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描写自然景物的现代诗
  • 描写自然景物的现代诗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描写自然景物的现代诗
  • 篇一: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123

    1、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描写雨的诗句-123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123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123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篇二:诗歌描写景物题型专练带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诗歌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江大风 袁 枚

    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呜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注释]①鼍(tuó):即扬子鳄,鸣声如鼓。②金焦:金山和焦山,位于镇江江边。

    ◆ 诗人从哪些角度描绘了风中渡江的场面?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5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简要分析。。(5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①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②?

    【注】①仲殊,宋代僧人。②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第二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5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画 鹰①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

    1: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二联写路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清澈,泉底沙子显露。第三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罩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深处。(总说2分,二联、三联分析各2分。)

    2: ⑴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风中渡江大风激浪、波涛如怒、小船起伏、惊心动魄的场面。(2分)⑵尾联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金山和焦山想象成两位热情的东道主,远出城外来到江边迎接诗人,描写新奇,富有风趣。表现出诗人搏击风浪后即将到岸的欣慰喜悦之情。(3分) 3: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以动衬静、寓情于景、虚实结合、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答对2个得1分,答对3个或4个得2分,答对1个不得分)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对两点即可) 4: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2分)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 下片: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2分)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

    (实写2分、虚写2分;每种景象要简析诗句、概括特点,各1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1分。) 5: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虚”和“实”各给2分,答出“拓展意境”和“深化感情”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6: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3分)

    7:①远近结合。“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路面之状。②视听结合。“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每点2分,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词句分析

    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8: (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以动衬静或以有声衬无声(2分)表现深夜的静谧凄清(1分),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2分) .9: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 10: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2分)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2分)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1分)

    篇三:六上综合性学习 诗海拾贝 作业本答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诗词海洋,我来拾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如歌,诗中有画。

    1、我来补诗: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共沐诗雨

    小知识: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录诗歌305

    篇。②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

    1、《春夜喜雨》一诗仅看诗题就能明白它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你能说说下面几首诗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吗?

    《江雪》 (冬) 《饮湖上初晴后雨》(夏)

    《枫桥夜泊》 (秋) 《泊船瓜洲》(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冬)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

    《小池》 (夏) 《山行》 (秋)

    2、古人在诗词中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名句,你知道哪些?请根据要求,把相应的诗句写下来。

    写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 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写 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 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 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 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去吗?

    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来到浙江安吉天方坪,漫步于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贾”的意境。

    (2)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3)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啊下雨了!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呀!

    (4)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咬诗嚼词。

    1、与现代汉语一样,在古诗词中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你能从下列诗句中找到意思相同的词吗?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它们分别是(缘)、(坐)、(为),都可以解释为(因为)的意思。

    2、现代诗中有许多同名诗,我们先来欣赏一组。(【语文作业本】第44页)

    3、你能搜集一些同名诗歌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


    描写自然景物的现代诗》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62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企业员工风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