,创建了全省第一所希望医院。依法维护青少年正当权益,提请省人大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办法》,构建起我省“两法两办法”的青少年法律建设体系。全面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创建国家级、省级青少年维权岗211家,形成行业联动、区域联动的青少年维权网络,进一步提升了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和感召力。

    (五)过去五年,是推动团的组织建设和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整体上水平的五年

    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先后整顿基层团组织5300多个,新建团组织7300多个,初步探索出了产业、协会、公寓、社团建团等新模式。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建团率达到60%以上。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市、县、乡团组织集中统一换届。开展做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学习教育、团委书记讲团课等活动,全面完成了陕西省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计划,全省团干部为团员青年上团课1.6万场次,依托省团校等阵地共培训团干部5万多人次、少先队辅导员3万多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干部素质。扎实开展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理论、知团情,新团员宣誓、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等载体,增强了团员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全省团员总数达到201万人,经过团组织推荐加入党组织的团员青年达到12万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团属事业健康发展。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成功转制,迈入普通高校行列,在校生达到4000余人,成为全国团属院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当代青年》、《少年月刊》努力成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心灵导师,《少年月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期刊。编纂出版了《陕西省志·共青团志》。2005年和2007年分别召开了省青联九届一次全会、省学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陕西省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陕西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在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是在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共青团陕西省十届委员会,向全省各级党政领导以及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少先队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五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共青团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围绕党政大局才能与祖国共奋进、与陕西同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引领青年挺立潮头;只有坚持竭诚服务,才能凝聚和感召青年;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青年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团的引导教育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服务青年的工作网络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基层团组织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团员意识淡薄,团干部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研究解决。

    二、当前陕西共青团的光荣使命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郑重宣示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报告强调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建设西部强省而奋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省共青团和当代陕西青年的光荣使命。要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就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当前,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在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兴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把全省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更加自觉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要努力解决广大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服务青年上,体现到促进社会和谐上。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共青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我省共青团事业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推动主观世界改造,使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就要牢牢把握我省共青团事业发展的主题。党的奋斗目标决定共青团事业发展的主题。当前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重要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而又具有后发优势的基本省情没有变,还有诸多制约陕西发展的难题尚需破解,而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科学发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我省共青团事业发展的主题。事实证明,科学发展适应当前我省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体现了包括广

    篇三:延安精神论文

    浅析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条件及基本内涵

    摘要:延安精神的形成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弘扬和发展延安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延安精神 历史条件 基本内涵

    从1935年10月19日到1948年3月28日,也就是从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到红军东渡黄河转向华北,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驻守了将近13年的时间,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延安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在这13年的历练与积淀中,孕育了著名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指导并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最终胜利。

    一、延安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的特殊革命斗争环境中形成的

    延安精神产生于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应有产物。延安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入到战争当中,英勇杀敌,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同时,延安时期,也是中国革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时期,面临着及其恶劣的外部环境,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与封锁,财政经济状况困难,日本侵略者还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扫荡”,妄图将中共领导层消灭于延安,再加上华北地区出现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军民面临着生存挑战。在这样严峻和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毫无畏惧,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同国民党反对派和日本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武装斗争。为了克服困难,广大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但使陕甘宁边区军民在经济上渡过了难关,也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思想领域全党开展的广泛的整风运动,维护并实现了全党普遍意义上的团结统一,这种在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便成为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二)延安精神形成的思想条件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体现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国革命发展历尽坎坷,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革命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正确的历史命题,不断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求方法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革命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延安精神逐渐形成,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共产党成立之初,外部条件极其艰苦,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低,对于这么一个外来的新鲜事物,全党都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在中国革命初期,难免就会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会出现右倾或者“左”倾错误,因此,党的指导理论也出现了教条化倾向,不能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另一方面,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而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能普遍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理论,党内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或理论落后实践,或者实践缺少了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也必定遭受一些挫折。在延安整风过程中,全党着重加强了理论学习,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毛泽东相关著作及理论,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努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活动,使全党的理论水平得到整体提升。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共产党员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更加清楚的分清是非问题,组织建设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不断促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促使着马克思主义不断自觉的实现着中国化。

    (三)延安精神形成的组织保证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共领导集体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逐渐成熟,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党能够熟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处理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不断发展、挖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极大地促使着延安精神的形成。经过中国革命二十几年的艰苦卓绝地斗争,革命终于即将迎得胜利,革命理论也日渐成熟,而这种理论正是在毛泽东等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不断成熟,为延安精神的最终形成提供了保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组织保障,同时,也为延安精神的顺利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四)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1]由此可见,延安精神并不是在某种精神上的简单复制与重复。从共产党成立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领导中国革命进行了10多年的革命斗争,经历了长期的艰难险阻。在此期间,也行成了一些优秀的革命传统精神,主要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军民艰苦奋斗、英勇杀敌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继续发展,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继承了这些精神的精髓,又结合了延安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升华,在某种意义上说,延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的创新和发展。

    中华民族通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勤俭节约为主的艰苦奋斗精神、以积极进取为主的拼搏精神、以宽容博广为主的互爱互助精神、以及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求实精神和民本精神等等,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就构成了延安精神的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来源。总结起来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与当时的革命环境相结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它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实质的继续发展与不断完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二、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是坚定而且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延安时期即1935年到1948年,一共跨越了三个历史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延安精神政治灵魂就表现在坚信党的领导,对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即使党内出现错误,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证时也毛不动摇;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就表现在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打败日本的侵略,建立民主独立的政权;在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精神就表现在把

    革命进行到底,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总之,延安时期,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的进行革命战争,并且取得胜利,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自己做国家的主人。这一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同时也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体现,也是人们崇高理想的体现。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精神。延安精神,也是从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演变得来的。延安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斗争事业。我党不断学习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践行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共同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二)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问题》中就论述了实事求是的相关理论问题。在1938年10月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要求全党上下努力践行实事求是的观点,要勇于起到表率的作用。1941年5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这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解释中国实际活动中的具体理论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在整顿党风、文风、学风的一系列报告及重要文件中对什么是实事求是、我党上下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全党上下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分析说明。在整风期间,全党上下贯彻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党内得到了普及,成为我党的优良传统。

    (三)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时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

    [3]的人”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克服艰难,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全心全意服务中国革命的精神,也要求广大党员同志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不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他生前是毛泽东的内卫战士。1944年9月被调往安塞县为中央机关烧制木炭, 9月5日在烧制木炭过程中,因多日下雨,炭窑崩塌,张思德被埋里面,英勇牺牲。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做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毛泽东在演讲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四)延安精神的本色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曾遇到过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日本帝国主义的重点“扫荡”,边区军民的生活条件水平曾一度陷入极其艰苦的境地,经常会处于缺衣少食的状态。面对这样恶略的外部环境,毛泽东号召广大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中央决定359旅进驻南泥湾,在王震旅长的带领下,广大官兵克服困难,开荒种地,使以往遍地荒山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小江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提出,极大地解决了边区军民的日常生活困难问题,保证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在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高度赞扬了延安人民艰苦奋斗

    的作风,同时要求他们继续保持并继续发扬这种作风,为建设新中国做出新的贡献。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也就成了延安精神的本质。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不光对革命斗争环境有指导作用,对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要不断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现阶段,党的十八大已经胜利召开,我国上下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着,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弘扬和发展延安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作者简介:

    杨松霖(1983— ),男,河南南阳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的先进性建设

    联系方式: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党史专业11级研究生


    延安精神ppt》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68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沂蒙精神,延安精神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