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图书的演变历史
  • 图书的演变历史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图书的演变历史
  • 篇一:浅析图书馆由传统到现代演变过程

    浅析图书馆由传统到现代演变过程

    Analysis of the library from th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evolution

    [摘要]:图书馆从传统到现代,从最初的只限于纸质图书的馆型发展到如今以数字图书和纸质图书相辅相成的多功能复合图书馆,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现代图书馆更突显出图书的可用性和知识广泛性与共享性,比起传统的手工借阅阶段,不管从服务方式和借阅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可谓各有千秋,不过现代图书馆的先进工作理念和方式更能为读者提供便利。 [关键字]: 现代 ;传统; 服务; 区别

    [中图分类号]:G250.9

    [ Abstract ]: the library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from the initial limited to paper books museum development until now to digital books and paper book

    complementary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library, has undergone a gradual process, modern library to highlight the book availability and wide knowledge and shar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ual borrow stage, no matter from the service way and the borrowing method are different, but each has its own merits. It, modern library of advanced work idea and the means to be able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convenience.

    [Keywords]: modern; tradition; service; difference

    图书馆在历史的舞台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据查证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最早的图书馆存在于公元前704年—前681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的宫殿里的两个像图书馆的房间,房内藏有近三万“册”书,这是一个地道的泥版图书馆,也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由此看出,图书馆在历史的舞台上出现的时间之早,为世界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从公元前704年至今,图书馆己发展为现代我们所能看到的多功能复合图书馆,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闭架到数字图书馆的不断演变的过程。 1、传统藏书阁

    通过查阅资料,我国最早出现的藏书阁是图书馆的雏形,书中记载此图书馆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位于宁波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藏书阁是属于私家藏书楼,只供私家阅读,没有借阅制度,多是官宦家族,书香门第的藏书之处,或是古代文豪或佛教寺庙用来藏经书或文献的地方,是一个独立的楼阁。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在加上大量的书籍都是易燃物品,为防火所以建在水边,同时也为强调一个“天人合一”的意境,建于水边有一定的文化源远流长的美好意义,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特征。由此可见图书馆的历史悠久,最初的选址构建理念也是富有诗情画意的。

    2、封闭式图书馆

    封闭式即闭架式,提供方式为闭架借阅,指图书馆藏书采用封闭式管理,读者不直接接触藏书,由工作人员根据读者填写的索书单在架上取书,读者还书时再由工作人员将书归架。

    闭架方式有利于藏书的保护,也有利于藏书不会乱架。此种方式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有所增加的,也降低了工作速度。

    3、半开架式

    半开架是介于闭架和开架之间的一种书刊提供方式。半开架是将书籍陈列在带有玻璃的书柜里,书背向外,玻璃中间留有一小条空隙。读者用眼能看到书名和书的外貌,但不能自己取书。借书时读者可以从玻璃空隙中指明要借哪一本书,由馆员取出再给读者办理借阅手续。此方法较上述的封闭式图书馆有一定的改进,但也存在许多弊端。

    4、开架式(流通式)图书馆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人们发现半开架式图书馆已经不能适应读者需要,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为读者节省时间,开架方式是相对闭架和半开架而言,读者可以到书库里的书架上直接挑选图书,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书架上找到自己所需图书,自行取出拿到流通台办理借阅手续。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了读者,也大大提高了工作速度,也减轻了馆员的工作。但由于有部分读者往往不正确使用代书板,在看到另一本所需图书时,会随手将先前取到的图书随处一放,这样便使得乱架现象变得越发明显。

    5、开放式(藏阅一体)图书馆

    开放式图书馆即藏阅一体式,始于20世纪初期,它是将藏书和阅览功能集于一体的图书馆,书库不再只是藏书的场所,同时还增设了阅读场地,增加了阅览桌椅,读者可以在书库里通行自由,可将书借出进行阅读,也可在书库中进行阅读,此图书馆是在流通式图书馆的后一步更为读者考虑的一种方式,读者可以在原地对所需资料进行摘抄,不必借出摘抄又归还,这样更是方便了读者,集收藏与阅读为一体,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到肯定,这样的布局是合理的。

    6、数字化图书馆

    在1998年我国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标志着图书馆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是跨部门、跨行业以网络为基础的联网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己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阶段,图书馆将成为一个庞大的共享全球知识的系统。现今有诸多公司就将许多知识集合,进行扫描加工等方法,将图书传达至网络,以求知识的共享,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所需资料,范围广至全球,就是因为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网络图书馆在日益掘起,曾经还有专家担心实体性的图书馆将会在未来慢慢消失,由数字化图书馆所代替。其实这种担忧是并不是多余的,只是我们仍然要保持实体图书馆的存在,毕竟还有很多珍贵的珍藏本是要有处可存的。

    7、一体化图书馆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近两年来推出了自动一体化图书馆,可以做到图书馆无工作人员工作,全由电脑技术对新书进行分类,排架甚至于上架,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全部由机器进行,现此技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变得更加成熟,真正能够实现人机一体化操作,可谓是科学日新月异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总之不论图书馆日后怎么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查阅方式,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1]吴唏,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藏书工作手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12

    [2]张晓林、党跃武,基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信息管理教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5[3]萧爱华,刘深,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8

    [4]麦群忠,读者服务工作指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9

    篇二: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

    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3.形成和确立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从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汉初的董仲舒和汉武帝则将孔子的课程内容及设置以教育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获得汉武帝的采纳。

    这一政策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确立儒家经典为学校教育的唯一教材。同时这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儒家经学在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但是“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罢黜了除儒学以外的百家学说,而且也将周孔的艺能学科排除在学校教学计划之

    外。这种独重儒术的倾向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衰微,但到隋唐时期却又得到了重振。

    唐继承了汉代的经学课程体系,将五经发展为九经;唐的学校系统中增加了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天文学等专科性学校。这些专门学校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设置了完备的专业课程,促进了唐学校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从而从整体上形成了以经学为主体,以艺学为两翼的学校课程体系,改变了汉代官学以儒家经典为唯一的教学科目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汉以来的重文轻武、重经学轻艺能的倾向。

    4.发展和演变时期——“八股取士”

    宋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经学课程在宋的学校课程体系中仍处于惟我独尊的地位,但在结构上却有了明显的发展。一是将前代的经学发展为《十三经》;二是由于理学家的提倡,《四书》地位上升超过了《五经》朱熹编订的《四书》在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成为官方课程在全国实施,自此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的近700年间,中国的官方统一课程就成为“四书五经”。

    从专科学校来看,宋在唐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玄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武学和画学,课程门类也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宋还出现了一种强调专业学科的独特的课程设置模式——“分斋教学”。宋代教育家胡瑗在“明体达用”思想的指导下,将他主管的学校分为“经义”和“治事”两斋。宋代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提倡居敬持志,静坐读书,不重视武学和艺能学科。

    宋儒的空谈心性终于引发了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反映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广设艺能学科,提倡“明道救世”之学。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明清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改革。比如:明代的国子监除教学经学外,还令学生略习算学,兼学骑射。明地方学校要求学生专治一经,另以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设教。清太学仿宋胡瑗的“分斋教学”,将课程分为经义、治事两科。经义科教经说,治事科教兵、刑、天官、河渠、乐律等。

    虽然当时的官学中设置了射、御、律、算等实学学科,但由于当时的朝廷实行八股取士,导致这些实学学科形同虚设、无人问津,也导致了中国传统人文课程体系的衰落。

    (二)我国近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

    我国近代社会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相继侵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西方国家入侵的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使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科举制度及落后的学校课程是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要求废除科举,设立学堂,设置新式课程。

    我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派所开办的洋务学校,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学堂以学习“西学”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和相关专业性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学以致用。但以经学为主的“中学”仍未放松。

    到清朝末年,清政府迫于内优外患,不得不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教育制度。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及课程设置等作了具体的

    规定。新学制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经典独霸学校课程的局面,许多自然科学的科目如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已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另一方面,在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修身、读经、讲经等课程仍放在首要地位。

    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除了清末封建性的课程如读经讲经等,建立了新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1922年“新学制”),西方自然科学课程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的课堂。

    小结:

    由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政治体制的稳定性,学校教育上的课程设置也具有稳定性;

    封闭僵化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走向衰落;

    当前的新课改中的一些新措施由于评价体系不改无法落实;

    思想的钟摆理论(新课改);

    与西方对比,近代以前同样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后来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衰落,自然科学在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319页,347——348页,362页)

    仲玉英《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轨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05——108页

    郝德永《简析我国近现代学校课程的历史发展》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57——58页

    篇三:图书的演变的教案

    篇一:书籍的变迁教案

    课题: 书籍的变迁(2课时5月13日)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对书籍的演变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二、学习以时间先后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使学生懂得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方法的一般原则。

    三、让学生为祖国古老的文明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时间先后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对书籍的演变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掌握一

    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些问题,古时候没有书,连文字也没有,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记事的?你们手里拿的书是怎么来的?大家知道吗?用什么办法记录事情最简单?

    2、学生自由作答,教师补充归纳。用笔在纸上记录下来。把很多写下来的纸张装订在一起,再加上一张漂亮的封面,这就是一本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个关于书籍的话题。齐读课题,《书籍的变迁》??再读一次。

    二、解题

    1、“变迁”是什么意思?(情况的变化转移) 那“书籍的变迁”又是什么意思呢?(书籍变化的经过)

    3、简单了解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

    (2)引用(引资料)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3)作比较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4)列数字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5)分类别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6)打比方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7)摹状貌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8)下定义

    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9)作诠释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10)列图表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

    三、初读课文,了解书籍经过了哪些变化。

    1、那么,书籍原来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书籍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中间经过了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想一想。

    想一想: 从原始社会(史前时期)到现在书籍经过了哪些变化?(学生自由阅读,教师巡视)

    2、谁来说一说,最早的时候书籍是什么样的?

    ——结绳记事——甲骨文——竹简——帛书——卷子——线装书——现代书——电子书——

    四、深入了解各个时代的书籍。

    1、同学们,经过3000多年的变化,现在我们手上才有了轻便的现代书。那各个时代的书籍各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请同学门根据学习要求,再读课文;先来看学习要求。(教师出示学习要求)学习要求:请填写课后练习题三的表格。

    五、分析课文

    (一)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条理清楚,语言精确、周密。请结合课文内容,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

    全文分三个本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史前时期的记事方式,交代文字出现的时间。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书籍的变迁情况。包括两层:

    第一层(第2―3自然段)介绍书籍的形成、产生。

    第二层(第4―5自然段)介绍书籍的发展。

    第三部分(结尾段)简介近代石印书和现代铅印书,指出今后书籍储存保管手段的发展趋势。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书籍的变迁情况,也了解从原始社会(史前时期)到现在书籍经过了哪些变化,知道了各个时代的书籍各是什么样的。 那么书籍经过3000多年的变化,时间之长远,资料之多,变化之大,作者是怎样组织选择这篇说明文的材料的? 课文介绍的是书籍的变迁,而文章却以文字的出现开头,以新的记载符号的出现结束,写的都不是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具体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课文,学习以时间先后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使学生懂得选择

    材料、组织材料方法的一般原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导入所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结绳记事和文字是书籍吗?作者写这些与书籍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并明确:史前时期用以记事的结绳和原始公社末期出现的文字都不是书籍,但与书籍的产生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结绳后来逐渐发展为最早的象形文字,而文字则是书籍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没有文字,便无从谈书籍。课文从文字的出现说起,使下文对书籍的产生、发展的说明顺理成章,使读者对书籍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有完整的了解。

    2、第二自然段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

    学生讨论并明确: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在记载的符号、功用上含有书籍的符号、功用上含有书籍的某些因素,但未能编结成册,是“最早的相当于书籍的实物”。但还不是正式的书,所以“书”字都加上引号。

    3、我国正式的书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是正式的书?

    学生讨论并明确:竹简、木简的使用标志着“正式的书”的出现。它们较之甲骨文、金文等,不仅在使用材料上与记载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编结成册,具备书的基本物质形态。

    4、在书籍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书籍的变迁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讨论并明确:在书籍发展史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两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使用材料与记载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一改笨重的形态,为后来装订、使用、储存、保管的简便奠定了基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又使书籍得以大量发行,便于使用与保管。课文抓住两大发明说明书籍的变化发展,揭示了书籍的变迁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

    5、文章结尾介绍的是近代石印书和现代铅印书,并指出今后书籍储存保管手段的发展趋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的?

    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引用资料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献量的增长,必然要求书籍的储存保管方法“来一个革命”,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又引起了记载方法与记载符号新的变化发展。

    6、文章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及联系?

    学生讨论并明确:文章以文字的出现开头,以新的记载符号的出现结束,写的都不是书,却又与书息息相关,首尾呼应。

    7、纵观全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讨论并明确:

    纵观全文,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这样展开说明,恰好符合书籍变迁过程本身的特点和条理性。所以,作者从史前时期的结绳记事写起,到现代的铅印书止笔,沿着漫长的历史脚步,介绍书籍经过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木简、春秋时期的帛书,东汉时的卷子,唐宋的线装书,近代的石印书,现代的铅印书;再从记载方式上介绍从刻、铸、书写到雕版、活版、石印、铅印,把书籍的三千年演变过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于书籍的变迁有了全面的认识。|

    三、总结。

    1、说明中心意思:本文说明顺序清楚,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书籍的变迁。根据事物本身的客观情况,从我国“史前时期”写到“近代”、“现代”,乃至“目前(现在)”,并展望“今后”的美好远景,是按照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写的。(通过一系列确凿的数据,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再次让学生为祖国古老的文明感到自豪。

    2、文章的特点

    1) 说明顺序清楚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安排组织材料。

    2)语言精确、周密和明晰

    3)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作诠释、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引用)

    3、结语

    同学们,经过3000多年的变迁,我们有了轻便耐用的书籍;在未来书籍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未来的书籍一定会在你们的手中诞生。

    四、做练习与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介绍史前时期的记事方式,交代文字出现的时间(第1自然段)

    商代、刻铸 以 书 (一)介绍书籍的石鼓文 时 籍的形成、产生竹简、木简 商代 书写 间 的 二、具体介绍书籍 绸、帛 春秋 书写 先 变的变迁情况卷子 东汉 书写后 迁 (第2—5 线装 隋唐 雕版印刷 为

    序 宋 活版印刷 组 织 材

    三、介绍近代石印书和现代铅印书,指出今后书籍储存保管手段的发展趋势料(结尾段)

    六、教学反思

    篇二: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 ,承载文字的物质材料可称之为?文字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文字载体的探索 ,新文字载体的发明往往是适应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 ,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 ,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

    (一)甲骨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故不做详谈。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

    (二)玉版《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

    (三)竹简木牍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

    片,再放臵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当

    时欧洲盛行古抄本,所用材质多是树叶、树皮等。由于年代久远,竹木材质难以保存很长,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现在有的出版社模仿古代简策制作的像《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多作为礼品或用以收藏,不属大众普及读物。即使如此,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种形式,了解一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法。

    (四)缣帛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与今天的书画用绢大致相同。在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记载,《墨子》中提到?书于竹帛?,《字诂》中说?古之素帛,以书长短随事裁绢?。可见缣帛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缣帛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自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起,这种形式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

    魏晋时期,造纸技术、用材、工艺等进一步发展,几乎接近了近代的机制纸了。 到东晋末年,已经正式规定以纸取代简缣作为书写用品。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化,它又受古埃及人的影响。

    当时古埃及的主要书写材料用纸莎草制成,在很长时间内,西方很多国家都用这种纸。中世纪以后羊皮纸代替了它。羊皮纸的出现,给欧洲的书籍形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如果只强调书籍是文字的载体这一概念,来为书籍下定义的话是不够的。

    石碑刻有精美的文字,布局可谓考究,大多还装饰以纹饰,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形式颇有书感,但是,石碑过于庞大,不易移动和传播交流,与真正意义的书籍难以相提并论。为何纸的出现便迅速替代其它载体材质呢,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当今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 ,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 ,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 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 ,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 ,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 ,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

    篇三:书的演变

    书的演变

    教学目标:

    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教学过程:

    师: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册”字典的解释: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书或本子,“册”字的形状像什么?它的由来?

    生:看书56 –57页了解我们现在的书与“册简”有什么关系?是谁发明造纸术的、印刷术。(小组交流)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又采取了更先进的印刷技术。p57(更简便、收藏量大、速度快等)

    生:看书60页,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们中国人的


    图书的演变历史》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7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工作责任心
  • 猜你喜欢