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诗歌赏析怎么写
  • 诗歌赏析怎么写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诗歌赏析怎么写
  • 篇一:诗歌鉴赏例文

    专转本语文冲刺班资料

    诗歌鉴赏例文

    一、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

    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写于1936年2首词。

    有飘舞的动态。

    “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

    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逊风骚。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

    专转本语文冲刺班资料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大的抱负。

    咏雪抒怀之作。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曹植的《洛”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迢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 [1]

    二、《迢迢牵牛星》

    [东汉]佚名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二九(中华书局1977约在东汉末年。

    2.在银河南。

    3.牛星隔河相对。

    4.的手。

    5.札(zhá)札弄机杼: 正摆弄着织机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6.心织布。 7.零:落。

    8.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9.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10.脉脉(mò mò):含情凝视的样子。 11.素:白。 12.涕:眼泪。

    13.章:指布匹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4 .间:隔。 【赏析】

    专转本语文冲刺班资料

    也并不远,不是形容水,《文选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雅“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佳句。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_______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

    诗的五、六句借“③ _______ ”、“④ ”,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喜在外做官。

    三、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2这里指仕途、官场。

    (3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熙元年(四○五)头。

    专转本语文冲刺班资料

    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

    园。

    应“⑤ _______ 的抗争行动。

    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应开头,收束全诗。写诗人一旦冲决罗网、力地揭示了诗的主旨。

    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古人对西北少数民

    王昌龄

    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

    至死未归的人们。“万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四、《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目。

    专转本语文冲刺班资料

    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赏析二】

    生活。

    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 “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宁为百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不少征战的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乡的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

    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

    篇二: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七法

    一、读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江馆》,从题目看,江馆,即市镇上临江的旅馆。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再如《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歌形体”,写咏白雪和送别的内容,题目既交代了时间节令(冬季),又表明了事情、情感(送别、惜别),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友人),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相互勉励、慰藉。又如,清代诗人蒋士铨《岁暮到家》,题目暗含了儿子在外奔波求仕,终于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回到家中。又如《钱塘湖春行》,题目传达出全诗的内容信息,即诗人抓住西湖早春的特点选取了水面、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阴等景物细细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不胜收的早春景色的无比喜爱之情。就说像李商隐《无题》,虽说无题,但由于审美成了定势,看后知道这是一首抒发刻骨铭心的抒情诗。

    二、知背景。一看诗前“小序”,往往诗人的写作原由和背景尽在其中。例如看《孔雀东南飞》的诗前小序,就会略知故事内容。二看“注释”,有些诗歌注释中写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看注释就知诗人被元军所俘,路经零丁洋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石壕吏》以“我”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描绘出战乱给百姓不得安宁、民不聊生的巨大灾难,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注和无限同情;《卖炭翁》反映了“苦宫市”这种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生活。又如著名的《枫桥夜泊》,要理解其意境,就必须积累背景知识,因为,此时诗人正是应试失败、仕途落第而归,其百感交集都集中于诗歌之中。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亦说“月落?乌啼?是地名”)、“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等等。

    三、看作者。通过明辨诗人,可以知道他们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流派。而确定作者的朝代、风格,是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例如,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雄奇豪放”,属于浪漫主义;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属于现实主义。又如同是宋代词人,“苏辛”(苏轼、辛弃疾)的词属于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柳永的词则属于婉约派的代表。又如,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特点。

    四、找诗“眼”。所谓诗“眼”,应指最为精炼、传神的能表现一首诗的意境、主旨的画龙点睛的词或者句子。例如,刘禹锡《秋词》(选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的诗“眼”是“胜”字。因为,“悲秋”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而这首诗却别开生面,赞颂了秋日天高气爽、明净辽阔的碧空,比春天的早晨还要美的境界,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诗的诗“眼”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

    五、辨技法。古典诗歌的意境、主旨常借助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在赏析时要通过诗歌的写作技巧来读懂“诗言志”。分析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例如,从抒情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抒情;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

    喻、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反问、拟人、借代等。如杜牧的《江南春》,一句一景色,景中寄深情。诗人描绘了江南色彩明丽的无边春色,展现出一幅绝妙无伦的青绿山水图画,给人以杏化花春雨江南秀的美感,传达出一种意深神远的境界。有的即景抒情。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借梦言志,抒发豪迈之情。尤其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句,将“言志”和“记梦”相反相成,因“志”而入“梦”,以“梦”而写“志”,集中体现了诗人感情的飞跃。再如杜牧的《赤壁》,吊古伤今,情景交融。“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凭吊古迹,遥想当年一干英雄人物意气风发,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而今国势衰弱,英雄何在?诗人不禁吊古伤今,感慨万分。

    六、挖意境。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赏析时要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说明的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望月怀远;闻笛思乡;鸿雁:信使,思念亲人;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凄情之音;怀乡之情;东篱:隐居山乡,脱俗之境;竹子:虚心,富有气节;菊花——傲霜高洁,战地芬芳;杨柳——离别怀思,家人盼归之情;等等。如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七、评语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诗歌语言更值得仔细玩味。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凌”字抒发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看到一切;只要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等义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些诗句看似写景,实质以大海自比,“歌以咏志”:因为大海包蕴星汉,诗人自比,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一统天下的思想感情。“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个“独”字既说明了老翁家破人亡的的惨剧,也包含了诗人内心的“吞声饮泣”,抒发了诗人对广大人民遭受灾难的深切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借美好的月光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希望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各自珍重。我们在鉴赏时应记住常用的评价古诗语言的术语: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绚丽多彩,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直接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简洁明了,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此外,如语言高度凝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有音乐美。

    总之,古代诗歌赏析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大方面去考虑,阅读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懂这首诗词所写的“物象”(事物)是什么,然后去分它的意境,最后再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歌鉴赏只需适当理解含义,不宜作繁琐、过细的分析,更不要旁及诗词之外太多的东西。所以,复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住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

    附: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赠 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留”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与散曲,按要求填写相关文字内容。

    秋 词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寞,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上面的作品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 ;而马致远却抒发了_______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却是_____________ 。

    三、下面是香禅师、李忱的瀑布联句,请读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情感、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王维《杂诗》,回答问题。

    杂 诗①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②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1)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时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人最关心家乡的一件事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古典诗文

    2009-05-14 1202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范例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这是一首和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开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也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撩逗得黄莺儿婉啭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蘋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尾联,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怀念中原故土,点明思归的主题。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更多精彩尽在《试题调研》第9辑《考前抢分必备》。

    范例2:

    度大庾岭(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起句扣题直叙,诗人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将要辞别故国了,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驿车,驻足远望家乡。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但在诗人眼中鸟儿是“南翥”的,花儿是“北枝”的,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颈联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刹那间,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

    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一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不敢有所怨恨,以直抒胸臆作结。全诗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范例3: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赏析】离开扬州从长江回洛阳,路上写了这首诗寄给一位姓元的朋友(校书是官名),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首联中的“凄凄”突出了长江烟波浩渺的景象,以一叶小舟泛于浩渺之长江,更令人凄怆。颔联表示了对扬州依依不舍的浓情,虽在归去之途,但扬州那听惯了的钟声,却又依稀传来;那看惯了的花草树林,又历历出现在眼前,一种离开与不舍的矛盾心情交织在一起,写出了他对扬州的一往情深。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颈联再写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从分手就想到聚首,足见其对朋友的深情。最后一联富有哲理,指出了人生的遇合,人生的命运是难以预测的,正像漩涡里的船,不是被水带走,就是在水里打旋,是不由自己作主的。诗人借对扬州景物的留恋,表现对扬州的感情,借“世事波上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人生无常的规律。语言朴实自然,这是此诗的特点。范例4: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赏析】这首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的起笔,就将读者带到了城外的郊野。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接着又用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可以想象出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

    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范例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把景语变成情语。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用两个“送”字递进,将“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结末两句,是词人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范例6:

    捣练子(南唐)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赏析】更多精彩尽在《试题调研》第9辑《考前抢分必备》。这首词是写寒夜闻砧声的。自古以来,砧上捣衣或捣练的声音一直成为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回忆的诗料,因之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这首诗就是反映这种情感的。开始二句写人所处的环境。院在深处寂静无声,庭又小巧空而无物,前句写静,后句写空的原因。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庭院的寂静,而且也把人物寂寞而无侣的心境衬托出来,并为砧声的传来铺叙了环境。接着写阵阵寒风送来阵阵砧声。“寒”字既表明天气初寒是裁制衣服之时,又以此状砧声,有砧声使人心寒之意。两用“断续”既将砧声之远,需借风力才能送至这深宅小院之中准确地表述出来,又将人物随砧声的断续而心潮起伏,愁思难平的情态描绘出来。最后两句,以景写情,景物凄凉,离情难堪。“无奈”言不堪其苦,以下逐层交代出所以不堪其苦:“夜长”愁也长;“人不寐”愁难排遣;“数声”砧声不止,愁思难平;“月到帘栊”月色朦胧人更凄苦。情和景高度和谐统一。通

    篇无点题之笔,但处处写离情,情包含在景中,从景中透露出感情,极为含蓄。

    范例7:

    点绛唇(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赏析】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全词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咏物与抒情熔于一炉,在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是全词之主旨。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

    范例8:

    绝句(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赏析】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范例9:

    江天暮雪(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赏析】本诗的前半四句,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的雪景图。“玉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月启》“玉雪开六出之花”意,形容绝妙,“卷”字见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长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细部的、动态的观照,“白浩浩”是总体的、静景的印象:语简而意象丰富。“雁影”句表明已届隆冬的时令,又隐用雁度潇湘的本地风光来暗示“江天”所属的地域。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而且写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种瞳瞳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后半部分,诗人在画面中安排了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区的渔翁,这位渔翁已登返棹,“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巴陵道”既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又见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船自流”的结果,是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杳的痕影;这一余韵袅袅的结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传现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全诗首尾映照,动静相间,意境高旷。

    范例10:

    [中吕]满庭芳(元)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家。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僧抬。

    【赏析】此曲是登镇江金山寺眺望远景时所作,描绘了自己看到的山水相接、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表现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开首三句写景及发思古之幽情,“天风海涛”四字将长江的开阔、浩渺写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祖国美丽的山水之中,饮酒作乐,优哉不哉,自得其乐。正为这一点,也效法古人,到此欣赏山水风光,“闲”字写出其悠闲自得的神态。“日远天高”是一派开阔景象,后两句用对偶将长江烟波浩渺、两岸山水相接的情景写得很形象,表现了空间的无空无尽,人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最后三句,从远眺所见之景中顿悟:“所谓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应该‘了’了。”于是他决定,不用和尚规劝,主动入山为僧。此曲通过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揭示作此曲的目的,画龙点睛。

    范例11:

    访客舟中(明)陈宪章

    船中酒多少,船尾搁春沙。恰到溪穷时,山山枳壳花。


    诗歌赏析怎么写》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62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员工风采展示文章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